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维度的主神 第一百零四章欧洲大萧条
作者:Tion魔的小说      更新:2017-12-05

  不过这次杨烁直接摆手让众臣先不要奏报!

  而是直接开口说道:“这次战争之后需要有一次长时间的修身养息,北方加固边防,主要目光放到中亚和非洲,以及南美,和北美的北方,还有就是…..”

  ……….

  光阴如梭,一转眼二十一年过去了,时间来到了华夏历3660年。

  当年的一批中兴老臣如孙传庭、谢清、宋应星、袁崇焕、何腾蛟、熊廷弼等等早已经不在人世了,当年的年青俊彦如王朴、李定国等此时也已经老矣了(杨奇杨烁他们不算,还是如最初一般年轻),不过孙承祖、谢法、李定西等年轻一辈已经成长了起来。

  在经济上,随着倭国奴隶、印度奴隶、美洲印第安奴隶、南亚中亚等地奴隶和非洲黑奴的大量涌入,大明帝国的经济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在短短不到五十年时间里(加上了杨烁开始那段时间来算),就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从农业文明跨进了工业文明。

  蛛网般的铁路从遥远的中南半岛一直延伸到寒冷的西伯利亚,从濒海的松山一直延伸到荒凉的戈壁沙漠,到处都是高耸的烟囱,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到处都是忙碌的工地,火车站里人头攒动,到处都是水果、报纸的叫卖声,还有擦皮鞋的小孩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

  宽敞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尽是庞大的有轨电车,还有烧炭的小汽车。

  大明帝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银本位的贸易体系,几乎所有的贸易都是用

  大明帝国中央银行发行的明元来进行结算,一明元相当于一两纹银,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列强正从经济上逐步沦为大明帝国的附庸。

  到了大明的华夏历3660年(1660年),大明帝国的GDP总量几乎就是当时世界GDP的总量,当时欧洲列强的GDP总量甚至还不及大明帝国GDP总量的二十分之一,几乎所有的工商业产品都是大明帝国所生产的。

  澳洲、拉丁美洲、北美洲、非洲的土著人只能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或者只能生产廉价的资源性产品。

  欧洲的情形相对好些,因为大明帝国提前实现了工业革命,欧洲的工业革命也跟着提前了,可在进程上还是落到了大明帝国身后,在生产效率和人力成本方面,欧洲的工厂根本就没办法跟大明的工厂竞争。

  最近几年,欧洲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箫条,大量的工厂纷纷倒闭,这更加剧了欧洲列强沦为大明帝国经济附庸的进程,根据大明帝国内阁智库的研究,最多再过五年,大明帝国就能从经济上彻底控制欧洲的命脉。

  在军事上,大明帝国的对外扩张几乎已经到了极限。

  世界上到处都是大明帝国的殖民地(其实也算不上是殖民地了,因为土著也死的差不多了)和疆土,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北方行省的牛仔们正试图越过乌拉尔山脉入侵北欧平原,在北美洲,大明帝国的武装殖民者们正和英国人争夺密西西比河流域,在南美洲,大明帝国已经从西班牙人手里抢到了整个亚马逊流域。

  还有澳洲,早在三十多年就已经成了大明帝国的疆土,原本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土著人早已经被灭绝了,现在的澳洲大陆上生活着大约七百多万汉人。

  还有南亚次大陆,也已经成了大明帝国的疆域。

  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印度人遭受了毁灭姓的掠夺和屠杀,跟倭国人一样,大量成年的印度男人在被阉割之后贩往大明帝国本土当劳工,大量的印度女人也同样被贩卖到帝国本土,成了汉人的妻妾,为大汉民族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世可能会有一位史学家在提及这段历史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大明帝国的工业文明完全是用白奴、印奴还有非洲黑奴的尸骨血汗所堆砌成的。

  另外,大明帝国还在淡马锡、好望角修建了坚固的军事要塞,在海外兴修了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并派最精锐的中央军驻守,从而彻底控制了世界贸易的命脉,欧洲各国的商船不得不付出更为高昂的通行费。

  大明帝国的中央禁卫军已经扩编到了百万,牢牢的控制了中央圣地(原中国疆土化为了一个省份,为皇城所在),其中三十万驻扎在南京、燕京的大营里,另外五百万分别驻扎在北方行省、东部行省、中亚行省、东南亚行省,以及澳洲、拉美、北美、中东、东部非洲、南部非洲等殖民地上。

  这可不是古代军队,全部是现代化军队,已经没有了军团编制,全部是师级单位和军级单位驻守在各地。(一个师在1万人左右,一个军三万人到五万人不等)

  海军方面,大明帝国已经拥有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边界四大洋舰队,其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设在夏威夷,下属七个分舰队,拥有大小铁甲舰千余艘,大西洋舰队司令部设在新南京(纽约),下属四个分舰队,拥有大小铁甲舰八百余艘…….

  从世界范围来说,非洲仍处在愚昧落后的原始部落时代,南亚印度人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只有欧洲的英格兰、法兰西、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还能在军事上勉强与大明帝国相抗衡,这还是因为大明帝国与欧洲之间远隔重洋的缘故。

  如果不是相隔太远,以大明中央军的强大实力,早就已经扫平整个欧洲了。

  不过就算隔着几大洋,就算隔着万里关山,欧洲问题也是大明帝国迟早都要面对并且解决的,因为经济上的控制并不足以让欧洲屈服,要让欧洲各国像倭国、印度那样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许多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