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秦 第四十八章 改革长策(下)农商并重
作者:苍狼问月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强烈求推荐票!!!!!!强烈求收藏!!!!谢谢大家的支持!】

  如果换做别人,哪怕是扶苏,或是自己的儿子,胆敢如此口出狂言的话,都会被蒙恬劈头盖脸一顿教育,说不定还少不了拳脚相加。

  但,眼前说这话的,是秦远。

  这小子能让李斯没了个丞相样盘腿坐地上要拜他为师,还被他牛哄哄的拒绝了!好像天下事到了他身上,就没有不可能的。他说能如此这般,说不定还真有办法!更重要的是,蒙恬自己本身,也有隐约的顾虑在,只是大势所趋,由不得多想而已。

  蒙恬一抬手,示意秦远稍等。他回身招来了卫队长蒙豪,叮嘱道:“将这山头围起来,不许任何人上来!没有我的命令,你们也不许上来!”

  蒙恬拉着秦远到块背风大石后面坐下,威胁秦远:“现在,你好好说,说的不好,老子不让你下山!”

  秦远哭笑不得,有种头撞大石的冲动,没奈何,谁让人家是跺一脚大秦就摇三摇的大将军。

  “没什么好说的嘛,只要您能说服陛下这长城不修了,我就能办成刚才说的那两条!”

  蒙恬歪着脖子不相信:“数年里没有延绵万里的烽火长城使边民安居乐业,同时使大秦拥有踏平北方一劳永逸的国力?”

  “没错。”

  秦远用脚在雪地上画着图案,一副区区小事不值一提的模样让蒙恬很想发飙。

  “你有什么方法?”

  秦远算了算时间,嬴政5年后就该死了,届时朝局如何,天下如何,还真不一定,所以稳定大秦、稳定自己的位置,必须在这五年内完成!掐指一算,要做的事情,还真是很多。

  “五年时间足以。其实,让边民不用长城也能安居乐业并不难,若单纯这一个问题,蒙叔肯定比我行。当年赵国李牧得不到朝廷支持,自己带着士兵在雁门边境以战养战,赵国骑兵们上马杀敌下马行商,这方面蒙叔肯定比李牧在行!军民融为一体,何况匈奴人即将在我们的铁骑下逃遁更远的北方,如此坚持几年,不成问题!”

  “不要胡乱讨好我,这个问题的确简单,关键是后面。”蒙恬很是认真,他非常反感秦远在这么严肃的话题中玩笑般的讨好自己。

  秦远却一本正经道:“蒙叔,其实这叫拍马屁。您如果能多拍陛下马匹,肯定能办成这事儿。”

  “拍马屁?”蒙恬皱眉。

  “对,拍马屁!”秦远嘿嘿直笑:“讨好你,就叫拍你马屁,呐,中车令不就经常拍您和丞相马屁?想想看,平日里战马闹脾气了,是不是得拍拍马的屁股,夸奖几声好马?”

  蒙恬大怒,一巴掌拍在秦远头上:“夸奖个屁!老子通常就像这样一巴掌或一鞭子抽过去!陛下也最恨这样的人,只要谋划合理,陛下一定认同!赶紧好好说!不许拍马屁!你说的可是在几年之内使大秦国力突飞猛进!!”

  要换做别人,哪怕是辛胜这样的老将军,秦远也有可能一脚踢还回去,可这是蒙恬,除了白老汉,就这位对自己好了。拍一巴掌,就拍一巴掌吧。

  “那我先问蒙叔,提升大秦国力,最关键一环是什么?”

  蒙恬沉吟一阵:“国力强盛,首要在天下民众能富足,国库粮仓才会丰满。”

  “蒙叔,如今大秦的农事生产如何?”

  听秦远如此问,蒙恬不禁自豪起来:“自咱们秦法奖励农耕,及至郑国渠贯通以来,粟米和小米的产量都有提升,亩产均约三石!当年山东六国产量如何?良田也不过亩产一石半!”蒙恬站起身来,背着手在雪地里打转,“当然,如此高于山东六国的产量,靠的不仅仅是奖励农耕和良渠灌溉!”

  “还有什么?”

