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寻仙志 第十八章 乘风九虚
作者:故人语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星夜无痕,凉风习习。

  东方的天际已露出丝丝曦光,破开层层遮挡的迷霭,光明的一刹竟是这般迫不及待,急欲降临在这片古老的大地。黎明的微曦像是被丝帛包裹住的烛光,从边沿丝处不小心洒出,覆向周围沉沉的阴霭,如此微弱动人,若飞蛾扑火,明灭摇晃,却是转瞬即逝。

  苦陀天尊与莫无邪此刻毫无心情欣赏将欲喷薄的日出,周围渐转明朗的光线,也照不亮两人心中的灰暗。有那么一瞬,莫无邪心中闪过刹那的错觉,面前的青衣书生衣袂鼓卷,身姿飘飘,些许微凉的晨风扬起他脑后的发带,藉由此刻他嘴边挂起的不屑的谑笑,莫无邪毫无来由的想到了另一个人。

  一个风姿绝世,视天下英雄如无物的人;一个心高气傲,纵横三界百年无人可敌的人。

  这世间有一种高贵是无需证明的,它如山涧之水,越深越无声。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格外惊心动魄。

  刹那间,两人的身影在莫无邪的视线中重合了,宛若一直就是一个人。那个记忆中封存的孤傲高绝,独步天下的落拓青衫再一次重生,活生生的展现在莫无邪的面前,曾经令他如山岳般仰视的“凌霄一羽”依然是如此翩翩出尘,却又令人望而生畏。

  莫无邪哆哆嗦嗦地看着自顾凌立的楚歌,半晌说不出话来,面上表情异常丰富,惊恐,惶惑,不安,犹疑等等不一而足。

  豆大的汗珠更是从脑门上不绝流落,那张英俊的五官此时颇显扭曲,苍白的脸颊上不断涌起因方才真气澎湃产生的阵阵潮红血色,莫无邪向来注重的仪表气度此时都被他丢到了九霄云外。

  一边的苦陀天尊比起莫无邪来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也深深的被面前弱冠书生的修为所震撼,只方才兔起鹘落的几招圆转间,便生生扼住了两人的联手夹攻,后发制人之下,单单以真气之狂猛,气刀之霸列,直挫当世魔门两大散仙之锋,一战而定乾坤。

  虽然不知道莫无邪的具体情势,但苦陀天尊自己真气滞堵,流转不畅,玲珑宝塔到现在还是嗡嗡颤动不休,显然没有从交手中恢复元气。手臂处的几道大穴仍自麻痹不堪,若虫噬蚁咬,酸痒难耐,真气每每循环至此,便淤塞滞停,不仅没有缓和伤势,反倒如薪柴添火,火烧火燎。

  如此,苦陀天尊更加怀疑少年的身份,越发觉得来人身份神秘,修为惊人,不知对方所想,一时拿捏不住,反倒为自己担心起来。

  二人忐忑间,楚歌受羽羲之嘱托后,渐渐明白其用意,也知晓事关重大,虽然挂怀无往禅师,现下也不得不专心致志应对二人来。

  无论如何,楚歌终究只是一介学子,见到这些仙凡妖魔,或多或少心里总是尚存敬畏,而对面两人更是魔门大孽,面对他们楚歌眼下神识清醒,尚还有所畏惧。

  好不容易等楚歌锊明了其中的厉害关系,横目视去,却发现了莫无邪二人的异常神态,楚歌本是聪慧之人,略略思索,便猜到了两人定然是被羽羲之的手段所折服,一时畏惧犹疑,这才焦急万分。

  有念及此,楚歌心中大定,再不将面前二人视为如何神通了得,只以平常心看待,果然,在楚歌转换心态后,再不似以前畏手畏脚,一时间信心大增。

  以俗世眼光看,面前的莫无邪等人何尝不是兼具常人的七情六欲,一样有着自己的弱点,只不过楚歌总是介于术法乃仙人之流,认为此间所遇上的所有人皆不是凡人,不可以俗世眼光看待,这才落了下乘,蒙蔽了自己本心。

