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寻仙志 第三十六章 轩辕门下
作者:故人语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楚歌心中一凉,如置身寒窖,后背上登时冷汗阵阵。他接触道法不过旬日,却也曾听青帝讲述过有关阵法的相关事宜,须知人力有时而穷尽,而自然却是不朽不静,恒在超然。

  于是乎修士便发明了一种可借自然之术,或数人合击之道,或异宝的威能灵通,而发挥出天地之威的术法,一时便称之为阵法。

  可无论是何阵法,都必须有人来操纵才行,若无人掌控,阵法便不能轮回变化,往复向续,更加不可能因人自异。

  楚歌心中打鼓,依他的修为是断然不可能破去此阵法的,更何况他早早便入了此局,如今才醒悟想要脱身,恐怕为时已晚。

  现下,无论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都必须有所抉择,从两条岔路中任意挑选出一条走到底,否则就会永远困在此地,那时别说是救洛情儿,自己能否安然脱身都身不由己!

  想到洛情儿是为救自己才受此重伤,楚歌更没有退却的道理,看看怀中丽人清丽绝俗的面庞已变得憔悴不堪。楚歌心中发狠,咬牙道,若不是因为我,洛仙子如何会遭受此厄,如今我更是将她带入绝地,横竖不过身死,倒不如一拼到底!

  想明了此节后,楚歌不再迟疑,大踏步仍是朝着正面的左手那处较为宽阔处道路走去,一离开岔道口,进入到途径上时,发觉果然如自己心中所想,脚下的石岩与先前的地方分明就是一模一样。

  这如何还不是陷入了阵中,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后,楚歌微微一笑,心结顿去,不再畏首畏尾。反正横竖都是一般无二,索性也不再看脚下的路,楚歌紧了紧怀中的洛情儿,双眼一闭,洒然地朝着前方行去。

  光影幻灭,被石壁折射后幽暗起伏,楚歌就这样抱着洛情儿也不知走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感觉到自己仿佛走了几个时辰,又好像是已经走了好几天,又好像是没有离开,一直在原地一般。

  到了后来,楚歌仿佛进入了另一番世界,他再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动,感觉不到脚下的石岩变化,也感觉不到内脏的伤势,更甚至连怀中的洛情儿也无法触知。他所能体会到的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他好像没有在走,又好像一直没停,朦朦胧胧,飘渺不定,陪伴萦绕在身侧的,只有那无尽的虚空。

  蓦地,他察觉到面前光线陡然一变,不再是先前那样熹微晦明,而是自整个眼前,四面八方笼罩而来的光芒。

  楚歌微微错愕,顿时缓缓睁开了双眼!

  眼前阵阵光芒耀目,柔和璀璨,楚歌好奇下凝神四视,发觉这光芒正是从镶嵌在石壁上的夜明珠中发出,石壁上下左右,正嵌有大小不一,明暗不同的各色夜明珠,细细数来,竟有百颗之多!

  而夜明珠的下方是一道关上的石门,一座古朴森森的石室正端立正前!

  眼前的事物却是明显超出了楚歌的认知,从这座荒岛的历史来看,至少便是存在了数千年之久。而这座洞穴呢,从洞口处横生无碍的藤蔓瞧来,那些植虬叶干,若无百年生长,也绝难堵塞住这荒岩的洞口。

  如此推算,此地更是数百年未曾有人踏足,那维持眼前阵法的灵力何来?

  莫非此地有修士隐居,不希望外人打扰,故而设此疑阵,以为障眼法?

  一念及此,楚歌不禁失笑,须知如今修士纵然修为达地仙之境,仍是脱不开凡体躯壳,仍会生老病死。只不过因得道有成,寿命绵延数百年罢了,若非如此,千年来也不会有修士借兵解,尸解等等道法,元神离体转世,希冀来世修道有成,超脱轮回了。

  照眼下情形来看,若有修士居住在此,怕不已是修行乃至千年之久,若得如此之功,恐怕早就是修成大罗金仙,白日飞升而去了!

  一念间,楚歌又蓦地想到,那此地会不会是上古修士,白日飞升后遗留下来的洞府,从眼前阵法的威力来看,倒是极有可能,想到里面可能隐藏有上古修士遗留下来的宝物,楚歌一时间心热不已。

  探步上前,细细打量,楚歌发现门上似乎刻有字迹,借着夜明珠的光华,凝神细视,楚歌察觉那些字体他竟一个都不认识,分明是一些历史久远的荒外古文!

  恰在此时,楚歌怀中嘤咛一声,他低头看去,发现洛情儿竟幽幽醒转过来。楚歌大感意外,忙急急问道:“仙子,你终于醒了,现在觉得如何,体内伤势怎样?”

  洛情儿美目迷离,两颊苍白,轻细地说道:“我伤势颇重,被那道人真气震伤奇经八脉,如今经脉窒堵,真气无法运行,无法自行疗伤。”

  楚歌正想再问她如何会醒过来时,洛情儿勉强一笑,道:“你想问我如何会自己醒来,对么?”

