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第二十七章 离别
作者:茱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进入夏天,曹氏的胎已经坐稳,但是此时苏瑾和曹家的书信都已到来,并劝说曹氏在京城生儿,因为这年年底,将举办苏瑜的婚事,届时苏瑾会再回京,这次他回京可以带出生后的孩子和曹氏一起回边关。曹氏虽然十分想念家乡和丈夫,但是也只能接受众人的好意,好好在京城待产了。锦姐儿和玉姐儿每天都分别陪着她,好歹也能让曹氏的心情一直保持愉快。锦姐儿还偷偷跟嫂子说了,等到明年的时候,要跟着哥哥嫂子去榆林住一段时间。

  三月的时候,宽哥儿那边传来消息,宽哥儿被他父亲安排跟着许承周一起前往江南。许大少也算是个奇才,不只已经是举人身份,还考取了武秀才,年纪轻轻已经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这次他是计划回乡筹备婚事。而宽哥儿在京城被宠得很难静下心来学习,被遣送到江南书院苦读,等到两年后回京参加考试。

  临走时,宽哥儿还想尽方法来见了锦姐儿一次,锦姐儿是没有作为未婚妻的羞涩感觉,所以见面的时候还是大大方方地祝愿他早日学成归来,考取功名。宽哥儿则依依不舍地送出了各种小礼物。宽哥儿去了江南后,每个月都有书信送回京城,而且必有一份是给锦姐儿的,有时候,还会让人捎回几份江南特色的礼物给锦姐儿。苏夫人心中十分欣慰,自己这个侄子对自己的小女儿这么好,小女儿的婚事看来不错的。锦姐儿除了有时候担心表兄妹成亲,子嗣艰难外,生活都很悠闲自在。

  九月,苏瑜结婚。十一月,曹氏产下一个大胖小子。二月,邓氏有孕。三月,苏瑾带着曹氏、儿子、锦姐儿一起启程去榆林。玉姐儿帮着苏夫人管理家事,等到第二年,锦姐儿再回来参加玉姐儿的及笄礼。

  苏夫人原本舍不得小女儿离开身边,但是锦姐儿撒娇说,以后结婚了也是生活在京城,而且结婚后更加没有办法出去看看外面的生活,想趁着出嫁前跟着哥哥嫂嫂出远门玩玩。苏夫人想想也是心疼小女儿,虽然十分舍不得,但是还是说服丈夫和公婆,让锦姐儿跟着大儿子、大儿媳妇去榆林生活一阵子,反正孙子华哥儿,也需要人帮忙照顾。

  锦姐儿觉得华哥儿的长相充分体现了混血儿的优势,奶白色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褐色的瞳孔,很温顺的俊美。而且性格还很乖巧,只在饿了的时候,或者拉屎拉尿的时候放声嚎上几下,其他时候都不会哭闹。

  从京城到榆林,坐上马车,也需要十多天,更何况带着才四个多月大的华哥儿,旅程的速度必须放慢,预计要走上二十天才能到达。苏夫人和苏老夫人十分担心,一定要让他们带上两个乳母。其实曹氏奶水足够,她一直坚持自己喂养华哥儿,不过锦姐儿十分理解,在古代这种条件,婴儿的夭折率十分高,她安慰祖母和母亲,再不济,她自己也懂一些医学知识。而且华哥儿很喜欢这个小姑姑,只要是小姑姑抱着,就会满足地笑着。曹氏都有点吃味他对小姑姑这么好。

  出了京城,锦姐儿十分快活地盯着车窗外的景色看,华哥儿不睡的时候,她还会抱着华哥儿一起看风景,还不停将景色说给华哥儿听,说也奇怪,华哥儿十分似乎能听懂似的,还时不时回应几句哦啊哦啊,每当这时候,锦姐儿就会狂亲华哥儿一轮。曹氏就在旁边吃吃地笑,似乎这两人的互动很好笑。

  渐渐的,官道上各色人多了起来,还有好几回,都能看到一些异族商队。在驿站歇息的时候,一个商队的领队还认识苏瑾,主动跟苏瑾打招呼,原来他们也是需要取道榆林,因此他们就跟苏瑾这一队人会合,一起出发一起歇息。休息的时候,锦姐儿见曹氏不用带面纱就在外面吃饭,也跟着不带面纱,苏瑾因为好多年都在边关生活,对此已经很习以为常,反倒是锦姐儿身边伺候的人好几次提醒锦姐儿带好面纱,免得被外面的男人看去了。