  直到现在,才算解开了部分心结,不将他们视为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了。

  莫无邪忽地感应到了面前少年的某种变化,一种精气神的蜕变,整个人昂然立在那里,顿时如一柄出鞘的宝剑,锋锐逼人,寒气凛凛。苦陀天尊也似有所感应般目光扫去,不明所以的他更是疑窦丛丛,猜不出来人用意。

  楚歌洒然一笑,扬声道:“邪君一世英名,风采飒然,楚某人原以为邪君此番东顾,必成大事!何以竟甘心为天师教所驱使,行此下贱之举,传扬出去,岂非令天下人笑话邪君。连带幽冥海威名受损,遭人谩骂,以令兄之盖世风姿,想来绝不愿看到这般场景吧?”

  莫无邪心中惊惧交加,他平生最惧兄长,既涉及此,明知对方不怀好意,仍下意识问道:“莫某愚钝,不知阁下何意?”

  楚歌环顾四周,朝苦陀天尊投去冷冷一瞥,瞧的对方心中发毛,这才回声答道:“邪君何必故此一问,君十方的话难道在邪君看来,竟不如道门一天师教的道士所言么?”

  莫无邪心中一寒,顿时响起了方才君十方的冷言冷语,不待出声询问,楚歌自顾自说道:“无往禅师虽身染重恙,或难成行,然张广宇所言的此间大阵何以不见踪迹,天师教的龙虎真人呢,似乎张广宇对邪君也是不尽其详呢!”

  “便连其善成阵借力的师弟的踪迹,也找不到了,或者?”说此故作一顿,语气一沉,朝莫无邪望去,目中一丝深深的意味,叫莫无邪心中寒意更甚,一时如置身寒窖,冰冷刺骨,肝胆俱寒。

  这时耳畔的破空之声越来越近,似乎片刻及至,莫无邪心知是浩然阁的燕离尘和秦飞举,等此二人一到,说不得谋划多时的大事便得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一时心中大乱,如一团乱麻。

  楚歌浑不自觉,悠悠地道:“也许天师教布的大阵,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无论如何,道门总归是同气连枝,毕竟是一脉相承的,你说呢,邪君?”

  轰,莫无邪脑袋一嗡,最担心的事终于借由楚歌的口中说出来了,不仅莫无邪,就连苦陀天尊也是面色大变,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读出了惊疑之意。

  倘若道门真是以此为引,与天师教里应外合,恐怕在场的数位魔门散仙都是走不脱了,藉此一役,魔门必定元气大伤,而道门不仅毫发无损,更是得到无往禅师之助,不啻于如虎添翼。

  两相对比之下,天师教也在道门中收获了如日中天的声望,从而一举同华山两派平起平坐,成为道门中坚力量。魔门便是江河日下,各派危如覆卵,只图自保,更遑论其他了。

  楚歌看到了莫无邪二人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心知此事已然成功了大半,脑海中同羽羲之略一交流,回神笑道:“琅琊邪君和苦陀天尊,还有灵宝派多年丢失的玲珑塔,这份大礼,我想华山两派断无理由拒绝吧!”

  说罢扭头盯了一眼一直扫视着自己的慕容华,这时慕容华眼中露出几分若有所思的神色,叫楚歌心中一惊,暗道莫不是被这妖人看出了自己这驱狼吞虎的计策。

  情形所迫,也管不得慕容华是否看穿,楚歌懒得理会为何这妖人在自己出手与莫无邪相争时,从头到尾竟不发一言,也未曾胁迫禅师。

  正待楚歌松了一口气,脑中忽传来羽羲之大笑的声音:“小子,做的很好,接下来寡人便带你见另一人!”

  手舞足蹈,楚歌再次不受控制的翻身急冲而下,将莫无邪二人抛在身后,未及落地,左手光芒吐耀,羽羲之的长生刀轰然击出,落空盘旋,急冲向正在给洛情儿输气疗伤的忧玲仙子二人。

  楚歌惊呼出声,大喝道:“快快住手,前辈这是为何,洛姑娘与此全不相干!”

