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有女惊雷 第二十七章 大战
作者:山岚月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长安城以西四百九十六里处,陇州治所陇县,陇山大震关。

  大震关立于陇山之上,扼守由陇山南下至长安的回中道,为大夏二十六关之上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自陇县一路向东过凤翔府,前方再无大型城池阻碍道路,这是吐蕃入主关中逼近长安所需最近的五条道路之一,也是距吐蕃最近的一条路。若无抵抗,吐蕃轻骑兵只需一日便可直抵长安城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陇西节度使派重兵把守这座关隘,力图将吐蕃人阻击在此处。

  吐蕃军队自西而来,一路烧杀抢掠,就地补充牲畜粮草,二十万大军行进速度并不快。自吐蕃犯边消息传至长安之时,过了三日第一批吐蕃骑兵才缓缓来到大震关下。随后众多后续部队开始向大震关慢慢集结。

  纷乱的马蹄扬起阵阵黄色烟尘,遮天蔽日。杂乱的人声,嘈杂的牲畜叫声,让人意识到即将来临的这场大战将会多么庞大。

  足足过了两日,吐蕃军才集结完毕,大营扎在离此十里的陇山脚下。

  大震关厚实高大的城墙之上,陇西节度使柳元辰和二皇子潞王、九皇子益王并肩而立。

  周围军士身披铠甲,军容肃整,目光沉静。弓弩手、刀盾手、长矛手每间隔七尺站立,而每两个军士中间则站着一名辅助民夫;巨大的床弩和投石车每隔三丈一座;滚石、檑木每隔一丈堆放一堆;柴火早已点燃,熬制热油和铅汁的大锅,黑烟开始慢慢升腾。

  望着山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吐蕃军队,柳元辰神情严肃:“大王,吐蕃此次来势汹汹,兵马未分,乃极为少见之情况,想必是准备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攻破我大震关。而我大夏却要分兵把守众多关隘,现今双方人马悬殊,此战必定会十分艰苦。”

  潞王身披金色铠甲,头戴金盔,在众多士兵当中显得尤为高大威猛。他表情阴鸷,目露凶光,狠狠道:“外公何须忧心,越是如此越说明吐蕃人底气不足。否则,又何须集中如此众多人马仅为我朝这一座关隘,想必暴雪令吐蕃人去岁冬天十分难过。吐蕃远来人困马乏,而我军以逸待劳,粮草充足,这些吐蕃人既然来了本王就不会放他们回去!”

  九皇子夏昹身着一袭银色明光铠,肩上红色披风随风招展,手中紧紧握住一柄大马士革弯刀。

  他凝神眺望远方,俊美的面容沉静如水。

  远望好似城墙之上燃烧着的一团火,但近看他神情却又似冬日里的一块冰。

  无人知道这个俊美的少年此刻立于这城墙之上究竟会想些什么。听完柳元辰和二皇子对话,他也并无任何回答,只是依旧极目观察吐蕃军队的排兵布阵。

  太阳已经冉冉升起,暖意融融,看来今日十分适宜出行。

  吐蕃人此时已经整队完毕,两列轻骑兵分为左右两翼,中间留出巨大中空。一阵辘辘的车马声中,原来是马匹拉着攻城器械出现了。

  攻城器械被马匹拉至近处,一群衣衫褴褛打扮各异的男子从后面众人中被赶了出来。吐蕃人挥舞着手中长刀,指使这些百姓从马车上卸下那些器械。看那发式衣着,那些人分明是大夏百姓!

  执法兵砍倒几个看似不听从命令的百姓后,余下众人才头顶生牛皮,立于云梯两侧开始推动这巨大的攻城器械云梯缓缓前行,而众多吐蕃步兵却手执大盾长刀藏身在战车之中,紧随其后!

  这分明是要以大夏朝老百姓的性命作为攻城第一拨牺牲品!

