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寻仙志 第三十五章 巨岩密洞
作者:故人语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慕容华以为张思道绝不会轻易地将手中异宝交出,是以早早就集中念力,专注于他,唯恐张思道耍出花样,乘隙逃走。

  只是在见到张思道果决地将旗令抛出时,纵然是慕容华心机深沉,仍不免失神,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那飘飞的异宝上。

  熟料张思道竟然猜准了慕容华与楚歌的关系,以为楚歌也是东华宫门下弟子,若楚歌有异,慕容华定然会全力解救,那时自己便可从容遁去。

  张思道端的是打得好算盘,慕容华果然如预想中被旗令吸引,就在那一刹,他几乎以为自己便要得手。

  洛情儿就在楚歌身侧,在看到张思道身影消失时,立知情形不好,下一刻,果然察觉张思道气息涌动,满面狰狞之色,就欲置楚歌于死地。她自知不是对手,而楚歌也来不及闪躲,千钧一发之际,她自己也不知为何会迎了上去,正挡在楚歌面前,迎面张思道志在必得的一击!

  轰!气浪交叠,光芒吞吐,洛情儿虚薄的护体真气在张思道散仙修为面前不堪一击,登时被劲气正面扫中,大吐一口鲜血,沾染得紫裙愈加鲜红夺目,朝后撞入楚歌怀中。

  楚歌不顾身体伤势,忙挣扎起身,蹒跚地走到洛情儿身边。看见方才还在怀中笑靥如花的伊人此时面若金纸,胸脯上鲜血红艳,嘴角唇边大片的血迹触目惊心,闭目躺在地上,宛若安详入睡。

  他惊骇欲裂,眼眶中赤红一片,忙不住将洛情儿抱入怀中,轻拍面颊,低沉呼喊:“仙子,洛仙子,洛姑娘……”

  伊人神色沉静,状态安详,似乎对外围的感应半点也无。

  楚歌手足无措,沙哑道:“仙子,仙子,你这是何苦,这是何苦?”

  耳边风声呼啸,正是张思道见一击不中,还待下手,却被醒悟过来的慕容华阻拦而下,慕容华一边剑气磅礴,杀气凛凛,一边盛怒笑道:“张思道,好,很好,太平道中人果然是杀伐果断!慕容端的是没想到啊!”

  语声铿铿,森寒冰冷,显然是盛怒之极。

  张思道身形飘飘,他自知真气一脉不是对手,是以不再硬接慕容华的招数,反以师门传承的种种在中土从未施展的新奇道术与之缠斗,一时间,竟丝毫不落下风,反叫慕容华疲于应付。

  他将往日不曾在人前显露的各般道术一一施展,场中顿时流光飞舞,仙法耀眼,慕容华处身其中,欲速战速决,奈何张思道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一时两人遂僵持了下去。

  张思道狞笑连连,反手一招,便是五道气芒呼啸掠出,慕容华见状无奈,只得以真气生捱下来,张思道涓笑道:“嘿嘿,慕容道友,东华宫固然是仙法出众,奈何我太平道亦是仙人一脉,如今你那小弟子性命便是危在旦夕,你还妄图索取我门中宝物,真是痴心妄想!”

  说罢扬了扬手中旗令,似乎故意气慕容华一般。

  果不其然,慕容华听闻此话之后,担心楚歌两人伤势,略一分神,面前青芒耀过,他立马以剑气抵消,若非如此,险些就中了张思道的道术。

  慕容华剑气如雷,滚滚闪鸣,一剑迫开张思道后,飞身一退,扭头看去,见楚歌似无大恙,正满脸悲痛,抱着怀中的洛情儿呼喊。他知晓怀中女子便是白帝的义女,对其修为也了解几分,此刻不知其伤势,他也不知道是否应该停手,前去查看伤势。

  就在这一分神间,张思道瞅准时机,他双袖鼓荡,真气磅礴不绝,身上所穿的道袍蓦地随风高高扬起,急剧膨胀,变幻为天罗地网,兜头盖下。

  慕容华见状,大喝一声,手中金剑耀舞飞扬,道道金光霞芒从中激射而出,若惊雷闪电朝着上方迎面落下的天罗地网刺去,同时手腕一抖,龙吟剑翁然长鸣,阵阵龙吟厉吼声传出,震的空气如水波荡漾,涟漪横生。

  张思道哈哈大笑,说道:“慕容道友,贫道自知非是你敌手,这便告辞了,青山绿水,来日再会!哈哈!”

  转身一纵,掠过数丈远,远远朝着众弟子飞奔而去,及至近前,将张五真一抓,对着一干弟子扬声道:“速速散去,依计划行事!”

  话落身影拔地而起,朝着虚空中急速掠去,几个呼吸间便消失在茫茫云海。

  慕容华气急败坏,手中长剑剑气四溢,失去了张思道道法支持的道袍,哪里经受的住如此磅礴剑气,登时被宣泄的剑气肆掠,如破败絮,分割开来若雪花纷扬散下。

  慕容华厉吼一声,心中不甘,还待追去时,又有所犹豫,回头看了眼楚歌,似乎顾忌不下。楚歌遥遥感应到了慕容华的目光,回头双目贯红的看了眼张思道遁去的方向,对着慕容华字字如刀地吐声道:“楚歌修为低下,还望慕容前辈看在青帝一面,将那狗贼的人头带给楚歌,楚歌没齿难忘,来日定报此恩!”