  话音未落,便被迎面扑来的气浪堵住了剩下的话,尘土飞扬中,烟沙遮蔽了双眼。楚歌在羽羲之的控制下恣意穿行,丝毫不受影响,突然身侧耀起一片厉芒,急扑而来,楚歌不慌不忙,右臂气光轰然鼓爆,仿佛一个巨大的光球,急剧膨胀。

  耳畔传来阵阵乒乓不绝之声,如珠玉落盘,叮当脆响,接着只听道羽羲之大笑一声:“刻骨铭心钉么?仙子倒是看得起在下!”随即又一声大喝,气刀陡然一缩,回收抽起,像一道巨鞭似的抽出,听得嘭嘭散乱声大作。

  烟雾弥漫间,楚歌只感觉到急冲而下,几个起落,似避开了几处树落,随即伸手一捞,臂弯中赫然多出了一人,楚歌看不清怀中之人的面容,只觉得入手处柔软滑腻,浑圆鼓翘,飞遁间身后远远传来忧玲仙子气急败坏地大喝:“小贼,放下情儿!”

  急速飞掠间,楚歌右手一扬,袖袍翻卷,一柄长不过数尺的翠绿小尺跃然手中,小尺翠光流离,赫然正是张思凌的龙虎天师尺。羽羲之在识海中自言自语道:“想不到有朝一日寡人竟也会如此算计于人,莫不是报应?”说罢,楚歌一甩手,碧光急速飞动,只一瞬,便掠至那躺倒在地的与离身畔。

  数息间,楚歌拔地而起,身形如大鹏展翅,足不沾地,单只几个飞纵,便已飘出数十丈外,离开了纷争的中心。

  耳畔身后传来的道道惊呼声渐渐飘远,依稀听见数道风雷之声,伴随着莫无邪的大喝,以及数人交手的金戈铁鸣。

  慢慢地,楚歌只见到天际澄碧,白云悠悠,急速飞掠中,再在听不到任何声音,只留下发梢耳角的狂风激荡,滞堵的自己晕眩窒息,喘不过气,发不出声。

  楚歌心怀激荡,翱翔于九天之上,狂风猎猎扑面,拍的面颊生疼。低头望去,群山如螺髻,山涧间的川河若银带环绕,点缀其间,山川河岳在脚下遥遥飞逝,瞬息不见,眨眼间,已纵身千里之远。

  天高地阔,九州浩大,见此雄奇景象,楚歌激昂不已,忍不住纵声长啸起来。啸声高亢,激越传出好远,广袤的天地间处处回荡着缭绕之声。

  远处的几处飞鸟被啸声所惊,扑腾腾直飞而起,排出一列,顿时又引起其它的鸟儿受惊,也依样飞出,连环之下,似乎一大片森林里的飞鸟俱都扑出,一时蔚为称奇,壮观不已。

  楚歌双袖迎风鼓舞,仰望辽阔碧虚,俯瞰苍茫大地,觉得自己似乎化身流云,自由自在,说不出的惬意舒适,又恍然间顿觉身处百丈高空,心底生出不敢高声语哗,唯恐惊扰了天上仙人,总之念头百转,奇思妙生。

  “书生,这御风术就这般好玩么?”一道慵魅娇懒的声音轻轻传来,顿时打断了楚歌的无边遐思。

  回神来,楚歌这才发觉自己的臂弯中还抱着一个人,凝目视去,顿时啊的惊呼一声。

  怀中伊人幽香扑鼻,笑意吟吟,阵阵体香被劲风卷荡,如氤氲而成的秋风里的落菊,胜雪后的腊梅,闻之如醍醐灌顶,心神俱醉,却不敢有丝毫轻慢。

  如水的眼波明亮照人,深邃如汪洋,那双上挑的双眉如远黛轻佻,格外撩人,飘卷的素发迎风生姿,如春柳拂面,桃花逐水。

  这个风华妖娆的女子正是洛情儿无疑!

