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第七十八节
作者:忘却的影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ps:好吧,影又改大纲了,将原来的文删了,这是重新写的,希望大家能投我一票。//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这是厚着脸皮要票票的影。

  以下正文:

  贾瑾将林如海进京的明确时间告知黛玉以后,等黛玉情绪稍定,三人就各自忙开了。读书的背书的,抄写的,做功课的,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到了傍晚,贾赦回家,黛玉贾环和徐氏姐弟就各自回去用饭,留下贾瑾和贾琮陪着贾赦邢夫人夫妇用饭说话,享受着属于他们的亲时间。

  到了酉时,贾瑾回了房,梳洗更衣,练字,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让白影大感无趣,贾瑾一碰触到了那个络上的遗骨,就听见白影在她耳边嚷嚷:

  贾瑾抿着茶,脸上带着笑,显然心情很好。

  贾瑾道:

  贾瑾将面前的书翻过一页,却对白影道:

  白影一愣,道:

  贾瑾看了白影一眼,将书页翻了回去,继续在纸上涂涂画画,百枝进来行了一个礼,道:“姑娘,二太太派了跟前的金钏儿姑娘送了四盆菊花四件玩器,说是给姑娘的。”

  “哦?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倒是送礼来了。”贾瑾挑了挑眉,“金钏儿还在吗?”

  百枝道:“回姑娘的话,金钏儿已经回去了。”

  “哦,将东西拿来我瞧瞧。”贾瑾合上手里的书,拿起茗碗抿了口茶。

  王夫人送来的四本菊花,都是金陵特产的棣棠菊,四件玩器,两只缠丝玛瑙的碟,一只四方山水的青花笔洗,一串琉璃的十八手串。贾瑾看着那手串一愣,送她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十八的手串,王夫人还真是……。贾瑾心下啼笑皆非,还是让人收好了,放到了西耳房。

  第二日,贾瑾黛玉徐静芝姐妹三人跟着邢夫人去给贾母请安,却见贾母的正房放着许多物件,原来是薛家给贾家送重阳节礼来了,给贾母的是碧玉灵芝如意一支、羊脂白玉兽面纹兽耳扁瓶一对、翡翠观音一座,还有瓷枕、数珠、衣料、药材,就连自己和黛玉也备了礼。

  贾瑾笑道:“这几天也不知怎么的,老是收到礼物,可真真便宜了我这个小财迷呢。不过这薛家孙女只是听说过她们家的名字,为何也送礼给我呀?”

  贾母笑道:“说起来,这薛家与我们家也算是老亲,你二叔和人家的老家主是连襟。前几年薛家的老家主没了,她们家守孝,那时候你年纪小,自然不记得了。如今她们出孝了,因为她们家是皇商,要到户部销账,另支新银,还有那么家的姑娘今年十二岁,又要准备选秀,所以,先派了人进京打点来了。”

  薛家的黄嬷嬷在地下赔笑道:“可不是这么回事情。说起我们姑娘,那是样样出挑,虽比不得郡君和乡君,却也是顶好的,在金陵那是人人夸赞。我们太太是一天都离不得我们姑娘,就是这些礼单也是我们姑娘精心准备的呢。”

  贾瑾一听,心中一动,问道:“都送了我们家哪些人呀?嫂可有了?”

  王熙凤看了看边上的李纨,道:“我已经得了,是一对多多福簪、一对连生贵赤金镯,还有些荷包衣料。”

  贾瑾依旧笑着道:“那大嫂可得了些什么呢?”

  李纨脸上一呆,薛家可不是把她给忘了嘛。贾瑾又问了探春惜春二人,果然两人也没有,更不要说贾环了。

  贾瑾叹了口气:“宫里可不简单呢,若是那薛家姐姐做事还是这么不周全,怕是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我看还是再请两个好一点的嬷嬷教导上一两年才好呢。不然,进了宫,吃苦是小事,若是得罪了人,连累了家里,就不好了。横竖这薛家姐姐今年才十二岁,以她们家皇商的身份,也只能参加一年一度的小选,也误不了什么事情。晚一年进宫,也多过一年的自在的小姐日。”

  说着,贾瑾就将手里的礼单交给了百枝,那黄嬷嬷见贾瑾这么一说,多少求情的话都说不出来了。贾瑾陪着贾母用了早饭,又说了几句话,就听见贾母叹息道:“我这里好茶好水的,又有你们陪着,也不知道宝玉怎么样了。”说着,贾母就看着贾瑾。

