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寻仙志 第十五章 玲珑宝塔
作者:故人语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放下即是得到,拥有即是失去。禅师佛法深邃,精通禅理,何以这般粗浅的道理都看不开?”

  金光琉璃,赤色飞舞,诸人耳畔响起一道轻轻的叹息声。

  突然间整个场中光影咆哮,激起风雷阵阵,一道金色炽芒从天而降,划破夜空。在场众人呼吸一窒,只感到一股杀气狂飙怒卷而来,扬起衣襟猎猎鼓舞。

  当空,一条金龙正翻卷嘶吼,张牙舞爪,如陨石破空般朝着无往禅师咆哮冲来。

  无往禅师,本就硬撼张广宇广元镜一击,此刻真气尚自紊乱不堪,不及调息,就见头顶正上一条金光巨龙汹涌扑来。

  “叮。”一阵急剧的金铁乒乒之声混在金龙声势喧天的厉啸中钻入众人耳孔,只听见阵阵急促的剑鸣声如鸾凤长鸣,高亢激昂。

  “大九流光,诸天星辰。疾!”

  地上蓦地绽开无数银色的莲花,耀眼多幕,璀璨生姿,在如许的月华辉映下,灿然生辉。

  陡然,莲花花瓣随即愈合,并再度盛放,耀出刺眼之极的光芒,并从中迸发出无数的白芒,朝着天空声威赫赫的金龙怒射而去。

  楚歌微眯双眼,仔细看去,赫然发现那些从莲花中怒射出的厉芒不是别的,正是一道道的剑光气浪,每道白芒上剑气喷涌,风雷激荡,而万千剑芒组成的剑阵,更是怒舞咆哮,迎风怒长,大有仙佛辟易之势。

  “气兵分御术?”

  “金族破兵法?”众人纷纷长呼出声,仰头看去,不禁被这华丽的气兵之术所吸引,而灵宝派的李诺道长更是满脸不可置信之色,嘴中喃喃地道:“万剑术,莫不成是上古金族兵术?不可能,此法早已失传了数千年之久,纵然是青城派的纯阳老祖怕是也使不出了吧!”

  轰!

  金光耀眼夺目,巨龙在撞上万剑组成的剑阵上时,仿佛整个大地都在剧烈的颤动,一道道炎风炽浪席卷怒奔,山岩四处的山石草木更是被辉个精光,在气浪波及到的第一刻,便化为飞灰了。

  而魔门的几位地仙由于离得近,受到劲力冲击最为猛烈,虽然及时运气抵御,但仍是不免的一身狼狈,尘头垢面。

  遑论围峙在岩壁边上的一众天师教的道士了,纷纷惊呼逃散开来,稍有迟疑的,被气浪扫中,如遭重锤,惨呼抛飞。

  光浪似水波涟漪的甩荡了几层,渐渐消失,在回复平静时,众人循声望去,看到两人分别倒提长剑,御风凌空对峙,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左手的那人身躯伟岸,紫袍落拓,面上满是凝重之色,双目中却又含着几分兴激昂之意,凝目视去,赫然是君十方无疑。

  而凌立在君十方对面之人风骨傲然,神采熠熠,颔下几缕长须随着清风鼓动,清瘦的身影在此刻看来更有出尘之感。

  “龙吟剑,阁下可是东华宫慕容华?”忧玲仙子急切地问道,因为离得较远,加之来人背对着众人,忧玲仙子也不敢确认对方身份,是故急急地问道。

  而苦陀天尊,莫无邪等人也是齐齐翘首,凝视着来人,不知来人到底是何身份,虽然以先前出手来看,来人当是东华宫的慕容华无疑,但未见其面,在此微妙时刻,众人均不愿开口承认。

  虚立御风的男子神色清冷,置若罔闻,丝毫不理会忧玲仙子的问答,只是直直地看着面前如临大敌的君十方,神目中偶有精光闪过,显出深思之色,半晌后,方才问道:“你便是魔门小辈中的“不败之剑”君十方?”