  楚歌点了点头,洛情儿疑惑地道:“我也不知为何,好像是自从你走进这山洞中,我就有所感应,待你不断深入时,我的伤势不知为何,似乎被某种力量压制下来。而其实在你赶路时,我一直都有所感知,只不过一直到现在,才能勉强开口而已!”

  听闻洛情儿的话,楚歌对此处的好奇更加深几分,这里间的神秘力量不仅可以控制外面那阵势的变化,循环往复达千年之久,就连自己怀中洛情儿的伤势也可感知并压制,实在难以想象昔年究竟是何人筑成此地,又不知意欲何为?

  胡思乱想间,就听见洛情儿断断续续地念道:“入此门……即为……”

  “呆子,将我抱进近些,我好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什么,你说什么?”耳听洛情儿似乎认识这上古文字,楚歌赶忙问道。

  “这是大荒文字,距今恐怕已有两千年之久,你抱我近些,我所知也不甚多,须仔细看看。”洛情儿催促地解释道。

  “哦,”楚歌闻言,忙抱紧洛情儿,近近贴了上去,好让她看个分明。

  同时听到洛情儿所言,楚歌也忙解释道:“仙子,楚歌也是事急从权,才会唐突无礼,还望仙子宽恕我轻薄无礼之举!”

  “是么?”洛情儿斜斜地昵了楚歌一眼,促狭心起,状似幽怨道:“那公子可有轻薄于奴家?”

  明知洛情儿有意,楚歌仍是涨红了脸,慌忙解释道:“没有没有,楚歌绝不是那等乘人之危的下流之辈。”

  “再说仙子几次三番因楚歌遭难,楚歌又岂会狼心狗肺,在楚歌心中……”

  说此一顿,看了看怀中伊人,似乎感受楚歌的目光,洛情儿面颊酡红,将头偏过去,轻嚅道:“你怎么?”

  仿佛受到某种鼓励一般,楚歌顿时勇气倍增,当下朗朗道:“在楚歌心中,仙子是天仙一般的人物,楚歌心疼爱护还来之不及,又岂会猪狗不如!”

  “哼,”洛情儿不言不语,双颊娇艳欲醉,扭头道:“真是个书呆子!”

  当下便转过头去,仔细审视那石门上的文字。

  经由方才的对话后,两人心中都泛起小小的涟漪,各自怀揣心事,气氛一时也变得旖旎了几分,之前疲于奔命的紧张,也被冲淡了不少。

  光影朦胧,馥香阵阵,夜明珠发出的光线柔和清亮,同时夜明珠中也似掺有不少南海沉香料的物质,亮灼的明珠在发出光亮的同时,也散发出阵阵清幽的馥香。

  柔光下,楚歌静静地凝视着怀中妖娆柔媚的女子,长发飘卷,秋波如水,珠光映照在他容颜上,如霞光晕染。

  此刻她双靥洁白,如洗净了铅华,素颜如雪,纯净如冰,却更显得风华绝世,那澄澈无双,秀丽如水的双目深邃如海,每一次流转都美得叫楚歌不敢逼视。

  就连此时她嘴角淡定自若,如轻烟飘渺的微笑,都美得令楚歌呼吸窒堵。

  似是察觉到了楚歌那火热的目光,洛情儿翩然一笑,秋波流盼道:“傻小子,你方才不是说自己不会乘人之危么?”

  楚歌一愣,鬼使神差地说道:“秀色可餐乃是先圣所言,楚歌不过是世俗中人,如何能置身事外呢!”

  洛情儿白他一眼,嗔道:“油嘴滑舌,呆头呆脑!”

  楚歌被面前洛情儿那一瞬的风情惊呆,正想说话时,又听洛情儿郑重其事道:“呆子,你知道这门上刻的是什么么?”

  面上神情一凛,楚歌疑道:“什么?”

  洛情儿面色庄重,一字字道:“一入此门,即为轩辕门下;三世有约,布施替天行道!”

  “前路莫知,来者甚思!”

  待到洛情儿宣读完毕时,楚歌怔怔自语,问道:“这轩辕莫不就是……”

  洛情儿点了点头,轻声道:“不错,这轩辕正是上古轩辕黄帝,乃是人族第一先圣!”

  “如此说来,我们误打误撞之下,此地竟然是两千年前轩辕黄帝留下的遗脉?”

  楚歌神情激动,满面兴奋之色。

  洛情儿好奇地看了看他,她也知晓对楚歌这等读书人来说,上古先秦一类的传说,多半都是带有神话色彩,在这些文人的骨子里,其实是根本不相信那些久远的历史的,甚至那些流传下来的上古民谣也被他们认为是后人编造的。

  而在此地突然见到活生生的大荒遗迹时,楚歌那难以遏制的士人情怀不免骚动起来。心中激动难耐,楚歌顿时深吸了一口气,朝洛情儿看了一眼,得到对方肯定地答复后,楚歌平抑了一下心情,伸出双手颤抖地朝那扇紧闭的石门推去!

  (估计马上就是呆在榜上最后一天了,各位书友若觉得本书讲述的故事还有那么些意思,小故诚挚地希望各位能够点击收藏,或给张红票支持,小故感激不尽,另祝各位中秋节快乐,能与家人(佳人)共享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