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008清凉殿迎春救皇孙 听风苑贾母慰心怀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清凉殿迎春救皇孙听风苑贾母慰心怀

  且说迎春安排好了嬷嬷们,百枝领着小丫鬟收拾物件,该陈列供奉的陈列供奉,该收拾装箱的收拾装箱放到了东耳房。连翘捧着账册子将最近各色事物出入一一回明了迎春,迎春听了,又细细看过账册子,转头吩咐连翘将那两件深衣和三匣子首饰取来。连翘领命而去。

  小丫头来报,王熙凤和黛玉到了,迎春连忙起身相迎,三人互相见礼过,熙凤一左一右拉了姐妹二人进屋来,口中道:“哎呦呦,我的好妹妹,你都已经是郡君了,还对我这般多礼,岂不生生折了我。”

  “嫂子说什么话。不管妹妹在外头如何体面威风,在这家里,妹妹依旧是妹妹,嫂子可是我哥哥明媒正娶的妻子。”一席话说得王熙凤心花怒放。

  待进了屋,迎春往南面大炕上靠东板壁坐了,王熙凤和黛玉往交椅上坐了,丫鬟们上了茶果,凤姐道:“好妹妹,今儿个我是来贺喜的。恭喜妹妹荣升郡君,这是嫂子的一点心意,请妹妹赏脸收下。”说着,边上丰儿捧上了一只大红描金酸枝盒子来。

  迎春欠身谢过熙凤,百枝连忙上前收下。

  凤姐又道:“老太太说后日是二老爷的生日,顺便将妹妹的庆功宴一起过了,也热闹些。老爷也说了,今儿个来不及,明儿个我们大房单为妹妹贺喜摆宴。老太太还说,妹妹的嬷嬷们是宫里赏赐的,可不能怠慢了,所以这四位嬷嬷的月例是二十两,和老太太一样,另外她们的贴身丫头月例是一两,过两日就让人牙子送人来,请妹妹委屈几日。妹妹的大丫头也是一两,二等的五百钱,小丫头三百钱。”

  “哦,那林妹妹呢?”

  “这个……林妹妹的月例不走公帐,她的丫头们是和三妹妹四妹妹屋里一样的例。”

  “那林妹妹的嬷嬷们呢?”

  “王嬷嬷与府里的嬷嬷们一样领二两银子。”

  “其他的嬷嬷呢?”

  “这……二太太已经去寻了,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好的,所以就没有给林妹妹补上。”

  “这都多久了?”迎春长叹一声,“罢了,林妹妹屋里的丫头大多是我这里出去的,就由我给她们补上,和我的一样领月钱,回头嫂子把卖身契送来,也免了别人的闲话。将我原来的吴嬷嬷、步嬷嬷给林妹妹使唤,我这里单留陈嬷嬷,横竖崔嬷嬷白嬷嬷是太后娘娘吩咐照应我们两个的,就让她们二人总领我们两人院子里的事。我那个乳母王嬷嬷,老实说有些不规矩,手脚不干净又不好好做事,先挂着名儿看看。若是改好了就留下,若是再不好,寻个由子放了出去也好。另外,我已经将上次挑的六个小丫头并老太太给的绣橘司棋送了宫里来的嬷嬷们使唤。还有,之前我有托过父亲,晚些时候庄子上送的小丫头也就到了,请嫂子行个方便,留个门,让她们直接来我屋里。”

  王熙凤应了,又坐了一会儿,用了茶果点心,正想起身告辞,却听外面丫头通报,却是秦可卿到了,赶紧起身相迎。

  秦可卿一进来就给迎春行礼,道:“恭喜二姑姑,贺喜二姑姑,二姑姑如此风光,才短短地几个月时间,就从乡君升为了郡君,说不定啊,我们家将来又要多一位贵人了。”

  迎春一愣,红了脸,道:“这都是皇恩浩荡。”

  “二姑姑,这是我们奶奶准备的贺礼,我们奶奶原本是想自己过来的,可是临近年节,这事情也多,少不得请二姑姑原谅些个了。”

