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升职记 第一百六十三章:男女之防
作者:梨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贾宝玉自幼长在内帏,在女孩儿群里长大。由于长辈的溺爱,他并没有受到完整的封建教育。“男女七岁不同席”之类“男女之大防”的封建礼教观念,他脑袋里基本没有。

  吃胭脂、拉手等等举动,于他而言,是对女孩儿表示喜爱。至于会给女孩儿们造成什么困扰,他从未想过。

  祖母的喜爱和放纵,使得贾宝玉能在一个近似于隔绝于世的小圈子里特立独行,生发他的个性。只是这个性,在遇到更广大的社会圈子时,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出悲剧来。

  但这些,贾宝玉是不知道、甚至逃避知道的。此时的他,心中最重的女孩儿是黛玉,但仍然希望众女子的眼泪单葬他一人。

  他只关注“我要什么”,却不去想怎样才能得到。一心等着长辈成全,盼着女孩儿们明白他的心。

  贾宝玉不明白,为什么短短两年的时间,自己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

  林妹妹变了,宝姐姐变了,太太变了,老太太也变了……

  家里外头的事情,他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多数时候,他不去深想,生怕碰碎自己的美梦。

  贾府省亲的园子入秋没多久就竣工了。

  其时,贾贤妃正因为久被皇帝冷落、没能随驾东巡而郁闷不已。王夫人进宫的时候,便带去了园子的图给贾贤妃解闷,又将贾宝玉在园中各处的题咏拿给她看。

  贾元春果然很高兴。

  自己这个含玉而生的弟弟,终于快要长大了。看这诗文题额,俱都不错。将来何愁文章不好?

  唉!不枉自己小时候一番疼爱,这些年的挂念。只盼他上进,早早兴家立业,自己以后也能有个亲兄弟在外扶持。舅舅权重,终究差了一层。宫里的女人,家人争不争气,处境截然不同。多少个位份比自己低的,过得比自己舒坦?不就是因为人家家里人靠得住吗?

  贾元春又是喜悦又是盼望,叮嘱王夫人抓紧贾宝玉的学业,又让她尽快在族里找包衣出身、清白美貌的女孩子。

  送走了亲娘,贾元春看图和诗、题打发时间。很快传信回家,园子不要白放着,除了宝玉和贾家三春之外,再请亲戚家的女孩儿们到里面去住。她喜欢弟弟妹妹们,不可因君臣之礼生分了。她是真心诚意,大伙儿莫要说那些“僭越”的话。

  贾元春除了喜欢弟弟妹妹,自然还有别的目的。不过对于贾宝玉来说,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那园子真好!

  林妹妹也会喜欢的,这下子可能在家里常住了!

  欢天喜地的跑去找老太太,要把衡芜苑留给黛玉住,哪知慢了一步,太太已将衡芜苑指给宝姐姐了。

  老太太没法子,自己更不敢有二话。来回折腾下来,留下的余地也不多了,只好选了离自己那怡红院最近的“有凤来仪”,元春姐姐改成潇湘馆了。

  翠竹的寓意再高洁,屋子的用途却是住人。

  那潇湘馆建在沁芳桥边,一明两暗三间小房,屋内狭小压抑,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外有千竿翠竹挡光,后院又引进泉水。整个潇湘馆阴暗潮湿,三面环水,几乎是个“孤岛”,幽静么?的确!几乎是封闭于一角。便是健康豁达之人入住也要觉得心情不舒,更何况是林黛玉这个被外人认为“病弱小性”的小女孩儿?这点似乎谁也没留意。

  千盼万盼,贾宝玉盼到林妹妹来家。谁知妹妹身边那可恶的老婆子说什么“既然是未嫁女孩儿们住的地方,怎能有男子混居其中”的话,还坚持说,若是他贾宝玉住进园子的话,林妹妹必定要住在外面陪伴老太太。反正林妹妹就是来给外祖母侍疾的,若不是碍于亲戚诚心相邀,本不打算入园去住。又说这是书香门第的规矩,大家小姐的体统。

  老太太只好暂时把他挪出来。任凭他撒娇哀求也不行。老太太告诉他,林妹妹和他年纪大了,那样确实于理不合,他若再闹,林妹妹就会回家去了。又让他平时注意些男女之防,莫要让别人挑礼。

  贾宝玉真的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当年自己和林妹妹一处吃一处睡,府里谁也没说什么呀!虽说两人长大了,可也不至于生分至此。还有老太太,以前最喜欢自己与林妹妹和睦亲近,断不会说这个的。

  想不通也得受着。

  贾宝玉难过得要死,哪知打击一样接一样。家里来了水葱似的四个姐妹,虽然不是来自家的,但老太太爱热闹,都留下住着了。

  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可惜,他还得外面待着。姐妹们在园内玩耍取乐,没他的份儿。老太太说,眼下这园子算是女孩们的香闺,又有邢、李、薛几位远客。他是男子汉了。进去不合适。