  君十方一愣,显然不知道对面之人有此一问,一怔后便傲然答道:“不错,在下便是君十方。”

  男子身形似轻轻的颤抖了一下,又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看了君十方一瞬后,便道:“你走吧,不要搀和这场是非,我不伤你,至于他们?”说此顿了一顿,睨了莫无邪等人一眼,随即冷声道:“有我在,没人敢动你。”

  君十方疑惑地看了看对面之人,丝毫也想不出对方何故由此一言,更何况他与对方素昧平生,毫无交情。从来人出手君十方已然猜出几分,再加上忧玲仙子之言,便可确认来人即是东华宫的慕容华了。

  慕容华号称“乘龙星君”,就是因为其成名神兵“龙吟剑”之故,此剑非金非石,却又似金似石,无坚不摧,无物不破,不可不谓是当世一等神兵利器,然偏偏此剑又不属五行之列,不御五行之中任何真气,故而除了慕容华外,天下没有人知晓此剑来历。

  大唐开元五年,八月秋。

  慕容华尝挟此剑上昆仑,激斗昆仑四大长老,大战三千余招,力竭而败,失手被擒。

  昆仑派时甫遭大难,为振声威,遂以此剑为引,在昆仑望天阁开论剑大会。

  天下剑道门派十去其九,纵然是道门中的华山上清,灵宝两派,以及道门剑派圣地青城剑派均有数千弟子,慕名而去。

  数万修士齐聚,御剑者更是不计其数,却无一人可驱使得慕容华所配的“龙吟剑”,由此此剑声名大著,天下皆知。

  昆仑派更是因此成为天下修士心中的剑道圣地,每天慕名而来朝拜者如过江之鲤,昆仑花灯更是每每通宵达旦,昆仑香火之鼎盛由此而知。

  然而最终此举终于惹怒了一位魔门巨孽--东华耀帝,耀帝自觉门人被擒,神兵被展,大失颜面。

  于昆仑七月十七的论剑大会上时,耀帝亲上望天阁,当着天下人之面,一举击败昆仑四大长老,大破昆仑守山大阵,并从昆仑抢走慕容华及龙吟剑。

  自此后,三界中人才知晓慕容华本就是东华宫中人,而慕容华也是名声大噪,传于三界。

  自那之后慕容华便是多年不曾出现在三界,是以他虽名声在外,仍有许多道魔中人不识其庐山真面目,遑论君十方这种修道尚不足五十载的年轻之辈。

  眼下情形电光火急之间倏忽直转,本以为被浩然阁纠缠的东华宫难以分身插手此事,熟料慕容华却又端然出现在此地,而看其性情分明生冷不忌,连对向来与东华宫交好的玉华宫忧玲仙子也是一副冷面孔,如此观之,此人必不是轻与之辈。

  张广宇心下暗急,连呼糟糕,这刹那之间,场中形势竟然发生这许多变故。师弟行踪不知,禅师伤势未明,便连慕容华亦突然现身此地,看来此番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面暗暗凝神提气,借机观察众人举动,一面苦思良策,看如何化解眼前这繁复局面。

  思来想去,张广宇也无法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横目扫去,将诸人百般神色一一尽收眼底,忽地瞧见了无往禅师的憔悴面容,心下陡时一亮,在联想前一刻同禅师放对时对方真气难以为继的局面,一抹厉色悄然掠过眼底。

  细心留察的李诺也觉得奇怪,照理来说,无往禅师在一甲子前便是天下闻名的佛门高僧,修为早已至金身罗汉,亦即相当于道门的散仙境界,其百十年来的真气修为纵然不会强出自己太多,也绝不该比自己还弱。

  更何况方才一招便击落天师教“广散真人”的广元镜,换做自己,李诺自问是如何也做不到的,这般看来,张广宇所惊呼的菩提镜应当不是虚言了,但为何地仙位的无往禅师真气并不似想象中的雄浑不绝,反倒颇有几分枯竭之象。

