调教大秦 第四十七章 改革长策(上)不修长城
作者:苍狼问月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强烈求推荐票!!!!!!强烈求收藏!!!!谢谢大家的支持!】

  年一过,云中城立刻就从欢乐庆祝直接到了大战前的宁静。民众的情绪、郡府的各种条令,转变之快让秦远咋舌。一面为短暂的欢乐立刻消失而闷闷不乐,一面赞叹着秦朝各级官府的执行效率。

  以牛贺为代表的将士们再也没有了轻松恶作剧的心情,他们的表情越来越严肃,训练越来越认真。就算是例如执行个军令、上报军情前的请示等一些形式上的内容,也变得无比正式起来。

  秦远在经过几个日夜的琢磨后,在一个阳光照耀的上午,找到了独自在城外很远的一个山头向北眺望的蒙恬。

  那时候的漠北,还有许多山地树林,平地才是大面积草原,并不似后世几乎全变成了戈壁滩。

  作战时的八千中军护卫军,在没有战事时,蒙恬只允许五百人的小队跟着。护卫头领是蒙氏家族的后起之秀蒙豪,秦远刚从雪橇上下来,他就拉着秦远到一旁小声叮嘱。

  “大将军今日似乎有许多心事,侯爷你可不能再惹他老人家发火,不然遭殃的可是我们呐!”

  秦远一脚踢在蒙豪的屁股上:“老子看起来像是无理取闹的小孩吗?”

  “反正您别说太扫兴的事儿,大将军为了平定匈奴,牺牲了很多。”蒙豪揉着屁股,歪着脑袋煞有介事的解释。

  “知道了。”

  经过一个冬天的加紧换装,在秦远新型炼钢法的支持下,北征军数万主力骑兵和扶苏的飞骑营,以及各级主将、校尉,都换上了最新的精铁盔甲和长剑。蒙恬全副披挂,双手握着剑柄直插身前雪地。笔直的身躯挺立在呼啸的风雪中,黑斗篷在随风乱舞。

  “来了又不说话,哑巴了吗?”

  蒙恬冷不丁主动一句,吓了秦远一跳,他本来打算陪蒙恬站着吹会儿风再开口的。

  “小豪说蒙叔今日心事多,不便打扰。”秦远一脸正经,忍着山头狂风刺得脸生疼,心说自己还是挺细皮嫩肉的,不似蒙恬那老厚脸,不怕疼。

  “哈哈…”蒙恬忽然仰头大笑,“大丈夫有血有肉,一点心事算什么。这么大的风,你不在家守着火炉,跑这来干嘛,说!”

  “想必蒙叔心中,已经有了作战谋划。”秦远也负手而立,迎着风雪,眺望北方。心中却仍想,应该戴着墨镜,装模作样时迎着狂风的眼睛也能少流点泪。

  蒙恬语气低重:“开春三月,冰雪消融之时。前军主将王离五万九原军,加上左军牛贺部、右军王志部、后军召平部,共计十万,打着蒙字帅旗出九原西渡黄河,攻占贺兰山脉,作为侧翼。中军、辛胜所部、弓弩营冯超所部以扶苏的飞骑营为箭头,一字排开,出云中北渡黄河,直取阴山、杀向匈奴腹地,一举将匈奴人驱出阴山以北!争取在作战中,杀死头曼单于!”

  秦远学过一点历史,这样的作战计划,与后世对蒙恬北击匈奴的记述相符。最后便是大修长城抵挡可能会向南反扑的匈奴人,劳民伤财。

  良久,秦远却不说话,既不表示认可,也不反对。

  “小子,若有更好的谋划,赶紧说!”蒙恬终于扭动了脑袋,看着旁边秦远。

  “…蒙叔认为,如此,能彻底消灭匈奴否?”

  蒙恬坚若磐石的决心下,那一丝自己并不怎么重视的担忧顾虑,被秦远这一句话,尽数激活。

  “彻底消灭匈奴,谈何容易!”蒙恬越来越沉重:“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匈奴西可连月氏,西南可连楼兰,往东可连东胡。即便我等向北这一路全数改为轻兵飞骑,又能追多远!只能尽可能杀伤匈奴。杀怕他们,让其不敢南下。”

  “蒙叔以为,此次驱逐,能保边郡多长时间安定?”秦远继续追问。

  “若国不生乱,数十年该当可以。”

  “那若要一举让匈奴,乃至整个北方蛮族,一蹶不振永无反扑之力,尽归我大秦治下呢?”

  秦远也扭头看着蒙恬,表情坚毅,表示这个问题,自己必须得到答案。

  蒙恬转过头往向更远的北方,闭上眼睛:“使蛮族胡民尽归大秦治下,融入华夏,蒙恬不敢说。若要彻底消灭匈奴使其一蹶不振,以大秦如今的国力,做不到。至少还需休养生息数十年。”

  秦远轻声笑笑:“蒙叔有这样的顾虑,陛下可知?”

  “陛下未明确指出,但这是庙堂共识。大秦当下的情况,必须稳定北方边患,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内。不论是稳定几年,几十年,都必须打这一仗。”

  “所以,才有了连接赵国、秦国旧长城,以获取端着稳定的谋划?”

  蒙恬半睁眼睛斜看秦远:“上次提起长城之事,你小子就表现怪异,有何想法,说!”

  “西起临洮,东边几乎到了老燕国东方尽头,再加阴山山脉,这等浩大工程,蒙叔以为,需要多少民力、财力?与方才说彻底让匈奴一蹶不振所需的国力相比,差多少?”

  蒙恬复又闭上了眼睛,这一条,也是他隐约不安所在,但这一条他却不确定皇帝陛下是否也有想过。

  “大秦法治之下,刑徒徭役颇多,民力不是问题。至于钱财,便是倾举国之力,也必须干!因为就算大秦想要等个几十年缓慢修养,也必须先保证北方无大的战事!”

  秦远听完,摇了摇头苦笑。确实,在那样的生产力和科技力量下,秦朝只有这一条路,要获取长久的修养时间,就必须最大限度稳定边患。只是,秦朝庙堂严重低估了修长城所需的民力财力,秦皇陵和阿房宫的浩大工程也一直未完工,又遇上国内生乱,两边都没有退路的事情撞到一起,不灭亡,怎么可能。

  秦远没法跟蒙恬讲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更不可能去跟嬴政说快别修皇陵了,您老就随便找一地方埋了吧这样的话。但秦远认定,长城,修不得!他不想看到姐姐孟姜女那个传说变为现实,不希望白老汉的一腔热血,在数年后便化为泡影。

  “蒙叔,若我有办法使云中、代郡等边城民众此次大战之后能在没有长城的情况下免遭匈奴劫掠;若我有办法使大秦休养生息的时间不用长达几十年,数年内便可大出北方平定各族,蒙叔可否答应秦远,说服陛下,不修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