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武工队 第二十章
作者:丹玥女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二十章

    金风八月,秋高气爽。

    刘福余烈士牺牲后不到两个月,八月八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次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八月十一日,朱德总司令向全国人民武装发出命令:向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开展迅猛进攻,命令分别指明各军区进军方向和目的地。其中冀热辽军区进军的方向和目的地是东北,与苏联红军共同作战,向日军发起最强烈的攻击,收复失地,接管东北。

    龙门山洞,里里外外坐满了人,武工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正在听华裕民讲话:

    “同志们,苏联对日宣战,已经出兵东北,*主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朱德总司令也向全国人民抗日武装,发布向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开展迅猛攻击的命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横行猖獗了八年。多少中华儿女,惨死在他们的屠刀下,我们有多少战友,有多少仁人志士,被这群披着人皮的魔鬼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华裕民的话没讲完,武工队员喊起了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

    “替死难者报仇!”

    “替刘福余烈士讨还血债!”

    “一定把日本鬼子打回老家去!”

    武工队员们群情激愤,磨拳擦掌,决心与鬼子作最后一战。

    “同志们,”于海生噌地站起身来,忿忿地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这些丧尽天良的狗强盗,在我们神圣的领土上,以最野蛮、最凶虐、最残绝人寰的手段,搞大屠杀,大破坏。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中国同胞,被他们残忍地杀害了。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血证确凿,罄竹难书。同志们,我们的同胞不能白死,革命烈士的鲜血不能白流,刘福余烈士的凌迟剐肉之刑不能白受!血债要用血来偿!现在正是我们向魔鬼讨还血债的时候了。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在司令员曾克林和副政委唐凯的指挥下挺进东北。他们沿途打下了柳江和石门寨等地,出九门口,向绥中进发了。同志们,我们要作好充分的战斗准备,这次是与八路军和苏联红军并肩作战,也是与日寇打的最后一仗!我们一定要干净、彻底的消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同志们,向魔鬼讨还血债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坚决打胜这一仗!”

    “向日本帝国主义讨还血债!”

    “还我河山!”

    “坚决打胜这一仗!”

    “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干净彻底地消灭掉!”

    “好,同志们,请肃静,请肃静,”于海生用手势安稳队员们激动的情绪,继续说,“凶残暴戾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绝不肯轻易放下屠刀,他们还要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大家都知道,绥中乃关外咽喉要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鬼子为了阻止关内的八路军和人民抗日武装,出关与苏联红军联合作战,他们加强了军事防线,并从沈阳调来军火,要死守绥中。刚才得到可靠情报,鬼子有一列从沈阳开出的货车,其中有三节军火车厢,今天下午两点半到达绥中。同志们,我们必须炸掉这列火车,决不让鬼子的阴谋得逞……”

    “队长,”于海生的话没说完,周成站起身来,自从刘福余牺牲后,周成整个人变了样。原来活泼开朗的性格,在他身上再也找不到了,小小年纪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他只想去与鬼子拼杀,杀他们一个人仰马翻,为刘大哥和死去的战友们报仇。周成抽了口气,大声说,“我请求参加这次爆炸行动。”

    经周成这一说,其他同志也争先恐后请示任务:

    “队长,我请求参加这次行动。”

    “队长我去,爬火车我是能手,我保证完成这次爆炸任务。”

    “我也去,炸掉鬼子的最后一线希望,让他们死不瞑目。”

    队员们激忿填膺,坚决要求参加这次爆破行动,于海生非常激动,朗声说:

    “同志们,这次爆炸任务非常重要,也十分艰巨,鬼子为了守住绥中,最近在铁路沿线都布置了哨卡,加强警戒,步步设防。根据绥中地下党情报员传来的可靠情报,狡猾的鬼子,怕我们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去炸火车,故而,他们把铁路两侧距轨道十米远的青纱帐大都砍倒了。只有一处没砍,就是六股河桥的东西两端,因为这东西桥头,鬼子早就修了碉堡。刚才华书记、潘政委、李区长郭区长和董队长我们都商量过了,我们这次的爆炸地点,就定在六股河桥东西两端。组成两个小组出击,每组四人,第一小组在桥东,如果桥东的一组不能爆炸成功,那么桥西的第二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务必要炸掉火车,决不让这列火车进入绥中站。同志们,时间紧迫,现在我宣布:我、李育民同志,周成、王义为第一爆破组成员,由李育民同志指挥。第二组:郭区长、董队长、高云侠同志……”