  大震关上,众军士看到这一幕尽是目眦尽裂!他们本就驻守大震关,多数是从当地百姓中招募而来,此刻看到这一幕又怎能不愤怒!

  九皇子夏昹看到当地百姓被吐蕃军士押着强制攻城,忽然轻轻一笑,面色顿若桃花绽放。

  潞王听得笑声,转头深深望向他,拉住他的手,仔细打量道:“九弟,可是吓到了?出出主意你还行,不过你毕竟年幼,这战场杀敌自然是哥哥的事,还是去城下休息吧。待为兄斩得那吐蕃大将,夺了他的金刀送与九弟!”

  夏昹也不看他,冷冷道:“二哥答应过我,要让我在城头亲自观战。更何况,若不亲临城墙,观这两军交战,纵是学了兵法武经也是无用。”

  潞王夏昕笑道:“九弟如今虽有铠甲护身,但战场刀剑无眼,还是小心为上。待这一战打完,二哥亲自教你弓马骑射之术。此时还是下去城墙为要。”

  夏昹点点头,道:“多谢二哥,二哥不必为我担心,我自会护住自己。身为大夏男儿,却不能上战场亲手杀敌,乃是我辈耻辱。”

  潞王夏昕此时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战事紧急。遂对柳元辰道:“外公,军心可用。本王初次经历两军交战,还请您亲自指挥,本王愿为我大军将士击鼓助威!”

  柳元辰微微点头,浑浊的双眼此刻精光闪烁,“大王果真长大了!且看老臣击退这些蛮夷!”

  他转身抽出腰侧长剑,高高指向天空,沉声道:“众位将士!今次吐蕃来袭,竟以我大夏子民攻我大夏城池,此真乃禽兽之举!吾知这其中或许有你们的亲人,你们的族人,但是,你们是我大夏子民,守卫我大夏疆土,今日,这些人若死于吾等手中,是他们的光荣!”

  事实上,城头站立的军士早已经有人忍不住将眼泪流下。但是,此刻,没有人会手下留情,因为若手下留情,死的恐怕就会是他们!这眼泪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悲伤,此刻更多的是报仇的yu望!

  柳元辰环视四周,看众人神情虽然悲伤,但更多的却是怒意,心中暗赞,接着道:“这些百姓是我大夏子民,此战后,吾必妥善安排吾百姓子民后事。”

  “愿为大夏效死!”“愿为将军效死!”众人齐声怒吼!这是愤怒的吼声,它充满了强烈的战意与不屈的愤怒!

  “咚!咚!咚!”沉闷的鼓声响起在大震关,那是潞王在为他们击鼓助威!

  众军士同时注目这位立于城墙之上的皇子,高举武器,齐声大喝:“大夏威武!潞王威武!”

  隆隆的鼓声中,吐蕃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此时城下推云梯的老百姓已经距离城墙不足三百步,就是不杀这些人,在这乱箭纷飞的战场中他们也活不下去的。而紧随其后吐蕃人藏身的战车,虽是木头所制,却厚实无比,更何况此种战车外层还刷了土泥,更是难以引燃。而排在最后的却是攻城利器,吐蕃人的投石车。不过相对于夏军的地理优势,吐蕃人的投石车此时还未到有效攻击距离。

  柳元辰则依据此时地理优势,身边牙将挥出旗子,发出指令。一时间数不清的大小石块遮天蔽日,呼啸着砸向行进中的吐蕃军队。这道长长的抛物线划过,一块块大如磨盘,小如拳头般的石头“砰”“砰”“砰”地落入吐蕃军队之中!

  一时之间吐蕃军队震动!他们还未出手便遭到了第一拨空中远程打击!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有的摧毁了吐蕃军的投石车,更有的直接飞至吐蕃军中,砸死砸伤一片吐蕃人!转眼之间,血肉横飞,呻吟不断!