  迎春笑道:“我这点子事情,倒是让大嫂子费心了。对了,蓉儿媳妇,你进门以来也主持过不少祭祀之事了,麻烦你指点林妹妹些个。林妹妹年纪还小,想必不清楚这些。还有祭祀的物件,你看看林妹妹这里需要准备些什么,开张单子出来,我也好让外头准备。”

  秦可卿一愣,笑道:“二姑姑,祭祀的物件哪里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得的呀。既然这样,回头侄儿媳妇将适合林姑姑的祭祀流程都抄录一份,请林姑姑过目。不过这祭祖一事,还请林姑姑与林大人先行商议才是,毕竟每家每户的祭祀都不尽相同呢。”

  “是我疏忽了,到底是蓉儿媳妇,想的极周全。林妹妹,还请你回头就给姑爹去一封信吧。妹妹毕竟是林家嫡长女,这祭祀的事情是少不了的。”

  林黛玉感激地点点头,又谢过秦可卿。秦可卿与林黛玉不熟,这次也不过是第二次见这位林姑姑,两人也不过面子情分而已,如今算是第一次真正见识到这位林姑姑。秦可卿在心里嘀咕着,世人都说林姑姑小性儿,可是如今看来,传言不符呢,也是,要是换了自个儿,拼着小性儿的坏名声,自己也会坚持给自己的母亲守孝、祭祀自家的祖先的。

  王熙凤与秦可卿说了几句闲话,这才起身告辞,迎春黛玉送二人出了院门,才回房来。黛玉依旧往椅子上坐,迎春连忙再三拉她上炕,她方才挨着迎春坐了。迎春问她这些日子吃得可好,睡得可好,屋子可够暖和,下面的人伺候的可用心,小厨房里的吃食茶点可都顺当。黛玉一一答了“都好”,又拿了一只毛绒绒的荷包来:“这是妹妹前些日子做的,老太太和姐妹们都有的,这个是单留给姐姐的。”

  迎春接过来细瞧,这只荷包是用两块剪成圆圆的两寸大小的兔皮缝制而成的,边上还有两只一寸多大的兔皮折叠缝合成的耳朵,配上两只珠子做眼睛,像极了一只讨喜的京巴哈儿,将耳朵竖起来,又像是一只小兔子,荷包里面又衬了里子,针脚细密平整,可见是花了大功夫的。

  “好可爱,花了不少功夫罢?有没有伤着手?疼不疼?”说着迎春就抓过黛玉的手细瞧,果然,黛玉左手食指有一道血痕,迎春连忙命百枝找药膏。

  黛玉偎依在迎春的怀里,身子微微发抖。除了贾母,唯有迎春记挂着她有没有受伤,也只有迎春第一个在意的是自己的手疼不疼。没一会儿,百枝拿了药又让芰莲打了水进来。迎春亲自为黛玉净手,又拿帕子擦干净,小心地上好药。

  姐妹二人收拾妥当了,迎春打开连翘呈上了两只竹编清漆的大盒子,却是两件深衣,一件黼黻衣缘罗汉墨色的,一件青黛墨色衣缘月白的,各配一条罗汉墨一条月白的裙子,皆是上用的棉麻混纺的料子。

  迎春道:“这是我从内府淘换来的上用料子,请了外头顶好的成衣铺子里最有福气的老师傅做的。过年祭祖,妹妹也要在自己的屋子里摆上香案面南叩拜,这件罗汉墨色作大礼服是极好的,那件月白的颜色近乎纯白,妹妹守孝,就作孝衣在屋里穿,只是虽然颜色相近,可到底不是正经孝服,却是委屈妹妹了。”

  说着,迎春又将那三只匣子打开:“这三只匣子里装的是乌木、紫檀、绿檀的发簪,都是特别定做的。这次我在宫里呆得久了些,不然早就该给了妹妹的。一会儿百枝她们会把我淘换来的上用细布料子和给下面丫头裁新衣裳的料子都拿来,妹妹每样都拿些回去。”

  说得黛玉是珠泪涟涟,听得又要给她衣料子,黛玉摇摇头:“不用了,姐姐,我还在孝期,用不了这么多的。”

