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第二十三章 祈福
作者:郁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日清晨,孟胜龄觉得身上烫得厉害,喉咙生痛。嗓子也暗哑了。知道自己夜里受了凉,感冒了。

  卢夫人便将孟景然叫了来商量:“老爷病了,你快去将太医请来瞧瞧。”

  景然忙问:“不知是什么病,症状厉害不?”

  “也不妨事,不过是感冒。但也得请了大夫来开两剂药。恐怕也上不了早朝了,你去替你爹告了个假。要快。”

  孟景然答应着去了,叫了管家去请太医,自己则进了宫。

  孟嫣然准备来给二老请安,闻得父亲染病,于是亲自下厨做了一碗红枣枸杞冰糖燕窝粥来,让巧珠捧着。一步步向卢夫人的房里走来。

  “给太太请安。”

  卢夫人见她几日也还安静,大约是因为要出嫁了,女孩家难免有些羞怯。其实嫣然舍不得的是父母。

  “听闻老爷病了,女儿下厨房做了这碗粥来。”

  卢夫人说:“我拿进去吧。你爹身上不舒服,自然不喜欢人打扰,你晚些时候过来也一样。”卢夫人见嫣然又弄这些玩意本来要生气的。可想到毕竟是女儿的一片孝心也不忍责备。

  嫣然答应着:“那女儿晚些时候再来给老爷请安。”

  卢夫人身边的丫鬟接过巧珠手中的捧盒。卢夫人掀帘进去。

  孟胜龄艰难的说:“莫不是嫣儿来过么。”

  卢夫人笑道:“是啊,她还特意给你做了一晚粥。”

  孟胜龄说:“昔日都说我宠溺她,难得她有这一份真心。她是个挺好的孩子,不要太为难她了。”

  卢夫人见孟胜龄说话艰难。就不让他多说话。接着孟胜龄几房姨娘侍妾来看望过。紧接着太医就来了,卢夫人带着女眷忙闪到了屏风后面。太医例行公事的诊了一回脉,又问了几句话。随手写下了药方,交给了小厮,又拿给景然看过。

  太医笑道:“大人这病不要紧,不过风寒感冒。病是极小的,只是大人上了年纪还是得修养两日,饮食也以清淡为住,记着腥荤,吃两剂药,汗发出来就大好了。”

  孟景然替孟胜龄谢过。

  太医忙说:“老夫不敢当。

  孟景然又说:“劳烦太医了,还请太医到外间喝茶。”

  太医起身说:“只因老夫还要去何郡马家,实不敢相留,改日再谢。”

  孟景然差人送太医出去。自己则又回到房里,听孟胜龄有何吩咐。

  孟胜龄欲将起身去上朝,被景然阻止道:“老爷躺着就好,何必要起来。”

  “我还得去朝里,太子那里也还有事。”

  “父亲已经这样了,怎么好去宫里。刚才太医还说要修养两日。父亲不必担心,孩儿已经去告了假。老爷还有什么要孩儿传话的,孩儿定去办理。”

  孟胜龄觉得身子很沉,又躺了下来,对景然说:“也好。你去我书房里看看。书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是让太子要读的书的名目,你去拿给太子。”

  孟景然有问过还有什么事,自己才领命而去。

  卢夫人坐在床沿相陪,又让婆子烫了烧酒来,拿了热手巾来给他敷上。孟胜龄半闭着眼睛低声的说:“景然的婚事在前,要提前准备了。酒席上要用的器具,婚礼上要用的东西。都得提前准备,没有的要尽早敢着去采办。还有针线上的这些事,也得份给人去做。还要去问问温家什么时候下定礼。要请那些宾客也得先列出来。免得到时候糊涂。”

  卢夫人说:“我都知道,老爷放心。”

  孟胜龄又说:“你去和那些管事的媳妇商量,也让账房里列个预支出来。这是我们家的第一件喜事,也全凭皇上的眷顾。那温家也是大家族。万事不要想着节省,该用的就要用。”

  卢夫人一一应了。

  孟胜龄一时说了那么多话,感觉嗓子不舒服。卢夫人立刻端了水来,亲自去喂。孟胜龄喝了水刚躺下,沈老夫人扶着丫头就颤巍巍的进来了。

  孟胜龄忙要起身,被沈老夫人拉住:“你躺着就好,何必起来。”

  孟胜龄欠身说:“儿子不敢让母亲亲自过来,该儿子去看望母亲。”

  “你都病了,还将就这些做什么。仔细身子。你渐渐也上了年纪,比不得年轻的那会儿。”沈老夫人嘱咐着。又询问过用什么药,请了哪个大夫来看的,吃什么东西。卢夫人起身一一代答了。

  沈老夫人也不敢久坐,深怕自己在这里孟胜龄不能好生休息。

  沈老夫人又来到嫣然的房里,嫣然正在院子里看花。见沈老夫人来了,忙迎上前去。

  “老太太怎么来了。”

