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命游戏 第35章 被遗漏的报纸板块
作者:云卷-云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你是否想过,暗地发布这则新闻的人,为何将矛头直指向你?并且,还具体到了李光达的死和血字符号?也就是说,这个人凭什么认为,你知道血字符号的秘密?难道,仅仅是想把你逼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吗?我想未必这么简单。你再想一想,李光达的死,赵毅阳的报道,让公众将诸多注意力集中到了血字符号上,而后,这则新闻,又把血字符号指向了你身上,其用意是什么?你值得认真考虑。”邱亮仔细分析道。

  无疑,邱亮的话,让陈涛的思维活跃了不少,但几经周折之后,还是归于无奈,“可是,邱局,我的确不知道血字符号的秘密,也从未与李光达有过任何牵连。如今,贸然有人指控我掩饰秘密,害死李光达,我真的一点头绪都没有。”

  “这样吧,你回去认真回忆,必要的话,再翻看一下从前的案卷资料,在所有你经手的案件中,有没有与李光达案件类似的,尤其是牵扯到神秘符号的案子,要着重关注一下。目前,虽然我们不清楚对方的动机,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既然对方如此精准地将矛头指向了你,这就说明,你与李光达以及血字符号,应该不会毫无关联。”邱亮提示说。

  “明白,谢邱局。”就这样,带着浓重的疑惑,陈涛走出了局长办公室,脚步,却依然沉重。

  芜平日报杜文博办公室“老余啊老余,昨天的报纸究竟是怎么把关的?!这样的内容都能见报?!你……你这是拿日报社的前途开玩笑那?!”从公安局返回报社后,杜文博一脸焦急地说到。

  “杜总编,真对不住,是我的疏忽……”做梦都没想过自己会捅出大篓子,老练的余凯也着实急了,“之前公安专版出过状况,我便着重对公安专版进行把关,其他版面,就没有过多关注,尤其像‘寻人启事‘这样的版块,完全属于公益行为,往往由失踪人的家属提供原稿,编辑部简单编排之后就登报,校稿环节也容易忽视……”

  “老余啊!事情弄成这样子,就不要再强调客观原因了!”对余凯的过分解释,杜文博显得有些恼火,“这么多年了,你办事稳妥谨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之前,路杰思路太激进,给报社惹了麻烦,我是求稳,才重新启用了你啊!而今……路杰和你一比,可真是小巫见大巫!若这种事情再发生一次,你我都麻烦!”

  “杜总编,您放心,我今后一定慎之又慎,做好每日样稿的把关工作,类似的事情,绝不让它再发生!”发觉杜文博的情绪,余凯急忙保证到。

  “方才在邱局长面前,你我都是豁出了老脸,好在邱局长明事理,没有太多责备,但你我心里,都应该有数才对!”艰难得喘了几口气,杜文博继而吩咐道,“说了这么多,我不再啰嗦了,尽快安排编辑部排版,拿出大的版块,对‘寻人启事‘事件作出解释。另外,郭弘明队长现就在编辑部了解情况,你去陪一陪,显示出日报社的态度。”

  “我立刻就去。”不敢怠慢,余凯即刻离开了。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陈涛办公室很快,陈涛来到了自己办公室门前。

  自然推门而入,却发现,吴昊伦早已等在里面。

  “有事吗?”陈涛自然地问。

  “师傅,您……还好吧?”一眼就看出了陈涛情绪不佳,吴昊伦忍不住问道。

  “我没事,说说纪伍军那边的情况吧。”努力掩饰住情绪,陈涛询问。

  “我刚从明通公司回来,在那里,见到了纪伍军。”于是,吴昊伦开始汇报情况,“与纪家的恩怨,纪伍军如实说了,没有隐瞒,且情况与纪中和所言一致。对纪伍申的死,纪伍军也丝毫没有掩饰其幸灾乐祸的情绪,但他一口否认,纪伍申的死与之有关,并且,他还提供了两个很有力的时间证人。”

  “是谁?”陈涛问。

  “一名是司机,还有一名是公司的办事员,他们都证明,在4月6号那天,董宵安排纪伍军和办事员外出调查一桩案件。他们是早上九点离开了公司,直到下午六点才返回,且在调查期间,三人始终没有分开过。也就是说,纪伍申被害时,纪伍军没有单独作案的机会。另外,董宵的公司管理很严格,凡是外出办事的车辆,都安装gprs定位系统,以防止办事员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而纪伍军当日乘坐的车辆也不例外。通过查询车辆的行驶记录,发现纪伍军一行人的活动区域全部集中在城北区域,不论是云都购物广场,还是月溪湖,距离都非常远,如此推算,纪伍军也没有作案时间。”吴昊伦详细叙述到。

  “照这么说,纪伍军的作案嫌疑可以排除了?”听过吴昊伦的话,陈涛的眉头,又一次拧紧了。

  “除非三人集体说谎,外加办事车辆上的定位系统被做了手脚,否则的话,纪伍军根本不具备作案条件。”吴昊伦准确回答道。

  “看来,纪伍申的死,另有隐情啊!”仔细思考着吴昊伦所说的话,陈涛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担忧。

  “不过……有件事情很可疑。”这时,吴昊伦话锋一转,说出了一个细节,“纪伍军正式进入明通公司的时间,居然是4月1号,即李光达被害的第二天,陈队,这之间,会不会也存在关联?”

