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84、贾母的张良计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从感情上看,宝玉是黛玉的朦胧的初恋情人没错,可是宝钗和湘云也是多年的朋友,何况黛玉对宝玉的感情除了表兄妹情分其他的毕竟只是止与好感了,实在没道理值得横差一杠。

  王夫人不喜欢自己,黛玉很清楚,贾母有意选自己做她孙媳妇,自己也知道。可是自己不做的话,反正有湘云呢。这样反而大家都满意,自己和湘云都是老太太的自己人,而湘云和史家对宝玉是十分满意的,但是自己继母对宝玉不满意,所以还是湘云比自己合适。

  虽然黛玉和薛家姐妹交好,但是这件大事上,黛玉还是站在贾母一方,支持湘云的。这和元妃站在王夫人一边支持宝钗一样,不是个人喜好的问题,是对自己最亲近人的支持。

  原著上元妃真的喜欢宝钗,而不喜欢黛玉么?她们只是见过一面的,说过几分钟的话,而宝钗、黛玉两人各方面又不相伯仲的。元妃真的能区分出偏好来?不过女儿天生体贴母亲的心态罢了。还是那句话,要想要贴身小袄,还是自己生闺女吧,别指望孙女。晴雯想到这里,突然想起来,王夫人不对贾兰用心是不是也是基于这个心态,儿子比孙子可靠,尤其是有元春这个例子摆在这里。

  总之,现在的黛玉的想法是为了外祖母她可以力挺湘云,但是要自己嫁过去就不愿意了。

  现在她的价值取向偏重于博学多才的年轻人,像自己父亲那样的。女儿选丈夫总喜欢以自己父亲做标准的,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现象。

  原著上黛玉离开父亲太早,青春期父亲缺失,父亲的影响力不够深,贾府当然没人和她说起她父亲啊。所以她没有父亲这一标准,一直在身边的宝玉成了唯一标准,自然对宝玉死心塌地的。

  现在楚夫人会和她谈起她父亲。尤其是两人相处的最初时期,两个基本陌生的人突然成了母女,如果林如海活着,她们可能成为敌人,争夺同一资源么。可是她们成了母女,林如海就殁了,她们没有冲突的地方了,反生出几分相依为命的感觉。可是就是两人都努力增强相互感情,但是也逾越不了彼此的陌生性,所以她们能共有的话题自然只有林如海了。

  这么一来,所以虽然分别几年,但是林如海在黛玉心中的形象被楚盈无意中加深了。黛玉心里逐渐的重建了父亲的形象,同时也不知不觉建立了以父亲为标准的择偶观。

  而且正因为林如海已经殁了,逝去的人永远是最美好的,留下的印象是坚不可破的。有父亲的女孩子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对父亲不满,可是黛玉对父亲只有感激和缅怀,所以更加向往找一个类似父亲的丈夫,当然她自己并没弄清自己的这一心态,但标准还是定下来了。

  这就是她从林如海去世后慢慢和宝玉渐行渐远的原因。贾宝玉和林如海有相似之处么?好像有,都出身世家,长的都不错,其他的就没有了。

  问题是现在的林黛玉不是原著上密封在大观园里除了宝玉没第二选择的姑娘了。她现在有许多比贾宝玉更接近父亲的候选人。贾宝玉当然就出局了。

  林黛玉因为贾府的琏二奶奶和姑娘们来探病,所以只好躺在床上装病。除了凤姐,三春,薛家姐妹和湘云和湘云却没来,这个也太明显了吧。

  主子们在里面说话,屋里站不下那么多人,不过各留了一个大丫鬟服侍,其他的丫鬟都在外头。

  紫鹃跟着黛玉,晴雯在外面抓紧时间八卦,刚才看着入画还在,看来还没查抄大观园呢。不过其他的发生了么?比如贾府“抓贼”事件。结果一问什么也没发生。想想也是,贾敬死了是去年夏天的事,而逐出晴雯前的中秋宴会上,贾母说贾敬殁了两年多了,中间还应该有一年呢。

  因为红楼终极攻略的时间上有许多bug,但也有些明确说的时间,看了查抄大观园是明年的事了。不过故事还衔接的上么?不过红楼系统这么强大,没准自生出什么衔接剧情也说不定。

  也难怪,贾老太太没事了老来接黛玉呢?闲得无聊,就想乱点鸳鸯谱了。

  楚夫人在凤姐看过黛玉之后就请她到堂屋说话:“让她们小姑娘们聊吧。”凤姐只好和楚夫人出来。后来据紫鹃说,凤姐一出去,屋里就冷场了,迎春和惜春都不大爱说话,探春也一反常态的不说话。紫鹃和晴雯讨论说,看了贾母还是没说通了王夫人啊。这从探春这里就看出来了,探春果然是乖觉的。