  沈老夫人笑道:“我来看看我的乖孙女儿。”

  嫣然笑道:“老太太快请屋里坐,巧珠。快将那新茶沏来。”

  老太太说:“眼看这天气越来越热了,还是你这屋子凉快。”

  嫣然甜甜的说:“还是当初老太太疼孙女,将这屋子让给孙女住。这里后面全是高高的梧桐树,也阴凉,也幽静。”

  “只是得将纱窗关好,进来了蚊子,虫子就不好了。”

  “老太太说的可不是,这屋前屋后,花多树多,很爱招惹这些。这到了夏天啊,香炉里的香一天到晚都不曾熄。”巧珠说。

  沈老夫人招手将嫣然叫了过来,怜爱的抚mo这她的头发说:“我有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快要添你老爷了。眼看着我们景然要娶妻,嫣儿也要嫁人了。岁月不饶人啊。你看我头上的白发,都快要全白了。我也老了,看着你们都有了着落,我心里也喜欢。我只有你爹这么一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你爹虽然有几房姬妾,可也只得你们兄妹二人。你是我嫡亲的孙女。也是真疼你。你要出嫁了,也没什么好送你的,只是这支步摇,伴我从少女一直到白头,也是我的祖母传给我的。现在该传给你了。愿你多福多寿,在王爷家也顺顺当当的。”

  沈老夫人将发间的一支步摇取了下来,放在嫣然的手心。

  嫣然觉得眼中有泪,待哭也哭不出来。她接过步摇,她很少看见老太太戴它,自然一直都珍藏着饿。她仔细观赏着,这是一支银镀金的累丝点翠的嵌珠宝凤步摇。细长圆挺,中间有一只金色的小凤,背面嵌着一粒蓝色的宝石,凤嘴里衔着一串白色的珍珠流苏。上面还有一个福字。一端串珠连于凤口,另三端串珠。其中有两贯镂空圆结,一贯是珊瑚珠。镂空圆结的末端也缀着两颗蓝色的宝石。东西虽然已经有些久远。但是做工极为将就精美,自然是无价之宝。嫣然珍重的紧紧的握着。

  “孩子,喜欢么?”沈老夫人慈爱的问着。

  嫣然愉快的答道:“孙女很喜欢,谢谢老太太。”

  “我还怕你嫌老太婆的东西旧了,不肯要哩。”

  嫣然将头轻轻的枕在老夫人的腿上,就像小时候的那样。沈老夫人神手去理嫣然的头发。嫣然的泪水将老夫人的绣花裙子****了半块。

  送走沈老夫人后,巧珠将做的一个扇套拿来,“姑娘看看,这个好不好。”

  嫣然说:“很好很好。”又让巧珠拿了精美的匣子来,嫣然慎重的将步摇放进去。并亲自放了屉子。

  嫣然说:“巧珠,你将屋里的东西收拾好,我们去厨房吧。”

  巧珠皱眉说:“怎么又去厨房?”

  “老爷生了病,自然得吃清淡的东西。我怕厨房里照顾不周到。还是自己去煮好些。”

  “姑娘不放心可以去吩咐厨房,也用不着自己做啊。”

  “是我自己的一片心意,想来吃着了,病也好得快些。”

  “老爷明白姑娘的心意,但你太操劳了,老爷会不安的。”巧珠紧跟在嫣然的后面。

  “好了,你就少说几句吧。”嫣然说。

  巧珠知道自己服侍的主子和别人不一样。她的主子不是那般娇生惯养,对下人也始终和和气气的。心中突然感觉到了些安定。

  嫣然熬了菜叶小米粥,做了盐水豆芽,素蒸蘑菇百合南瓜泥。虽然没有正宗厨子做的那样地道,但也极是清爽可口,正好给病人吃。做好后又亲自送去。

  孟胜龄有些感动,“好闺女,以后别做这些了。”

  嫣然说:“爹爹嫌我做的不好吃。”

  孟胜龄摇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这些太费心神,我即使吃道嘴里也难安。”

  嫣然说:“我怕他们油搁多,老爷吃着不好受。”

  孟胜龄说:“难得你有这样一番孝心,我心领了。你将来是做王妃的命。不该做这些。”

  嫣然也不说话,直到看到孟胜龄吃完,她才露出浅浅的笑容。

  景然进来说:“老爷,张侍郎来见。”

  孟胜龄起身说:“怎敢劳烦,快请进来吧。”

  嫣然知道有外客要来,自己不方便。也不好从前门走,只得从后门出去。外面阳光毒辣。幸好巧珠带着伞。巧珠撑着伞,两人并排走着。

  巧珠笑说:“以前我还真不敢想象,我们姑娘会寻一个王爷来做丈夫。这下可好了。那王爷我们也见过一次,人长得真好。这真是姑娘的福气。”

  嫣然说:“你怎么这么高兴。又不是你出嫁。”

  巧珠说:“我是替姑娘高兴啊。”

  嫣然羞红了脸,加快了脚下的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