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寻仙志 第三十章 师门惊变
作者:故人语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东方彤云绽破,红日跳升,金光赤霞琉璃飞舞,万里蓝洋闪耀着刺目淩光,壮丽至极。

  一道清素的人影飘忽飞掠,瞬息间便已到了数十丈外,白裳鼓舞,衣带如飞,风姿翩翩若凌波仙子。

  远远看去,那人云髻后堕,玉面无瑕,晶莹胜雪的肌肤被阳光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愈发美得令人不敢逼视。

  赫然正是先与楚歌同行,至南海后,又独自匆忙离去的南海念慈庵仙子苏如倩。

  苏如倩面色凝重,急急奔行,澄澈的碧波倒映出天际的浮云,种种南海异景丝毫不能吸引她的注意力。

  未几,苏如倩便来到了南海一处小岛,此地海域燕鸥飞旋起舞,海浪却甚是平静,遥遥看去,天海一线,根本无法辨明这南海各处岛屿有何不同。苏如倩扬起头来扫视了一番碧虚,蓦地手指偏转,迅速变幻出几种法诀来,一片青芒随着她指尖跳动,快速幻化为一道符状流光,朝着那座小岛的中心飞去。

  此时正是黎明时分,不过此处位居大海之上,是以没有层山阻隔视线,那跳跃的红日便早早喷射出暖煦的光芒,远天晨星暗淡,还在泛着微微的光芒,海域苍茫,暗红绛紫的云霞层层翻涌,艳丽又壮观。

  苏如倩无心欣赏这伴了她二十多年的南海奇景,只一心焦急地看着虚空,终于那道青光缓缓散落在岛心,并似触发连锁反应似的,岛屿上登时腾起片片光芒,赤忱黄绿,五彩斑斓,相互连接而上,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光泡似的。

  看到这里,苏如倩凝重的表情终于放松了下来,轻轻地叹了口气,并从手腕上卸下了一个青色玉镯,默念法诀:“乾坤天地,大小如意。疾!”

  应着法诀,那镯子如有感应,立马便脱离手心,朝着那岛屿中心升起的光泡中飞去,就在接触的那一刹,登时只听“隆隆”两声巨响,伴随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巨浪宣泄,水势冲天,就像是海底突然有什么凶兽在咆哮冲击一般。

  苏如倩似乎对此早已知晓,并不以为奇,是以水浪冲击到她身侧时,被她早已运行的真气震荡开,散落飘去。

  待到水汽消散,迷蒙退去时,只闻鸟语花香,芬芳沁然,一座巨大的亭台楼阁登时出现在眼前。

  那看去似是一座万丈高峰被仙人以绝世之力虚托在手,又似乎是夸父一族一夜从中原将五岳搬运而至,那种磅礴大气,那份无边浩荡,委实是仙人作为,难以人力而尽。

  巨大的空中楼台就停在一座巨岛上,仔细分辨这座巨岛正是先前那座小岛的模样,只是此时似乎是将其放大了无数倍而得来,又或者这才是它本来姿态。那看去约莫径长约数百里的的仙岛就静静悬浮在空中,无以靠外物支撑,下端裸露出的灰岩上布满青苔海藻,吸引来周围无数的海鸟燕鸥争相啄鸣。

  同时,道道水瀑自四端泄流而下,经由日光照射,登时被分解开七彩的缤纷艳丽,围绕在仙岛周遭,合着仙岛上起伏流动的波光,在这无边南海上,显得如此神圣纯洁。

  苏如倩看着静谧如常的师门,脸上也生出了几分异样的色彩,这时,忽闻一阵破空声,就见两道宫装人影自仙岛上飘飘落下,停在海域面。

  下来两人容颜靓丽,清秀脱俗,分明是两妙龄女子,那两女子见到苏如倩后,顿时行礼脆声道:“见过师姐!”

  苏如倩点了点头,问道:“若水,若云,你们二人这几日可见过若舞师妹回来?”

  两人怔了怔,似乎没有预料到苏如倩的第一句话会突然问这个,左边的若水摇了摇头,奇怪道:“舞师姐前些时日不是跟大师姐你一起出的山门么?”

  苏如倩闻言一愣,心中登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若云接着道:“对啊,师姐,你如今怎么回来的这么快,嗯,舞师姐呢?”

  苏如倩心中一紧,马上问道:“那你们为何紧闭山门,就连我回来,也得动用玄玉镯才能唤开,这却是为何?莫非是门中有事发生?”

  两女对视了一眼,然后若云开口说道:“大事倒没有什么,只是师姐你走后数日,掌门突然宣布闭关,门中一切事物皆由净心与净尘两位师叔做主,只是净尘师叔他那脾性想必师姐你也是知晓,是以如今门中大小事物全部由净心长老处理。”

  若水点头,继续对着苏如倩解释道:“如今这紧闭山门的命令便是净心长老下达的,她说担忧如今聚集在南海的魔门妖孽前来叨扰生事,是以这才除此一举!”

