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寻仙志 第十四章 佛门菩提
作者:故人语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哈哈,你想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么你不如问问广散真人了,张真人端的是好算计,既阻了无往禅师在此,又暗中消耗了我魔门有生之力,就连君某也差点栽进了天师教的伎俩了!”

  君十方横眉冷对张广宇,一双冷眸冰寒地盯着对方,似有深仇大恨一般,倒叫旁边的莫无邪真假不辨,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其实君十方痛恨天师教联同魔门中人行此手段,以达目的,最为可恨的便是连自己也算计其中,一头进了这四象灵阵,而共同前来此地的与离更是开启大阵,连通内外之人,此人死不足惜。

  在阵中君十方见识了羽羲之栽赃天师教“龙虎真人”张思凌的雷霆手段,便不难猜想其行事意义,而这刻莫无邪显然挂心则乱,已经有失分寸了。

  自己若能将此次最大的敌手天师教拉下这谭浑水,那么天师教在想脱身或从中渔利就在不如起初那般顺利了。一来可解自己心头之恨,报的一箭之仇;二来自己也可寻机从中抽身而退,以报万全。

  面上是以便更加的声色俱厉,以好迷惑莫无邪等魔门中人,加之他也确实痛恨天师教的人面兽心的行事作为,是故也不完全是装出来的。

  这样以来,令得莫无邪,救苦天尊等人更加的分不清事实真假,捏不准天师教的真实目的了。

  道魔两门,嫌隙仇恨由来已久,数百上千年来积聚的矛盾冲突可不是一朝三言两语便可轻易化解的。

  道统之争,求仙手段,炼气化神成由等等皆是两门彼此已久的成见,也是立身的手段了,均不会会轻易放弃,更不会同意对方,诋毁自己。而后的门派厮杀,个人仇怨,仇恨与日俱增,万难俱消,故而多年来更是势同水火。

  此次若不是因为无往禅师从无尽海带回的消息,加上上清派掌门紫薇道人夜观星象得出的紫薇现世之机,道魔两门更加不会联手施为。

  彼此心中一直忌惮,谁都不会傻到完全信任对方,此刻君十方语出惊人,直直指向天师教险恶用心,众人听得心下凛然,暗暗戒备不已。

  虎视眈眈的张广宇本来也想细听君十方所言,迫切地想知晓到底发生了何事,在此地主持大阵的是其同门师弟“龙虎真人”张思凌,因四象灵阵牵连甚大,同时布阵耗费心力实在过于浩大,故而道魔两门中均没有多少人知晓。

  布阵辅阵所需之人力物力,尽皆被布置在这蜀道的山脚下,此地只有提前预留布置的都天八十一柱,以及深埋在地底数丈的法器,更甚不少法器更是埋在悬岩峭壁之中,被天师教及魔门中不少高手硬生生以法术嵌进山壁中。

  消耗的器具人手更是不知凡几,几乎穷尽了天师教的一半家当,但未为了能够得手,也因天师教确实人手不够,更是同魔门不少门派联手,共同图谋。

  照理说来,无往禅师更是难以万全走出大阵,如今对方便是活生生的站在面前,反令张广宇疑惑不已。

  但无论如何,张广宇知道无往禅师绝非如表面上看起来毫发无损,加之现在己方多名地仙在场,更无失手之理了,同时道门中人被挡在洛阳,此地再无援手,无往禅师等人孤掌难鸣。

  一切的一切都尽如掌门师兄的预料,但事到临头,不知为何,张广宇心中总是有种不祥的预感,叫他难以心安,便如现在师弟的不知去向,难道真有什么不测发生?

  而君十方的话一出口,张广宇便明白了对方的险恶用意,心中一寒,顿时厉声说道:“君小子,休要胡言乱语,你恼恨我等算计于你,便妄想离间我等么?哼,我一众散仙,岂会被你这般轻巧说动!”

  说罢拱手向四旁看去,对着魔门诸人道:“诸位,若天师教欲一家独大,此刻来的便不是我张广宇,而是家兄张天师了,君十方不过巧言令色,企图离间我等,如此浅薄手段,诸位不会当真信了罢?”

  话虽如此,众人心中难免有所芥蒂,一时面色各异。而反观天师教的一众弟子,更是长剑遥指,凝神戒备,如对大敌。

  其实面前魔门三人尽是当世散仙,若真有所不善,他们这点手段,又济得了什么事,不过是以己度人,妄图揣测罢了。

  楚歌旁观着众人表情,心中感叹原来这些自己向来以为是神仙般的风流人物却也是如此勾心斗角,与尘世的那些官吏没有两样,不同是俗世中打着道德的幌子,而他们却连这点都不需要了。

  忧玲仙子绝佳的俏脸上冷若冰霜,看不出任何颜色,对着莫无邪冷道:“我早说过,道门的这些牛鼻子老道,没有一个好东西,如今呢?”说罢冷哼一声,转过头去。

  莫无邪目光闪烁不定,沉吟不语,拿不准君十方到底所言是真是假,此刻又不敢贸然上前查看与离,唯恐当真有诈,听到张广宇所言,担忧万一天师教当代天师若当真亲临的话,那便是凶多吉少了。

  在场诸人中,只有苦陀天尊于此无干的,他巴不得全部打将起来,他好从中渔利,此刻转动着骨碌碌的眼珠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张广宇冷冷的看着莫无邪等人,刹那间,心中转过了万千个念头,终于打算放手一搏,森然道:“君小子,你胆敢污蔑本真人清白,嘿嘿,这可是你自寻死路了!”

