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道途 第二章 张坚
作者:关中老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法通年少体健,天资聪颖,意志坚定,加上青城山树木繁茂,空气清新,天地间的灵气远别的地方浓郁一些,十几年的苦修下来,法通达到了手稿中所说的练气期。

  只是在法通修炼到炼气后期以后,无论他再如何的努力,始终无法突破到金丹期。

  随着国家国力的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旅游行业也随之兴旺起来,青城山不像以前那样幽静,到上清宫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法通修炼时所需要的那种安静也被打破。

  境界无法突破,又不能安静的修炼,法通决定离开青城山,云游天下,寻找突破的机遇。

  近十年的游历生活中,法通意外的遇到了隐门中的青城派,并且加入进了青城派,以练气后期的修为成为了青城派中的一位长老,负责管理青城派外门弟子。

  法通在青城派因为与掌门的大弟子交恶,故此在门派里被内门弟子们排挤,也不能分配到门派内很好的资源,于是,法通决定继续云游天下,为自己寻找修真的资源。

  在云游的过程中,法通结交了不少隐门中的朋友,世俗间也留下了不少的善缘,最后,在法通游玩到终南山时,发现了一处灵气非常浓郁的地方,那就是大峪口内三十余里的天宝山,于是,法通在天宝山结庐而住。

  张耀宗是在天宝山采药时认识的法通,几番交谈下来,双方都对对方很有好感,世家祖传的针灸之法,一些药物的独特用法等等对法通都很有启发,而法通也交给张耀宗了一些呼吸吐纳之术,把九代祖师手稿里的一些针对于药物、药理等方面的知识,也摘录出来,送给张耀宗,这也使张耀宗在医治手法上增加了不少的手段。

  法通在一次外出访友回来的路上,遇到一名弃婴,婴儿只有几个月大的样子,包裹在一块红色的小被子里,婴儿的身旁只放着一块玉佩,再无其他,寻访遍周围,也没能找到婴儿的家属,无奈之下,只好把婴儿带回到天宝山。

  想要找出婴儿的来历,只能从孩子身上的玉佩来下手查找,法通仔细检查了玉佩后,依旧是毫无头绪。

  玉佩,非金非石,是一种连法通也从未曾见过的材质所雕刻出的,虽然法通几十年的游历生活,所见所闻已是非常之广,但是这个玉佩的材质,他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因为东西十分像是高级的玉石,所以,暂且称之为玉佩。

  玉佩的正面,简简单单的几笔勾画,雕刻出汹涌澎湃的茫茫大海,大海中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三三两两的云朵,围绕在大山的腰间,越发的凸显出大山之宏伟,汹涌的大海和直耸的大山组合出了整个玉佩的磅礴气势,那气势扑面欲来,令人生畏。

  玉佩背面,点点星耀组合出一个蝌蚪的形状,法通知道,那是一个古老的上古文字,那个字就是“道”字。

  法通孤身一人,经年的老光棍一个,根本不会带孩子,加上婴儿太幼小了,每天要吃奶粉,天宝山上,除了法通自己种植的一些粮食、药材等作物,连动物都没有养殖,去哪里找婴儿每天要吃的奶粉?正在头疼之际,恰好张耀宗上山采药路过天宝山,顺路来看望看望法通,法通就提出把孩子交给张耀宗抚养,张耀宗因为妻子不能生育,早就有*的打算,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法通在捡到婴儿时就给婴儿检查了身体,婴儿的身体非常健康,甚至于比其他的婴儿更健康,那是因为这个婴儿内,先天真气十分浓郁,浓郁到快堵塞经脉的地步了。这也是法通一直没有搞明白的地方,是什么原因能让人把一个健康的男婴给遗弃了?

  法通知道,在婴儿出生时,体内会保存着从母体带来的一些先天之气,这些先天之气的多少,决定这婴儿的身体健康程度,也就是通常世俗人所说的免疫力的好坏。只是在修真人的眼中,那并非是什么免疫力,而是修真之人想方设法要修炼出的先天真气。

  从九代祖师的手稿里,法通知道,一般来说,婴儿体内的先天真气,只能保存在体内大概有三年左右的时间,随着婴儿呼吸到越来越多的外界的浑浊之气,体内的先天之气也随之消散。这也是为什么婴儿不容易得病,即使是得了病也好的很快的原因。

