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武工队 尾声
作者:丹玥女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尾声

    乌云散尽转艳阳。

    古往今来,一切居心叵测,伤天害理,妄图毁灭他人的罪魁祸首。无论他们怎样横行猖獗一时,终究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杀人如麻,凶残暴虐的日本鬼子,在英勇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抗日游击队和苏联红军举行的大规模的全面反攻中,在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完全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终走向彻底失败。这些杀人魔鬼,为了苟且偷生,不得不在八月十五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英雄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不屈不挠,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浴血奋战八年,激战十二万五千多次,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壮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祖国光复,天地间喜气洋洋,人们奔走相告:

    “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我们打跑了日本鬼子狗强盗!”

    “我们打跑了杀人魔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

    “洋鬼子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彻底完蛋了,他们一个个像丧家犬一样,夹着尾巴滚回扶桑国去了!”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家家户户放鞭炮,门前挂彩灯。人们敲锣打鼓,手举着小旗上街游行,群情激奋,高呼口号: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抗日游击队万岁!”

    “苏联红军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万岁!万万岁!”

    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的中国人民,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庆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清晨,光芒四射的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金灿灿的光辉透过巍峨的龙门山顶,照射着沐浴在欢欣和喜庆中的塔子沟。华裕民于海生带着武工队员们,手捧着鲜花跑进刘大娘的家,家中无人,于是他们急急忙忙赶往西沟柳树趟。刘大娘和刘福纯还有袁茵茵、田彩云、才有明都站在刘福余烈士坟前,正在小声祷告着什么,对华裕民他们的到来,浑然不觉。

    田彩云用双手捧起一抔土,洒在刘福余烈士的坟头,顿时泪流满面。她忘不了在她丈夫张强和爱子成儿,惨遭日本鬼子杀害后,刘福余怕她想不开轻生,让刘大娘不分昼夜地陪护着她,开导她。是的,一个女人,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儿子,就如同天塌了一般,完全丧失了生活的信念和勇气,那个时候的田彩云,支撑她活着的力量,就是为夫为子报仇雪恨……今天,在中国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做,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终于像狗一样被赶出了中国领土。田彩云眨了眨泪眼,用心声告慰烈士英灵:

    “福余二哥,那些遭天杀的洋鬼子被我们打败了,他们投降了,抗日战争胜利了,中国人民再也不会遭受外倭的欺辱了。二哥,你的英灵可以安息……”

    “是啊二哥,凶残暴戾的洋鬼子,被我们彻底打败了,他们投降了。今天,我们是特意来向您报喜的。”袁茵茵说到这里,忽然听到身后有轻微声响,回头一看,诧异地说,“是你们华书记,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华裕民说。

    田彩云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她如今已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妇救会主任,看起来英姿飒爽。但是丧夫丧子的惨痛,这种永远无法治愈的哀伤,仍然在摧残着她的身心。田彩云吸吸鼻子,转身来到华裕民于海生面前,凄声说:

    “华书记,于队长你们都来了,好,我先走了。我还要去看张强和成儿,把抗战胜利的消息告诉他们。”

    “彩云嫂,我陪你一起去。”袁茵茵不放心地说。

    “不必了,茵茵妹子,我不会有事。抗日战争胜利了,我要去告诉他们这个喜讯,和他们单独说说话。”

    田彩云说完,对着刘福余的墓碑深深地鞠一躬。

    “田彩云同志,”华裕民跨前一步,神情严肃地说,“你可以告慰你的丈夫和儿子,你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妇救会干部。你为他们报了仇,同时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你的丈夫和儿子可以安息了。还有,请代表我和我们武工队全体队员,向你的丈夫和儿子深深地鞠一躬。”

    “谢谢华书记,谢谢大家,谢谢。”田彩云说完刚毅地一扬首,转身走出柳树趟。

    华裕民望着田彩云离去的背影,赞叹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与于海生潘凯他们把一束束鲜花默默地放在刘福余烈士坟前,向烈士三鞠躬,华裕民激动地说:

    “刘福余烈士,二哥,我们彻底打败了日本鬼子,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二哥,您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于海生跨前一步,望着烈士的墓碑,怀着对烈士的深深敬意,再次三鞠躬,然后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

    “福余二哥,您的血没有白流,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像您这样,浴血杀敌壮烈殉国的精忠,激发了亿万民众的斗志。不畏*,英勇奋战,不怕流血牺牲,我们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二哥,今天我们是特意来向您报喜的,您听了一定会十分高兴。好哥哥,我们非常怀念您,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对党的赤胆忠心,您对人民的热爱,您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将流传万古!”

