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第二十章 偶遇
作者:茱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来人越走越近,已经可以看出是三个美妇和两位大家小姐,后面还跟着几位丫鬟婆子。碧荷院的女咨客在前面引路。姚咨客已经上前行礼,然后率先走近亭子通报,“平南王府的女眷过来了。”

  这位姚咨客很是知情识趣,论地位平南王府的确比楚侯府和苏府高,她们女眷过来,不能算拜见,只好囫囵说过来了。楚三夫人和苏夫人闻言,立即带着几个孩子走出亭子间迎接。

  互相行礼后,锦姐儿好奇地看着来客们。这几个人中,她见过三位,其中梳着牡丹髻,带着赤金凤凰发簪,穿着大红色刻丝牡丹花通袖衫的就是陈倩然,她在两年前嫁到平南王府,本来她和楚家五爷的婚事取消后,以她的年纪很难说到一门更好门第的亲事。但是也是她运气好,平南王府的嫡出幼子,原来的未婚妻突然病逝了,平南王府担心会传出儿子克妻的名声,就从马上能出嫁的女孩中挑选合适的,刚好陈小姐她说话做事爽利,身体健康,活泼开朗,平南王府的老王妃很喜欢她,就算陈小姐比自己心爱的孙子大上一岁,也亲自择定了陈小姐做孙媳妇。陈倩然也争气进门三个月就有了身孕,一年内就生了大胖小子,再加上老王妃和王妃都喜爱她,她如今在平南王府中的地位稳稳当当的。

  陈倩然如今是平南王府的四夫人,她旁边那位是平南王府的世子夫人,也就是大夫人。大夫人旁边那位夫人很眼生,锦姐儿也不确定是否见过她。后面的两位小姐,一位是刘诗诗的同母妹妹刘雅娘,刘诗诗这两年也出嫁了。另外一位小姐,锦姐儿确信没有见过,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只见她穿着粉蓝色比甲,梳着弯月髻,头上首饰不多,只点缀着蝴蝶发簪,皮肤白如玉,杏眼水汪汪的,鼻子小巧,嘴唇红润,好一位美佳人。

  许承周早已跟着出来行礼问好。锦姐儿刚才忙着看美人,没有留意他的举动,现在看过去,只见他静静立在一旁,十分规矩的样子。反而是那边那位小姐忍不住看了他好几眼,然后就脸红如滴血般,把锦姐儿看的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呀?

  楚三夫人和苏夫人把平南王府的一行人迎进亭子间,刚好坐得满满当当的。仆妇们忙着把桌上的剩菜剩饭撤下,换上好茶和点心、水果等等。刚才在亭子外,世子夫人已经为大家做了介绍,锦姐儿不认识的那两位,一位是杭州知府的夫人,另外一位则是她女儿,这位夫人跟世子夫人年轻时候是闺蜜,今日是约好一起出来玩的。

  锦姐儿暗中吐了吐舌头,看来这位杭州知府回京述职了,不知道是连任呢还是改到别的地方当父母官呢?还是调到京城呢?不过这些都跟她没有关系,她只是暗暗八卦这位杭州知府小姐和许大公子之间的事情,许大公子正襟危坐,照道理,这么多女眷,他一个未婚男子应该回避才对,但是他还是很淡定地坚持留下来了,大家也不好赶他走,只好当他不存在了。

  依照锦姐儿的观察,许大公子眼睛很规矩,只是耳朵竖起来了。杭州知府千金和夫人则是不是飞几个眼风过去,神色可疑。锦姐儿很囧地想,不会看对眼了吧?许大公子的家就在杭州府,他们也许互相认识呢,但是除了初见面打了招呼外,好像这三人又没有交谈的意向了。

  夫人们说话本来也可以很八卦的,但是孩子们也在场,因此也只能中规中矩地说说风花雪月,交流下对美食、衣裳等等地看法。刘雅娘和知府千金都很害羞,基本不说话。锦姐儿她们只好努力帮着长辈招待这两位同辈。

  锦姐儿凑过去装天真说,“雅娘姐姐,诗诗姐姐今天怎么一起出来玩呢?”