  等凤姐带着三春走后,楚夫人就和黛玉又进行了一次交流活动。

  楚夫人:“听贾家二奶奶说,他们家宝玉病好了。”

  黛玉说:“女儿也听表姐妹们说了。女儿还想要是还不好,就让弟弟去探望一下。都是亲戚呢。”楚夫人一听,很好,黛玉对宝玉没任何意思,也想避嫌呢。沈家的事继续。

  可是正当母女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楚盈的姐姐周夫人来了。

  周夫人一来就屏退左右,然后开门见山的说:“你们黛姐儿和贾家那个宝玉怎么回事啊?”

  楚盈一听,就知道出大事了:“我们黛姐儿就小时候在贾家寄养了几年,和那家的宝玉什么关系也没有啊。当年我们老爷在的时候,他们家老太太倒是说想把两个孩子定下来的。可是因为我们老爷没同意,因为贾家办事也太不可靠了。”

  周夫人说:“就是你说过的,开始就是给一个口头上的约定,后来你们老爷要过继栖哥儿了,就要正式大定的那事吧。”

  楚盈说:“是啊,这样谁放心把姑娘给他家啊。还美其名曰说什么怕定下来,姑娘在他们家不自在了,两孩子也不好见面。这大户人家哪有表兄妹大了还常见面的,和定不定亲有什么关系?”

  周夫人说:“我倒听说他家里那少爷是养在内帏的。不是还有个什么‘双金夺玉’的说法么。本来就是当笑话听听的,可是怎么把你们黛姐儿也牵制进去了?”

  楚盈吓的魂飞魄散,这还了得,要是坏了名声以后嫁给谁去:“姐姐听说什么了?”

  周夫人说:“要是听说些闲话也罢了。我听李家太太说,贾家那老太太自己和沈家夫人说什么放心不下你们黛姐,最想以后两个玉儿给她磕头送行。这是什么话,沈家这亲事定然不成了。”

  楚盈听了只觉得眼冒金星:“无耻!”

  周夫人其实听喜欢黛玉的,现在也为黛玉不值,“妹子啊,你们家黛姐儿要是不愿意的,你们得想个法子出来。这话传开了,不光沈家不会上门提亲了,别人家也一样啊。好好的孩子不就耽误了。”

  楚盈说:“他们家都闹出什么‘双金夺玉’了。怎么还不放过我们黛姐啊?”

  周夫人说:“‘双金夺玉’?早有人说了,他们贾家怎么选的媳妇的?这‘双金’可比不过你们家黛姐的。这薛家不过是皇商,那薛家大爷又是个不撑事的惹祸的主儿。那史家倒是一门两侯,但是也到最后这一代了,偏下一辈也没能顶门立户的人物。况且史家这几年的光景也不好,嫁妆上头能有什么。你们黛姐,出身清贵,嫁妆又多,比这两个要好的。”

  楚盈说:“要是不满意人家的条件,那他们还放任着人家姑娘和宝玉混,还传出个‘双金夺玉’来,不是害人家姑娘么?”

  周夫人说:“你们黛姐还是老太太的亲外孙女呢,不一样害的么?何况别人了。”

  楚盈说:“他们家怎么突然来了这么一档子事呢?要说以前我们老爷拒绝了以后就没再说过啊。我们这些日子选亲的时候他们也没反应,怎么现在突然就这么做了?她贾家老太太就是我们黛姐的亲外祖母,可想要我们黛姐嫁给他家宝玉,也得过我这一关啊,这么背后阴我们,我能同意么?”

  周夫人说:“我也奇怪啊,难道人家就准备等你们看好了才说的,这样来上几次你们姑娘怕就难说亲了,人家还怕你不答应。”

  楚盈说:“婚事都是双方议定的,光她家想也不行啊。我不答应又怎么样,难道拒绝了他贾家就没人再想娶我们黛姐,她们贾家有那么大势力?又不是圣上的指亲赐婚。我们怕什么?”

  周夫人说:“傻妹子,人家上门来提亲了吗?没有!刚才你还说人家就没再提过这事。人家不提,你怎么拒绝啊。”

  楚盈听出不对来了:“姐姐这是说的什么意思?妹子不懂了。”

  周夫人说:“我昨天听了这事,想来和你说,又怕你着急,就找咱嫂子说了。我们俩想了:这贾家的意思是不上门提亲,提了亲你说不行就定死了。她们的意思就是等你们选了人家要下定的时候来说上这么一句,人家就不好来提亲了。最后你们黛姐不能老养在家里啊,就只能同意了,没准还想着妹子你上门求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