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77 第二十一章 万事开头难
作者:静夜思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吃过午饭,陈紫玥坐在窗前的书桌旁发呆,心里的算盘扒得哗哗响。

  前世,她曾一度想过辞职自己开家店,书店、小酒吧,什么都可以,只要是自己当老板,不用给别人打工,被骂得龟孙似的,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但是当手里有了钱,并且都是自己一分一分赚回来的。她又不敢随便拿出去做前途未卜的生意,毕竟还是有些心虚。说到底她陈紫玥能依靠的,也就是比众人超前一些的意识,除此之外,她和普通人根本没什么两样。

  陈紫玥眉头紧皱,手无意识的一下一下敲桌子。

  钱若是不能再生钱,在手里放几年就可就不值什么了。沪市要1990年才开市,她的工作经验也得到那时候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一个人睡惯了,陈紫玥一直都是睡她的小床。卢倩和陈老太两人睡的大床,是陈二柱自己买木料回来找人打的。卢倩靠床头给陈鹏织小毛衣,见陈紫玥坐那不动,问她:“你作业做了没有?明天星期一,要上课了。”

  思路被打断,陈紫玥愣了一下才回话,“嗯?昨天就做完了。”卢倩也就是随口一问,陈紫玥读书的事陈二柱和赵芳都很少操心。

  “小姑,要是我开个餐馆,你来给我帮忙不?”陈紫玥坐到卢倩身旁,拿起床上一卷毛线一圈一圈的挽成球。

  “行啊,等你开餐馆小姑去给你端盘子。”钎子在手里灵活的穿来穿去,卢倩抬头笑着眨眨眼睛。

  陈紫玥知道她以为自己在开玩笑,解释道:“你看啊。你在家也是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况且奶奶一来,你能做的也不多了,还不如跟我去开餐馆。”

  卢倩原本在她家做事也是一把好手,只是陈老太来了以后总是嫌别人做的不好,她六十来岁的人,身子硬朗,又是个闲不住的,什么都要亲自动手才放心,有时弄的卢倩好不尴尬。

  自家事自家知,怎么住到陈家来的,卢倩心里有数。虽说是表哥表嫂,但是总白吃白喝人家的毕竟不好,能做点事她心里也好过些。可自从陈老太搬回来,什么都自己做,卢倩总是不自在的。

  见卢倩脸色有了变化,陈紫玥再接再厉,“你看啊,我要是开了餐馆,你来给我帮忙,不就有事做了嘛。”也不算白吃白喝了,这句却不好说口。

  “你真要开?”卢倩吃了一惊,她以为陈紫玥说笑,还解释给她听,“开店可要好多钱,你爸妈不会给的。”

  “我有笔钱,不用跟爸妈要。你要是同意来帮忙,我就先去打听打听营业执照要办些什么手续,顺便再找一两个人,把店弄起来。”

  卢倩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的答应了,睡觉前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好笑,觉得陈紫玥那是小孩子异想天开,自己跟着犯什么傻,等她碰了壁就知道开店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陈紫玥确实有些异想天开了,第二天是星期一,她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去学校。中午一放学她就坐上公交车,趁下班时间之前赶到工商局。

  她到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一刻了,好在办公大厅两个工作人员正拿着饭盒准备离开。陈紫玥忙上前拉着他们,问他们开餐馆需要办些什么手续。

  那两位工作人员像看怪物一样看她一眼,“你小孩家家不要来捣乱,我们工作忙。”说完理也不理她,拿起饭盒去食堂打饭,晚了可就没吃的了。

  陈紫玥目瞪口呆的被赶苍蝇似的赶出门,站在工商局门外仍未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好心的值班室大叔也不管她懂不懂,随口给她解释了两句。

  中国人有时候说话喜欢说一半,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悟性,能悟出来你就成功了,悟不出你就继续悟吧。

  如果真是六岁的孩子,仅凭值班室大叔的几句话肯定是悟不出什么东西。可陈紫玥毕竟是后来人,虽然对这时代的一些基本认知不是很清楚,但是结合这段历史,还是能悟出点东西。

  改革开放使在三大改造和*中几乎绝迹的个体、私营企业逐渐恢复生机。但是那个年代,对社会主义具体是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社会上普遍对个私企业视如洪水猛兽,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

  原本个体户经营范围只有修鞋、修自行车、理发、缝纫这些,近几年放宽了政策限制,还可经营房屋修缮、擦皮鞋、三轮运输、代写书信、报贩、茶水摊。像饭馆、旅店这些,无一不是国营性质。有些胆子大的人练摊、倒卖电子产品,都是见不得光的。但是在特殊背景下,一般只要不是太过分、太招摇,工商局基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像她这样光明正大跑到政府部门要求办餐馆执照的,还真是绝无仅有。

  也幸亏她现在只是个小孩子,不然这样正大光明的违反国家政策,还真是不知道拘留所朝哪个方向开口的。

  被时代特征打击的陈紫玥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既放不下她火锅店的主意,又想不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每次路过红楼,那份红纸黑字的告示都让她心痒痒。

