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有女惊雷 第二十一章 两人
作者:山岚月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惊雷怯怯地缩在那位名叫黄大的黑衣男子怀中,一路跟随黄氏,来到黄氏所居碧梧苑。她此时旧伤未愈新伤又增,加之伤口不断有鲜血涌出,命悬一线,连睁眼的力气全然皆无,但强大的神经却令人恐惧,她依然未晕厥过去,生生地体会着这全身彻骨的疼痛。

  素容却被黄二扔至床头一边,并未随同惊雷前往黄氏居所。看来,她并不是黄氏此行真正想要带走的对象。

  黄氏一脸得色,脚步比往日轻快许多,连带一路上看见府内洒扫的粗使奴仆都一脸笑容,不住挥手勿须多礼快快请起。

  而由于惊雷的先前叫声太过凄厉,早引得王氏前往马场一探究竟。更别提府内众奴仆纷纷窃窃私语议论交换所得信息。宰相府虽大,此类消息却是传得最快,此时见二夫人春风满面且又先于大夫人走出这马场院子,众人心里自然是个个有数,一个个殷勤磕头不止。

  史文绣却仍是和平常一样,低眉顺眼,轻踩莲步,紧跟在母亲身侧,只是偶尔回头看向黄大怀中的惊雷,目内忧色尽显。

  回至碧梧苑,早有一名身着青衣的三十多岁的中年女子带领院内众人前来施礼问安。中年女子面色沉静,微微露出笑容,向黄氏道,“看来夫人此去一举功成,奴婢要向夫人道喜了!”

  黄氏看见青衣中年女子,更是笑靥如花,“青娘,还是你最知我!此次事成属你功劳最大!”

  那叫青娘的女子面容依旧沉静,丝毫不显骄色,道:“哪里是奴婢的功劳!全赖夫人一统全局,抓住此次机会,奴婢哪里有什么功劳,连黄大黄二兄弟都不如呢!”

  黄氏听完此话,却更是高兴,道:“青娘,你可真是我的福星,看来那次听绣儿的话将你救回来真是我这几年来做过的最正确的事情!”

  青娘感激地看了看黄氏身旁静默不语的史文绣,道:“夫人和二娘子心地仁善,奴婢也是有造化的人,竟能跟在夫人身侧。”

  史文绣柔声回道,“青娘休要再提此事了,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被青娘记挂这许多年,真是羞煞小女子了。”转后又向黄氏道,“娘亲,六妹妹如今身受重伤,还请快快医治才是。”

  黄氏瞟了一眼黄二押着的诸葛文昌,对史文绣道:“乖女儿啊,要治这六娘子还需这位杏林高手诸葛大夫出手相助呢,只是诸葛大夫不仅医术高明,武艺也甚为高强,若是将这人放开,万一,掳走六娘子,那咱们的大计……”

  诸葛文昌看向黄大怀中的惊雷,的确气若游丝,危在旦夕。开口道:“这位夫人,还是让某先出手救治这小娘子吧,否则万一这小娘子撑不过去,一命呜呼,你手上的这筹码恐怕马上就失去作用了吧!”

  史文绣看向黄氏,声音哀婉,闻人欲泣,“娘亲,还是救救六妹妹吧,方才回来时,六妹妹已经气息微弱了,娘亲~”

  黄氏却冷眼看向诸葛文昌,“我可不怕这小娘子死掉,若死了我更高兴,太子妃之位恐怕就再也轮不到大姐家那小贱人了!”

  “你!”诸葛文昌虽然不知道小娘子身份如此诡异却为什么不能死去,但是王氏也曾经跟他再三强调过此事,也只能忍气吞声问道,“那不知夫人到底怎样才肯让某出手救治?”

  黄二却叫道,“这还不简单,你赌个咒,若你救治这小娘子后,反而将小娘子掳走便断子绝孙就行了!”

  黄大忙出言阻止,道:“夫人,我这兄弟往日里粗俗惯了,各位娘子也莫要怪罪。”说完,狠狠瞪了那黄二一眼。

  黄二摸了摸头,嘿嘿笑了两声,只是嘴里说着不就赌个咒么。

  黄氏却道:“此法甚好。若诸葛大夫能赌咒发誓,在太子妃旨意下来之前,仅仅用药吊住小娘子一条命,且保证绝不将这小娘子掳走,那我就将这六娘子交与你医治。”

  诸葛文昌无法,只得依从黄氏所言。

  待赌咒发誓完毕后,黄二才将他放开,青娘引领众人前往早已收拾出来的一间小房而去。

  惊雷听到诸葛文昌发誓会用药吊住她一条小命,心里想着总算还死不了,便也渐渐放松,人慢慢沉入黑暗……

  、、、、、、、、

  王氏整理了一下情绪,压住心中怒意,带着女儿走出了马场大门。林大娘和银红讪讪跟在她身后,也不敢多说话。那日史娉婷前来教训惊雷,她俩可是出了不少气力的。此时见王氏脸色是难得一见的发白,心中恐惧更甚,哪里敢再出言相激?