  “傻妹妹,过年呢,怎么能少了新衣裳?妹妹若是不做,下面的丫头们也不好做啊。对了,百枝,将我在宫里采买的青花瓷器拿来。妹妹你也莫怪我糊涂,之前收拾屋子的时候,是按着姐姐我的份例准备的,虽然大面儿上还使得,可有些小地方难免就有些疏忽。就好比妹妹屋里的那些瓷器,不少是粉彩珐琅彩的,虽然看着体面,到底不合妹妹守孝的身份。这次姐姐进宫,在买卖街的万华馆淘换了一套青花瓷,妹妹也带回去使罢。”

  林黛玉离座向迎春行了一礼,道:“妹妹在此谢过姐姐了。妹妹也恭贺姐姐荣升郡君。”

  迎春赶紧下炕,亲自将林黛玉扶起来,道:“妹妹这么客气做什么呢,我是姐姐,照顾妹妹本是应当的。而且,我也不过是五品郡君,这品级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堪堪让我能够正经抬头说话儿而已。你我自家姐妹,哪里用得着这一套来。”

  正说着,连翘进来道:“回姑娘,王妈妈领着小丫头们来了。”

  迎春连忙与黛玉两个携手至堂屋。果然,王善保家的领着八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站在堂屋,一见迎春,王善保家的脸上笑开了花:“恭喜姑娘贺喜姑娘。太太真是好福气,姑娘居然成了郡君!老婆子居然有能伺候郡君的一天!方才在老太太那里听说姑娘还有郡君的礼服朝服,姑娘行个好,让老婆子开开眼,长长见识,看看这郡君的礼服朝服是什么样子。”

  “放心,今年祭祖我会穿那个的,到时候你就见到了。”

  “是是是,看老婆子都糊涂了。这是庄子上新送的小丫头,前天傍晚到的。老爷太太说这些日子姑娘怕是在宫里辛苦了,让姑娘好好休息,晚上不用过去了。”

  迎春道声谢父亲母亲体谅让父亲母亲担心了,又赏了个荷包,让她回去了。再看看那八个小丫鬟,显然已经被提点过了,迎春点点头,照例赏了荷包,黄芪领了她们下去安置,迎春招呼黛玉看衣料,芰莲又来报:“回姑娘,嬷嬷们来了。”

  连翘几个将各色料子摆满了桌子椅子,听说嬷嬷们来了,正忙着收拾呢,黛玉的丫鬟们也过去帮忙打下手。四位嬷嬷进了屋就过来与迎春二人见礼,迎春连忙起身回了一礼,又将黛玉介绍给四位嬷嬷,黛玉给四位嬷嬷见礼,嬷嬷们侧身避让过,回了半礼。迎春拉了黛玉坐了一东一西做了主位,四位嬷嬷也告了坐,坐了,司棋绣橘等人站在各自的嬷嬷身后,百枝连翘连忙上茶果。

  “这些衣料子有我从内府淘换来的,也有我庄子上孝敬的,嬷嬷们不妨挑些去裁衣裳,再帮林妹妹挑些,妹妹守孝,衣裳要讲究些,我年纪小,不大懂这个。那边那些是给丫头们裁衣裳的,嬷嬷也过过眼,挑些去。”嬷嬷们应了,让丫鬟们将衣料子一一打开细看,司棋绣橘也过去帮忙。

  林黛玉看了看,问:“二姐姐,这些衣料子大家都有么?老太太可有了,三妹妹四妹妹呢?”

  “母亲那边是我的心意,早就送过去了。而且府里有正经的采买,他们何时送到我可不知道,那都是那边二太太管着的。至于老太太、二太太、嫂子们都有嫁妆私房,也不稀罕,三妹妹四妹妹又在老太太跟前自然另有安排,这些是我的庄子上孝敬的,我的物件,我爱给哪个就给哪个。”

  说着只觉得银光一闪,迎春抬眼一看,道:“那块银色的料子拿来看看。”

  百枝连忙拿过一块银白底子银灰刻丝撒花的提花棉麻料子来。“这块倒是不错,”迎春一面拿料子在黛玉身上比划,一面道:“给妹妹做大礼服必定是好的。”

  茈茹在边上凑趣道:“这还是上次姑娘进宫的时候容贵妃娘娘赏赐的呢。姑娘那时候还说家里没人衬得起这块料子,可惜了呢。”

