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第七十七节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白影一愣:

  贾瑾道:

  白影戳了戳贾瑾,

  贾瑾横了白影一眼,淡淡地道:

  白影听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在韩家的时候,可逍遥自在得很,就是女红什么的也有下面的婢女们代劳了:

  贾瑾道:

  白影看了看梳妆台边上多宝格上贾瑾做的小小的兰花双面绣屏风,道:

  贾瑾道:而实际上,湘绣的花鸟、粤绣的富贵牡丹、京绣的规矩含义,各地的绣品都有双面绣。而我这个也不能说是苏绣,因为我不是苏州人,教导我的绣娘也不是苏州的。若是一定要说流派,可以说是汴绣。】

  贾瑾和白影两人正闹着,外面就有小丫头来报,说赵姨娘到了,贾瑾如让人将赵姨娘请进正房堂屋,自己也收拾好了,才出来。

  赵姨娘见了贾瑾赶紧行礼,得了贾瑾的允许,还不敢马上坐下,反倒拿出了一包针线来:“姑娘,这是我新做的荷包,都是按照姑娘的吩咐做的。过些日就是万寿节,想来姑娘又要进宫去了,若是能帮得上姑娘的忙,那就不枉我熬了几个晚上了。”

  贾瑾笑笑,让丫头接过了那包针线,又请赵姨娘坐了,又让小丫头上茶,才开口问了赵姨娘几句家长里短的话,还特地关心了赵姨娘的身,要赵姨娘好好保重身体,才道:“对了,我前些日得了些葡萄酒,姨娘不妨带些回去,听说这葡萄酒活血养颜,最是适合女吃的,姨娘每日睡前用上一盏,可比什么都好呢。”说着,贾瑾就让人去拿葡萄酒。

  赵姨娘从小就是在贾家长大的,葡萄酒的事情她也知道,是个稀罕物件,就是贾家每年也就那么几瓶而已,就是上面的主们还不够分的。赵姨娘听说贾瑾要给她葡萄酒,却是唬了一跳,等丫头们拿进来时,就看见一个半尺高的细白瓷的青釉圆瓶,想来是为了自个儿特地换的瓶,更是千恩万谢。

  又说了几句闲话,赵姨娘见时间不早了,就起身告辞,带着葡萄酒和贾瑾给的料,回去了。贾瑾接过丫鬟调好的木樨清露,一口饮尽,披上了披风,就往书斋而来。

  才出了月洞门,踏上游廊,远远地就看见赵姨娘痴痴地望着书斋的方向,因为角度的关系,贾瑾看不到赵姨娘面上的表情,却还是叹息了一声,领头,往书斋去了。

  书斋里,黛玉贾环贾琮和徐氏姐弟都在,就差贾瑾了,众人各自见了礼,琮哥儿就道:“二姐姐,你可算来了,你看,我都已经开始学了。”

  贾瑾抬头一看,果然,他们兄弟几个都已经开始学习了,就是桌上也放着好些正在抄写的功课。贾瑾笑着道:“是姐姐我的不是,不该因为外面的事情缺了这么多的课。不如,罚姐姐给你们准备新的儒家经典作课本,另外再送你们每人一些新书作收藏可好?”

  兄弟几人自然是拍手叫好,毕竟他们年纪小,月钱也少,可买不起什么很好的书籍,如今能额外的书籍,自然是个个开心不已。倒是黛玉,撅起了嘴:“二姐姐可会钻空。这个惩罚对姐姐来说,可算不得什么惩罚。”

  贾瑾笑着放开贾琮,想黛玉这边走来,口中道:“我虽然误了课,可是我也未曾松懈啊。就是在外作客,我也是日日抄写的,可没有偷懒的。”说着,贾瑾就接过百枝手里捧着的红木匣,放到了黛玉面前的炕桌上。黛玉放下手里的书,打开匣细看,果然,是厚厚的一叠抄写得工工整整的,从纸张的数量上看,至少抄写了四遍。

