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有女惊雷 第二十三章 青娘
作者:山岚月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惊雷此刻所处的位置是碧梧苑的西北角里的一座独立小院。小院本是这院中丫鬟使女所住,如今腾了出来,给惊雷和青娘几人住着。惊雷住的是一排房子的中间稍大一点的主屋,左手隔壁则是青娘住了进去。这名名叫青娘的女子,颇得黄氏看重,黄氏吩咐日后照顾惊雷的事情由她一手操持。

  因为今夜是惊雷受伤后的第一个晚上,诸葛文昌为惊雷的身体考虑,住进了惊雷所住屋子的外间。黄大则在门口值夜,过了子时,叫起了黄二站在门口处守着。

  半夜,惊雷被痛醒,蛊虫发作的日子又到了。

  听到惊雷的闷哼声,诸葛文昌也醒了,他有些诧异,这小娘子平日都不怎么喊痛,今夜怎么有压抑的声音传出?这才意识到,蛊虫又发作了。

  他第一次见识到这蛊虫的时候,蛊虫发作之痛与鞭笞之痛,二者交织在一起,那七天七夜的惊险情形,他自然记得。不过后来又发作了一次,惊雷自己咬咬牙也就忍过去了,所以他没把这事当成一回事,如今,看这情形,怕是当日之事又要重演,想到此,他急忙起身,点上烛火,就去号脉。惊雷脉搏已经十分微弱,可是脉搏中又有一种奇异的生机,他心下奇怪,只是手头无药,只得先撕下衣服一角,团成一团,塞入惊雷口中。

  惊雷此时已经痛得冷汗直流,人也意识混乱,痛哼声开始一阵阵加大。诸葛文昌知道,这小娘子此时已经无法控制她自己了,平日再痛,她都咬紧牙关,如今只怕人已经糊涂了。

  今夜的危险比上次受鞭笞后蛊虫发作比起来,其痛苦恐怕不容多让。上次他还对惊雷的伤口做了处理,抹上伤药,今次却只为吊命,黄氏更不允许医治她的伤口,说要留着这证据。

  她能不能活下来?坐在床边,听着床上惊雷一阵高似一阵的含混不清的痛喊声,他第一次静下心来,看向这个只有四岁的小娘子。

  究竟是什么支撑她熬过这一次又一次锥心刺骨之痛?又想起芙妹和他的女儿,这小娘子的娘亲不过是一亡国公主,在这后院如何有说话的余地?他心里第一次产生了怀疑,只是更多是不相信,他心目中的王弱芙,是那样的单纯善良又柔弱,她怎么会骗自己?如果真是骗,怕也是不得已的,一定有苦衷。看这黄氏的所为,怕往常芙妹吃了不少亏吧。

  “笃笃笃!”,门外响起了一阵不耐烦的敲门声。

  黄二在门外喊道:“我说诸葛大夫,这白日里小娘子还好好的,现在怎么乱叫呢?还让不让老子睡觉啊!赶紧让她闭嘴!”

  诸葛文昌从沉思中惊醒,不由怒火上升,“手中无药,你家夫人又不肯让某医治。我看你现在就去告诉你家夫人,这位小娘子怕是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黄二一下就跳了起来,“这小娘子下午之时不还好好在床上睡觉的吗?怎么今夜突然就要见阎王爷了?你想骗谁呢!”

  诸葛文昌冷哼道:“睡觉?那是晕迷!今夜她体内蛊虫发作了,上次某手中有药才费七天七夜救得这小娘子性命,如今你去求你家夫人多烧香拜佛,求这小娘子能活过今晚吧!”

  黄二半信半疑,冲着隔壁青娘的屋子喊了起来:“徐氏,快起来,快起来!”

  他这一喊,本只想将青娘叫起来的,谁料嗓门过高,不仅把青娘叫了起来,连黄大也听见喊声,急匆匆地穿衣起床了。

  青娘睡在惊雷隔壁,在惊雷痛哼不已的时候,她就已经惊醒。在屋内也听到诸葛文昌和黄二两人对话,此时穿衣起床后便直奔惊雷所住房间。

  黄大住得有些偏远,但习武之人本就警醒,听见惊雷的痛喊声和弟弟的喊叫声,便也立即起床,万一出了什么事,耽误了夫人的布置,那他们这一番功夫可就白费了。

  四人齐聚在惊雷床头,昏黄的烛光下,惊雷亮晶晶的额头极为显眼。豆大的汗珠从额头脸上不挺涌出,随即滚落,而这此时这小娘子浑身已经湿透,模糊不清的痛喊声,令这几人彷佛觉得身处地狱。

  究竟是什么样的痛楚,可以让一个人痛成这般模样?