    潘凯李育民和高云侠,他们与刘福余相识最早。这三个人走到烈士坟头,坐在那里,像是与老朋友叙旧一样,详细地讲述着这次抗战胜利的经过……

    齐建国把一束鲜花放在烈士墓前,对着墓碑恭恭敬敬地三鞠躬,然后动情地说:

    “刘福余烈士,我的好兄长,愚弟福薄,在兄长生前无缘相见。但兄长那凛凛之风,浩然之志,生离死别何足虑,赤心忠胆为黎民的革命气节,将激励我和亿万热血男儿为着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征战疆场!”

    齐建国刚悼念完,周成独自一人抱着一大束鲜花跑进坟地,向烈士三鞠躬后,把鲜花放在坟前,流着眼泪说:

    “刘大哥,我们打败了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彻底失败了,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大哥,我今天是来向您告别的,我马上要随大部队南下。好哥哥,我绝不会辜负您对我的关爱,在今后的战争中,我一定英勇杀敌,不怕流血牺牲。等解放全中国后,我戴着军功章再来看望您,大哥,我的好哥哥,等着我的好消息,再见!”

    周成说完,转身嘣咚跪在刘大娘面前,哽声说:

    “娘,我明天就要随部队南下了,儿不能在您的身边尽孝,娘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免儿挂念。”

    “快起来,乖孩子,快起来。”刘大娘扶起周成。

    “老嫂子,”才有明手扶着刘福余的墓碑,真诚地说,“老二他值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英雄刘福余虽死犹生。老嫂子,你养活了一个好儿子,他是塔子沟人的骄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英勇献身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流传万世千秋。”

    “好,好,我的儿子还活着。我的余儿永远活着,他活在大家的心中。”

    刘大娘看见武工队员们对亡儿的这番拳拳深情,十分感动,华裕民为烈士的坟茔又添了几锹土后,来到刘大娘面前。向英雄的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刚要说话,袁茵茵怕刘大娘再伤心落泪,她要把话题岔开,因此抢先说:

    “大妈,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打跑了日本鬼子,抗战胜利了。现在共产党领导的绥中县人民政府已经成立,华书记是我们的县长了,还有于……”

    “嗯哼。”

    袁茵茵刚要说于海生的职务,听到于海生“嗯哼”假咳一声,赶忙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她那双顾盼生辉的大眼睛,深情款款地看了于海生一眼,抿着的唇角,泛起甜甜的笑意。

    刘大娘听说华书记当县长了,老人家擦了一把眼角的泪,那长凝悲苦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连声说:

    “好,好哇,华贤侄,恭喜你,恭喜你了。”

    “大妈,我们回去吧。”袁茵茵说。

    “好,我们回去。余儿,娘回去了,日本鬼子狗强盗被打跑了,现在太平了,娘会经常看你的。”老人家用手摸摸儿子的墓碑,忍住向外流溢的泪水。

    袁茵茵上前扶着刘大娘,华裕民于海生等人前后簇拥着英雄的母亲离开墓地。为了能够让老人家开心些,于海生说:

    “娘,全国人民都在庆贺抗战胜利,周成和几名队员他们马上要随部队南下。为了庆贺胜利和欢送南下的队员,今天我们都要回家吃饭。不过这做饭的事情,娘,您岁数大了,就不用您老人家伸手,您的儿子们做。”

    “还有您的儿媳。”调皮的王义,看着袁茵茵和于海生说。

    “好,好,孩子们都回家吃,都回家吃饭。”

    刘大娘被武工队员们的真情感动了,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这时,天空中突然飞来无数的云雀,有蓝翅的、黄翅的、红翅的、还有黑翅的,鸟声婉转,万翼凌空。在金色的阳光下,一阵清风徐来,吹得玉米叶子发出沙沙的有节奏的声响。丰腴秀丽的青纱帐,伴着淙淙流水那玉磐般的之音,万物灵动,在歌唱着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叙说着龙门山武工队,在抗战史上留下的辉煌篇章!