  李诺左手轻托在禅师后背,抑制住了禅师硬接张广宇一招后的颓势,并缓缓为其输送中正平和的真气,舒缓禅师体内跳动不羁的真气,然而真气一入禅师体内,李诺顿然发觉如泥牛入海,毫无起色反应。

  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丢入了一颗激起波纹的石子,石子虽溅入湖底,然而湖面上却反是丝毫不见涟漪,古怪异常。

  这般状况,要么是禅师真气雄绝,李诺真气一入,即刻被消融于其中,行走在禅师经脉内,若江河奔入大海,任江河滔滔,在无边浩瀚的大海内,终究缓缓消散,激不起惊涛。

  再者便是禅师体内奇经八脉尽皆受创,内息浑浊不堪,如河道崩塌,水路淤塞,臃肿不堪。

  明白此节后,李诺既惊且惧,不明白禅师到底如何发生此般状况,还待细细输入真气考究,却被禅师以眼神制止,禅师轻轻摇了摇头,无喜无悲的面上满是淡然的神色。

  李诺不甘心,却又不愿违逆禅师,踌躇间,蓦地警觉到一股杀气扑面而至,眼角余光扫去,正是张广宇手擎长剑,电光火石间呼啸而至。

  劲风刺面,激荡起的杀意刺得人面颊生疼,对面悍然掠至的张广宇脸上正挂着森然地笑意,笑颜冰冷,带着渗人的寒意,只欲置人于死地。

  “贼子安敢如此!”李诺痛呼一声,长袖一甩,银光激荡而出,迎风怒长,不消片刻化作七尺锋瑛,堪堪对上张广宇的剑芒。

  青光鼓卷,银色澄碧,映照的天地间一片茫茫。

  剑锋上,正映出张广宇那张森寒的面孔,一片杀机,步步惊心。

  就在剑芒相接一瞬,剑光闪耀处,李诺察觉到了张广宇嘴角的那丝邪魅的笑容,满含不屑,以及一份阴谋得逞的意味。

  轰,李诺不及思索,眼前剑芒相触,一耀即分,银色的剑芒吞吐不定,嗡嗡发颤,持剑的李诺更是疑惑,天师教纵是不善于飞剑之术,也不至于如此不济,一面落败。

  犹疑间,发现倒飞而回的张广宇正冷冷的盯视着自己,心思电转,暗乎糟糕,不及回头,就听见了身后的巨大声响。

  一道阴沉的声音随即传入耳中:“张真人果然高见,无往禅师原来早已身怀不恙,强自支撑罢了。”

  调虎离山!李诺回身看去,莫无邪奚笑的负手看着无往禅师,而禅师却形容枯槁,一身僧袍败絮迭起,肃立扶在树下,林间地上被劲力震起了漫天的桃花。

  桃花缤纷洒落,映衬出禅师苍白惨淡的脸色,嘴角更是流出了不少鲜血。看来果不出所料,禅师早已是经脉受到重创,与张广宇一招后,更是强弩之末。

  李诺心下生寒,这才真切体会到天师教同魔门勾结荼毒道门的心思,思忖方才二人必定传音相商,否则断不至于如此取巧。

  心中越发恼怒张广宇的算计,李诺血气上涌,正待出手时,一道风雷赫赫之声兀然自头顶传来。

  李诺不假思索,浮尘扬天一扔,双手捏诀指引,喝道:“三千青丝,无恼无垢。疾!”浮尘滴溜溜旋转,为法决牵引,毫光大作,尘丝铺天盖地,无边无际蔓延开来,正是先前打伤天师教士的缠剑丝!

