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升职记 第一百六十章:纷繁世事
作者:梨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惠妃老实了。又去信让家里人、儿子、儿子的班底都老实点儿。皇上那话不是说给老娘一个人听的!

  偏偏又有恶心她的事。

  那个被夺位的许贵人关起来之前,跟惠妃说,她的确对刘氏出手过,三个月之前,可惜没成功。之后再没动作。

  那刘氏生产时是咋回事?这黑锅我咸福宫可不能背!

  惠妃发动人手去查。

  根据她得到的回报,是苏可休联合德妃宫里的文贵人做的。不过痕迹消除得很彻底,抓不着人家把柄了。

  文贵人?她哪来那么大本事?做下这事还能把自己摘干净,再栽到我咸福宫里来?哼!只怕是吴雅氏那贱人指使的吧?

  最可气的是,苏可休这个奴才秧子是她的人!要不是吴雅家的人有意引着,吴嬷嬷能在浣衣局里那么巧碰着苏可休?哼!原来出身包衣奴才还有这个好处!

  后宫女人,使绊子、下毒、栽赃、陷害、上眼药、挑拨离间等等是常态,不死不休。

  几个老资格的妃子之间轻易不出手,出手必是稳、准、狠。

  惠妃认定是德妃对上她,反正俩人积怨十几年了,有机会她也会做同样的事,不奇怪。她不能挨打不还手,跌份不说,在宫里也会被小瞧,墙倒众人推的道理在宫里体现得最淋漓尽致。于是惠妃安排人找德妃的麻烦。

  宫里找麻烦最容易,就看你能不能做得高明。德妃很快就倒了一次霉。反应过来细品,居然是惠妃这个老冤家。

  在宫里这样的亏谁都吃过,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再报复回去就是。

  这两人都有分寸,这么些年的后宫生涯不是白混的。知道咋样才不会惹怒皇帝。几个回合下来,各有胜负,皇帝果然当没看见。

  大年下的,后宫里的暗斗红红火火。兴许是物极必反,表面上竟然十分和谐。

  唐果住在弘德殿,只知道有了个十四皇女和刘氏升位,皇帝告诉她的。其他的明争暗斗她是没听说的。

  刘氏是怎么回事,唐果心里其实特好奇。不过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他说情况特殊,又说自己没出线,那便是真的。想必刘氏背后另有来历缘由。既然现在不宜知晓内情,那她也莫要深问。

  苏全身份敏感,不能在宫中久待。唐果打理了一大堆吃的、穿的、用的,让苏全带回药王山,连袁团儿那份都在里面。除了过年的东西,明年的衣服啥的都给备好了。苏全和唐果告别,走了。

  摸着苏全给带来的鹅绒被,唐果还没来得及发挥点儿离愁别绪,皇帝把黛玉去贾家的事情告诉她了,唐果注意力转移。

  皇帝自己梦到过清朝的兴衰,见到康熙帝陵被毁、尸骨被人践踏他便惊醒。后面的事情他是不知道的。

  唐果跟他谈起自己前生的世界时,免不了涉及到政治历史。皇帝当然上心。

  唐果看他感兴趣,便利用梨树精魄的能力弄了些书出来给他看。皇帝大惊讶了一把,自己试试,不行。他也认为是和梨树精魄的关系不够亲密的原因。

  皇帝这辈子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拥有梨树精魄的一部分力量于他是意外的奇缘。其它的不必强求,顺其自然。

  有闲暇便看看那些书,对照现实思考,做出调整计划。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刚刚梦醒、迷茫忧急的帝王了。

  皇帝举重若轻、从容不迫的推进着他的革新。事情一件件做,改变一步步来。欲速则不达、急躁冒进只会误事,这个道理他最明白不过,若不是有这份隐忍耐力,他也走不到今天。

  皇帝大部分业余时间还是花在和新婚妻子加深感情上了,蜜月嘛!

  两口子跟慈净老和尚聊天时,说起发生在他俩身上的奇闻怪事,老和尚大笑:“若问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事,今生做者是。两位得此善果,必有善因。两位不追根究底、自寻烦恼;亦没有自上枷锁、负重而行,以平常心视之、做当做之事,脱俗于红尘之中,难得,幸甚!”