  瞧着楚歌呆呆的模样,洛情儿颇觉好笑,她生平容颜靓丽,风姿绝世,自出道以来,也不知有多少男子为其倾倒,魔门诸派中更有无数少年英杰为搏红颜一笑,甘做驱使,这其中幽冥海的与离便是其一。

  但不知为何,也许是缘分,自见到这少年书生的第一面起,洛情儿便觉得对其十分熟悉,如相识了多年的知交一般,言谈随意,心下更是生出种种忍不住想要亲近的冲动。

  所幸她自己也是修为不俗之人,这才没有做出孟浪轻佻之举,但对这少年的好感却是丝毫不减,尤其是在见到这少年在为自己遮挡风险,毫不退让的举动后,那股忍不住想要亲近的感觉更是尤为强烈。

  此刻促狭心起,洛情儿有意捉弄,嫣然笑道:“呆子,好看么?”

  楚歌恍若未闻,只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洛情儿脸上笑意更甚,继续逗弄道:“是不是从来没有见过仙姑这样漂亮的女人啊?”

  楚歌只觉得面前伊人一笑如桃花盛开,这天地间都璀然生辉,闻听到洛情儿的话,便下意识地答道:“没见过。”

  洛情儿听到这般回答,再也忍将不住,终于笑出声来,只笑的花枝乱颤。楚歌再是愚钝,此刻也回过神来,被自己的“荒唐”举动惊醒,当下也闹了个大红脸,言语间尴尬不已,只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可惜这身在九天之上,楚歌只好无奈作罢。

  经此一事,洛情儿也总算确定了这书生背后有高人相助,否则以面前书生的淳朴个性,是断然做不出方才的惊天之举的,不过眼下自身难保,洛情儿虽有许多好奇,也只得强自压下。

  这时,丹田内传出羽羲之阵阵大笑:“小丫头,你这般挑逗这小子,莫不是喜欢上了他不成?”

  洛情儿虽早知如此,还是忍不住的惊疑了一声,妙目盯着楚歌丹田处,颤声道:“敢问前辈何人,带情儿来此,不知所为何事?”

  羽羲之笑道:“有何目的倒不是你该知晓的,总之与你有关。至于我是谁,待会儿你也便知晓了。”

  说此一顿,复对楚歌传音道:“小子,有道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丫头摆明了是对你鬼迷心窍,你何不一遂她心愿,寡人也乐于成全这件好事!”

  楚歌闻言一窒,面上更觉不堪,烧灼难耐,解释道:“前辈好意心领了,只是此事实在是复杂,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了。”

  羽羲之闻言嗤笑一声,冷言道:“哼,在寡人看来,感情之事便是男欢女爱,何来复杂之说,莫不是你小子心虚,明明喜欢,却口是心非,满嘴胡言乱语遮掩,寡人生平便是最瞧不起你这种面冷心冷之人!”

  遭这一通抢白,楚歌也不辩解,轻言道:“男女之事么,若非当事之人,旁人又岂看得清。前辈既是古道热肠之人,又明明与禅师交好,却又为何独自来此,不行搭救禅师?”

  羽羲之哼了一声,说道:“你这小子倒还忠义,但寡人自有分寸,休要多言!”说罢控制楚歌身形,右手袍袖鼓荡,碧色光刀咆哮冲卷,凌空劈砍,形成半丈来长的圆弧,在这黎明下的晴空,却是分外耀眼。

  随即紧了紧臂下的洛情儿,朝地面急冲而下,落在了山涧处的一弯水潭边,当即放下怀中的洛情儿,负手立在水边,一时不再说话,场中顷刻冷寂了下来。

  这时山涧深处,传来一声若有似无的鸡鸣。东方鱼肚泛白,朝霞流彩,一轮喷薄的红日,从莽莽群山后,冉冉升起。

  这漫长而惊心的一夜终于过去,只是,长夜已去,这拂晓的光明真的如预料般,是磊磊的乾坤么?

  (明天周末,会奉上两章,届时青帝的侧面将展现给大家看!书友喜欢就收藏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