  很久以前,修真的各门派都有一套自己的保存婴儿先天之气的秘法,青城派也不例外,九代祖师的手稿里就记录了一套比较高级的秘法,一般的秘法,只能保存住先天之气,而手稿里的秘法,不但能保存,更能循环增加婴儿体内的先天真气。

  先天真气对于修真之人来说,太重要了,如果修真之人体内没有先天真气,那就无法修炼,必须通过从练武术、静坐呼吸吐纳等办法,先使自己的体内产生内力,然后运用内力打通人体内的任督二脉,通过任督二脉的小循环,来吸收外界残存的先天之气,炼化之后,才能使体内的内力演变成先天真气,一般来说,体内出现内力,就达到了所谓的筑基期,打通了任督二脉,形成了体内的小循环,并成功地炼出了先天真气,就达到了练气期。先天真气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看到这孩子体内有这么浓郁的先天真气,分明就是修真的最佳之选,法通动起了收这孩子为徒的心思,跟张耀宗两人一商量,于是两人就决定,由法通提供保存先天真气的药方,寻找采摘药材,张耀宗全力配合,保住婴儿体内的先天真气到孩子三岁,从三岁起,法通负责传授孩子修真的功法,张耀宗负责教会孩子张家的祖传医术。

  孩子是要过继给张耀宗的,所以两人决定,孩子以后就姓张,因为拾到婴儿时婴儿表现得非常坚强,不哭不闹的。就取名叫做张坚,孩子圆圆胖胖的,小名就成了圆圆,后来是张坚自己把圆圆的圆改成了元气的元。

  商量好了以后,张耀宗当天就带孩子下了天宝山,回到了大峪口村。

  妻子马兰见到张坚以后,喜爱之情完全表露在了脸上,多年来不能生育的痛苦,在孩子到来的那一刻,全部的烟消云散。老张家从此算是有后了,自此,小张坚的吃喝拉撒睡,马兰照顾的无微不至。

  小张坚一岁的时候,法通、张耀宗终于在千辛万苦中找齐了药方上的药材,配置出了药剂。

  这期间,所耗费的金钱、物力,不为外人所知,好几种药材,根本就不是张耀宗所能找到的,有钱都没处买去,更何况张家只是偏僻地方上一个小小的中医世家,以张家那寥寥无几的存蓄,也不可能付出那么多金钱来购买那几种昂贵的要死的药材。

  穷文富武,千古不变的道理,而修真,更不是简简单单一句富武能达到的,修真路上,早期需要的是各式各样的奇珍异草来辅助加快修炼的步伐,到了后期时,还需要炼制一些器物,诸如法宝、灵器、丹药之类,这些物品,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简简单单就能轻易的找到,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时间来积累。

  法通非常清楚修真路上的艰难,也清楚修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故而在游历期间,结交大量的的朋友,有隐门之内的,有世俗之中的,从而方便自己来交换或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

  游历世俗期间,法通出手医治过不少的富豪、官员,也从这些人身上得到、积累了不少的善缘,这次为小张坚所准备的药材中,那几种实在无法找到的,就是法通通过朋友之间的交换或购买而得到的。

  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了,一岁大的小张坚也开始了修真的生涯。

  每天每当子时,法通会准时的运功为小张坚拍打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张耀宗则是负责对小张坚的任督二脉进行张家祖传的金针过穴术,这两项完成后,还要在配置好的药液中浸泡一个小时,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这一泡就是四年,一直到小张坚五岁,体内的先天真气完全稳定,不会再消散掉才结束。

  体内的先天真气不会再消散,赫然就是修真路上的炼气前期,而五岁的年龄也可以接受教诲了,辰时,一套久远以前青城派成名名的青城剑法与游龙步,在小张坚的身上展现,练完拳脚,开始背诵家传的金针秘法,学习各种中医理论,午时子时,小张坚又五心向天的盘坐在蒲团之上,吐纳呼吸。

  辛勤的劳动与巨额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小张坚先天的优势凸显的无比明显,天资聪慧,过目不忘,举一反三这些对小张坚来说只是小小的其一,在修炼方面的步伐,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突飞猛进。

  七岁,小时天的炼气前期步入到最后的阶段,随时随地等待着进入到中期,青城剑、游龙步已是熟练,快进入到小成阶段,而张家的祖传秘法,已是滚瓜烂熟,熟记于心,张耀宗有所问,小张坚是张口就准确无误地回答上来,这一年,小张坚与其他的孩童一样,背起了小书包,进入了学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