  一言既罢,滴溜溜一阵旋转之声,古铜色的光芒再次袭撒全场,照向场中的黄华一阵晃动后陡然朝着楚歌罩去。

  “广元镜!”君十方轻呼开来,本来自他祸水东引时,便戒备着张广宇的可能出手,果不其然,对方恼羞成怒之下迁于自己,没料到张广宇的目标竟然不是自己,而是无端连累其中的楚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小心!”君十方大呼一声,双手剑诀一引,嗡的一阵急颤后,背后鞘中的大九流光剑再度出鞘,横空飞去。

  “滴滴!”张广宇乾指横张,头顶半丈处一面古色古香的铜镜急剧颤动,阵阵古铜色光华从镜面射出,源源不绝。

  就在广元镜的镜光堪堪触及楚歌时,陡听一声佛号:“善哉善哉。”

  楚歌感觉到一股绵力触及到自己,周身一软,随即恍若乘云一般横移数丈,跌在了不远处树下的洛情儿身旁。

  楚歌一怔,抬起头来时,正好对着洛情儿那宜喜宜嗔的俏脸,但佳人此刻似乎在忍受着什么痛苦似的,俏颜上潮红阵阵,玉腮上也是大汗涔涔,滚滚直落。

  眉梢鬓角的发丝被汗水打湿,贴在了那张精致的五官旁,这等虚弱不堪的憔悴容颜更是看得楚歌心中怜惜,只想好生劝慰一番。

  似乎处身梦靥中的伊人如此清丽而无邪,天真又魅惑,宛如天山雪莲,碧池芙蕖。

  看着伊人的忍受模样,楚歌一阵心焦,终于忍不住抬起手来,用袖子拭了拭洛情儿额头上的汗水。

  似乎是察觉到了身边有人,洛情儿的睫毛闪了闪,本来悠长的呼吸变得短暂而急促。

  随即,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便睁开了,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楚歌那张俊俏的面孔,洛情儿妙目澄澈,满是讶然,疑惑的神色。

  楚歌焦急凝视着洛情儿的美丽面孔时,没料到对方竟是如此警觉,待要起身时又觉得太过刻意,委实难以解释,支支吾吾的刚想对自己的一番行为辩解时。

  洛情儿似笑非笑的盯着他,笑谑道:“呆子,好看么?”

  楚歌心中巨震,突然觉得自己污秽不堪,又面红耳赤,吞吞吐吐,不知怎样应答。不想又听见洛情儿那慵懒的声音在耳边笑道:“小书生,奴家现在经脉受创,全身都动弹不得,你扶奴家坐正些可好?”

  “啊。”楚歌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又疑惑地看向洛情儿,不料洛情儿妙目就盯着他,瞬也不瞬,眼神中略乎影藏着一丝丝的请求,羞涩之意。

  一时间,楚歌气血上涌,梗声道:“得罪仙子了。”话落却是半晌不见如何动作,待到洛情儿有些羞恼的嗔了他一眼时,楚歌醒悟过来,手忙脚乱的帮洛情儿扶正。

  手触及到洛情儿的腰肢时,顿时感觉到身边的伊人似乎阵阵战栗,妙目也不胜娇羞的闭上,触手温软滑腻,腰肢柔若无骨,楚歌手心里满是汗水,一时大气也不敢出,生怕唐突了佳人,气氛顿时旖旎无比。

  还在楚歌脑中胡思乱想时,耳畔又传来洛情儿娇媚的声音:“公子,奴家已好了,怎的公子还不松手么?”

  “啊。”楚歌一慌,急忙松开手来,不迭的道:“小生唐突了,仙子勿怪。”

  洛情儿笑意晏晏的看了他一眼,便不再说话,转向场中看去,楚歌也寻机看去。

  适才变起突然,张广宇假意欲对君十方不利,实则目的却是为了一举擒得楚歌,不动声色的无往禅师早将一切看在眼里,故而轻易便令楚歌避开了张广宇这势在必得的一击。

  张广宇一击不中,怀恨在心,左手捏诀,口中喝道:“缩地金光,异时如寸,赦!”铜镜盘旋起飞,犹如大鹏展翅,呼啸旋转,乳白色的月华登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吸入铜镜,似乎方圆数十里的所有月色尽皆聚集在这一处,吸收了月华的铜镜。