  王氏思忖自她嫁给史远十八年,打理后宅庄园,管理奴仆下人,哪里有过如此失控状况发生!都是那小贱种,若不是她故意邀宠,婷儿又怎会如今失态,施辣手鞭笞于她!若是那小贱种老老实实一直待在那院子,眼不见心不烦,这也就过去了,如今受制于黄氏,全是那小贱种作的怪!

  自那小贱种出世,她就第一次受到郎君责罚,事到如今,更害得婷儿这太子妃之位几乎不保,那小贱人难道就是她们娘儿俩的克星?!

  黄氏所提要求实在过分,可如今她又不得不想办法先办到此事。圣上怎会同意这平妻之举?最起码要安慰回到院中,吩咐众人散去,王氏独自一人苦苦寻思整整一天,至夜晚时又与林大娘、银红密谋整整一夜。第二日穿上二品诰命朝服,携女儿史娉婷坐上轺车前往皇宫。

  此时已是四月中旬,天气渐渐转暖,阳光明媚,大明宫处处*,太液池湖水碧波荡漾,蓬莱山上绿树掩映,正是暖春好时节。

  王氏来到蓬莱阁时,太后正远远端坐于亭中上首,似有些正襟危坐的意思,而一向跟在太后身边的敏珠和田思成却束手站得离太后老远。亭台四周汉白玉长椅之上,只有那位怀孕的林昭仪坐在那里晒着春日暖阳,玉手轻抚凸起的小腹,斜倚亭台围栏,神情慵懒而惬意。

  其他几位嫔妃和两位皇子却一齐拥在亭子入口台阶处,不知低头在看些什么,不时轻声议论交谈。

  待走近看,却发现,那入口台阶处摆了张短桌,众人拥簇之中一位身着月白色锦绣长袍的少年长身而立,正在低头作画。而那些嫔妃皇子正是在围观看那少年作画。

  太后看见王氏和史娉婷入得亭中,微微挥手示意不必行礼。王氏见太后此时不方便,便也未开口扰这作画气氛,遂拉着史娉婷行完礼后坐在一边椅上。

  史娉婷却有些好奇,她素日也曾陪母亲出入过皇宫几次,皇子们在书院时也日日常见,父亲又是皇帝宠臣,平日皇子公主对她也很是客气,因此见嫔妃皇子均在围观,便也走上前去准备看那少年作画。刚站起身来,便看见少年正好抬眼望向太后处。

  少年神情专注,时而抬头望向太后,时而低头运笔作画。此时,她刚好能看见那少年的眉眼。

  眉如远山,狭长而秀丽;目若秋水,深邃而瞭远;鼻若悬胆,英挺而美好;更为注目的是,那紧抿的秀美的双唇,唇色粉嫩欲滴,让人恨不得一亲芳泽。这是一张怎样好看的脸啊,史娉婷想用自己知道的所有诗句去描摹这作画的少年。

  她觉得她的嘴唇忽然有些发干,欲走过去的脚步也有些发颤。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情绪,与往日见到太子曦哥哥的时候完全不同。此刻她心中唯一想知道的便是,这少年究竟是谁?

  王氏本在观察那似已经睡着的林昭仪,此刻见到女儿楞在那里,便也抬眼看了那少年一眼,心下大惊,这少年与当年的顾昭仪生得好像!又看这少年年纪与那久未见过的九皇子相近,心中暗自琢磨,这九皇子不是不得皇帝喜欢的吗?怎么今日竟会来给太后作画?后又沉思琢磨此事。

  想起顾昭仪当年将皇帝迷得神魂颠倒,此刻又见到与顾昭仪如此相像的九皇子出现,王氏眉头紧蹙。真是妖孽!一个男子竟长着如此妖媚的一张脸!忙伸手拉了拉女儿,怎能被这样一个少年惑了心智?

  史娉婷这才如梦初醒,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脸上不禁微微泛红。看见四周没人注意到自己的失态,忙坐了下来,再也没有勇气走上前去。回头悄悄问王氏道:“娘亲,这是何人,怎么从未见过?”

  王氏继续仔细盯着那少年,冷冷道:“这就是那男生女相的九皇子益王,也是当年顾昭仪的儿子,跟那小贱种一样,生母都是大平的贱人!”

  史娉婷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从未见过这位皇子,不是说这位皇子很不得皇帝宠爱吗?从前在书院竟然也从未见过,怎么此时竟能为太后娘娘作画?”

  王氏道:“最近宫内有消息传出,说是这位九皇子如今与二皇子潞王交好,两人同吃同住,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这带来太后处为太后作画,自然也是潞王帮着九皇子讨好太后了。倒没想到,这九皇子还能得潞王相助,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史娉婷痴痴地望着作画的九皇子,觉得此等少年真是生平未见。

  王氏看到女儿如此模样,暗中狠狠掐了她一下,低叱道:“看什么看,一个女儿家怎能如此不顾廉耻!”

  史娉婷手上吃痛,再次清醒过来,听到王氏呵斥,也觉得有些下不来台,小声辩解道:“不过是看他作画而已,娘亲你怎能如此说女儿!”

  王氏却道:“皇帝当年为了这九皇子的母亲可是做了不少事,幸亏后来迷途知返,否则你姨母的皇后之位都危矣,如今这九皇子又长就这副勾人模样,你可要给我睁大了眼睛,别给我干出什么糊涂事,否则娘亲饶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