  不过,哪怕她心痒痒,在没有想到解决方法之前,也只能干着急。

  四年级的学生不再像二三年级,多数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班里竞争的氛围还不浓烈,但也已经悄然出现。并不是说学习好或者学习差就代表学生好或学生差,但在学生时代,一般情况下,分数决定了学生在家里的地位、在班级的地位甚至在同学们心里的地位。

  四年级的课程开始增难,当然,那是相对于二三年级而言。语文开始要求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数学则是经典的甲地、乙地,车或人相向而行之内的问题。不再是以前简单的识字、加减乘数四项混合运算。

  班里男生、女生分成不同的团体,都有几个固定的好朋友。有的是因为家住得近,上学放学一起走就熟悉了;有的是因为父母长辈关系不错的原因走得近;还有就是像陈紫玥和孙爽晴这样,因为同桌或座位近而亲近起来。

  班里的图书角还是很热闹的办了起来。陈紫玥没有再去书摊那卖书,跟邓子轩借了一本安徒生童话。邓子轩说,让她不用还,就当是他送的生日礼物。

  孙爽晴和陈紫玥更亲近了,每次上厕所都要叫上她。女生的友情很简单,我和你好,就叫你一起上厕所和你一起放学回家。

  “你准备得怎么样?”陈紫玥最近有些郁闷的表现,在孙爽晴眼里变成对期中考试的忧虑。

  虽然不是眼保健操时间,陈紫玥仍然按摩起眼睛,她可不想再和厚厚的镜片打交道。

  “还行吧,你呢?”

  “嗯,应该也还行。不是紧张考试,那你这几天怎么总是像这样……”孙爽晴脸上眉头皱成一团,做了个怪脸,“像个小老太婆。”

  陈紫玥被她滑稽的样子逗得咯咯直笑,“没有的事。对了,元旦不是还有一个多月,怎现在就要准备晚会啊?”

  上一节语文课,班主任张常英让班长和文艺委员组织一个节目,元旦晚会的时候上。但是现在才十一月,一个小学文艺晚会需要筹备这么长时间吗?

  “这次元旦晚会是咱们区几所小学一起办,当然得早准备。”回答的并非孙爽晴,而是后排的卫佳丽。

  卫佳丽一张小巧的鹅蛋脸,一笑就露出两个乖巧的酒窝,穿得也漂亮,在整个四年级也是有名的小美女。陈紫玥到五班才两个月,除了孙爽晴和刘腾,和班上的同学接触都还不多,了解就更谈不上,只知道卫佳丽有个当官的爸爸,家里条件还不错。

  “真的?那咱们班要出什么节目啊?”孙爽晴今天扎了两个小辫子,一翘一翘的。

  “这得问文艺委员,我怎么知道?”卫佳丽笑着扯了一下晃悠的小辫子,拨弄孙爽晴头上粉红色的花,“你这头花哪买的啊?”

  孙爽晴一听,来了精神:“我二姑从上海给我带来的,怎么样,好看吧?”

  卫佳丽的衣服裙子好多都是北京上海带回来的,比其他人的白衬衫黑裤子自然要好看很多,能得到她的认同,孙爽晴心里有些得意。

  女生的话题无非是衣服、首饰、各种是是非非以及,男人。

  陈紫玥颇有兴趣的跟她俩聊起来。这时候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是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谈最后一个话题的,说的最多的当然是还前面三项。

  课间休息本来也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三个小女人大女孩聊得意犹未尽,约了放学一起回家路上继续。

  卫佳丽确实和其他人不一样。

  陈紫玥在校门外看到来接的黑色小汽车,才发现自己身边竟然还有个高官子弟。

  这样的车值多少钱,什么人才能坐得起,孙爽晴并不清楚,但至少还是知道这种人跟她以前见到的,甚至是她在上海的二姑也比不上,“这是你家的车啊?”

  “不是我家的车,我爸单位上的。”卫佳丽没好气的踢了车屁股一脚,“爸,不是说不要来接我了嘛,我自己又不是不会走。”驾驶位上出来一个穿中山装的男人,冲卫佳丽宠溺的一笑:“爸爸办事路过,正好来接你。”

  卫佳丽还是一副气冲冲的表情,“你自己回去,我要和同学走。”不等她爸再开口,一手拉孙爽晴,一手拉陈紫玥就要走。

  西装男人拦着她们,摸了摸卫佳丽蓬松的卷发,“爸爸请你们去外面吃,还吃上一次那鱼。叔叔请你们去饭馆吃好吃的,怎么样?”后一句自然是对陈紫玥她俩说的。

  听到鱼,卫佳丽动摇了,歪头想了想,转头对陈紫玥两人说:“和我去嘛,那鱼可好吃了。”

  “谢谢佳丽和叔叔,我爸爸妈妈还在家等我回家吃饭。”陈紫玥很客气的委婉谢绝。

  孙爽晴也道:“谢谢叔叔和佳丽,我也要回家吃饭。”

  卫佳丽热情的拉住两人不放:“青青、紫玥,和我去嘛。”

  两人最后还是再三谢绝了。

  陈紫玥她们一走,卫佳丽跺脚,嚷嚷着要她爸请她吃最好吃的东西补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