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当诸侯 第十八章 王修来访
作者:亮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十八章王修来访

  这边厢心情大好的刘宪,在回到营帐时,对赵云,典韦道:“大哥,子龙,我们即将前往东平,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不妨道出来一起讨论一下。”

  “韦粗人一个,那能有什么见解,一切都听你们就是。”典韦摇了摇头,笑着回了句。

  赵云沉思了一下,道:“如今东平局势如何,我们并不知晓,若说有什么想法的话,云只有一个,那就是应该派人前往东平,把那边的局势摸清楚。”

  “嗯,子龙所言甚是,这样好了,刘阳去过东平,我看不如让刘阳和虎子二人,领一伍兵士,化妆成商人,前往东平打探一下情况。”刘宪想来也觉的赵云所虑甚是,只有做到知彼知己,方可落于不败之地。

  “子陵如此安排甚好。”赵云点头表示同意,刘宪这样安排,显然是再恰当不过的事情。

  当下刘宪立即把帐前的刘阳和安虎叫了进来,向他们嘱托了一番后,由赵云挑选了数名精干的士兵,与他们一起离开了营地。

  入夜时分,刘宪在营帐内研读史书之时,典韦掀帐入内道:“子陵,北海主薄王修求见。”

  “哦,他来干什么,有没有说什么事?”刘宪这时脑海中不由划过王修的身影,中午的宴会之上,王修虽然坐在自己下侧,却从来没有主动向自己敬酒,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谄媚附会,整个人显得有些沉默寡言。

  因此这会当刘宪听到王修来见自己时,他还真有些奇怪,因为据他自己估计,这个时候孔融应该不会找自己有事,就算是找自己有事,也无须派王修前来,如此推算之后,这个王修独自前来,只能是因为私事。

  这会也容不得刘宪多想,当下他遂道:“快请他入营。”紧接着刘宪想了想,又喊住典韦道:“大哥等等,还是我们一起去迎迎。”

  当下刘宪也没顾得上穿上袍子,小跑着就来到了营门之外,这时王修见疾步跑来的刘宪,身穿着单衣而来,就已然明白刘宪这是听到自己来了,因为急匆匆的出来迎接才会如此,心底感动之余,他慌忙上前见礼道:“修冒昧前来打扰,还望明公恕罪。”

  刘宪赶忙上前,作揖道:“王叔治前来(王修字叔治),蓬荜生辉,何来打扰一说,快请。”

  面对刘宪这般谦恭相迎,王修不由感慨万千,今时今日他算是体会到了,何为礼贤下士。

  待在大帐落座之后,王修道:“敢问明公此去东平国,将怎样平乱治理当地之事呢?”

  “不知叔治有何教我?”刘宪本想把自己只是想临时去东平待一阵的想法说出来,但这会他见王修似乎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当下有心想听听他的,于是他遂改口请教道。

  “据修所知,今东平的贼军,大多都是兖州一带的百姓,只因现今局势混乱,致使他们有地不能耕,有家不能归,如今明公前去,首要任务,不是讨贼,而是当已安抚为主,先让当地民众恢复生活秩序,然后拣其中首脑人物,给予严惩,如此三五个月,东平国必将匪乱杜绝,重新恢复秩序。”王修心知自己要想得到重视,必然得拿出点东西,当下他见刘宪询问,遂把自己谋划的策略道了出来。

  刘宪听罢,不由暗想,这王修到也有些能耐,若是早在半年前,刘岱不死,自己协助他,用此策安抚兖州黄巾乱军的话,必然可在兖州立足。

  但可惜的是如今的兖州,自己是难以栖身,只凭区区东平国,自己根本无法在袁绍,曹操眼皮底下壮大起来。

  不过这会刘宪自然也听出了,这王修有对自己卖好的意思,想来他今天也是来试探自己,究竟值不值得投效之人罢了。

  如是一想之后,刘宪当下也没藏着心思,遂直言问道:“叔治以为,宪所想立基业,何地为善?”

  王修眉眼一跳,思虑了片刻,方才道:“若要论地理来推算,关中第一,其次为河北,再次为青兖豫三州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不过至于究竟何地更妥当,修见识有限,到还真的难以为明公指路,不过修知东平百里外的广阿县有一人,姓程名昱,此人学富五车,善谋好断,若明公求的此人襄助,必然大有可为。”

  “哦,此人现今还在广阿不成?”刘宪听到程昱之名时,不由心头一跳,遂沉声追问道。因为据刘宪所知,程昱应该是曹操手下的谋士才是,所以这会他听到王修之言时,不由有些急迫。

  “月前修一挚友来访,说他曾在广阿山中,拜会过程昱,据修估计他现今应该还未出仕。”王修点了点头,如实的回道。

  “多谢叔治指点迷津,若蒙不弃,还望叔治能来宪帐下效力,宪愿意旦夕聆听教诲。”与王修的这番交谈之中,刘宪见王修为人实诚,虽不是善谋之人,但却精于政务,而这样的人才,自也是刘宪当下需要的人才。

  “明公之意,修心领了,孔文举虽是空谈之辈,但却对修有知遇之恩,若修此时背离他而去,实为不忠不义,还望明公见谅。”面对王修的这番推辞,刘宪对于他的为人,反而更加钦佩。

  当下刘宪拉着王修的手,肃然道:“还请叔治记下一言,我刘宪的大门,随时为汝敞开。”

  “明公厚意,修铭记于心。”王修心下一阵感慨,顿了顿道:“修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告,今日午时孔文举虽然答应了明公借兵之时,但饭后却因小人调拨,怕是事情将有转变,还请明公心里有个准备。”

  “多谢叔治提醒。”刘宪心下惊诧之余,点了点头,亲自送王修离开了营地。

  两日之后,孔融答应刘宪的三千兵马,果然大打折扣,甚至连兵器衣甲,也多是破损残旧,至于粮食也少了一半。

  而且孔融也没有再露面,而是派王修领着兵马,来到了刘宪营地。当刘宪接过名册之时,看着名册上写着的,步卒一千,骑兵二百,共一千二百名士卒时,心下虽然恼怒,但表面却依旧一脸的平静。

  这时一旁的典韦,以及赵云见到名册时,也是一脸怒气,但在刘宪的眼色之下,他们也都强忍着没有开骂出声。

  “明公无须恼怒,孔北海无识人之明,今他受小人点拨,弃信义,而失仁德,必为天下人耻笑;而明公义救北海,甘冒生死,此番仁德之举,天下谁人不知,何人不晓,今兵马虽少,却大事可成矣。”王修这次是主动请求前来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开解刘宪,以免刘宪因恼怒,而做出失去理智之事。

  “多谢叔治开解,宪即刻拔营出发,还望叔治回城之后,带我向孔北海道谢。”刘宪听完王修的话语时,想想心情不由平复了下来,当下他顿了顿,拉着王修的手,再三道:“还望叔治早日脱身,宪必将扫榻相迎。”

  “明公厚恩,修谨记于心,祝明公此去东平,一路凯歌。”王修感触之余,作揖告辞道。

  “出发!”刘宪随后命赵云,典韦集合兵马,率领队伍浩浩荡荡往东平方向开始进发。

  PS:收藏。。。。。。。。推荐票。。。都来点吧,新书需要支持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