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当诸侯 第十七章 返回北海
作者:亮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十七章返回北海

  夜色清凉如水,然此时欲望涌动的刘宪,看着眼前一身薄纱的公孙兰翎,那白皙丰满的玉体,在烛光之下,时隐时现的诱惑情景时,着实感觉一阵口干舌燥。

  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刘宪这个身份,以及深深的喜欢上了眼前的兰翎,但如今要面对这一幕时,他还是有些心虚和负疚之感。

  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无耻的色魔一般,披着他人的皮囊,做着那种偷盗他人妻妾的行为。

  “翎儿,乖,为夫先去洗浴一下,你先躺下休息会。”刘宪最后还是因为心理问题,强忍着撕开兰翎衣纱,把她压在身下疯狂的宠幸一番的冲动。

  “夫君,自从妾身嫁给你以来,每次与妾身同房之时,汝总是推三阻四的,莫非你嫌弃妾身姿色不足,不够温柔体贴?”兰翎眼看刘宪就要再次与自己分别,而这次分别之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面,今晚自己好不同意鼓足勇气,使劲了力气勾引着他,可结果最后关头时,刘宪竟然还是拒绝了。

  伤心之余,兰翎眼眶之中,饱含泪光的望着刘宪,抽泣着反问刘宪,一副你若不给我个交代的话,我就不活了的架势。

  刘宪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跟女人在关键时刻胆怯的时候,这时面对兰翎的责问,刘宪苦笑之余,只得把她搂在怀中,安慰她道:“傻丫头,我怎么会嫌弃你呢,我疼你还来不及呢,只是为夫明日就要远行,所以想保存好体力罢了。”

  “哼,借口。”兰翎不满的噘着嘴,仰头着说道。

  刘宪望着近在眼前的红唇,心里一阵犹豫之后,最终还是低头亲吻上了她的双唇,起初兰翎还有些羞涩,当刘宪破舌而入,吸允着她的香舌之时,初尝滋味的兰翎,当下不由生涩的回应了起来。

  这番激烈的香吻,一直吻到两人都差点喘不过气来,刘宪方才松开她的香唇,柔声笑道:“翎儿,待我们稳定下来后,为夫一定好好怜惜你,让你给我生一堆宝贝。”

  “嗯,你要翎儿怎样,我都答应您。”兰翎娇羞的点了点头,气喘吁吁的靠在刘宪怀中,闻着刘宪那粗矿的那人气息,此刻的她只觉得心底充满了幸福与依靠。

  三日之后,北海城外的刘宪营地之内,当赵云和留守的兵士,看到刘宪归来之时,无不欢呼着拥了上来。

  “子陵,恭贺你就任东平国相。”赵云上前抓着刘宪的双臂,高兴的笑道。

  “宪不敢居功,这可都是弟兄们的功劳。”刘宪笑着与赵云拥抱了一下,接着嚷声喊道:“弟兄们,到达东平之后,本国相将论功行赏,凡是有功者,宪绝不亏待。”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典韦当下振臂一呼,全营将士齐声呼应,一时声震原野,引得全城军民纷纷驻足观望。

  当晚刘宪在营中,与全营军士,举行了篝火盛宴,并且从城中买了二十头肥猪,三十头肥羊,以及二百坛烈酒,让全营三百八十名士兵,美美的饱食了一顿。

  面对刘宪这般犒赏,全营将士无不兴高采烈,全营上下士气高涨,一洗北海城下大战后的颓废之色。

  翌日清晨,刘宪遂领着赵云,典韦二人,带来礼物名刺,来到城中孔融的国相府衙。

  时孔融在接到刘宪的名刺时,当下亲自迎到了府门之外。

  “宪拜见叔父大人。”刘宪一见之下,忙叩首拜倒在地,执礼之恭,让孔融也是一阵唏嘘。

  “贤侄快快请起,如今你我同为国相,融怎敢担当如此大礼。”孔融对于刘宪这般礼仪,感慨之余,慌忙伸手把他扶了起来。

  “宪能够获朝廷厚恩,皆拜叔父举荐之功,况且宪今日执的是子侄之礼,叔父自是担当得起。”刘宪挽着孔融的手臂,扶着他举步进入了大堂。

  待分席落座之后,侍女奉上茶水之时,孔融笑问道:“贤侄打算何时上任,若有困难,尽管开口便是。”

  孔融虽然为人狂傲,但却是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人,他为官的宗旨,也是秉持着造福一方的意愿。而如今刘宪先是对他有援手之恩,后又恭敬的对他行子侄之礼,对于刘宪的这番行为,他虽然一时难以辨明真假,但他却还是有心报答刘宪的,尤其是刚才这番话,也是他的真心之语。

  刘宪想了想,开口道:“如今东平黄巾余孽横行,宪手下不过三百兵士,而今朝廷虽然赋予宪大任,却并未派出一兵一卒,自从接下圣旨之日以来,宪可着实有些寝食难安,生怕辜负朝廷所托,故想来想去,只能拜求叔父借侄儿一些兵马同行,若此侄儿将感激不尽。”

  孔融点了点头,思虑了一下,道:“贤侄所言,倒也是实情,上次破贼之时,融正好收降了五千黄巾乱军,既然贤侄有此请求,融分三千兵马与你就是,并且支援汝三月粮草,以及兵器甲胄。”

  “多谢叔父仗义援手。”刘宪闻言之下,再次作揖拜谢道。

  这时站立在刘宪身侧的赵云,典韦二人,听到孔融愿意借三千兵马时,脸上都露出一片喜色,对于孔融援助之情,二人自是深感鸣谢,当下也随刘宪一道,行礼道谢了一番。

  “贤侄无须多礼,今日就在我府上吃过午宴在回去,至于兵马粮草,两日之后,自会送到城外。”孔融摆了摆手,一脸灿烂笑容说道,显然这三千人马,他完全是心甘情愿交付给刘宪的。

  待刘宪在孔融府衙吃过午宴离开之后,孔融的主薄王修,道:“刘子陵有气度不凡,他日必然有番作为,今主公施恩于他,将来必有所报矣。”

  别驾刘孔慈闻言,不由冷嘲道:“刘子陵不过一黄口小儿,今主公待他如此厚恩,恐为世所讥笑也。”

  “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今刘子陵之所以对主公如此大礼,皆因为他有求与主公罢了,这等行径,实与奸佞之徒无异矣。”孔融的另一幕僚王子法,眼见孔融对刘宪恩赏有嘉,早已经妒忌多时,这会逮着机会,自是一脸讥讽的诽谤起了刘宪。

  “哼,尔等背后妄议他人,与小人何矣?”王修当下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孔融听到三人的议论时,心里不由也起了一些变化,这时善于察言观色的刘孔慈,当下再次相劝道:“主公,如今我北海不过一万五千兵马,一下子调拨三千人马,万一贼寇复起,明公又将如何自处呢?”

  “明公,刘别驾所虑甚是,以某之见,明公就是调拨一千兵马,再拨一千石粮食,对那刘子陵已经是天大之恩了。”王子法也趁机游说道,对于他们这样的小人来说,往往都是见不得别人比他们好的。

  “嗯,融我再考虑一下,你们先退下吧。”孔融这时心里也已然有了决定,当下遂让他们二人退了下去。

  王修在出了国相府时,自语道:“天下将乱,孔融虽然为官还算仁德,但却并非乱世之主,今观刘子陵言行,必然心怀大志,我莫若前去卖个人情给他,看看其人是否值得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