  “这倒是,我们家就林妹妹和嫂子配的上这块料子,不过嫂子想来喜欢红的紫的,一定不会喜欢这颜色的。嬷嬷们不妨一起来看看,把把关。”

  四位嬷嬷听得迎春招呼也过来瞧了一瞧,也说这料子好,适合黛玉。迎春又和嬷嬷们一起为黛玉挑了六块衣料,自己也挑了六块,嬷嬷们每人四块衣料,又将那些丫头们衣料一并分了,姐妹二人的一等二等大丫头还有嬷嬷们的丫头们每人两块,三等小丫头们每人一块。

  东西分妥当了,又收拾干净,迎春留了黛玉和嬷嬷们一起用了饭,方才散了。林黛玉一走,迎春就叫来了连翘,道:“怎么回事?林妹妹眉头郁结,似乎受了不少委屈,可是你们怠慢林妹妹了?”

  连翘连忙跪下了:“姑娘,不是婢子们不尽心,实在是一言难尽。”

  “说。”

  “姑娘也知道的,宝二爷是个离不得内帷的,林姑娘又是那样的人品,宝二爷还不上了杆子地往林姑娘的屋里跑?茈茹姐姐和雪雁她们拦了几回,就是我们也帮着拦了好几回,偏偏鹦哥是老太太屋里出来的,宝二爷身边的袭人又是个京巴哈子,又有手段。上次,林姑娘在梳洗更衣的时候,宝二爷就险些闯了进去,还是积雪挡在了卧室门口,为此,积雪还被罚了,如今还躺在屋子里呢。林姑娘受了委屈,老太太却在安慰宝二爷之后,又骂了太太,然后下面突然开始有流言,说林姑娘小性儿。”

  “太太也背了不是?如今怎样了?父亲那里怎么说?”

  “也是为了林姑娘的事情。姑太太是林姑娘的生母又是林姑老爷的原配,按理说,林姑娘就是穿上孝服,扎扎实实地守上三年也不为过。可是林姑娘进了京,有又住进了我们府里,却落得连正经的孝服都不能穿。偏偏二太太送来的那些衣料首饰,都是鲜明惹眼的多,还是太太看不过去,拿了自己的衣料给林姑娘。姑娘也知道的,我们太太不大会收拾自己,这衣料料子虽好,颜色也质朴,却不大适合林姑娘,最后还是从珠大奶奶那里允了两匹过来。就因为这个,我们太太就被老太太骂了,说我们太太不尽心。要不是姑娘晋封为郡君,我们太太还在屋子里躺着呢。”

  迎春木着脸,在上头坐了半天,这才道:“罢了,你们也不用跪着了,起来罢。连翘,你去打听下父亲在哪里,我收拾好了,就去给父亲请安。百枝,准备笔墨,我亲自给姑爹陪不是。另外,林妹妹屋里的丫头们也赏一个月的月钱,积雪那里额外二十两银子。”

  一众丫头们连忙应了,赶紧下去了。百枝一边磨墨,一边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迎春的脸色:“姑娘,这事儿还要告诉林姑老爷吗?若是让林姑老爷知道了,岂不是更生气,跟我们这边也更远了。”

  “这样的事情,我们先跟人家坦白是正经,如果姑爹从别的途径知道了,反倒是我们的不是了。”

  “可是姑娘,一般人家遇到这样的事情,个个都恨不得掩藏起来。偏偏姑娘却将它抖落了出来,对姑娘会不会不好?而且,如果林姑老爷记恨姑娘可怎么好?”