  对自己与林黛玉的未来越来越没把握,贾宝玉觉得自己的理想生活似乎要消失了。以后,只怕是另一个活法儿。而那,正是自己深恶痛绝又无力抗拒的。

  观念碰撞,加上一股火儿,贾宝玉抓心挠肝,生了场病。贾母、王夫人这个心疼!惊天动地一顿忙,又许诺带他和姐妹们玩儿去,才好了。

  这日随着史太君到了园子里,大家做灯谜。那贾宝玉终于得着机会和女孩儿们在一处了,喜得眉开眼笑,无可无不可的。或许,自己是杞人忧天了,老太太最疼爱自己,定会给自己做主的!

  只和姐妹们总是有段距离,不能如以往那般亲近,美中不足。

  玩笑半日,史太君累了,自己在隔壁休息,让小辈儿们随便。

  贾探春便召集姐妹们开诗社、作诗。谁知,临到坐席,贾宝玉又被刘嬷嬷给拦了。

  尴尬之时,贾探春欲待解围,一时想不出相宜的话来。

  花袭人当此场面心里一惊,看众姐妹的做派,自己一琢磨,已知大概。

  她素来主张贾宝玉和众姐妹保持距离的。这次贾宝玉搬出园去,众丫头皆心中不愿,独她暗自欢喜。除了真心为贾宝玉的前程着想之外,作为王夫人认可的贾宝玉准姨娘,她自己对贾宝玉那份不可说的占有欲,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眼下这个境况,看得她一喜一怒。

  喜的是宝玉受了这次的教训,以后必定离女孩儿们远了;怒的是这些人太不给贾宝玉面子,害宝玉丢脸。贾宝玉无地自容的样子又让她心疼。

  怎么能解围又不失宝玉的面子呢?

  花袭人转念笑道:“各位姑娘又在逗二爷玩了。”回头对贾宝玉道:“二爷就是实心!林姑娘、宝姑娘、云姑娘都是一处长大的,哪会真嫌弃二爷了?各位姑娘也都是亲戚。二爷别当真。姐妹们闹着玩呢!二爷出了不少汗,去换个衣服吧。”说着拉了贾宝玉便走。

  刘嬷嬷笑道:“请留步。这是贾公子的丫头吗?想必就是叫袭人的那个了?”

  袭人不悦,可着这府里,奴才们哪个不叫她一声姑娘、姐姐?就是湘云,还赶着她叫姐姐呢!

  面上不显,笑应道:“正是。老人家识得我?”

  “我估摸着不会猜错。”刘嬷嬷道,又对众姐妹笑道:“老奴的一个同伴儿和贾府里出去的一个老嬷嬷是远房表姐妹,这位袭人贤名远播,老奴颇有耳闻。说是贾府含玉而生的公子身边有个最得脸的大丫头叫花袭人的,各层主子都高看一眼。不但能当起贾公子的家,而且当着贾公子和亲戚家姑娘的面,就能品评主子姑娘们。还有本事让主子姑娘帮着做针线活计。老奴当了一辈子的奴才,也没见过这样有脸的丫头!今儿一见,真开了眼了。确是个会说话的!只是这个‘贤’字未必!且不说主子们的事,当奴才的能不能评论。就说说你刚才的话!今儿在座的姑娘,包括你贾府的女孩儿在内,哪个不是闺训甚严的?男女七岁不同席,亲兄妹还得避开呢!不然姑娘们也不会退席了!谁拿这事儿逗你们家公子玩了?你今儿这话传出去,姑娘们的名声都败尽了!老奴说句粗糙的话,按照时下的风气,尤其是汉人的规矩,男女沾衣碰袖,女子便是失节。姑娘们日后找婆家,人家若打听出你这句来,能不疑惑?难道在场这些不姓贾的姑娘们都得嫁这位贾公子么?纵使能行,婚前失德,也让人不待见!你只顾着你家公子,顺口胡扯,把姑娘们的名声至于何地?果然是嚼舌头败坏主子名声惯了的!再有,你别忘了,你们家老太太还在隔壁呢!你这话说的,可连贾老太君的脸都打了!”

  花袭人脸色一白,扑通跪地,哭道:“二爷、姑娘们在上,奴婢要有害人的心思天打雷劈!”

  自从跟了贾宝玉,花袭人眼里、心里就只有一个贾宝玉。刚才她只顾着哄那凤凰蛋,照顾的是他一人的面子和心情,情急之下哪想到别人?况且,别人原本就是她一贯拿来垫背的。不然,作为第一个和贾宝玉“作怪”的人,她还如何能说出防着别人和贾宝玉“作怪”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