  慕容华一愣,显然没预料到楚歌竟是这般发狂,双目血红一片,周身杀气凛然,显然是盛怒交加。慕容华抬头看了楚歌一眼,略一沉吟,从怀中掏出一巴掌大小的秀囊,说道:“此乃无极果,你且给洛姑娘服用,当可续其一命!”

  言毕将之横抛过去,并对楚歌点了点头,转身一纵,若流星破空,朝着张思道逃逸的方向追去。

  楚歌将那秀囊接在手中,略略打量一下,看外面包裹精细,似是刻画了一株大树,树旁一个若寿星模样的老人拄着拐杖,满面含笑,极为满足地看着大树,树下一个黄口小童正兴高采烈地想要攀爬到树上,而老人只是面色微笑地看着,并未阻止。

  四周扫视一番,眼见四处空空,虽然已是人踪全无,但方才如此剧烈激斗,定会吸引不少远处的修士前来查看,如此说来,此地也是不甚安全。考虑到洛情儿伤势颇重,情势危急,楚歌也不做多想,不去其他地方,便抱着洛情儿在巨岩下四处张望,抬头仔细查探,发现巨岩中间处似乎有一处地方正盈盈闪光,发出幽深明灭不定的光亮。

  不疑有他,楚歌此时心急如焚,便抱着洛情儿飞身飘上,赫然发觉这陡峭笔直,外形状若苍松古剑般的巨岩下侧,竟然有一个山洞,洞口低小,估计仅能容身一人通行,而洞口同时被外面横生的藤枝遮挡。

  若不是此时洞中似乎正闪着耀耀的银光,在这夜色中颇为惹人注目,楚歌也是难以发觉其所在。

  看了看怀中虚弱的洛情儿,楚歌咬牙,也不管其他,便矮身钻进洞中,结果仍是无法穿行,原来是这洞口极为窄小。

  别无他法之下,楚歌只好先将洛情儿轻轻搁置在洞口,然后自己侧身下蹲,咬了咬牙,硬生生钻了过来。因他骨骼终究不是小儿般可延展,已固化成形,钻进洞中的过程,吃了不少苦,连面庞上都有好几处皮肉被蹭开,鲜血直滴。

  楚歌浑不在意,进了山洞后,低身抱着洛情儿缓缓穿行,狼狈地攀爬在洞中,结果到后来发现,越往里面走,空间越是开阔,到最后,几乎可容纳两成人并肩而行。

  这样走了大概有半柱香的时间,楚歌来到了一处岔道所在,岔道分行,左右两路,左手的那条道路明显会开阔很多,而右边的道路看上去则似乎是极为狭窄,而先前那指引楚歌进入山洞的悠悠银光此时也是若明若暗,跳跃在右手道路的尽头处,看上去神秘异常。

  楚歌看了看两条道路,那银光忽闪忽灭,似乎在指引着来人前进一般,可楚歌此时心急洛情儿的伤势,也无暇分神,闭目想了想,楚歌遂踏步朝左手边那看上去更为宽阔的行径走去,而没有再回头去看另一条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路。

  楚歌抱着洛情儿缓缓地穿行在幽暗的岩石板上,半点也没有去想此地为什么会有一处如此神秘的洞穴,而这洞穴深处,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穿行岔道。

  他的全副心神就放在怀中洛情儿身上,他神色紧张,仔细听着洛情儿气若游丝的呼吸,生怕会发生任何意外,惊扰到怀中的女子。

  洞中没有缝隙,本应是黑暗一片,可不知从哪里泄露出的光亮,点点光熙,而山洞中岩壁似是极为光滑,不知如何磨成,竟能将光亮反射。如此一来,这山洞中倒并不显得如何晦暗,反倒是对楚歌类修士来说,更可明曦视物。

  过不多时,楚歌穿行一阵后,赫然发现前面竟又有两条分开,左右而行的岔路。他犹不自信,上前仔细审视了一番后,发觉岔路的确存在,只是与先前那条岔路不同,此时右边的狭窄小路中并没有见到如方才那般的光亮闪烁。

  楚歌心中大惊,暗道如此走下去,会不会前面再生歧路,而前面的前面,岔路的岔路。循环往复,如此无穷无尽,就算是走到最后,发觉回到了起点,那岂不是一个莫大的玩笑。

  楚歌浑然不信,轻轻迈步,依然选择了左边那条看上去更为宽阔的行径,果然在一脚踏入后,楚歌隐隐察觉似乎有所不妥,可是他又说不上来,到底如何古怪。就这样走了同之前差不多的时间,楚歌终于走出了小径。

  可令他深感无力的是,他赫然又站在了一条岔路前,同之前一模一样,直到此时,他终于发现方才如何觉得怪异了,因为他走的那条小径,明明就是之前走的那条,毫无区别。

  楚歌面上凝重,暗道如此走下去,不是办法,无奈下就想转身出去,走出这神秘的岩洞,可当他回头时,一股更大的惊惧袭上心头,后面竟也是两条岔路!同正面的选择一模一样,半点差别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