  “好!”城墙上的夏军见自己军队的投石车一击奏效,纷纷高声叫好。

  而吐蕃军却傻眼了,他们的投石车还没出手,就被毁坏了好几座。这东西可不是他们自己造的,都是抢自夏军的,坏一台便少一台!此时为了攻破这座上关,费了不少力气运来的,如今还未用上便被砸坏,岂不令人气愤!

  吐蕃领军大相禄东赞远远望向夏军城头,他未曾料到,这座关隘平日里哪有如此防守?得来的消息也是这座关隘防守最为松懈,故而才特意挑了此地作为重点突破之地!哪料想城墙今日突然出现了如此多的床弩和投石机,甚为不妙啊!

  而夏军见己方一投皆中,且吐蕃人马甚为密集,这些石头只要扔进人群便会造成一大片的密集杀伤,投石手便更是趁此机会将这不要钱的石头拼了命地似的投入吐蕃军中!

  吐蕃军队形散乱,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将仅剩的五辆投石车推至攻击有效距离。只不过比起夏军的漫天石头雨,这些石头不算太多。一阵石头呼啸而去,有的落在了城墙之上,有的直接砸中熬铅汁和热油的大锅,大锅碎裂,汤汁溅出,伤了不少军士。而且由于城墙之上投石机和床弩密集,这些远程武器也被破坏了好几架。

  夏昹此时就立于这汤锅旁边,幸好距离够远,并未伤及到他,却也惊了他一头冷汗。听着军士们的惨叫声,看着附近军士被铅汁熔化裸露而出的森森白骨,他微微晃了晃身躯,抚住胸口。身边几名侍卫看到此时情状,纷纷劝道:“大王,请至城下,这城墙之上甚为危险!”

  夏昹定住身子,道:“众位不要强逼我下城,二哥还在城头之上,我这做弟弟的又怎能下去?”

  不远处,鼓声一直在响着,由于对方远程攻击武器的到来,击鼓助威的潞王也被自己的护卫团团护卫住。

  众侍卫看到九皇子抬出了二皇子说事,也无法,只得一同护住这位少年皇子。

  柳元辰看到吐蕃军投石车攻击面色不变,“床弩手,放!”

  随着一声令下,四尺多长足有小儿手臂粗细的巨大箭支,呼啸着飞往对方投石车和人群!那箭支箭头呈月牙形,像是个小铲子,一箭过去能穿透好几个人!这样恐怖的杀伤力,引得吐蕃军队更是一阵混乱!

  在双方你来我往的石头飞战当中,云梯已经被推至城下,有的更是将副梯搭在了城墙之上!双方已经进入了短兵交接的白热化阶段!一盆盆滚烫的铅汁液被泼了下去,直接将那欲爬上城墙的士兵浇成白骨!有些士兵虽有生牛皮护住全身,一盆滚油泼了下去,再被火把点燃,便是一片火人惨叫!

  而由于云梯搭上城墙,吐蕃人便开始不要命似地冲向云梯,准备爬上城头!也有不怕死的轻骑兵来到城墙下面与夏军对射,只是吐蕃军远程攻击武器不足,不能制造大片石头雨,因此这些弓箭手威胁不算很大。

  尽管唐军手段众多,但是耐不住对方人多,仍是有不少人爬上了城头。城墙之上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连辅助民夫也纷纷拿起自己准备的武器加入了这场战斗!

  一名吐蕃军士上得城头,砍杀了云梯口处的一名夏军后,看见夏昹盔甲华丽,却身材矮小,便挥舞着手中弯刀直奔夏昹而来!而夏昹身边侍卫此时正忙于攻击攻上城墙的吐蕃兵,渐渐远离夏昹身边,陷入缠斗,急切之间哪里来得及回身相救!

  夏昹看着这叫喊着冲自己奔过来的吐蕃兵,心中反而平静下来,握紧手中钢刀,两眼紧盯那吐蕃兵挥刀动作,微一侧身,钢刀刀身雪白晶亮,反射出来的光线刺得吐蕃兵一时闭了眼睛,电光火石间,夏昹手中钢刀挥出,划过他的颈项!大动脉被割裂,血液如喷涌般横飞!众护卫眼看着那少年挥出那惊艳一刀!而那吐蕃兵直到临死前还似乎不相信为什么这么一个看似柔弱不堪地小毛孩子兵竟要了他的性命!