  “现在也只能赌一赌姑爹的品性了。反正最坏也差不了哪里去,至少,经过此事,姑爹也对那边也会心有防范,别的,我也顾不得了。”

  百枝见迎春这么说就知道自己的姑娘已经下定决心了。她什么都没有说,其实,迎春的行为很冒险,就好比原著里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贾赦还让人给林黛玉带话,让林黛玉受了委屈“只管在家里说,不要外道”,而林黛玉也至始至终地遵守着这句话,她的处境那么艰难,却始终没有说过贾家任何一个正经主子的坏话,从这一点来看,林黛玉比史湘云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可就是林黛玉的知礼,使得林黛玉落到那样的结局,对于迎春这样的黛粉来说,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而且,如果林如海对贾家的看法不曾转变的话,那么对迎春、对大房都没有好处。

  迎春用大白话给林如海写了一封信,立即就让人寄了出去。这里迎春去外书房给贾赦请安,且不说父女二人到底说了什么,这天晚上,贾赦就回了邢夫人的屋子,可把邢夫人给高兴坏了。邢夫人知道,自己没有亲生骨肉,贾琏是原配嫡子,跟自己不亲,迎春又是姑娘家,不可能陪自己一辈子,自己能依靠的,就只有贾赦这个丈夫了,见贾赦回心转意,她自然对迎春心怀感激,对迎春的事情也越发上心了。

  第二日,迎春依旧早早起来在嬷嬷们的陪同下,与黛玉一道去邢夫人正房请安送贾赦出门,邢夫人依旧让姐妹二人早早回去休息了。黛玉抄写好经书,见时候尚早,先打发了丫头过去,自己也收拾了,在崔嬷嬷、王嬷嬷、吴嬷嬷的陪同下,去了迎春院子。姐妹二人见礼过,进了东厢房北间,上了临窗大炕,又让崔嬷嬷、金嬷嬷、洪嬷嬷、白嬷嬷坐了交椅,黛玉乳母王嬷嬷坐了绣花墩,陈嬷嬷和吴嬷嬷去了外间用茶,小丫头们上了茶点,迎春见黛玉的眼睛有些红肿又有些黑影,问道:“妹妹昨晚可是做了噩梦,吓着了?脸色可不好呢。”

  黛玉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又问有何办法。迎春笑着拿眼神示意几位嬷嬷,崔嬷嬷起身道:“姑娘不必担心,用纱布裹了隔夜陈茶的茶叶敷一会儿就好了,或者用煮熟的鸡蛋去了壳,也是可以的。”百枝连忙让小丫头去寻,不一会儿,就见芰莲拿着裹好的茶叶来了,迎春亲自扶黛玉躺下,王嬷嬷过来侧坐在炕沿上照顾她家姑娘。

  “妹妹原来的西席先生已经补了金陵府的知县了,妹妹可送了礼去道贺?”

  “没有。二姐姐是第一个跟妹妹提起先生补了缺的事的,之前没有人跟妹妹说过这个。”

  “也是,那位贾雨村贾大人虽然是妹妹的先生,可对于我们荣宁二府来说,既非亲眷又非同族,不过是个同姓的外男,补的又是知县,他的事情自然不会传到闺阁里的。可是,对于妹妹来说,他到底做了妹妹一年的先生,教了妹妹一年的书,尊师重道,可是要紧的。虽然姑爹那边一定会送礼道贺,可是妹妹这里可不能少了。贾大人是本月月初补的缺,怕是已经在路上了,若是现在派人去追,应该来得及,妹妹想好了送些什么了么?”

  “姐姐觉得针线如何?”

  “妹妹,贾大人虽然是妹妹的先生,可也是外男。就连妹妹给我父亲做荷包,我都不赞同,你认为我会同意么?”

  “可是……可是,我身边从南面带来的东西实在是没有多的了,剩下的都是女儿家用的了。”

  “送有官位的外男,文房四宝是最好的了,另外,一些少见的书籍也是难得的。妹妹守着我这个掌握着京城最大的书坊的姐姐,就忘了好书,对我们姐妹可不是什么难事。”

  “那样,又要让姐姐破费了啊。”

  “我们姐妹又何分彼此。何况,一套好书送给那位贾大人是极文雅的,将来他自己读也好,拿去送人走门路也好,都是用的上的。妹妹再写封信,言辞诚恳些,也就是了,记得用盐卤磨的墨写。”

  “盐卤?”

