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寻仙志 第四十章 北斗神兵
作者:故人语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闻听这话,楚歌登时悚然动容,明知眼前不是黄帝本人,仍是下意识地疾声问道:“陛下此言当真,那不知如何才可化解?”

  黄帝负手在后,面朝星空,重重叹息一声道:“唉,孤也希冀是自己错了,可孤几次三番推演,更甚动用河图洛书,以伏羲八卦之数演算,可结果……嘿嘿,若非是孤修为深厚,早已突破太神级,恐怕已遭命道之力反噬,走火入魔了!”

  “孤思来想去,决心以回光阵封存一缕神识,将此道来龙去脉告知后世有缘之人,若有人来此,当继承孤命,联人间各道,齐心协力,共平浩劫,还乾坤一个朗朗人间!”

  听闻了轩辕黄帝的谆切之语,楚歌身感责任重大,可转念一想,自己不过是一介书生,机巧下才成为一名普通修士,如何有能力平定如此大的浩劫。更何况如今大唐天子方甫平定安禄山、史思明的反叛作乱,朝政已逐渐稳固,而自己又人微言轻,谁会轻易相信自己的“一派胡言”,至于说是黄帝千年前的遗命,恐怕更是难以服众。

  似是知晓了楚歌会如何做想,光影中黄帝微微一笑,轻声道:“你既有缘来此,若非你是五德之身,那么便是天定的三世紫微之命,你命途难测,孤也不愿泄露天机,这也是你的一番造化。”

  “若你是五德之身,那么玉简中的五行谱,便是孤平生所学的五行真气,你尽可览越。”

  “若你是三世紫微之命,嘿嘿,你便自求多福,寡人也无可助你,唯有这北斗神兵,还算趁心如意,你这便取走。不过北斗神兵被孤镇压四兽魂魄,乃分散于九州各地,若有机缘,你可一一寻觅。那时历经千年兴衰,想必四灵凶兽也是魂魄元神丧尽,那残神余魄也一遍尽数与你!”

  “这洞中除了北斗神兵中的天璇外,在另外一座石室中,还有孤无意中以天地烘炉冶炼出的异物,此物绝似北斗神兵,且材质相同,孤便将之名为南斗神兵。”

  “北斗神兵镇压凶兽千年,定元气大为损耗,以后世之材质,孤也不知能否尽复神兵之力,是以这南斗神兵便是孤用来复合北斗七剑的材质。不过南斗神兵虽与北斗形状一般,却是未及开锋,不过是一奇殊的材质罢了,二者相见之时,因属性之故,自会自行融合!”

  “嘿嘿,说了许多,孤也不知你等是否能够平定浩劫,若终究事不可为,你等且……罢了,事不可为之日,也便是乾坤翻覆之时,到那日,你等自会知晓!”

  “前程莫知,来者甚思,你既一入此门,便当为我轩辕门下,那玉简、玉玦孤且留之于你,孤言尽于此,你且好自为之!”

  说罢光影朦胧,如水波虚渺,缓缓消散在空气中。

  楚歌二人怔怔地凝视着,恍若眼前一切只如梦幻,这轩辕黄帝来得快去的也快,自残余的镜像借助阵法现形,及至交代完所有事情,也不过短短半刻钟。

  可就是在这短短时间里,楚歌自觉平生的认知都被颠覆了,他进洞之前,也曾经妄想过得到轩辕黄帝留下的宝物。可现如今呢,不仅宝物近在咫尺,唾手可得,轩辕黄帝更是直言在此等了他四千年春秋,为的便是将三界的重任交给他。

  楚歌半晌才回过头来,仍似没有消化完所有的信息,他面色发苦,怔怔地对着洛情儿问道:“仙子,那当真便是轩辕黄帝么?”

  洛情儿仿佛没有察觉到楚歌的窘境,郑重地点了点头道:“不错,除了黄帝还能有谁,能布下如此回光大阵?天底下,除了回光阵,还有什么阵法可以扭转时空,隔断阴阳!”

  楚歌一愣,没料到洛情儿如此肯定,忙追问下去。

  洛情儿知他对道法了解有限,遂解释道:“相传这回光阵乃是上古大神伏羲所创,回光回光,顾名思义,便是回转时光,这阵法运转到了极致,便可以穿梭时空,断绝阴阳五行。身在阵中的人所感知到的时间变化同外界并不一致,甚至有阵中一日,世上千年之效!”

  “竟如此了得,黄帝那何不借助此阵,穿梭未来,将那大劫提前消弭呢?”

  “那我便不知了,不过天意昭炯,万物自有定数,若黄帝强行改换天道,逆天而行,恐怕这回光阵便等不到今日我们前来了!”

  说完时洛情儿似乎想到什么,她转头凝视楚歌,面色略带几分古怪,随即嫣然一笑,柔声道:“如此的话,楚公子今日也见不到黄帝,更不能他日统领道门,平定大劫呢!”

  转而眼神幽幽,轻叹一声,款款道:“公子还不去拾取黄帝陛下遗留的圣宝么?”