  鲜血溅了夏昹一身,银色的铠甲上,红色的鲜花绽放!

  他用手轻轻拭去脸上湿意,低头看向手中血迹,一直有些微晃的身躯反而在此时站直了。

  几位侍卫惊呆了,红色鲜血在那苍白如玉的脸上显得如此诡异妖冶!这是那个苍白瘦弱的少年吗?那一刀挥出的力道,那充满算计的反光,那没有丝毫迟疑的反应,一刀划过!彷佛就如暗夜里的豹子一般!这是一个初次杀人的少年吗?为什么他如此冷血如此冷静?

  一名看起来十八九岁的高大侍卫,挥手劈死一名吐蕃士兵,便粗声叫道:“大王莫怕,俺周大牛前来护你!”

  夏昹闻声看向这名憨厚侍卫,却微微一笑,“本王不怕,你也勿须护我,你我二人在这城头杀敌便可!”

  周大牛被这一笑震了一下,为什么一个少年的笑也能让俺觉得有点紧张呢?却也不再去想,也没时间去想,挠了挠头道:“大王是条汉子,俺在你这个么大的时候还没杀过人呢!”

  其他侍卫也再次围上这位少年皇子,此时这几人再也没有对这少年男生女相的厌恶,反而觉得这少年真是杀神转世!军人敬重的就是最勇猛的汉子!九皇子在此刻赢得了这些人的尊敬!

  虽然吐蕃军勇猛且人数众多,但夏军滚石、热油、铅汁源源不断地从关隘里各处运来,投石机彷佛永远也不会停歇一般,床弩射出更是一箭穿几心,吐蕃人实在承受不住如此大的伤亡,几个部族首领纷纷前去吐蕃大相禄东赞处,要求暂缓,给他们的部族留下一点种子……

  禄东赞看到如此情形,也只得休兵。持续了两个时辰的大战,终于暂时停歇下去。

  ……

  是役,双方在大震关鏖战十日,吐蕃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军心不稳。而夏军似乎是在以倾国之力在打这场战争,武器、箭矢、医药等物资不要钱似地从长安运抵此处。

  第十日凌晨,天色将亮之时,泾州军突然出现在了吐蕃军大营后方,大震关打开城门,潞王带领众将杀出,两军人马前后夹击,吐蕃大败!举国欢腾!

  吐蕃大相禄东赞率众将亲往长安城向大夏皇帝求和,吐蕃人一向是习惯打不过就求和的,反正大夏天朝上国自诩以德服人,并认为杀俘不详,因此投降认输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强者为王,向一个强者认输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求和过程很顺利,大夏皇帝亲赐吐蕃绢帛二十万匹,喜得吐蕃众人高兴不已,这要是卖去天主那边得换回多少东西啊!谁料,乐极生悲,天降大雨,陇州一带道路泥泞不好通行,为了带回这二十万匹绢帛,吐蕃军只得改走邠州道,路过野猪峡时,大夏军士埋伏于峡谷两旁绝壁之上,以擂石堵住峡谷两边出口。众军士射下火箭引燃了二十万匹绢帛,吐蕃二十万大军,就此全部消亡!

  此役,称为火烧野猪峡。与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一役齐名。吐蕃人在那场战役后老实了好几年。

  普通民众知道的只是,吐蕃人渡过黄河之时,河神大怒,掀翻了他们的船只。

  许多年以后,当这场战役的秘密终于被揭开,很多人一直在研究这场战役,究竟是谁做出如此大胆之事?天降大雨,真的是上天给大夏的恩赐么?

  、、、、、、、、

  5K字大章哦,俺也挠头,为毛俺学不会做2K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