  “是啊,我们闺阁的笔墨是不可以传到外面去的,那会招来灾祸,轻则误了自己,重则害了全家,这样的故事,妹妹若是得了闲,姐姐随时都可以说上好些给妹妹听。那位贾雨村贾大人毕竟是妹妹的先生,又不好让人代笔,所以用盐卤磨的墨写信,用不了几年功夫,字迹就会不见的。妹妹若是有什么不适合给外人的字,也可以这么用盐卤。”

  林黛玉轻轻地应了一声,外面小丫头来报,赵姨娘来了。自从那日迎春的生辰过后,赵姨娘就盘算着送些什么给迎春黛玉姐妹二人,毕竟自己不过是个丫头出生的姨娘,王夫人又不待见自己母子,满府里只有迎春黛玉对环儿好些,如今迎春又升了郡君,林如海又是朝廷大臣,环儿将来说不定就指望着这两位姐姐提拔了,因此,赵姨娘熬了几个晚上,细细地绣了两卷佛经出来,这日一大早,乘贾政歇在王夫人屋里两人都尚未起床,赵姨娘就往大房来了。

  赵姨娘进得房门,就向众人万福问好,迎春在炕上欠了欠身,黛玉亦起身对赵姨娘笑了笑,客气几句。

  “看姑娘们客气的,我是什么牌子上的人,当得姑娘们的礼呀。这是我绣的佛经,一来贺二姑娘荣升郡君,二来贺新年。这是我给姑太太绣的往生经,这是给二姑娘绣的平安经。姑娘别嫌弃我做的粗陋就好。”

  赵姨娘将一黑布包一红布包分别交给黛玉和迎春。迎春双手接过,打开细看。

  “都说当年老太太屋里就属姨娘最出挑,无论是模样还是为人都是一等一的,更不要说是针线上的手艺,那才是府里顶顶尖儿的,不愧是老太太调教出来的得意人儿呢,如今这府里可没一个比得上姨娘当年呢。看这手艺就知道了。怨不得当初二叔那般疼着宠着,又养了三妹妹和环儿,修得一个好字,姨娘真是貌好手巧,福气更好呢。”

  “哎呦呦,看姑娘说的,我再能,也比不上姑娘的一根手指头啊。姑娘若是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地方,让我去做就是了,那才是抬举我呢。”

  迎春笑笑道:“说起来,我还真有事情需要姨娘搭把手呢。我年下要去宫里磕头,少不得要上下打点的,偏生我不擅长做这个,我那些丫头们粗苯的粗苯、年纪小的年纪小,又大多是刚进来的,这手上的功夫啊,在府里不过是中等,若是在宫里,那根本就拿不出手。所以想请姨娘帮个忙,帮我做些精致又不打眼的荷包出来备着宫里使唤。”

  赵姨娘连忙应了,迎春让人取了两块料子来,一块湖蓝一块靛青,都是上等宫缎,又取了一匣子青蓝十二色丝线来,交与赵姨娘:“这匣子里我还装了四只小银锭和两吊钱,若是一时东西不凑手姨娘可以到外头买去,也便宜。”

  赵姨娘接过物件,连声应了,乐颠颠地走了。好半晌,迎春都不出声,只是脸上挂着笑,似嘲讽又似怜悯。黛玉问迎春怎么了,迎春淡淡地道:“我只是在笑话府里那些一心想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丫头而已,成了妾室又如何,做了姨娘又如何,这赵姨娘还不能成为前车之鉴,给她们敲响警钟吗?

  “像这赵姨娘,如果不是她年轻的时候容貌非常漂亮,言谈、举止、品德等方方面面都极为出挑,她能让老太太看中,给了深受老太太宠爱的二叔做妾?如果她不是样样出挑,又识得几个字,她能让二叔那么宠爱?不然,又怎么有了三妹妹和环儿?你看看这荣宁二府,养了两个孩子的姨娘还有哪个?两个孩子都站住了养大了的姨娘还有谁?就她独一份。

  “可惜啊,她已经年老色衰,她的‘出入君怀袖’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也只是‘弃置箧笥中’了。她还有儿子呢,可有些头脸的丫头婆子都能踩她一脚,她若不闹腾,环儿就是没了也没人会安慰她。就好比周姨娘,像个活死人似的,一天捱过一天的过日子,就像个影子。

  “那些个丫头怎么不想想,光看到那些老少爷们身边的年轻漂亮的姨娘们个个珠翠环绕,却看不到那些姨娘们年华老去的悲哀。赵姨娘好歹生了儿子上了族谱的,她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我父亲身边的那些通房丫头换得多勤快?二叔年轻时候的通房丫头又在哪里?”