    二OO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O一三年四月十六日

    二OO一七年正月初九

    完稿于渤海湾

    后记

    纪实文学《龙门山武工队》,算起来,是我的第四部长篇了,前面曾写过《琼楼遗梦》、《安平公主》、《爱在天地间》三部长篇小说。按理说,有了前三部的创作经验,这一部应该熟练些了,但是,这部作品却是我困难最多,写得最艰苦的一部书。

    我的前三部作品,有两部是描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小说,一部是弘扬惩恶扬善,讴歌天上人间博爱的神话小说。而这一部,从以往柔骨万千的儿女情长,一下子转入横刀立马,你死我活的搏杀疆场。而且,面对的敌人是穷凶极恶,杀人如麻,视众生为鱼肉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披着人皮的虎豹豺狼!

    写《龙门山武工队》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之前,我在长女赵燕卿、长女婿栗士平的陪同下,专程采访了书中刘福余烈士的故乡塔子沟。那是去年深秋时节,我们的车从绥中西门出发,小车在宽敞的柏油路上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后,便下国道进入山路十八弯,开始翻山越岭,在一望无际的崇山峻岭之间驱车蜿蜒而行。放眼眺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身披银盔银甲,高耸入云的关关群峰,这些雄姿巍峨的群峰,有的被白云缭绕,在阳光下折射出金色的光焰;有的被乌云遮掩,变得朦胧而森严。我是第一次随车行驶这样的崇岭险道,不免神色皆惊,心胆俱慑。但满山遍岭的红叶,姹紫嫣红的山花,黄鸟关关,凉风习习。山野的清幽静美,赏心悦目,令人进入忘我之境。忽然,远处的群山之间出现了一道耀眼的风景线,随着车轮的快速行驶,这道风景线越来越清晰,它像一条蛰伏的巨龙,挣脱群山的封锁,在崇山峻岭间豁然腾出,雄伟壮观。啊!原来这就是华夏民族史上的建筑瑰宝——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小车继续在盘亘交错的山山岭岭间又行驶了一个多小时,这才进入了刘福余烈士的故乡——富有传奇色彩的塔子沟。

    当千古秋风摇曳着万山树木之际,塔子沟四周仍然柏翠松青,千花竞发,游人如置身春日。那首先映入眼帘的窟窿山,立刻引动我心腑深处的联想:这座奇山山顶的怪石之间,有一块酷似大象的巨石,卧坐在山顶。象形巨石中间,生就一个像公园的月亮门一样,阔两丈有余的大圆窟窿,窟窿上端凸出的半个圆圈,恰如壶的提梁。窟窿山,宛如一把经过名雕刻师呕心沥血雕琢的象形玉壶,惟妙惟肖地安置在群山之巅。

    游历烈士故园,自当壮怀激烈。在刘福余烈士墓前,听当地老百姓讲述,以绥中县第一任县长华裕民、武工队长于海生、政委潘凯和财粮助理刘福余等我党的优秀党员,八路军的好战士,当年在这里从事抗日活动,同凶残暴虐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一九四五年,日寇极力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调集了伪满西南“国境”线上的伪军配合日军,在我滦东,热南一带实行“分区扫荡”。我主力部队奉命转移,在敌重兵“扫荡”下,以华裕民、于海生、潘凯、刘福余等八路军战士组成的一支武工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群众同命运,共呼吸,带领山区革命群众除奸除霸,同日本鬼子作艰苦卓绝的斗争!