  “如今农耕,牛的重要性不用说!平日你等吃牛肉,丞相其实很心疼啊,他是吃过农耕之苦的人!若一亭之地,死上三头耕牛,亭长便要受罚!不论是官府、庶民,若饲养母牛,一年中不论总数,若有半数母牛不生育,这饲养人就也得受罚!另外,根据不同时期的产量,自孝公尊商君法令以来,便严格按照生产经验严格匹配粟米与小米的种子数量!不能由庶民自由栽种!”

  秦远默然,他还不知道秦国为了提高农耕效率,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都纳入了国家法律,在民众农耕经验欠缺时,有官府把控以免浪费人力、浪费良田、浪费时节。

  秦远不禁对泱泱大秦,对嬴政,对这些维护秦法的臣子们,开始有了更多好奇和尊重。

  一阵寒风吹来,那冰冻刺激将秦远从深思中拉了回来,笑道:“法令都是好法令,可亩产依然太低。若我能使大秦粮食亩产达到十石、二十石,甚至更多,蒙叔说咱们大秦的国力,能提高多少?”

  秦远当年的数学是跟体育老师学的,他估计按秦朝的百亩约合后世三十市亩,一斤约后世的半斤,他感觉自己报出来的产量离最终效果肯定差一半还多。

  但即便是这样,蒙恬也一把抓住他,甚至抬手摸摸他的额头,确定他没有头脑发热生病说胡话,然后才颤抖的声音问道:“此话当真?”蒙恬似乎想到了如果真如此,将士们出征时就不用再为带一张大饼还是两张纠结了,也不用把小米皮弄熟了当干粮吃了。

  秦远拍拍激动的蒙恬,安抚他的情绪:“自然当真!那日蒙叔不是和丞相看到我制造的新型农具了么?日后我再改进改进畜牧养牛的方法,加上一个最关键的秘密!这事不算难!”

  “你还会养牛?!”蒙恬突然意识到自己关注的地方有点跑偏,“等等,秘密?什么秘密!”

  秦远一边祈祷藏在家里的土豆和红薯日后不要给自己丢脸,一面威胁蒙恬:“天机不可泄露!说了就不灵了!”

  蒙恬等人对于秦远时不时冒出来的新词新句已经习以为常,只当是他忽悠学派数代人留下来的经典。

  “好!那便不说!我信你!”蒙恬越发激动起来,“若真能如此,我大秦,可当真要强盛了!”

  “这还不够!”大冬天的,秦远也忍不住一盆冷水浇到秦远身上。

  “还不够?”

  “大秦必须放开对商业发展的抑制!国内的民生通商且不说,前面说以战养战,自然就包括与外族通商,例如月氏、楼兰,甚至更远的地方,还包括各大部落,要想让这些胡族不捣乱,就要让他们从衣食住行上与我大秦发生商业交流,进而依赖咱们!但如果我们大秦商家的远大抱负,都被律令抑制,此事就只有作罢了。”

  “非如此不可?”

  秦远不说话,微笑着摇摇头。

  ……

  蒙恬背着手转了无数圈,良久,才沉重回应道:“此事触及秦法根基,需从长计议。”

  秦远一摊手:“从长计议,多长?一年?三年五年?”

  蒙恬深吸一口气,一拳砸在大石上:“罢了!老子就陪你这小子,再走一遭当年走过的路!丞相答应你已经开始改革文字,我就应了你这一条,战后,咱们一起回咸阳,献上长策!”

  “此事,只可我两知道,不得外泄。你不能拉上扶苏,他是大秦的未来,不可使他卷入任何动荡。不能跟着我们冒险!小子,你有颠覆秦法的勇气吗?若失败了,吕不韦就是下场。”

  秦远吓了一跳,尼玛老子帮你秦国发展壮大呢,不要说得这么恐怖好不好。恼怒之余也只能是无奈,商鞅立法时不也遭遇秦国老贵族的百般阻碍?功成之后也落了个车裂的下场。后世朝代的变法者,哪一个又善终了?身在朝堂,哪怕是做一件利于天下的事,也逃不开政治斗争。自己不也是如此,不拉蒙恬下水,改革个屁。

  不知不觉中,自己居然成了一代改革先驱,不知该喜还是忧。秦远就在这时候告诫自己,必须善终,******什么事能跟逍遥的享受幸福生活相比?

  “也不算颠覆秦法吧蒙叔?咱们这最多算是改进秦法,出新政。”秦远强撑笑容。

  蒙恬听了笑着点头:“也是啊,我等几代人,商君、秦法,已经烙在心底里了。好一个改进秦法,放开商路!哈哈,便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