  “二姐姐……,二姐姐……”黛玉摇摇迎春的胳膊,迎春收拾了心情,向黛玉道了歉,说自己魔怔了,又让丫头伺候着姐妹二人梳洗毕,去见邢夫人,给贾母请安。

  迎春的话也被姐妹二人的丫头们听了去,渐渐在荣国府内传扬开来,让各房的丫头们争论不休,有的丫头依然想着飞上枝头变凤凰有朝一日能坐上姨娘的位子,比如袭人,也有的心里触动不小,开始盼望着能外嫁,比如鸳鸯,比如鹦哥。

  姐妹二人到了邢夫人正房,却见邢夫人拿着几封信皱眉,见姐妹二人来了,连忙放下,招呼二人坐了。迎春见邢夫人脸上有些不虞之色,笑道:“母亲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不妨说出来听听,崔嬷嬷金嬷嬷都是宫里的老人了,一起参详参详,也能为母亲出个主意。”

  “上次打发人去你几位姑妈家里,你大姑妈家虽说姑妈不在了姑丈倒还健朗,你大表哥已经大了,就连你大侄子也进了学,正在找先生呢,他们人口也不少,回了些土仪也就罢了;你二姑妈家的姑丈姑妈都没了,好在你两个嫡出的表哥都还争气,大的守着田地,又肯干,生生地把祖传的田地翻了一番,小的也进了学,正准备考秀才,你嫡出的表姐嫁的也不错,都养了三个儿子了,就是几个庶出的弟弟妹妹太会闹腾,还是派去的陈管事摆平了的,送的东西也都是自家田地里出的,还有就是些针线,做得都不错,也算是用了心的。就是你三姑妈家里实在不好说,你三姑妈养了三个嫡出的儿子和一个庶出的姑娘,偏生大的那个早早就没了,下面两个一个六岁,一个三岁,就是你庶出的表姐也才十一岁,因父母双亡,依附着叔伯过活,很是委屈,信上说,她那叔伯还要将她卖给人家做妾呢,如今还是老陈他们寻理由拖着。”

  “那怎么行!两个表弟年纪还小,就指望这这个姐姐照应呢,没了姐姐,还不是被人摆布,若是有什么闪失,可怎么好?到底两条人命呢,那也是我们贾府姑太太的骨血。”

  “那依你说,该怎么做才好?”

  “母亲,女儿觉得以前我们不知道倒也罢了,既然知道了,自然是能帮就帮。自从那边当家以后,这些正经的亲戚都远了。像大姑妈二姑妈三姑妈家,因为使不上力,就把人家丢一边,四姑妈家家世不凡姑丈又简在帝心就一直扒着不放,这等嫌贫爱富捧高踩地的行径,说出去要多丢脸就有多丢脸,背地里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擮脊梁骨呢!何况如今的几位相国大人还有六部尚书都是当年俞老大人的学生,俞老大人在的时候,最看重官员的品德了。母亲若是出手了,别人也会觉得母亲为人厚道,一有余力就能照应人,是个贤惠的,就是父亲也会在那些科举上来的同僚间也会更体面,将来父亲哥哥升迁想要个好缺也会容易许多。”

  “既然这样,我回头和你父亲说了就带信给老陈,让他将徐家哥儿姐儿都带回来,就说我们贾家姑太太的孩子有我们贾家照应。另外,他们姐弟三人就安置在林丫头边上的小院吧。虽然只是一进的屋子,倒也是正房加东西厢房的格局,而且正房还东西各有两间耳房,他们家人少收拾起来倒也便宜。”

  邢夫人拿定了主意,也丢开手,招呼姐妹二人并琮儿用了早饭,收拾妥当了,领着三人去贾母正房请安。晚上贾赦听了缘由,也觉得很是,亲自派了得力管事去接人顺便将妹妹的嫁妆要回来,徐家畏惧贾家的权势,又听得连贾赦的女儿都封了郡君,自然不敢怠慢,不但将贾三姑太太的嫁妆赔出好些,还备了礼,方才送姐弟三人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