  “什么?!纪伍军是在李光达死后第二天进入了明通?!会不会太巧了?”很明显,这件事让陈涛感到意外。

  “对受雇于明通,纪伍军的解释是,他想给自己找个正式工作,而明通公司不仅实力雄厚,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就干脆进了公司。至于董宵,早就闻听了纪伍军的办事能力,自然是求之不得,事情就这么成了。”吴昊伦进一步解释说。

  没有说话,陈涛却没有停止思考。

  “陈队,要不要继续盯着董宵和纪伍军?”吴昊伦请示到。

  依旧是沉默,足足过了一分多钟,陈涛才回应说,“再跟一段时间吧,不过不能太紧,也不必牵涉太多人力,不过,一旦二人有异常行为,要保证第一时间知道,明白吗?”

  “明白!”吴昊伦急忙答道。

  芜平日报社编辑部“郭队长,这就是那则‘寻人启事’的初稿,是一对年轻夫妻为了寻找失踪多日的老父亲,已发行报纸上的内容,真的不是我们日报社刻意登载的!”神情紧张地向郭弘明呈上原稿,齐海昌还不忘辩解。

  拿过齐海昌手中的稿件,郭弘明很快看到了一张苍老的脸,和一段真挚的文字:……,男,76岁,于4月4日下午于市中区公园走失。走失时,身穿灰色上衣,深蓝色裤子,黑色布鞋,并戴着黑框眼镜,有遇见者请速致电……,必有重谢!

  “齐主任不必紧张,我今天来,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不是来追究责任的。尽管如此,还是请齐主任务必配合,虽然日报社不是刻意为之,但此事无疑给刑侦支队,尤其是陈涛队长造成了相当负面的影响,我们必须尽快查处实情,以避免事态扩大。”仔细看过初稿后,注意到齐海昌的紧张情绪,郭弘明不由宽慰道。

  “郭队长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齐海昌急忙表态。

  “首先请齐主任介绍一下有关‘寻人启事’版块的登载过程,尤其是后期的审核过程。”郭弘明提出了请求。

  “‘寻人启事’版块隶属于社会公益版,是《芜平日报》一项公益服务。具体来说,只要在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之间,有市民向报社编辑部提出寻人请求,在版面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免费登载。当然了,如果无人提出请求,‘寻人启事’版面会自动被其他慈善讯息所替代。”很快,齐海昌对版面情况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对‘寻人启事’中的文字稿件,我们一般要求寻人者自己提供,再由编辑部人员稍加修改后即可登报。”

  “难道‘寻人启事’这个版面的内容,期间没有校对环节吗?”郭弘明问。

  “当然有。”齐海昌很快回答道,“整个报纸的版面编排结束后,首先由编辑部李叶进行初步审核,之后是我。不过,由于不是记者提供的采访稿件,‘寻人启事’版面的内容,不会再交由专门校对人员审核,而是与其他校对完毕的稿件一起,直接呈给分管副总编审核,即余总,余总把关之后,就直接交给印刷部,于次日清晨正式批量印刷发行。”

  “这么说,这则‘寻人启事’至少要经过三层审核,那为何日报社还能让它见报呢?如此明显,如此异常的内容,难道在审核时会毫无察觉吗?”听到这里,郭弘明不禁发出了质问。

  “这……”露出一个尴尬的表情后,齐海昌有些心虚地解释道,“自从余总代替柯总主持报社日常事务后,特别注重对公安版的编辑审核工作,对其他版面,自然有所放松。再者说……”

  话说到这里,齐海昌似乎有些迟疑,但终究,他还是道出了实情,“再者,不瞒郭队长,编辑部的工作量十分繁重,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遇有重特大新闻,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所以,在实际的编辑审核工作中,我们定然是有所侧重的,像‘寻人启事’这类讯息,一旦编排成型,后期的审核……基本都是直接略过,以便……节约审核时间。还有一点,‘寻人启事’版面位于社会公益版的最下方,是单独的版块,且中间隔有广告宣传画面,若非特别注意,一般不会发现问题。”

  无奈摇了摇头,郭弘明继续发问,“这么说,在齐主任审核报纸模板之时,根本就没有关注这则‘寻人启事’,对吗?”

  “是……是这样……非常惭愧,没想到会在这里出问题。”齐海昌仍是尴尬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