  楚歌无奈一叹,知道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但自己也的确很难在一时半会儿间消化这消息,眼下看来,唯有等到青帝回来时,与青帝商议,日后再行决策。

  就在他将欲伸手取那玉简与玉玦时,他忽地想到了什么,顿时惊起,大声道:“怎么可能?”

  洛情儿看他一惊一乍,还只道是他一时半刻间难以接受。

  哪知楚歌起身后,原地转了一圈,顿时回头念叨道:“黄帝遗留下来的,我如何会有,如何会有?”

  洛情儿听不真切,便靠近几分,问道:“呆子,你又发什么疯呢?”

  楚歌蓦地转身看着洛情儿,眼神灼灼,亮得吓人。洛情儿不明所以,以为楚歌受了方才的刺激,还待出声安慰。

  楚歌忽地言语道:“仙子,你可记得黄帝最后所言?”

  洛情儿一时没有弄懂楚歌之意,朝他投去不解的神色。

  楚歌见状,将那玉玦放在手中,自顾说道:“黄帝说玉简与玉玦,还有北斗神兵乃是他遗留下来?”

  洛情儿如在云里雾里,闻言点了点头。

  楚歌此时面上露出忧惧的神色,沉沉说道:“可那玉玦分明便是进这山洞后,因为有所感应,从我怀中取出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洛情儿就算是再不明白,也知道了楚歌此时的意思。她神色惶急,忙问道:“那你这玉玦?”

  “嘿嘿,”楚歌莫测一笑,轻轻道:“那玉玦我自小便带在身上,爹娘说是给我开光过的平安符,乃是我楚门代代相传之物!”

  “什么?”洛情儿饶是定力过人,也终于忍将不住,惊呼一声,面色惊惧地看着楚歌。

  “不错,如此说明此地百多年前便有修士来过,他不仅知晓这所有的一切,还将那玉玦取走,百年后辗转相传,这玉玦就来到我楚家,因缘际会传到我楚歌手中。”

  “这一切若均是天意的话,那么未免过于巧合。所以便只有一种可能。”

  楚歌面色凝重,冷冷地说道。

  “百年前便有修士谋划了今日一切,他故意留玉玦与你,便是想让你知道,他曾经来过这里,他也知晓这所谓的‘黄帝遗命’?”

  洛情儿声音清冷,透彻幽兰般的双眸凝视着楚歌,缓缓续道。

  “不错,便是如此!”楚歌肯定地道。

  洛情儿双眉蹙起,陷入一派沉思,半晌轻轻说道:“那么此人会是谁呢?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楚歌面色深沉,摇了摇头,道:“仅凭眼前之物这些却是难以知晓,不过肯定的是,他没有取走北斗神兵,而那南斗神兵也应当仍在原地,否则这回光阵便难以维持,我们今日也就来不到这里了!”

  一念及此,楚歌心中不免忧心忡忡,这轩辕黄帝留下一副如此沉重的担子,而自己不过是一介普通半仙修士罢了,纵然天赋惊人,可能否修成散仙都是未知,更何况那惊世骇俗的地仙呢?

  再者言之,自己纵然是修为达到地仙之境又能如何,难道还能高得过轩辕黄帝吗?

  以轩辕黄帝经天纬地之才,仍觉此番劫难难以化解,凭什么认定自己便能够化解?

  诸般杂念纷至而来,千奇八怪,各种各样的都有,只搅得楚歌心烦意乱。恍惚间,楚歌宁愿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没有这趟上京之行,不然,也不会平白卷入这道魔纷争,更不会眼下被黄帝选定为继承之人,去独自面对事关三界苍生的浩劫!

  思绪杂乱间,一双柔荑轻轻地握住了楚歌的双手,缓缓地抚慰着楚歌躁动不堪的心,如一瓢清泉在夏日炎炎时滋润在心口,又像是一阵暖暖的南国东风拂过冰雪覆盖的大地。

  楚歌方才的怨念、惶遽、躁动等等转瞬间消失不见,如一阵春风吹开了花蕾,溪流漱洗着山石。平静下来的楚歌虽仍是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难以置信,至少不再产生惶恐、惊惧甚至是想要逃跑的心思。

  洛情儿轻轻呵了一口气,在楚歌耳畔轻幽幽地诉说道:“怎么楚公子这便不愿意啦!要知道,轩辕黄帝是何等人物,他看上的人,又岂能是等闲之辈?”

  不等楚歌回答,洛情儿继续轻柔的说道:“呆子,莫非你忘了那日无往禅师是如何说的么?天地有道,风月常新,三界中的轮回变化本就是循环往复,何独你我二人,你楚歌既得了天命,又入了此局,再想脱离樊笼,无异于叫轩辕黄帝失望,以黄帝的大德大才,如此看重与你,你一介读书之人,为何不愿达成先贤志向!”

  洛情儿语调轻缓,如泣如诉,听得楚歌心神激荡,他蓦地想到,我楚歌如何亦是堂堂七尺男儿,又怎可如此不堪大用!

  洛情儿见他紧皱的双眉略有松动之势,知他心结已开,又鼓舞道:“更何况,黄帝陛下不是将那号称大荒第一神兵的北斗神兵遗留与你么?你又岂是独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