  曹氏生产后已经将养了四个多月,已经完全恢复了身体,因此有时候也会嫌弃马车憋闷,改骑马。每当这个时候,锦姐儿就很有怨念地抱着华哥儿坐在马车上,华哥儿在马车上还是很不舒服,只肯跟自己的娘亲或者小姑姑抱着。所以锦姐儿只能等曹氏过足了骑马瘾或者需要喂奶时候,才能出去骑着她那匹小母马,这匹马还是大嫂曹氏送给她的。锦姐儿跟曹氏说,等去了榆林,要找机会跟嫂嫂比赛骑马。曹氏抿嘴笑着应下了。瑾哥儿知道后,以同情的眼光看着锦姐儿,“妹妹,你输定了。”锦姐儿故意沮丧说,“输给嫂嫂,我心服口服。”惹得曹氏连声承诺会教锦姐儿,让锦姐儿有机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经过太原的时候,苏瑾在一家旅店歇息了一整天再重新出发,趁着在太原停留一天,锦姐儿拉着大哥带着她出去逛街。现代的太原,锦姐儿前世的时候去过一次,现代城市的模样已经让人想象不出古代的名城样子。因此她决定好好看看这所曾是龙脉之处的城市。虽然她所处的年代并没有李世民的存在。但是前前朝的开国皇帝就是发家自太原,太原至今都有皇宫的别院。

  古代的太原已经十分繁华,而且异族人很多,到处可见金发碧眼的人,甚至偶尔还能看见黑人,更别论古代阿拉伯人了。在太原的香料市场中,锦姐儿看见了一个十分美貌的女子,她看起来是某个香料店的老板,坐在香料后面,不发一言,却艳色惊人。锦姐儿频频看她,她还很好脾气地对着锦姐儿一笑,真是百花盛放的笑容。锦姐儿十分艳羡对方的美貌,决定回旅馆就把这位美人画下来,以后带回京给娘亲和姐姐看看。瑾哥儿看见自己妹妹这副样子,真是好气又好笑。赶紧拉着她走了,免得继续丢人现眼。锦姐儿故意打趣哥哥,“怪不得哥哥看不上京城的闺秀,原来在这边能看到这么多美丽女子。”瑾哥儿瞪了她一眼,“净胡说八道,你还是不是女子?怎么看到美女就迈不开腿。”锦姐儿故意叹息道,“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女孩子更加爱臭美呢。”

  经过奴隶拍卖场时候,男男女女听天由命的样子,令锦姐儿心中不忍,她拉住哥哥,说,“哥哥,你看,那边有一个人生病了。”

  瑾哥儿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只见在被拍卖的一排男子中,有一个男孩子似乎生病了,躺在地上,被抽了好几鞭,都动不了,旁边有一个比他更小的男孩子在尝试努力拉他起来,并帮着挡鞭子。

  锦姐儿拉着哥哥的手,“哥哥,我们买下他们吧,他们这么小,好好调教,以后可以帮忙的。”瑾哥儿犹豫起来,“他生病了,我们要赶路,还有华哥儿,带着他们不方便。”

  锦姐儿摇摇哥哥的手,“哥哥,我们先买下吧,送他去医馆看看,如果不方便带着走,就放他们自由好了。”瑾哥儿想想,就依了锦姐儿的要求,反正买下一两个生病的人,也不会花费太多钱。但是他担心锦姐儿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恐吓她,“如果买下这两个人,哥哥就不会买礼物给你了。太原有很多京城没有的新鲜玩意。”

  锦姐儿哪里在乎那些东西,坚持让瑾哥儿买下那两个人。并送到医馆,大夫看了后,说,只是饿坏了,身上有一些伤口也溃疡了,好好休养下就好了。这两个人害怕瑾哥儿丢下他们,一定要跟着回到客栈。瑾哥儿看见了,也怜悯他们两个,就带着他俩回到客栈。曹氏大吃一惊,这两兄妹,怎么上街就买了两个人回来呢。

  瑾哥儿亲自去问了这两个男孩子,原来他们是兄弟俩,原来是农家子,结果家乡饥荒,逃荒途中,父母双亡,被族人卖了。哥哥之前想带着弟弟逃走,结果挨了一顿毒打,还被饿了好多天,伤口一直好不了。两人姓牛,大哥叫牛大毛,弟弟叫牛二毛。瑾哥儿让

  弟弟好好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裳,再让弟弟帮着哥哥搽干净身体,上了药,换上干净的衣裳。第二天赶路的时候,还让大毛坐在一辆马车上。

  其实牛大毛身体底子挺好的,养了两天,就可以下地正常行动了。他们俩感激瑾哥儿,平时都抢着干活。锦姐儿看在眼中,就对哥哥说,“恭喜哥哥得了两个好帮手。”瑾哥儿也看出来,这两兄弟,身体比较壮实,也适合练武,特意交待手下提点教下,假以时日,他们俩也能成为好护卫。

  锦姐儿在路上也会写书信,偶尔还会画上路途所见所谓,到驿站的时候,就让哥哥托人送回京城给娘亲和姐姐看。她果然将在太原看见的美女,还有买下的两兄弟,还有华哥儿平时的各种神态,都画下来。还有她看见的一些觉得新奇的风景,都统统画下来。结果走了二十多天路,送回京城的信都有四五次了。瑾哥儿笑话她恋恋不舍家,直言尽早送她回京城。惹得锦姐儿很不高兴地跟曹氏说,哥哥有了嫂嫂就嫌弃妹妹了。把曹氏闹了个脸红。

  就在两兄妹互相玩笑中,榆林出现在众人的眼中,前面就是榆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