    “还有我。”不等于海生把话说完,华裕民抢先说。

    “华书记,您……”于海生话说一半顿住了。

    “我怎么了,你怕我不行是不是”华裕民半开玩笑地说。

    于海生笑了,心想有华书记亲自参加这次爆破行动,队员们的士气会更加高涨。他刚要说话,这时袁茵茵噌地站起身来,她目光一扫全体队员,郑重地说:

    “于队长,我也去。”

    “你袁茵茵同志,你不能去!”

    “队长,我为什么不能去”袁茵茵用坚持的口气说。

    “没有为什么,这是命令!”

    于海生当即拒绝了袁茵茵的请求,但是,袁茵茵的话使她感到震撼,在危险关头,她能够请命参战,勇气甚佳。可是执行这么重要的爆破任务,你一个女孩子也去,你又没打过仗,有什么战斗经验你去是累赘,不过这只是他心里所想,没有说出口。于海生目光一扫全体队员,大声说:

    “好,华书记为第二爆破组成员,第二组由郭海楼同志指挥。留下来没能参加这次爆破行动的同志,你们同样有重要任务去完成,一切听从潘政委的安排。好了,时间紧迫,爆破组的同志们,出发!”

    于海生一行八人,简单化装后,正要出发。这时,在山下巡逻的哨兵,押着一个用黑布蒙着眼睛的年轻人走进洞来,哨兵走到华裕民面前,报告说:

    “报告华书记,刚才在山下抓到了一个可疑的陌生人,他说他是来投诚的,并说带来了重要情报,指名要见于队长。我把他押上来了,这小子有枪,被我下了下来。”

    哨兵说完,从腰间拔出一支崭新的六轮手枪,交给于海生。于海生接过手枪跨前一步,看着这个被蒙着眼睛的人,此人挺拔的身材,上中等个,白汗衫,穿一条黄军裤,伪军,要见我。于海生的心怦然一动,他突然想到一个人,立刻说:

    “快把他的蒙眼布揭掉。”

    哨兵揭开陌生人的蒙眼布,于海生看见来人,高兴地说:

    “果然是你,齐建国,你终于回到了人民这一边,欢迎你,欢迎你。华书记,潘政委,他就是我和你们说过的伪军齐副官齐建国,他回来了,他回到了我们这一边。”

    刚揭掉蒙眼布的齐建国,不仅眼睛被勒得涩涩的,而且还直冒金光,加之洞中光线不足,一时间他看不清洞里的人。但是于海生的声音他听出来了,特别是于海生的激动和欢情,令他这只误入岐途而返的孤零雁,心中十分感动。他用手揉了揉眼睛,刚要说话,华裕民走上前,紧紧地握住齐建国的双手,亲切地说:

    “欢迎你,齐建国同志,我代表龙门山武工队全体队员,欢迎你回到人民这一边,回到我们中间。”

    齐建国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那隐忍多时的心事,顿时化作奔流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向大家行礼致意后,哽咽着说:

    “谢谢华书记,谢谢于队长,谢谢大家不嫌弃我这个曾经与人民为敌的人。谢谢大家接受我投诚,参加武工队,谢谢。”

    “嗨,齐建国同志,快别这么说,”潘凯走上前,亲热地拍着齐建国的肩头说,“对于你,我们已经作过一番了解,你本怀着一腔热血报国,没想到误投到大汉奸汪精卫的‘和平军’队伍里。虽然与卖国求荣的伪军汉奸为伍,但你个人并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特别是那次我们去鲍庄子郭子文家取枪,你把伪军支到东北方向追捕,使我们的队员能够顺利地凯旋而归,这一功我已经给你记上了。齐建国同志,身逢乱世,误入歧途,这件事也不能全怪你。你现在迷途知返,太好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齐建国同志加入我们的武工队!”

    “欢迎齐建国同志!”

    “欢迎齐建国加入我们的武工队!”

    “齐建国同志,你能回到革命队伍中来,真是太好了!”