  众人一愣,贾瑾看了看贾母的脸色,道:“昨儿个我已经看过宝玉了,他一切都好,有二叔守着,如今都养出双下巴了,可见二叔是真心疼宝玉的。老太太尽管放宽心,将来宝玉有了进益,一定能让我们的脸上更光彩。”

  贾母道:“什么光彩不光彩,进益不进益的。我只要他平平安安的就好。宝玉素来身弱,我听说,这些日他父亲每天逼他读书,完全不想着宝玉的身受不受得了。”贾母一边说一边叹气。

  贾瑾见贾母这副样,知道贾母又心疼大孙了,可是让贾母老是这么宠着宝玉,也不是办法,若是在把宝玉养在贾母的屋里,怕是生生地毁了宝玉。贾瑾深深地叹了口气:“老太太,请恕孙女直言,宝玉已经不小了,过了年就是十岁,也是该读书的年纪了。就是老太太再疼他,宝玉也是要长大的,总不好让他这一辈都活在我们这些内宅里面。”

  “够了,二丫头,你就是看我心疼宝玉,你不顺眼是不是?”贾母一柱拐杖,瞪着贾瑾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你父亲对宝玉的嫉妒。”

  贾瑾一听,知道今天不把事情说清楚,这话闹出去,绝对又是一番事故。贾瑾站起来,走到贾母正前方三步远的地方,跪下来,给贾母磕了一个头,道:“老太太,不知老太太为何觉得孙女和父亲需要嫉妒宝玉这个半大的毛孩?请问宝玉是有圣眷在身还是有功名爵位官职?”

  贾母一愣,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贾家今天还能有国公府的体面,靠的是祖先的功劳、靠的是大房的争气,若不是因为这两年贾赦和贾瑾先后进了皇家的眼,又加官晋爵的,来荣国府给自己庆寿的人就不会这么多,送礼的人也不会是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家。自己虽然曾经有心让老2一家继承这祖宗基业,可是从这个孙女受了册封以来,这个计划就成了泡影。如今也只有让老2他们多弄些银钱贴补贴补,可是,迎春这丫头……。

  贾瑾见贾母的脸色一变,就知道贾母清醒过来了,贾瑾又道:“老太太,孙女说这些话不过是因为孙女是姐姐,古话说得好,‘爱之深,为之计远。’,宝玉是个男孩,将来总要支撑门户的。可是您让他这么一辈干干净净地活着,不让他出去经历些事情,他将来又怎么当家作主呢?就是给他一座金山银山的,他能守得住吗?若是给他捐了官,您就不怕他被人陷害了去?”

  贾母低下头,玩弄着手里的沉香念珠,贾瑾知道有门,继续道:“老太太,不说宝玉是我们家这一辈里最有天分最有福气的孩,就是冲着他是二叔的嫡,是父亲的侄儿,是孙女的堂弟,叫我们又怎么不为他操心。哪怕是不指望他走科举为官做宰的,也希望他将来能顺顺当当的。老太太可能不曾听父亲说过,父亲曾经在孙女面前感慨,小的时候没有听老太太的话,没有好好读书,结果后来,就是继承了家业,也和那些官宦人家走远了,就是因为少了读书这块敲门砖。如今老太太宠宝玉的样,就和当年先太夫人宠父亲的样一模一样,父亲很担心,宝玉会不会将来也因为没有拿好读书这块敲门砖而四处碰壁。”

  贾母道:“好了,你起来吧。说来说去,还不是让我不要那么宠宝玉,不要拦着老2监督宝玉读书吗。这事儿可以,但是,宝玉伤好了以后,还是要住到我的屋里跟着我,他父亲要监督宝玉读书,也可以,每日午时到申时,到了酉时一定要让宝玉回来陪我一起用饭,还有,不许打宝玉也不许骂他吓唬他。”说着就让丫鬟扶起了贾瑾。

  王夫人听说,心里更是说不出了滋味。哪个做娘的不希望儿出息的,以前碍着老太太,自己根本就插不上手,又不能跟贾母抢孩,只能看着儿一直当成了姑娘养着,迟迟都没有正经上学,那可是她唯一的儿了。王夫人一方面不希望宝玉也和贾珠那样累坏了自己导致英年早逝,一方面却也盼着自己的儿出息,同时,也对贾瑾也是百般纠结。。.。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