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园田居 第三十二章 重阳纸鸢
作者:默小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中秋在农忙中刺溜的一下就溜走了,等过后闲暇下来才发现,原来,所谓的中秋已经过了,原来,那日吃的饼子就是月饼啊。

  就在顾琴感叹自己第一个中秋过的糊涂的同时,她人生的第一个重阳节到来了。

  重阳节又称为“踏秋”,为农历九月初九,跟三月初三的“踏青”是相对的,人们在这一日会登高望远,插茱萸赏秋菊。

  在重阳佳节,人们还会饮菊花酒。在古代,这菊花酒被看做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所以顾氏早早的就去镇上买了些菊花酒回来,备着重阳节喝,此外,她还买了些材料,做了些重阳糕。

  这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不像月饼有那么多规定好的制法,都比较随意。关于这重阳糕,顾氏还讲了个故事。

  相传,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在儿女的头额上,然后口中念念有词,来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也是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一些讲究的人家,做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顾家就简单了,只是做了些简单的糕点,没那么多讲究。

  这些都是顾琴听顾氏说的,在现代,接触这些古老的节日是很少的,接触最多的也就是中秋节和春节了,这个重阳节还真是不太了解。

  早上,跟着顾氏去后山象征性的爬了爬山,在山顶插了一棵茱萸(据说是),虽然山不高吧,但也算是登高了。

  倒是下午的时候,顾琴居然碰见了张虎。张虎见了她,一如既往的羞涩,打过招呼就匆忙离去,把身后的张豹落了老远。张豹喊了半天张虎才停下,看的顾琴直乐。

  中午的时候吃了两块糕,喝了点菊花酒,这重阳算是过了大半了。

  这日的天气十分的好,万里无云,抬头望去,大片的蓝天就如一块湛蓝的璞玉,晶莹剔透,顾琴只觉得心神开阔,恨不得大吼一声,以释放心中的郁结。

  不知怎的,顾琴瞧着这晴朗的天气,心里突然生了些不安,正琢磨的时候,顾氏喊她帮忙,顾琴就把这丝不安抛在脑后。

  待日后顾琴想起了,不禁感叹,幸好自己当时留了个心眼,不然真的是多灾多难了。

  高粱面混着其他粮食的面粉,揉成了面团,顾氏又细细的揉好,醒好,然后拿干仗碾成薄皮,再拿刀细细的切成丝,这手工面算是成了。

  再用土豆跟豆角做了汤,煮好面,在上面浇上一层,好吃的很。

  吸溜着面条,顾蓝眼睛眨啊眨的,惹的顾琴想忽视都不行。

  在顾琴眼神的同意下,顾蓝开心的裂开嘴,“姐姐,咱们去放纸鸢吧?”

  在古代的重阳节,确实有放纸鸢的活动,只是不若踏青春游那般有名,就像顾琴,在此以前就不知道。在她的印象当中,貌似只有春天才会放风筝。

  顾家有钱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对于顾家姐妹拿的纸鸢,大家只有羡慕嫉妒,没有意外。

  虽然没有放过纸鸢,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不一会儿,纸鸢就着徐徐秋风,摇摇晃晃的飞上了天,惹来孩子们的欢呼。

  见大家眼巴巴的瞅着顾琴手里的纸鸢,顾琴笑了,跟顾蓝商量,“蓝儿,你们一起玩儿,好不好?”

  顾蓝最听顾琴的话,虽然对纸鸢也是爱不释手,但还是乖乖的点头。对此,顾琴是十分满意,懂得跟人分享的人,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也是值得交的人。难得顾蓝小小年纪不那么自私,顾琴觉得平日对顾蓝的教导没有白费。

  小孩子们,你玩儿一会儿,我玩儿一会儿,时间刺溜一下就没了影儿。直到天渐渐黑了,看不清楚了,孩子们才意犹未尽的回家,并约定改日再玩儿。

  晚上,刚洗漱完,大好的天,居然下起雨来。

  “咦?”顾氏疑惑的望了望天,道,“这天气真奇怪,怎么好好的下起了雨。”

  顾琴也疑惑,但是手脚麻利的把院子里的东西收拾进屋,这才停下来看雨。雨下的不大,淅淅沥沥的,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趋势。刚才几颗明亮的星星也隐去了身影,只剩下深蓝色的穹幕挂满天空,看起来冷清清的。

  顾琴一家,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睡着,又被滴滴答答的雨声吵醒。

  顾琴一睁眼,朦朦胧胧中,顾氏的身影在屋里晃动着,不由出声,“娘?”

  顾氏冲着顾琴笑笑,“睡吧,没事儿,就是漏雨了,我收拾一下。”

  “嗯……”顾琴困得不行,听了顾氏的话,迷迷糊糊的应下,又躺下睡着了。

  直到一觉醒来,天大亮,顾琴似乎才想起昨日顾氏说的,扭头一看,果然,屋子里有个木盆,盆里有半盆子水。赫然是昨日下雨,漏的。

  家里的房子是修葺过的,但原本房子就不是很结实,修葺不过是补丁上再补个补丁,肯定不是那么好。加上秋天风大,又连着下了几场雨,前段时间修补的房顶隐隐有坏掉的征兆。这不,昨晚上睡了半夜,就开始漏雨了。

  好在雨下了一夜就停了,大太阳明晃晃的,亮的人眼睛发疼。中午的时候,顾氏去地里弄了些稻草,掩在屋顶,这才把窟窿挡住。

  然而,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吃饭的时候,顾琴问家里还剩下多少钱,建议盖新房。

  顾氏似乎猜到顾琴想的,道,“够用了。”

  原本秋天盖房不是很合适,但在古代,盖房的材料多是木质,不存在晾干的事情,所以也不在乎是不是春节或夏季。

  打定主意后,顾氏就着手准备开了,家里不缺钱,但缺人手。这盖房不是小工程,需要人指挥。正发愁的时候,牛更山听闻了此事。

  “呵呵,顾家妹子,怎么有喜事也不告诉我呀?”牛更山笑呵呵道。

  顾氏赶紧迎上去,略有歉意的道,“哪里的话,这不是看牛大哥最近比较忙吗?”

  牛更山听了,眼睛一瞪,“再忙也能腾出时间来!”

  顾氏微笑接下牛更山的好意,毕竟一个女人撑不起事情来,还是需要有人帮衬的。

  …………………………………………

  最近都赶得匆忙,亲们看到虫,帮忙捉捉,回头我检查一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