  镜面变得流光溢彩,那些古色斑驳的铜色也变得鲜艳无比,跃动在月光下的铜镜,登时放出比之先前数十倍明亮的毫光来。

  毫光大作,广元镜滴滴急转,张广宇涓狂地长笑道:“大师,这便请了吧!”随着话语,漫天的月华为之一黯,似乎这一刻只见到了那一面巴掌大小的铜镜,在空中起舞。

  积聚而来的光华顿时以沛然之势向着无往禅师卷来,如春水滔滔,滚滚不绝。

  广元镜乃是“广散真人”张广宇的成名法器,亦是大唐道门有数的法宝。相传是天师教上代天师取骊山之精铜,北海苍蟒之赤血,历经了九九八十一日方才炼制而成,不知耗费了多少天师教的天才地宝,始成如此宝物。

  此镜聚合由心,自上任天师羽化后,再无天师教中人将之收为己用,皆因其极难炼化,张广宇若非得当代天师之助,也绝无驾驭这神镜的本领。

  而此镜玄妙之处便是在于可汲取日月之精华,转化为驱使之力,攻击他人,同时此镜亦可以转化攻击之力,以为卸去,可谓是道门中少有的可攻可守,皆为一流的法器,而张广宇“广散真人”的名头便是多半由此法器而来。

  张广宇知晓一时半刻魔门中人难以消除戒心,索性也不加解释,只欲先下手为强,达成此番出山的目的。

  而无论师弟情况如何,大阵既已被破,那么无往禅师则断然不如表面看上去如此风轻云淡,必有重伤在身,有念于此,张广宇更是下手毫不留情,欲毕其全功于一役,一举擒下无往禅师。

  禅师再次轻叹一声:“执迷不悟,施主何苦如此相逼?”

  大袖鼓舞,轰的冲起一道金光,层层翻涌,陡然聚合化为了一道巨大的掌心气浪,冲天舞出,迎在了广元镜精光的正前面。

  “如来大手印!”魔门几人及天师道士失声大呼。

  素传大手印乃是佛祖释迦牟尼所创,后转入中土,被赞为佛门第一神兵,非有形之利器,却是被赞为天下气兵之冠。

  嘭!呼声方起,手印就已然对上了蔓延的镜光,炽芒一闪,顿时激起漫天光浪,在场诸人眼前一花,气血上涌,登时什么都看不见了。

  依稀可见金色的光浪如水波涟漪,层层荡漾扩散开去,整个夜空皆染为金铜之色,旁边的岩壁也震落了不少岩石,滚滚扑簌落下。

  接着又是一阵轰鸣之声,震聋发聩,气浪铺面而来,诸人立时鼓聚真气奋力抵御。

  气浪袭来时,洛情儿无奈的闭上了眼睛,只道再难幸免时,却觉察到一股温和充沛的力量在周身包裹,替她抵御了绝大部分冲击力。

  心中好奇的洛情儿睁眼看去,发现周围什么也没有,除了那个在她看来是书呆子的楚歌,正站在她的正前面,遮挡住了大半的冲力。

  洛情儿惊疑不定,暗道莫非真是这书生救了自己,可是他一个毫不通法术的凡人又是怎么做到的,而他自己又怎么会毫发无损。

  楚歌却是凡人无疑,但那时羽羲之替他洗筋伐髓之前,现在的楚歌已经是真正的半仙之身了,就像散仙的不败金身一般,楚歌的半仙之躯也足以令他承受的住现在的气力冲击。

  更何况他体内还有羽羲之借用造化丹催生出的先天之气,这些真气虽然楚歌不知如何应用,但是在楚歌方才奋不顾身上前替洛情儿抵挡时,真气受到身外的气力冲击,一时激发自行运转,护住了楚歌及其身后的洛情儿。

  这也是洛情儿觉察到身遭的真气温和醇厚,不同于以往见过的任何真气的原因。

  当然这些东西楚歌自己都是懵懵懂懂,依稀猜到了一点,更何况此时完全不能动弹,只得听天由命的洛情儿了。

  待得尘埃散去时,众人看去,不由得骇然一惊,道门的闻名法器广元镜被打散了光华,散落在地,犹如一面普通的铜镜。而“广元真人”张广宇的情况更是糟糕不堪,发髻散乱,身形不定,单腿曲跪在地上。

  而对面的无往禅师也处境不佳,面如金纸,神色萎靡,倒退了数十步之远。

  没想到二人单单一合之照,竟然惨烈如斯,而无往禅师不借助任何法器,竟以赤手迫退天师教的“广散真人”。

  这时,地面上的张广宇缓缓的立起了身躯,这才瞧见他脸色惨白,嘴角更是溢出不少鲜血,显然方才的一击中,受到了更大的创伤。

  众人没来得及惊呼,就听见张广宇口中石破天惊的话语:“数十年不见,大师竟已然修成了菩提之境,倒叫张某人拜服了!”

  佛门菩提,亦即道门中所谓的地仙境界。

  (电脑无碍,谢书友票票支持,特此加一章,聊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