  老和尚拥有一颗童心。与唐果谈论异世风俗景象,又问人情山水,时而点头称善,时而摇头叹息,与止水不波的高人形象一点儿搭不上,倒更像个老顽童。出发点却都是天下人的福祉。唐果愈加钦佩。

  老和尚原本要到城外的寺庙去住,因在唐果这里看到不少农业医药书籍,他觉得可借鉴之处颇多,便留下来研究。说是日后走到哪里传到哪里,定可造福苍生。皇帝和唐果欢迎之至,宝华殿一向无人打扰,皇帝又加派了暗卫,老和尚便在那里读书抄书。有了心得再和皇帝、唐果讨论。三人都觉得受益匪浅。

  无聊的时候,唐果想起来,便对皇帝和老和尚讲起大概内容,说自己当初曾经疑惑过。

  皇帝见怪不怪。贾家根本翻不出他手掌心,书里的事情与现实没多大关系。

  老和尚更是安之若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没啥好诧异的。

  唐果甘拜下风。

  当初她听到宫女薛氏宝钗、皇商薛家、紫微舍人这些话的时候,可是纠结了几分钟才放下的,跟这二位不能比呀!

  皇帝看唐果比较关注,见她和苏全分开有些难受,便把收集来的贾家的资料拿给她看。

  明末,贾家被权臣陷害,在多方帮助下逃出关外,跟随了努尔哈赤。后来的金陵四大家族都是那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到了努尔哈赤身边的。四家同出金陵,又都是汉人,慢慢结成同盟。清朝立国之后,这几家都受了封赏。

  贾演曾在战场上失误,犯下个大错,加上同僚排挤陷害,几乎要被处死,好在被努尔哈赤长子、广略贝勒褚英救下。

  这也是为何他的爵位低自己弟弟一等。

  在荣国公贾源、宁国公贾演晚年,贾家做了件特出格的事。

  朱家和爱新觉罗家是死敌,偏偏有两姓后人成婚生子。一家三口遭到清廷追捕。

  贾家出手相助了。

  他家当年欠下了褚英恩情。褚英被努尔哈赤杀了,人家后人还在,上门挟恩求报。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益考虑。因为爱新觉罗家族里也有人帮忙,且是强力实权派。贾家慑于威势,并且想在政治上留条后路,参与了这事。

  贾演、贾源兄弟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生怕哪天成为灭族的引子,因此没多久便故去了。第二代当家人贾代善和贾代化很有才能,也分外低调谨慎,暗中又得了照顾,故而他俩在世的时候,荣宁二府很兴隆。

  不过上船容易下船难。贾家卷进爱新觉罗家的内斗,又和前明扯上关系,这本身就是个天大的把柄。他家想要解脱干净,没那么容易。更何况他家自身不干净的事太多。

  在贾敬那一辈,贾家又藏匿了秦可卿——他们认为的、那个融合了明清帝王家族血脉之子的小女儿。

  后来的事情唐果就知道了,贾家出卖了秦可卿向当今皇帝投诚。实际上秦可卿只是个替身而已,贾家也被蒙住鼓里。

  唐果摇头,贾家还真是内幕重重。如果就此收敛,尚有挽回的余地。可看贾家的行事作风,公然以皇亲国戚自居,眼下手伸得就够长了,结党、贪占、买官卖官、放高利贷、包揽词讼……全是犯忌讳的事;以后要是再参与到皇位争夺之中,只怕更没活路。

  似乎贾珍转作内应了?他在干啥呢?贾家还有皇帝想知道的秘密?那贾家的做法怕会两头不讨好吧?

  算了!这不关我的事。

  反正贾家短期内不会倒,黛玉在那里住段日子没关系的。其他的没啥好关心的了。

  皇宫里的年味儿越来越浓,看着大家忙碌,唐果感叹了一下:一年又一年,好快啊!

  带着猞猁小逃和可爱,唐果跑去找老和尚了,皇帝还在上朝,她这功夫有空。

  见老和尚在抄书,唐果便站在外间等他会儿,没进去打扰。

  突然想起那位幻寂师太来,连带着想起妙玉。根据皇帝的情报,妙玉进驻贾家新建的园子了。原因不是书中写的为了避祸,是为了找人。她有个妹妹自幼失散,幻寂师太圆寂前帮她推算过大致方向,让她随缘而动。贾家来请,他家园子正在幻寂师太推算出的方向上,妙玉便去了。

  未卜先知……世上的奇人奇事好多啊!

  老和尚突然笑道:“世事纷繁迷人眼,自有来处去处,小姑娘看着便是。”

  “啊?是。呵呵……大师,告一段落了?”

  “小友光临,聊天要紧。”

  唐果一笑,坐下和老和尚闲扯。

  腊月十六,皇帝封宝,御门听政暂停。唐果和皇帝坐车往城外的温泉庄子上去。待不了多少天,皇帝腊月里的业务忙着呢。祭天、赐“福”啥的,都等着他干。二十就得返回皇宫。

  皇帝有了护身符,这次唐果可以把大虎几个带回来,养在弘德殿里。前后院子不小,够它们跑了。几个家伙烦了,就再放它们到庄子上玩,反正不远。

  一路无话,新婚夫妇很快来到唐果的私人温泉庄。

  没等唐果下车,长得更壮的老虎豹子们满心欢喜的扑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