  苏如倩听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觉得长老如此做也并无不妥,反倒是出于宗门安危考虑,只是她心中似乎总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对,可偏偏又说不出来,而那隐忧盘亘在心头,挥之不去,无端叫她心烦意乱。

  也正是因为这几日的不安与担忧,所以她才会甫一回到南海,见到师妹听她讲述了南海的异状后,才会无奈的抛下楚歌与洛情儿,一心赶回师门查看究竟。

  想到这里,电光火石间,她似乎抓到了什么,却又一纵即逝。

  若云和若水见到苏如倩黛眉轻蹙,面露遐思,忍不住出声打断道:“师姐,既已回来了,便休要理会其他,不若先回去吧?”

  苏如倩正待回答,却陡然心生警兆,她蓦地回身,青光闪耀,一道气箭滚滚飞旋,快逾闪电,当空朝着她激射而来。

  来不及说话,她急速鼓起真气,翠袖张吐,白光轰然怒爆,形成一个波纹似的晕圈,与横空而来的气箭激射一处,气浪迸炸,激起万千眩光。

  离得近的若云姐妹两人,没有苏如倩那般的修为,不过是堪堪半仙,护体真气登时被破,如遭巨浪击中,长吐鲜血,横飞而出,直直朝着海面坠去。

  苏如倩又气又急,大怒道:“何方妖魔,胆敢在南海如此放肆!”

  “嘿嘿,久闻南海苏仙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是光彩照人,修为不凡啊!”长笑声中,一个身穿道袍,背绣仙鹤图案的道人缓缓现出身影。

  “素来听闻东海蓬莱乃是先秦三大仙山之首,可笑那世人痴愚,东海虽大,却不及南海广阔,更何况无尽海那等绝地便在东海,蓬莱此等仙家居所又如何会终日漂于其侧!”

  那道人身边空气徐徐扭转,现出波纹抖动,随着叹息声,另一个发稽凌乱,身披仙鹤道袍的道人缓缓现身。

  后现身的道人出现后,并不对苏如倩投去任何目光,只是一脸狂热的遥遥盯视着那座悬浮的蓬莱仙岛。

  “世人痴愚,世人痴愚啊,如此蓬莱,如此仙家居所,数百年来竟一直在南海,更被念慈庵居为师门,传承道统千年。可笑竟还有人整日痴人说梦,妄图东海寻仙,殊不知仙人就在眼前,不过是自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罢了!”

  那道人感慨着,目光灼灼地盯视着蓬莱仙岛,恨不能将自己元神附寄其上,以解了这番痴怨。

  苏如倩美目圆瞪,酥胸起伏,厉声质询道:“你等既知蓬莱乃是我念慈庵师门所在,竟还敢如此行凶逞恶,莫不是欺我门中无人么?”

  说完后忙急急纵身掠下,潜入海中,屏住呼吸,施展避水诀,找寻两受伤的师妹。片刻,苏如倩便脱水而出,携着两昏迷不醒的师妹,御风悬停在半空,与那两来历不明的道人遥遥对峙。

  两道人冷眼旁观,任由苏如倩救治两女施为,未加阻拦,半晌,一道人目含讥讽,冷冷说道:“如何,苏仙子,还不死心么?你拖延了这许久,念慈庵中仍是没有任何动静,以仙子的聪慧,难道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么?”

  苏如倩面色数变,追问道:“阁下何意?”

  道人似是把握十足,不在乎这一时半刻,当下慢条斯理地说道:“仙子可知,自你踏入南海的第一刻起,你便是入了这局。”

  苏如倩心中一惊,急道:“你与那书生是一伙的,他根本不是赤帝门人?”

  道人闻之一笑,哈哈道:“错,是你自己甘心入瓮!”

  “我?”苏如倩不明所以。

  “不错,”道人轻轻谑道,“那书生本真人也不知其来路,只不过十数日前,天师教伙同魔宫中人,数名散仙阻他不住,反被他重伤两人,逍遥遁去。”

  “本道自终南山下便见你们一起,那时自问没有那份把握留下你们,是以一直隐忍,一直到了这南海地面,本道便猜晓你会心忧同门,是以略施小计,便让你主动弃他而去,成全我等大计!”

  苏如倩心中一凉,知道面前这两道人谋划良多,绝不仅仅只是图谋自己,而眼下自己在山门下拖延这许久,仍不见门中异动,恐怕外门中的不少弟子也是凶多吉少了!

  道人见到苏如倩面色阴晴不定,心下大快,联想自己数人多年谋划,隐忍至今,眼见得马上便可大功告成,更是胸中畅快,眼见得面前风姿绝世的仙子进退两难,遂面目温和劝诫道:“仙子天赋超人,不过双十年华修为便至真仙,堪堪有大仙之境,何必做那困兽之斗,不若随我等一起共求大道,谋求长生呢!”

  苏如倩面上无悲无喜,只轻轻问道:“那舞师妹呢,她是不是早已……”

  道人笑而不语,随着苏如倩的话声,空中传出一道清脆的声音:“师姐既已知晓,小妹也无需遮掩,只不过小妹在念慈庵多年,还真得多谢师姐无微不至的照料呢!”

  盈盈笑声中,一身着黄色宫装,姿容绝丽,身材曼妙的女子踏着碧波,款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