  尘丝一经脱手,迅速弥漫铺延开来,从天际俯瞰,宛若一张天罗地网遍洒开张,真真有一股天网恢恢之感。

  嗤嗤连声轻响,如滚烫金水瓢泼洒向冰雪,一阵阵令人牙酸的嗤声尖锐传来。李诺的缠剑丝顶混若毫不费力地托起一件金光耀眼的物什。

  眼见得剑丝张扬开来,而顶端的物件却被越顶越高。突然一阵急剧的晃动,那物什抖了一抖,金光兀然百倍铺设,如朝霞满天,旭日东升,本已占上风的剑丝竟然一瞬间被力压了下去。

  渐渐金光收敛,光晕消散,循目视去,原来是一方宝塔形状的法器,塔身四四方方,上下看去约有七层,造型古朴,棱角分明。上刻有几道盘旋夭矫的金龙身姿,旁边篆刻的数条不知名的花纹,看来庄严厚重,气息慑人。

  李诺一经瞧清那宝塔,双目似欲喷火,大喝道:“妖道,你竟已炼化玲珑塔!”

  趁着李诺分神之际,张广宇顿知机不可失,扬眉一喝,道:“哈哈,好你个李诺,你当天下宝物皆是出自你灵宝派么?玲珑塔乃是苦陀尊者昔年在西疆偶然所得,与你何干,炼化与否,还得告知与你么?”

  说话间,手中长剑提出,真气鼓荡,闪电刺向正同苦陀天尊斗法胶着的李诺。于此同时,苦陀尊者与张广宇目光相接,心领神会地怪笑道:“不错不错,此塔正是本尊十年前在苗疆所得之物,为了此宝,本尊可是费了不少心机,莫非李道长有意听听,想知晓本尊当年得宝的前后之因么?”

  李诺面红发赤,真气源源不绝输入剑丝之中,奈何法器先天比不上救苦天尊的玲珑塔,即使他如此发力,也丝毫挽不回寸寸下压的剑丝的败颓之势,更何况还有张广宇及苦陀天尊二人在耳边的讽笑之语。

  事实上,张广宇的话没错,玲珑塔还真是灵宝派的成名法器。

  此塔在灵宝派传承了数百年之久,乃是灵宝上代掌门耗时十年之久,以郢都之铜,佐以无数天地精才而制,专用来在华山莲花峰镇压罪孽无数的精鬼离怪。

  而看守此塔的便是李诺的师兄,灵宝派大名鼎鼎的“诛仙真人”南天殇,此人昔年在灵宝派镇守此塔五十年不出山门,终年打坐修道,端坐于塔前不离半步。

  后炼化此塔成功,下山历练,华山方圆几数千里的成精异类尽皆为其所擒,投于玲珑塔,永受磨难。

  待到华山数府州县的妖孽全为其所灭时,南天殇便东出洛阳,一路横扫而去,所见妖孽或魔门凶残,不论何人何事,尽为其屠戮,其杀伐果决,招致无数魔门巨枭的愤慨。

  大唐开元元年八月十八。

  南天殇于淮河河畔,落入魔门圈套,深陷魔门两名散仙,十数名大仙高手的围攻,是役南天殇死战群魔两天一夜,直杀得江水泛红,淮河尽血。

  后世人得知,此战南天殇身受重伤,经脉俱断,然群魔无一生还,唯一幸存的魔门散仙,功力涣散,西逃而去。结果南天殇苦追数日,辗转千里,在南疆终将其毙命。

  自此之后,“诛仙真人”名号不胫而走,道魔两门修行中人均对灵宝派南真人避而远之,惟恐因其杀伐决然的个性,迁怒自身。

  南天殇自那一战后,天下闻名,因重伤在身,遂回华山修养数年。大唐开元十年,南天殇孤身前往南疆,自此后便消声匿迹,行踪全无。天下似再没有“诛仙真人”南天殇此人,一直到数年前,传出玲珑塔在现,拥于魔门散仙苦陀天尊之手。

  (喜欢本书的书友还请代为宣传下,或者顺手点击下收藏,小故感激不尽,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