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天下有双 第四章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四)
作者:十三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秋香应声去了,不多时领着宫内太监搬过一张红木圆桌,又配了四张镶石面的扇式凳过来,围在圆桌四面。

  怡贞拍着手笑道:

  “这个好这个好,不仅说话方便,坐着还凉快。”

  她心里高兴,狗腿的四处给人让座,嘴里便“哥哥”、“阿敏”、“师兄”的叫个不停。

  胤祄给她叫的头都要疼起来,抚了抚耳朵,无奈的说:

  “怡贞妹妹,咱们都已坐好了,你还是早些坐下来罢,你这样前后左右的,我瞧着头晕得很。”

  怡贞这才嘿嘿笑着落了自己的座。

  秋香与灵珠让人重新送上茶,在圆桌中央摆了个红漆食盒,盒内装着不同颜色的点心七样,或以面做或以豆制,四周围以果盘,每人面前各布一影青的葵口小碟,这边冬馨又着人移过一盏落地挑杆灯来,将席上照的十分明亮。

  怡贞看布置停当,十分豪气的一伸手:

  “灵珠,拿针来,公主我这就要穿针啦。”

  灵珠忙从女红盒里取了针递至跟前,怡贞、衡敏各取了一根,正要去接冬馨手里备好的丝线,胤祄却道:

  “且慢且慢,只穿一根怎么成,须按规矩穿七根才对。”

  怡贞一下瞪大了眼睛:

  “什么,七根?”

  胤祄施施然端起手边茶碗:

  “是啊。”

  怡贞皱起眉,有种被小孩子算计了的感觉:

  “穿这么多,我不要。”

  胤祄呷了口茶:

  “人家都是对月穿针,你如今灯下引线,已是占了老大的便宜去,还不知足?快不要啰嗦,赶紧的穿了来。”

  衡敏也觉得在两个男孩子面前弄这穿针乞巧的事情已属婆妈,还要连穿七根,更是麻烦,便笑着说:

  “咱们不过是应节而已,有个仪式的样子便得啦,胤祄哥哥不用这样严格吧。”

  胤祄大摇其头,对二人循循善诱:

  “我听人说,七夕乞巧不光是令女孩子们求得女红手巧,还有保佑婚姻的意思,手巧的自然姻缘也好,穿七孔针也不是什么难事,两位妹妹就不要诸多推辞了。你们若只穿一口针教神仙笑话了去,日后笨手笨脚可是会没人要的。”

  衡敏听了他这几句话,差点没喷出来,十八这一套“我听XX讲”的说辞,上扯神仙下拉民俗,有模有样,竟是跟谁学来的啊,难不成是灵珠?

  然而这样八卦的理由倒正对了怡贞的胃口,她赶紧抢了一根线在手,趁衡敏还在愣神的功夫,自顾穿将起来。不知是否因为对面坐的策凌眼中隐隐浮现出好奇之色的缘故,怡贞一鼓作气手下不停,状态神勇,很顺利的将丝线穿过了七个针眼。

  这边衡敏起手慢了,看怡贞突然这样积极,也起了不可落后的念头,本来她手势比怡贞娴熟些,眼看可以赶上,然而穿至第七根时,手中丝线鬼使神差的分出两股叉来,这最后一根一时便没穿过去,等她将线捻好了送入针孔,再抬头,怡贞已经举着自己手中那一串的绣花针冲她窃笑不已。

  怡贞十分得意,将手中针线晃来晃去到处显摆:

  “怎样,我之前说会穿的比阿敏快可不是吹牛吧。”

  胤祄看她的得瑟样,忍俊不禁,笑出声来,衡敏怕她得意忘形被针扎到,一边示意灵珠将针线从怡贞手中接过,一边伸手戳戳她的脸,笑道:

  “是,你脸上这牛皮没破,不算是吹牛。”

  怡贞没受到预期的追捧,有些不满,转了转眼珠,凑过去拿起衡敏所穿针线,语带暧mei的说:

  “啧啧,一根线分了两个叉,胤祄哥哥,这是啥兆头?”

  胤祄到底老实,答道:

  “这我却不知了。”

  怡贞正等着他这句呢,她抑制住想要大笑的冲动,摆了个苦苦思索的pose,然后装作恍然大悟的大声道:

  “哎呀我知道了,这该不是说阿敏你日后会碰上两个好郎君,心里拿不定主意选哪个吧。”

  她又端正脸色,拍了拍衡敏的手,无比道义的说:

  “你放心,到时我同胤祄哥哥会替你把关的,我们会比这个针眼更严格,一定给你挑出那个最合适的来。”

  话音甫落,胤祄便重重咳嗽一声,他一来是想提醒怡贞在外人面前说话不可太过随便,一来也是实在被怡贞逗得想要发笑,只好借咳嗽之声掩饰。

  衡敏不意怡贞会扯到这个话题,虽说内心是荤腥不忌的熟女,然而顶着loli的身体,这不好意思的表面文章总得做一做,只好一边抖着鸡皮疙瘩一边努力的憋红了脸。

  怡贞调戏了衡敏,心情大好,眼睛不由自主便飘向策凌那边,见他虽然面上波澜不兴,头却微微侧过一边,似是不欲让人看见此刻表情。

  怡贞看策凌也不全然是铁板一块,心中不觉一喜,她看桌上各式点心形态美观,十分诱人食欲,想起他之前席上极少动筷,便将一碟蜜糕往策凌面前推推,笑着说:

  “这点心味道不错,师兄请尝尝。”

  策凌迟疑一下,取了一块在手,略一点头,低声道:

  “谢公主。”

  怡贞笑眯眯的说:

  “啊呀,师兄,不是告诉过你了嘛,别叫我公主,叫我师妹就行了。”

  策凌不语,衡敏在一旁则恨不得要翻白眼:告诉过她多少次,她叫策凌师兄当然是无所谓,可是以策凌的身份,怎敢没上没下的叫她这个公主作师妹。偏偏怡贞对这称呼问题热情洋溢屡教不改,当真是无可救药。

  胤衸对怡贞的种种早已是见怪不怪,见策凌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处境颇为无奈,不禁莞尔,好心替他解围,笑道:

  “这席也撤了,针也穿了,巧果也尝了,是不是该应景背诗了?”

  怡贞一听,赶紧举手大声道:

  “说好的我第一个,我就不客气了,我要背秦观的《鹊桥仙》。”

  胤衸没想到她的背诗热情如此之高,教她的大嗓门吓了一跳,衡敏偷笑一声,别人不明白怡贞态度为什么这么积极,她却是清楚的,怡贞铁定只知道这么一首与七夕相关的诗词,为了不让别人有先她一步背出的机会,她可不得抢在第一个出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