  诸葛文昌在一边道:“这个叫做锥心刺骨之痛,不知各位听说过没有?如果没有,你可以想象有人拿刀剥开你的皮肉,一下一下刮着你的骨头,这可比关云长刮骨疗毒要痛上许多倍,而且如果撑不过去,便要被蛊虫吞噬内脏活活痛死。”

  黄二打了个冷战,道:“你为何不早说?”

  诸葛文昌道:“你家夫人命在下只是吊命,这蛊虫发作即使我说了,恐怕她还会以为我想背弃誓言,所以只能等今晚发作之时,让各位验证了。”事实情况却是,他把这回事丢在脑后了,不过如今却可以拿出来要挟黄氏,若仅仅吊命,随时就有可能一命呜呼,万一这小娘子撑不过去可怎么办?

  黄二急道:“那就赶紧用药让这小娘子撑过今晚啊,还说什么废话呢!”

  诸葛文昌看了眼黄二,道:“仅用吊命之药,保不住这小娘子。”

  黄大看了看青娘,道:“徐大姐,这事要如何是好?”

  青娘看了看床上惊雷模样,定了定心神,问道:“诸葛大夫,为何吊命不能保住这小娘子?撑过今晚即可。莫非你还在为王氏做打算?”

  诸葛文昌此时有了救治的理由,不屑这青娘说话,也不生气,道:“众位可知为何这小娘子如今胖成这般模样?”

  三人惊疑,看着他,也不说话。

  诸葛文昌本就没打算要三人回话,自顾自道:“你们自然不知道这苗疆神物。吾也不过偶然间得自前人所著一篇医书中得知,蛊虫要靠人体精血存活,人体身上膏脂若存,身体康健,则有力气撑过每月发作一次的痛苦;反之若骨瘦如柴,身体虚弱,根本撑不过每月蛊虫发作之日的锥心刺骨之痛。”

  青娘定定地看了他一眼道:“诸葛大夫是说,我们为了这小娘子活命,必须要替这小娘子治伤,还要保持她从前模样,否则,这小娘子很容易就死去了,是也不是?”

  诸葛文昌似很佩服似的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也不知是何人给这小娘子服下了这蛊虫,虽能保得一时平安,却也命悬一线,稍有不甚,这小娘子就不能平安长大了。”

  黄二奇道:“难道不是诸葛大夫为了那王氏才给这小娘子服下的蛊虫?”

  诸葛文昌很鄙视地看了黄二一眼:“这蛊虫乃苗疆圣药,哪里是什么人都能得来的?此药已经消失三百余年了,某自问再有本事,也无法寻得这等神物。”

  黄大道:“那不知这蛊虫有何益处?”

  诸葛文昌摇摇头道:“蛊虫各有奇效,某也不知这蛊虫有何益处。非我中原之物,南蛮之物诡异无比,不好猜测。”

  青娘眼中划过一抹沉思,道:“还请诸葛大夫出手保得小娘子性命,明日一早,我便与夫人商议此事。”又回身对黄大道:“将诸葛大夫所用药箱速速提来。”

  药箱寻来,诸葛文昌喂惊雷吃了一粒他自制的保命药丸,又制了一桶让人减少痛楚的药汤,将惊雷置入,几人这才散去。

  第二日一早,青娘就起身前往夫人卧房,准备商议此事。

  黄氏心情自然好得不得了,梳头的丫鬟一时重手,也未惹得这位黄氏勃然大怒,只是骂了几句,让她去院中跪下了事。

  青娘看向黄氏,笑道:“小丫头们到现在梳头还拿不准夫人分寸,是奴婢教导不力。不如今日奴婢为娘子梳一个望仙髻?”

  黄氏点头笑道:“嗯,这些丫头就是不如青娘你服侍得好,也知我心思。不过,看守那小娘子还是得青娘你出力了,你也知道黄大二人虽有武艺,不过到底是男子,交与你我也放心。只是要委屈你了,住那等地方,院中也均为男子。”

  青娘本在轻梳黄氏长发,听到这话,急忙跪下道:“夫人折杀奴婢了,若非夫人相救,奴婢如今已不知身在何方,如今为夫人做事,哪里有什么委屈?”

