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失心记 五十 阿三和三嫂
作者:唐半闲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两天后,杜仲出现在了这个名叫清湖县的县城。对,就这么巧,就是当年赛龙舟的青湖,只不过那湖甚大,她在南端,赛龙舟的湖州城在北端而已。

  到了青湖,杜仲先去县城里上等的旅馆投宿,好好洗了洗一路的灰尘,然后去买了好几身中年男人衣裳——她还是觉得当男人方便。再溜达了两天,去湖边看过了以后,她想反正没事可干,当年羡慕别人湖上泛舟,她不如来泛个过瘾,去湖上过段日子消遣消遣!

  为了这个人生大目标,她做了充足的准备。干粮,青菜,作料,渔具,换洗衣裳,还去药店买了不少药材——具体的药她得自己配。

  万事俱备,只欠一条船。这几天杜仲都在为了这个事儿打转,找中人,自己亲自去船行看,去码头打听,前所未有的热情。最后还真让她给找到了一条不错的。那船有大半丈宽,有两丈多长,七成新,是一户渔民去年才打好的,但是他娘子又要生了,而且家里的老娘也身体不好,就准备回家种田,不打鱼了。杜仲见那船保养得不错,那汉子也是个憨厚的,就跟他讨教了很多湖上生活的法子以后,果断地用四十两银子买了下来。

  船到手以后,本着低调的原则,杜仲还对船做了部分改装。首先,加个乌篷,免得睡觉的时候淋雨;在里面加了一张小床,一个柜子,旁边还有一套小桌椅;在前板上放了张小几和一把小椅子,旁边还有炉子和锅碗瓢盆等,准备用来做饭和吃饭;后板上擦得干干净净,就放了张毯子,用来午睡。

  基本完事。

  在清湖县混了一个来月,当地好些人认识了一个叫杜老二的外地人:一个落魄文士,应考无门,家道中落,薄有资产,为人豪爽大气,准备一个人去湖上打渔生活。卖乌篷的,卖渔具的,卖桌椅的木匠,甚至卖菜的,都跟杜仲很是熟稔。杜仲一个人不想吃旅馆里的饭菜时,也不时买点小东西到这些人家家里去蹭饭。她其中跟木匠阿三甚是相得,出发的前一天傍晚,她又拎着一条猪肉来阿三家了。

  “阿三阿三!你在家么?我来蹭饭!”杜仲大声敲门,毫不忌讳地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院子里的阿三娘子听到了,赶紧叫他们的小儿子狗仔过来开门。狗仔八岁,最近换牙,门牙全部失守,偏他又爱笑,一笑就是一口风。

  “杜叔,你来的正好,我娘正准备淘米下锅咧!”

  杜仲把肉递给他,顺便揉了揉他的一头黄毛,骄傲地道:“那是,也不是看看你杜叔是什么人,能掐会算!这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嫂子,多放点米,晚上你给我们做红烧肉吃,我要多吃碗饭咧!”

  阿三嫂跟阿三一样,都是爽利大方的人,闻言嗔了他一句道:“啧啧,这条肉怕是有三四斤吧,你钱烧得慌!——你没看见你三哥?他去叫你了,说你明天就出湖,今天叫你过来一起吃饭!——你说你啊,叫你搬过来住你也不搬过来,一个人住什么旅馆,钱烧得慌!”

  “嫂子,你就别念叨我了,我这不没娶亲吗,等娶了亲就不乱花钱了,一定老老实实地把钱都交给娘子管。——我说三嫂,你说你娘家妹妹嫁那么早做什么?!你肯定还有堂妹表妹的,只是故意不告诉我,怕我娶了去!嘿——”

  “少在我面前花花肠子!你说对了,我有妹子也不介绍给你!——介绍给你干嘛,陪你去湖上喝西北风啊?!好好的营生不干,一心想着去湖上过日子,真是十里八乡的都没见过你这样的人!”

  “得了得了,嫂子我不娶了还不行吗?你就别念叨我了!——比我娘当年还念叨!要不我也跟狗仔一样,叫你声娘——”

  三嫂看着面前岁数比她还要大,吊儿郎当说话还跟个孩子似的不带门的汉子,一时火气上来就一口就啐了过去:“我呸!就你那熊样,看着比我娘还大咧!哼,别说这辈子,就是下辈子你也别想娶我家姐妹!”

  杜仲见三嫂动了真气了,连忙插科打诨到:“知道了知道了,嫂子家的女眷都是天仙下凡,我等自然是不能肖想的!哎,生不逢时啊——”

  三嫂被这话给气笑了:也是,她跟这么个人生气做什么,又不是她的谁!不过是几句玩笑话而已!于是她又露齿一笑,嗔道:“少在这里给我掉书袋!反正我是说不得你的了,以后有治得住你的人!”

  “咳咳——我三哥走的哪条路?”杜仲赶紧岔开话题。嫁了人的女人就这点不好,老想着要给人做媒,好似她自己嫁掉了很了不起似的,也一定要把别人赶紧的推进婚姻的泥潭!

  还啰嗦得要命!要是不岔开话题,她就能一直说下去,说到明早她上了船为止!

  杜仲完全忘记自己也是个女的了,在心里把已婚妇女抨击了个十万八千遍。

  “不用去找他,一会儿他找不到你就自己知道回来了!晚上你除了想吃红烧肉,还想吃啥?”

  杜仲一把捞起朝她跑过来的阿三家的小女儿,五岁的猫仔,弯着腰挠得她咯咯直笑,也笑着大声回三嫂道:“随便,你做啥我吃啥!”

  跟孩子玩闹可以,但是不能让他们太近身,怕碰到胸——她这胸也不知道怎么长的,裹了十来层布都裹不住,还是涨鼓鼓的,要不是她经常一身邋遢,估计也不好隐瞒呀。

  话说,当个大姑娘真的是很不方便。不要说这样跟人称兄道弟,就是抛头露面都有人说三道四。要是大伙儿知道要出湖的是个大姑娘家,估计不但什么都不会卖,还会直接送她一个猪笼,就地在湖里浸了吧。

  几人正说笑着,阿三回来了。

  “杜兄弟,我刚去找你呢,没想到你还快一步,自己就过来了!”

  杜仲哈哈一笑,拉着脚下的猫仔道:“三哥,那是我自觉,不用你叫,我自己就过来了!”

  三嫂见三哥回来了,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拎着进了伙房,要他帮忙烧火做饭做菜。

  这就是杜仲为什么喜欢来阿三家最大的原因。阿三和三嫂感情非常好,两人从来都是有说有笑有商有量的。三嫂做饭阿三就去烧火,三嫂去洗衣服阿三就扫地,三嫂教儿女阿三就在旁边附和,要是阿三在做木工,三嫂就在一旁帮着递木头。杜仲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就是阿三在弯着腰刨木头,刨完了一根,他头也不抬,下一根就到了他手上,等他刨完了手上的,就看到地上整整齐齐地按长短和功能放了一堆刨好的。然后他捶钉子她就递钉子,弄好了一个她就放在一旁……

  杜仲觉得他们的劳作仿佛跟街头玩把戏的一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后一会儿,一把结结实实的小椅子就完成了!

  晚上躺在床上,杜仲想了很久,最后得出了结论:这才是她想要过的日子——找个男人你唱我和,一起平凡地劳作,挣点小钱养家,再生一两个儿女……

  可惜孙遇不可能会是这样的人。

  晚上杜仲在阿三家饱餐了一顿,还跟阿三两个喝自家酿的米酒,直喝到走之字形路了,才踉踉跄跄地往旅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