    顿时,山洞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齐建国太感动了,原有的一份拘谨和担心,在同志们的热烈的掌声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于海生走上前,把六轮手枪还给齐建国,欣喜地说:

    “齐建国同志,我早就盼望着你能回到我们中间来,与我们并肩作战,而且,我也坚信你一定会来。好,由于时间紧迫,你快说,你有什么紧急情报要告诉我。”

    齐建国看见于海生和其他几个人的装束,就知道他们要去执行特殊任务,因此说:

    “于队长,我现在必须先向您报告一件事,郭子文家的丁香姑娘,已经逃出郭家,参加了三山游击队,还带去了郭子文的手枪和几十发子弹。丁香姑娘特意嘱咐我,要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于队长。”

    “好,好哇,丁香姑娘终于逃出魔窟,参加了革命,太好了。齐建国同志,你的紧急情报,到底是什么?”

    “华书记,于队长,我带来的情报,也许与你们去执行的任务有关。那我就长话短说,今天一早,麻安派我到关东军驻绥中宪兵队指挥部办事,鬼子有一列从沈阳发出的火车载有军火,原定下午两点半钟到达绥中。但狡猾的鬼子惟恐泄露机密,故而提前一个小时发车,也就是提前一小时到达绥中站,这是我从驴脸司令的办公桌上得来的提前发车的电文。”

    “啊!这么说,火车一点半就到达绥中站,”华裕民说着赶紧看看手表,时针正指着上午十一点,离火车到达绥中的时间只有两个多小时了。而这儿离绥中有一百五十多里路,华裕民赶紧说,“齐建国同志,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情报,这份情报太重要了。好,你在家等着听我们的好消息吧,海生,我们走。”

    华裕民一行八人,迅速下了龙门山,为避免节外生枝,他们没有走大路,而是穿山越岭,直奔绥中六股河。

    时令虽然已经立秋,但天气仍然非常燥热,不过,龙门山洞,却是个避暑胜地,凉爽宜人。

    华裕民于海生一行人下山后,山洞内的武工队员,对齐建国来说,一个个全是陌生的面孔。潘凯是一位襟怀坦白、待人热忱的人,见齐建国有些拘谨,他上前说:

    “哈,齐建国同志,海生因有紧急任务,没来得及给你介绍大家就走了。现在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们‘龙门山武工队’现在连你在内共有五十六人。这位他叫韩成武,原来鲍庄子郭子文家的武教头,你们可能认识。我看这样吧,我们现在也要去执行一项战斗任务,攻打时杖子,等打完这一仗回来再给你全面介绍。哦,不过有一人我必须要现在给你介绍一下,她就是我们武工队里唯一的女战士、军医兼卫生员袁茵茵同志,她是西南联大的学生。”

    袁茵茵听到潘政委特别向齐建国介绍自己,非常高兴。她站起身几步走到齐建国面前,落落大方地伸出手,笑吟吟地说:

    “欢迎你,齐建国同志,欢迎你加入武工队。”

    齐建国看见袁茵茵磊落大方又高雅的气质,反倒使他有些不知所措,他怯生地握着袁茵茵的手,红着脸说:

    “谢谢,谢谢袁小姐的……”

    “哦,齐建国同志,”袁茵茵听齐建国叫她袁小姐,再看他略带惊诧又惶遽的神色,猛烈间想起那次于海生到她家,请她去给潘政委看病,叫她袁小姐时她折腾于海生的那件事。立刻,她喜意盎然的脸上绽开了一个微妙的粲笑,说,“八路军武工队里没有小姐这样的称呼,你以后就叫我袁茵茵好了。”

    “是是,袁……袁茵茵同志。”齐建国说完,脸更红了。

    “好啦,同志们,现在我宣布,三小队留守指挥部,一小队二小队立刻随我出发,直捣时杖子日军在西北山区的老巢……”

    “报告!”潘政委的话没讲完,一名侦察员跑进山洞,喘吁吁地说,“潘政委,时杖子日军要逃跑。”

    “哦,要逃跑,没那么便宜,同志们,出发!”