  徐静芝道:“看这些功课,看来二妹妹也是尽心了,二妹妹事情多,实在是分身无暇,妹妹我们还是原谅二妹妹罢。”

  贾瑾笑道:“也不算了什么,这么几样书籍,本来就是现成的,又不费什么事情。何况我确实也逃了早上的课。”

  “既然二姐姐认罚,那我就说了,”黛玉道,“二姐姐既然说书籍都是现成的,就罚二姐姐在这个书斋里再设一间专供我们使用的藏书室,要各色书籍样样齐备。另外,我看二姐姐平日里练的字,不是颜体,就是馆阁体,单单这字,姐姐就该好好练练。所以另外罚二姐姐每日再加一百个大字。如何?”

  贾瑾一愣,这布置书斋的事情,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情,也算不上处罚,至于练字,本来就是自己该做的功课,如今只是被点名的而已,见黛玉那双黑漆漆的眼,贾瑾笑了,也是,这字,就好比是人的脸面,就是自己不会吟诗作画,也要有一手好字,不然可是会被那些读书人家给嫌弃呢。贾瑾看看黛玉的脸色,就知道黛玉是担心自己了,不然,也不会特意强调了练字一事。

  不说贾瑾如何自作多情,认为黛玉如何关心自己,也不说黛玉让贾瑾练字是有心还是无意,总之,这是个美好的误会。

  徐静芝在边上叹了口气,道:“如今个弟弟们启蒙,让林妹妹帮忙倒是还说得过去。可是来年怕是不可以再麻烦妹妹们了,毕竟,他们几个也不是小孩了,老是让妹妹们这么忙,也不是办法。对他们的进益也有限,对妹妹们的闺誉也不好。”

  黛玉脸色一白,她是知道上明文规定了男女七岁不同席的,真要让人捅了出去,不说别人,自己肯定是背着不是的,毕竟是自己在指点这些个表兄弟们,可不能当自己是个年幼无知的女童。

  贾瑾笑道:“姐姐不用担心,我已经派人去打听了。不说每年京里有大量的读书人因为赶考而逗留京师,就是今年,也是朝廷官员每三年一次的大考核,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不少官员告老。只是,外地的读书人需要细细打听考校人品后,才能决定聘请的事儿,而告老的大人们,现在还不知道是哪些人,就是知道了是谁,也不见得一定能请动人家。所以,今年怕是不成,最快也要出了元月才知道呢。”

  徐静芝为了两个弟弟的事情已经担心很久了,虽然林家表妹学问好,又有个探花出身的姨父遥遥指点,可是,老是让自己的两个弟弟这么在这内帷书房里学着,也不是个办法。自己是个孤女,又只能在这内院呆着,只能干着急。如今看来,不是人家大舅舅一家不上心,实在是好先生难找。这样想着,不免有些怨恨王夫人母,大舅舅一家是因为没什么人脉,那你这个掌握着整个荣国府的人脉的二舅母真的就请不到人了吗?为了你那个不成器的宝贝儿,让家里这么多的男丁一起陪着你的儿误了前程,是不是在你的心里,你的宝玉是块宝,别人的孩就不是人了?

  徐静芝越想越恨,就连贾政也恼上了。这个二舅舅,也不知道他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满口的仁义道德,却自己不顾长幼尊卑,越过了自己的继承了爵位的亲哥哥,自己住了荣禧堂。如今,自己每日里守着自己的嫡,却丝毫不提请先生的事情,还要二妹妹一个女儿家出来张罗。

  徐静芝这么想着,也知道这是没法的事情,只得按捺下心思,继续着手里的事情。

  贾瑾笑道:“除了先生的事情还没有定下来,其他的,我都准备好了。请先生上课的地方,就在我们荣国府后花园夹道出去不远的一座独立的三进的院,与我院后面的梨香院就隔着一条街面。里面的各色物件,样样齐全。若是真的请了好先生,直接就可以开课的。就是将来弟弟们去上课,也是近得很。”

  徐静芝听说后心下稍安。。.。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