  黄氏也很得意,道:“青娘,若非这几年有你在我身边提点,恐怕那王氏早已设计令郎君厌我恶我,就是宁儿也不能日日去书院读书。昔日刘邦得张子房得天下,如今有青娘在我身边,绣儿太子妃之位也指日可待。呵呵……快些起身吧,地上凉。”

  青娘眉头微皱,道:“夫人,不可高兴过早,现下奴婢有一事要讲与夫人拿主意。”

  黄氏疑惑道:“快些讲来。”

  青娘这才将惊雷体内有蛊虫,若不及时救治,供应衣食,怕逃不过下次蛊虫发作之事一一道来。

  黄氏一听,勃然大怒:“若真治好了这小娘子,我还拿什么去要挟那王氏?我就等着把这小娘子扔到太后那里,让太后好好看看这王氏和史娉婷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的那一天呢!”

  青娘却似早已习惯了黄氏的怒气,娓娓劝诫:“夫人且莫生气,若此时将这事捅到太后那里,虽解娘子一时之恨,却恐怕两败俱伤,与我等并无好处。我等如今也算是将这小娘子自史娉婷手中救出,称得上是救命恩人了。若能医好她,这小娘子年幼,必定感激夫人和绣娘子,日后也是绣娘子一大助力。王氏作恶,夫人何不行善呢?”

  此时史文绣也走进来,道:“娘亲,青娘此话确是十分有理。若六妹妹真的命丧我等手中,阿母不仅不会难过,恐怕更为高兴。六妹妹聪慧,娘亲若此时做个善人,她必定牢记心中。娘亲,你日后在这院中也多了一份助力,何乐而不为呢?”

  黄氏想了想道:“嗯,说的也是,更何况我与这小娘子也无甚过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为我女儿祈福。他日,若女儿你真的入主东宫,这小娘子怕也不会与你为敌。那王氏在这相府院中一手遮天,她女儿到了宫里难道还能如此?更何况这小娘子甚得太后郎君喜爱,那史娉婷居然为自己树了如此仇敌,莫不了脑子进了水?”

  史文绣轻笑,“娘亲,你以为人人有你这等心胸?你能容得下后院众女人,阿母却容不下,否则为何前些年娘亲与我和弟弟在这院中过得如此艰难,娘亲你还想着要与爹爹和离,回去外公那里骑马放羊?”

  黄氏脸色微红,道:“你这个…….”,被女儿说到了短处,看向青娘道:“这丫头被你教坏了,连娘亲都要嘲笑了!”

  史文绣看向母亲道:“娘亲应该感谢青娘,若非青娘提点你,我们这些时日怎能撑得过来?若非青娘教导女儿示人以弱,女儿又怎能平安长大?”说罢,向青娘俯身施礼:“绣儿谢过青娘往日教导。”

  青娘急忙偏身躲过一礼,又俯身还礼,“绣娘子,你和夫人不是让奴婢无处安身么!”

  黄氏道:“青娘你应该受这一礼,否则依我这性子,吃不得亏受不得气,哪里像如今这般如鱼得水?绣儿如今也有机会入主东宫,你当得绣儿这一礼。”

  青娘道:“夫人言重了,夫人不拘小节,一向率性而为,得史相公青睐,也是应该的。只是如今切不可高兴过早,要想太后和皇上更改旨意,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事到如今,夫人必须前往王夫人处痛陈利害,联手制敌方为上策。”

  黄氏道:“青娘这是何意?”

  青娘道:“夫人娘家身为河东节度使,守大夏北防之门。夫人之女又怎能没有机会入主东宫?夫人看皇上身边贵、淑、贤三妃,哪个不是娘家手握重兵之人?”

  黄氏这才恍然大悟:“正是如此。王氏应该求着让绣儿嫁与太子才是的,只是她平日打压我习惯了,恐怕不会如此作想。”

  青娘道:“所以此事才需夫人前往痛陈利害,二人联手才是。太子地位稳固,这史相公相位才能稳固,更何况柳贵妃之子潞王,与太子年纪相近,母族更是陇右节度使,位高权重,兵精将广,与夫人娘家比起来毫不逊色,若能以此劝说王夫人,则事可成。”

  黄氏不禁点头:“正是正是,不仅手中有她的把柄,而且绣儿对太子还是一大助力,大夫人若能想通那就最好了。我这便前去王氏那里。”说完,便要青娘赶紧为她梳妆打扮。

  青娘此时又劝诫道:“过了这几日,王夫人平了心中怒气,夫人再去不迟。”

  黄氏高声笑道:“正是,想那王氏一直在后院逍遥十几年,如今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怎么也要气上好大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