    潘凯说完就向外走,齐建国追上前,恳切地说:

    “潘政委,我请求参加这次战斗,那里的地形我最熟悉。”

    “还有我,我是随军医生,绝不能离开队伍。”袁茵茵说。

    “好,齐建国同志可以去,但是袁茵茵同志不能去。鬼子要逃,时间紧迫,这样的急行军你承受不了,服从命令,在家待命。执行任务的队员,除了枪支,每人带六颗手榴弹。一小队二小队各带两挺机关枪,同志们,走!”

    潘凯说完,第一个走出山洞,刚往前跑了几步,不想迎面又碰上田彩云带来的几名妇救会的女同志。田彩云看见潘凯一行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知道必有紧急任务,忙问:

    “潘政委,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

    田彩云上次在山本太郎妄图血洗塔子沟时,她为夫为子报仇,杀死两名鬼子,自己中了三枪,死里逃生。华裕民于海生他们在田彩云清醒后,怕她再生轻生念头,所以一直把她留在龙门山洞养伤,由袁茵茵不分昼夜地陪护着。华裕民、于海生、潘凯他们一再做田彩云的思想工作,鼓励她重新树起生活信念,还向她讲了很多革命道理。田彩云是个苦大仇深的女子,在华裕民等人的开导下,她懂得了穷苦人要想过上安宁的日子,必须团结起来,同仇敌忾,打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因此,田彩云的伤势还没痊愈,她就坚决要求参加了抗日妇救会,由于她工作认真积极,现在已经是区妇救会主任了。

    潘凯听了田彩云的问话,为了不耽搁时间,忙说:

    “田彩云同志,袁茵茵在里面哩,你找她问去吧,我们走。”

    潘凯带着二十几名武工队员,如同猛虎般朝山下冲去。

    田彩云没有进山洞,她望着朝山下飞奔而去的武工队员们,知道他们一定是去执行紧急的战斗任务。田彩云转身看着几名妇救会干部,严肃地说:

    “姐妹们,与日本鬼子决战的时候到了,我分析,潘政委他们肯定是去时杖子,去捣鬼子和伪军的老巢。姐妹们,打洋鬼子,剿灭伪军人人有责,我们现在有七个人,也是一个班的兵力。同志们,我们立刻去支援武工队,打鬼子去!”

    “田主任说得对,我们立刻行动,打鬼子去。”

    “走!”

    田彩云一手提着盒子枪,带头冲下山去。窟窿山战斗之后,武工队的枪支弹药堆积如山。妇救会干部,每人都有一支盒子枪,腰间时常还别着两颗手榴弹。

    这七名妇救会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她们翻山越岭如走平地。不大工夫,眼看就要追上潘凯他们,田彩云忽然放慢了脚步,回头对姐妹们说:

    “不要跑了,现在还不能让潘政委他们知道我们跟来了,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到时杖子后,见机行事。”

    田彩云的娘家就在时杖子,对这条路她太熟悉了,她见武工队员们在林间小道上跑,她便带着妇救会干部走树丛毛道。这些苦大仇深的山村女子,走荆棘穿深树,快步如飞。

    潘凯自上次犯肺病得袁茵茵的精心医治,又有朱庆林夫妇的悉心照料,他的身体比以前好了许多。但是像这样的急行军,队员们还是担心他,怕他吃不消。突然,韩成武扛着子弹箱跑到潘凯面前,韩成武自参加武工队后,表现得非常出色,他现在已经是二小队的队长了。

    “潘政委,把你的手榴弹袋给我拿着吧。”韩成武说。

    “你看你扛着那么重的子弹箱,我再把手榴弹袋让你拿着,我岂不成了剥削阶级。不行不行,我拿得动。”潘凯说。

    “嗨,什么剥削阶级,咱们八路军武工队讲的就是团结友爱,我韩成武别的没有,有的是力气,这子弹箱,扛在我的肩头,就像扛棉花包一样。”韩成武说着,伸手要取潘凯的手榴弹袋。

    行军路上一直跟随在潘凯身边的齐建国,其实他早就想替潘凯分担些负担,只是考虑到自己刚投诚过来,不敢说。看见韩成武,齐建国有了勇气,他说:

    “潘政委,请您相信我,让我为您拿弹袋吧。”

    潘凯听了齐建国的话,笑笑说:

    “小齐同志,我不相信你,能让你来参加这次战斗吗你已经加入武工队,就是我的战友。我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战友呢好啦,齐建国同志,千万不要背任何思想负担。”