  刘雅娘虽然不及嫡亲姐姐貌美,但是也是一位清秀佳人,说话轻声细语的,她羞涩地回答,“姐姐她嫁人了,自然不能随便约好一起出来玩了,不过下次她们家有聚会的时候,一定会请你们去参加的。

  ”

  锦姐儿很苦恼,她其实很讨厌参加这种千金们的聚会呀,因此她开始郁闷地吃水果了。

  宽哥儿则问知府千金范小姐,“范姐姐,你们从杭州府上京,一路上看见什么好玩的,吃到什么好吃的不?”

  这位范小姐在家的时候,很少出门,上京的时候有丫鬟婆子看着,也很少露面接触到车马船外的生活,因此她想了想也说不出有啥好玩的,只好含糊地说,“坐船的时候晕着船,没有仔细看,不过从窗外看出去,江水和海水的感觉很不一样,只可惜我晕船,所以留下的坐船记忆都不是很美好。不过一路上在通州过夜的时候吃到了当地的烧鲇鱼,很美味”

  宽哥儿似乎对美食很感兴趣,一直缠着范小姐,让她说她在路上都吃了啥,有什么好吃的。锦姐儿懒懒看了他几眼,好一个吃货。

  玉姐儿则跟陈倩然在说话,陈倩然似乎在说着她儿子怎么可爱,怎么调皮,玉姐儿很喜欢小孩子,因此附和地惊叹着,两人谈得甚为欢快。

  平南王世子夫人似乎只是单纯地带着闺蜜和闺蜜女儿认识一下苏府和楚候府的女眷,坐着谈了半个时辰,就告辞走了。“我们还要去挑选衣服,先走了。”

  楚三夫人和苏夫人站起来送她们,“我们上午已经逛好了,现在打算好好在这里乐一乐。”

  范夫人和范小姐临走时候又看了一眼许大公子,许大公子也站起来送她们,等她们影子远去了,他也告辞了。

  看着姚咨客和许大公子的背影,锦姐儿不禁跟苏夫人嘀咕,“娘亲,许大公子不会是特意过来等着看范小姐吧。”

  苏夫人用手指点了点她额头,“你这个鬼精灵,什么都瞒不过你。”

  又对楚三夫人说,“我们都不知道世子夫人她们在碧荷院,许家这小子居然还能猜出她们会过来我们这里,真是奇怪了。”

  楚三夫人笑着说,“这孩子是聪明,可惜母亲早逝,在家里没有个帮忙的人,这么多年一直在外公家。我听说杭州那边的许家给他说了门亲事,就是范家小姐。”

  苏夫人吃惊了,“就是刚才这位范家小姐?”

  楚三夫人点了点头,“应该就是了,我听说杭州知府家只有一个嫡女,总不能为他说了庶女做妻子吧。”

  苏夫人似乎有所思,“不知道他继母为人如何,如果娶的是这位范家小姐,看起来倒也般配。”

  楚三夫人自己笑起来,“再好的继母,也难免会为自己的孩子着想。他继母也有两个儿子的。这孩子也是倔强,这不,自己跑过来看未来妻子了,这样看下来,不知道他中意不中意。”

  苏夫人又说,“不满意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锦姐儿插嘴说,“我觉得许哥哥和范姐姐挺相配的。”

  宽哥儿也不示弱,“我也觉得是。”

  楚三夫人掐了一把宽哥儿的脸蛋,哈哈大笑,“你们两个也知道什么叫相配?”

  苏夫人在一旁听得也是觉得好笑,又赶紧叮嘱这几个孩子,“今天这件事,你们谁也不许跟别人说,免得生出事端来。”

  锦姐儿她们整整齐齐地应下了。这边桌子已经又上了莲子百合糯米粥。苏夫人和楚三夫人怕几个孩子刚才没有吃饱,勒令每个人都得喝光这碗粥。

  喝完粥后,几个人又坐着聊了一会,就去院子里面随意走走瞧瞧,其实这个院子未必就比苏府和楚侯府的后花园漂亮,大家只是图个新

  鲜。碧荷院院子中种着各种花,听说这里的主人是个爱花的人,在京郊还有一座花场,因此这里的鲜花也种得比寻常府邸后花园中的花还要好。

  赏了一会花,看着天色不早了,苏夫人和楚三夫人才心满意足地带着几个孩子坐马车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