    烈士故乡的人们,他们至今仍然深深地怀念着人民的好儿子刘福余烈士,以及在那场战争中奋勇杀敌的英雄们。腼怀壮烈殉国的英烈,重温那一段悲壮、激越的民族伤痛,站在烈士墓前,历史就在我的面前复活了。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下,不屈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神出鬼没地打击消灭凶残暴虐的日本侵略者。涌现出无数的为了民族的自强和独立,为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的民族精忠。

    刘福余烈士就是无数先烈中的一位,他对党的赤胆忠心,他钢铁般的意志,他的果敢,他的机智,他的英勇无畏,他的壮怀激烈涌现在我的眼前。面对残暴的日本鬼子向他施以惨绝人寰的“凌迟”酷刑,半天时间的剐肉削骨之痛,刘福余没有向鬼子屈服。他那凛凛雄风,浩然正气,他藐视日寇,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至今鼓舞着人们。

    这次采访,得到烈士故乡塔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国瑞先生一家的热情接待,回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老乡们讲述那段惨痛历史时的铿镪声音,时时回响在我的耳畔。砬子山战斗,火烧张家房子,窟窿山决战的隆隆炮声,震得我彻夜不能成眠。那段时间,就好像岁月倒流了,我的思绪,幻象般回到了那个我不曾经历过的时空,整个人好像亲临血雨腥风的搏杀战场,看到了我们的抗战勇士们杀鬼子救万民浴血奋斗的战场。于是,我的肩头突然压上了沉重的负荷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作家,我有责任把这场中华民族所经历的灾难,龙门山武工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壮举撰写成书,让我们勿忘历史,警钟长鸣!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习惯,我每次动笔之前,首先要定好这部作品的书名,这本书也不例外。在我去刘福余烈士的故乡塔子沟采访时,那高耸入云、巍峨森严的龙门山给了我启发。于是,书稿还未动一笔,我却已经拟定了书名《龙门山武工队》。有了书名之后,我便开始了对作品的设计,我非常重视故事的情节和结构。特别是对一个个历史人物,作为纪实文学,必须尊重历史,以严谨的史实为依托,深度思考,对历史人物进行潜心的生命晤对。每个人物的出场到归宿,重大事件的处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后,这才铺开稿纸拿起笔,真正开始了《龙门山武工队》的创作。

    创作是艰苦的,特别是这部作品,写起来更加困难重重,首先是我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了解得不够。对华裕民、于海生,特别是烈士刘福余等人,在绥中西北山区从事抗日活动的地方,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我又晕车,也只是仅仅去刘福余烈士的故乡采访了一次。因此在写作中,常常碰到武工队员在作战或转移时路线和地名不清楚等问题,带着这种困惑,我无数次地去电话寻问李国瑞先生和他的夫人,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提供资料,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他们夫妇的帮助。

    在稿纸前,我和武工队员们一起经历了那段苦难的岁月,每天从早到晚,夜以继日,与书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起。当武工队员们打了胜仗,我欢欣若狂,但想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那些披着人皮的豺狼野兽。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疯狂地倾泄罪恶,残酷地杀害我们的同胞,连呱呱待哺的婴儿,也活生生惨死在魔鬼们的刺刀下时,我简直无法控制自己哀伤和悲愤的情绪。于是仰天爆发心音:“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你们是千古罪人!”

    英烈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不畏*,同仇敌忾。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笔耕,书稿完成了,心情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但是这部作品写得好或不好,需要读者来评定,而我,已经尽了我的全力。我想,在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所经历的所有甘苦,我相信书中的武工队员们,他们完全了解。

    我由衷地热爱塔子沟,因为那里是烈士的故园。刘福余烈士为国捐躯的精神,塔子沟波澜壮阔的自然文化遗产,从远古流传下来的那些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以及塔子沟那世外桃源般的游赏之乐带给我的创作热情,实为缘缔三生……

    谨将此书奉献给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刘福余烈士和所有的民族英雄,以及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于海生、潘凯等革命先烈,向他们表示深切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

    谨将此书奉献给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华裕民县长和武工队员们,我代表老解放区的人民,向他们表达怀念之情!

    向为了捍卫中华民族利益而浴血奋战的先辈们致敬!

    为中华民族献身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穿越历史的风雨云烟,带着历史深处的记忆,叙述那段深邃而惨绝人寰的历史伤痛。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这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日子,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间。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且让我把这部凝聚着我的艰辛和赤诚的长篇纪实文学《龙门山武工队》,献给全天下热爱和平的人们!

    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长征出版社的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和鞭策,感谢陈锡祥副总编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

    丹玥

    二OO四年九月十三日

    二O一七年正月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