    “谢谢潘政委。”

    齐建国说完,不容分说把潘凯的手榴弹袋摘下来背在自己的身上。龙门山离时杖子三十来里路,翻山越岭,武工队员们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到达了时杖子南面的小西山。潘凯命令韩成武带领二小队绕到时杖子东面的枣树林,他自己带的一小队直奔西沟腰。因为东面的枣树林,是鬼子躲避进山的要道,西面的西沟腰则是鬼子逃窜的必经之路。

    时杖子的日军只有两个小队,窟窿山战斗,山本太郎的宪兵队和驴脸司令派去的两个中队,全军覆没。现在驻时杖子的日军,是从日本关东军山海关守备大队调来的两个小队,共三十几人。因为苏联对日宣战,今天早上,日军山海关守备大队电告时杖子这两个小队,立刻撤回山海关。

    当潘凯带领的十几名武工队员进入西沟腰后,立刻占领了村前大道两旁的小山林。这儿是时杖子的至高点,鬼子炮楼在东,伪军炮楼在西,对鬼子伪军炮楼上的一切,在这儿看得清清楚楚。不过,此刻这儿的情景,令武工队员们感到很奇怪。两面山上烟雾滚滚,遍地都是弹壳弹片,还有被手榴弹炸过留下的坑,这儿好像刚刚经历过一场战斗。这是怎么回事?哦,队员们明白了。鬼子怕山上有埋伏,先狂轰乱炸了一通,然后好安全逃跑。哼!潘凯恨恨地想: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无论你们怎样诡诈提防,也遮不住八路军武工队的法眼,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潘凯带领武工队员们各自选好地形,眼睛盯着大道。鬼子已经把武器装备从炮楼里搬了出来,装上一辆大卡车。三十几名鬼子如同惊弓之鸟,跑步通过吊桥,全部上了另一辆敞篷车。别看他们表面上依然装得耀武扬威的样子,但他们的心中十分惶恐,也许是这些小鬼子为了给自己壮胆,站在车上的鬼子唧哩哇啦地唱着歌子。潘凯举目一看,好家伙,来的正是时候,他对身边的队员说:

    “听我的命令,我的枪一响,你们就给我狠狠地打,决不让鬼子逃离时杖子。”

    这时,前面大卡车的驾驶楼里,一个鬼子探出头,他是日军驻时杖子代理中队长三甫一郎。三甫一郎向后面的汽车一招手,两辆车同时开动了,鸣着“呜呜”的汽笛声。狡猾的鬼子,知道这地方到处都是山山岭岭,唯恐沿途有八路军武工队袭击,所以在两辆汽车上各放两挺重机枪。汽车徐徐前进,开过伪军炮楼时,故意鸣笛示意,然后汽车加速开上大道,很快接近两面小山,潘凯命令机枪手和其他队员:

    “大家注意,看准了,首先要捣毁鬼子汽车上的重机枪,炸爆汽车轮子。同志们,打!”

    潘凯一声令下,顿时,机枪、手榴弹、步枪声大作:

    “叭叭叭叭……”

    “轰!轰!”

    “轰!轰!轰!”

    “叭叭叭叭……”

    密集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打得鬼子蒙头转向。三甫一郎更是惊恐万分,他想:山上不是已经炸过了吗难道土八路真的从天而降。此时三甫一郎顾不得多想,他赶忙命令司机倒车,而且回头大叫车上的机枪手还击,可是机枪手已经被打死了。司机刚要倒车,就在这时一颗手榴弹朝着车头飞来,说时迟那时快,三甫一郎一脚踹开车门,噌地窜出去就地一滚。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驾驶楼被炸坏了,鬼子司机死于当场。潘凯往小山腰一看,心想:田彩云好样的,手榴弹投的准。原来,田彩云以为她们神不知鬼不觉地跟在武工队后面,其实潘凯早就发现了这支娘子军。

    三甫一郎趴在地上唧哩哇啦地叫喊着,后面的汽车已经调转车头,车上的重机枪和鬼子们的步枪,向大道两旁的山头发起猛烈射击。三甫一郎爬起来钻进后面敞篷车的驾驶楼,命令司机把汽车开回炮楼。与此同时,伪军炮楼上的机枪、迫击炮也向我军山头发射炮弹,形势对我们很不利。不行!潘凯想:绝对不能让鬼子撤回炮楼,在这危急时刻,齐建国匍匐爬行来到潘凯面前,急切地说:

    “潘政委,如果鬼子回到炮楼死守,我们就麻烦了。我请求让我对伪军喊话,劝他们投降,不要再为鬼子效命。”

    情况危急,潘凯略作沉思后说:

    “好,齐建国同志,你若能劝降伪军,又立大功。何三,机枪掩护齐建国同志,姚大山,你要确保齐建国同志的安全,如果发现伪军有不老实的,打死他。”

    “是,潘政委,我们一定保护好齐建国的安全。”

    战斗非常激烈,埋伏在枣树林里的韩成武他们,听见西面震耳欲聋的枪弹声,料定鬼子一时间还到不了枣树林。韩成武跑到树林外一看,鬼子的汽车一辆被炸坏了,另一辆正调转头要往回开,而现在对潘政委他们最大的阻力,是伪军炮楼上的迫击炮,炸掉它。韩成武向树林内的武工队员一挥手,大家出了树林,猫着腰沿着小山沿向伪军炮楼靠近。用灌木丛作掩护,架起两挺机枪,枪口对准伪军的迫击炮。此时,伪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西面的山上,他们万万没想到身后上来了一支武工队。了望台上的炮手正打得起劲,突然身后传来“嘎嘎嘎……”机枪的扫射声,炮手和送弹手身子一歪,倒地身亡。炮楼里的伪军小队长曹本正一听,迫击炮怎么不打了他赶忙爬上了望台,见炮手已死,他刚要喊来人,这时齐建国从灌木丛中站起身来,手里举着小喇叭筒,对着伪军炮楼大喊:

    “伪军兄弟们,我是齐建国,大家不要打了,不要再替日本鬼子卖命了。放下武器投降吧,投降才是出路……”

    “你是齐建国,”曹本正看见齐建国独自一人,站在炮楼对面的东南角上。那个地方没有树林,是杂草丛,也是死角,从炮楼枪眼里打枪,打不到那个地方。曹本正想:妈的,我正想找你呢,你自己送死来了。曹本正原是个欺男霸女,流氓成性的恶棍,齐建国在时杖子伪讨伐队时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他们俩是死对头。曹本正噌地站起身来,蔑视地瞪着齐建国说,“你他妈没出息的乌龟王八蛋软骨头,投靠土八路,竟然还敢到这儿来胡说八道,老子今天就毙了你!”

    曹本正说着抬起手中的盒子枪,可是还没等他勾扳机,姚大山叭的一枪,射中曹本正的胸膛。曹本正一手捂着喷血的胸口,一手指着齐建国,说出他罪恶一生的最后几个字:

    “你……身边有……埋……伏。”

    曹本正死了,齐建国举着喇叭筒继续喊:

    “兄弟们,快放下武器,只要大家投降,八路军武工队既往不咎,如果顽抗,是死路一条。兄弟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不要再与人民为敌了,放下武器,投降吧。你们已经被八路军武工队团团包围了,跑不掉了,放下武器,回到人民这一边。”

    “齐副官,”一个伪军爬上了了望台,生怕武工队开枪打他,他高举着双手说:“你说的话算数吗”

    原来,今天一早,杨润生带着另外两个小队长,去前所镇日伪据点探听消息去了,把这里交给曹本正负责。现在曹本正死了,伪军们真正成了无头苍蝇。

    “我说话算数,”姚大山噌地站起身来,姚大山自参加武工队后,更加精神饱满。他身材高大,腰别盒子枪,站在那里,威风凛凛,有着军人特有的雄姿和气度。姚大山跨前一步,大声说,“伪军兄弟们,我就是八路军十六军分区参谋长罗文,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我们既往不咎,八路军说话算数。”

    这个伪军一听姚大山说自己是八路军十六军分区参谋长罗文,吓得他妈呀一声,心想大官呀,看来八路军的大部队果真把我们包围了,他赶紧说:

    “请参谋长大人稍等,我立刻与弟兄们商量。”

    “要快,现在你们必须马上停止射击,放下武器,统统站到炮楼背面,等我们消灭了日本鬼子,马上接收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