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21、古代人的层次变动考证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凤姐说:“昨个你主子林妹妹来,今个你来,也就你们还记的我。”

  昨天黛玉来看过凤姐,不过晴雯没跟着,是紫鹃、春纤跟着的。晴雯在家收拾东西往暖阁里搬呢,把黛玉房里所有的剪刀,水果刀,绣花刀,裁衣的铁尺,尖头的簪子、钗子,一丈青等可能成为武器的东西都搬运到暖阁里,并且都不放在明面上的工程量也不小呢。

  黛玉回去以后说:“其实查抄的事也不能怪凤姐姐的。”的确不能怪凤姐的,可是那怪谁呢,怪王夫人吧,贾家姑娘、奶奶们都不敢,就柿子找软的捏吧。

  其实也不是贾家的奶奶,姑娘们怪她,不过没有查抄的事,迎春、惜春也想不到去看凤姐的;李纨怎么想不知道,反正现在还起不来床,或者不想病愈到能起来床,总之根本不可能去看望别人的;探春因为贾环的事,躲着人还来不及,想想探春也不容易。

  不过凤姐这句话就看出她现在的寂寞了。

  晴雯说:“看二奶奶说的,谁不记得二奶奶啊。不过是现在的时候不好出门啊。”

  凤姐说:“记得也是记得我的恶名。”

  晴雯说:“二奶奶病着,心里就往坏处想,哪里有那样的事。不过真的是因为现在的事情,大家不爱出门的。”

  凤姐说:“这老三也太不像话了,偏我又病了。”

  晴雯说:“听说环三爷还没承认呢。”

  凤姐说:“除了那下流坯子谁能做出这种没天良的事。”事实上在原著上琏二奶奶你可是连胎儿都杀的,比这个杀婴儿的也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晴雯说:“有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凤姐说:“有什么不该说的。晴雯你还和我藏着掖着?”

  晴雯说:“毕竟没没说就是环三爷做的,这巧姐儿和菊哥儿总这么关在房里也不是个事。奶奶何不先把巧姐儿和菊哥儿送大太太那里躲几天,等一切真相大白了,在接回来也使得。”

  凤姐说:“送大太太哪里?倒是应该到不了那边院里,可是…………”

  晴雯说:“自己祖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过多跟几个常用的人过去。也不说是这事,就说奶奶身上不好,管教不了,请太太帮着教养一下。不行让琏二爷去说,太太还能不答应。”

  凤姐虽然对邢夫人不屑,但是毕竟担心儿女,就点点头,“等二爷回来,我跟他说说。”

  两孩子往邢夫人那里一放,邢夫人自然会慢慢有感情的,对孩子有了感情,对孩子娘也拉不下脸来了。因为邢夫人不是贾琏的亲娘,所以也不存在恋子情节什么的,对儿媳妇本来应该是既没好感也没恶感。反正儿子不是自己的,也谈不上抢儿子一说,这点可比做王夫人的媳妇好办多了。偏那凤姐不会处理婆媳关系,结果才闹得现在这样,得罪了婆婆,以后回去能好过了?还是趁现在用孩子当桥梁拉近一点关系,能缓和多少是多少。

  凤姐就是躺着床上起不来,也不改雷厉风行的作风,这不第二天就听到消息说,琏二奶奶病的厉害了,看琏二爷都把儿女送到大老爷那边去了,让大太太给抚养着。晴雯就过来看凤姐,凤姐见了晴雯说:“听了你的,我跟我们二爷商量了,二爷也说放到大老爷那边安全。昨晚上二爷就去请求大老爷了,这不一早大太太就亲自来把孩子们都接走了。我平时也不大管的,可是真的抱走了,倒舍不得了。我就让平儿跟过去了,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晴雯也放心了,平儿跟过去,以平儿的玲珑周到,一定能安抚住大太太。

  有人认为平儿背着凤姐施恩于人,广结善缘是有阴谋的,想把凤姐拉下马。只能这是苦情大戏看多了,都是琼瑶奶奶的套路。

  以红楼梦的时代应该是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在这个社会里,人口的阶层不是不变动。不过从上到下的容易,比如贾府一抄家,贾家的小姐,奶奶们都从上层直线下跌到底层了。还有慢慢败落的也是从上层渐渐滑落的底层的。可是从底层像上层流动就不容易了,一般靠男人的发展,就是要有个投资的好眼光,找个潜力股的男人,跟着他上爬,自己水涨船高。

  靠女人自己奋斗就难了,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贾家的大姑娘进来宫,从女官爬到妃子,是古代版女子奋斗记的典型。

  可是像贾府这个地方,小老婆要把大老婆拉下马是几乎不可能的,就是大老婆死了能扶正的机会都少。何况平儿是凤姐的陪嫁丫鬟,凤姐倒了台,她绝对没好处。凤姐要是被休回家,她也的跟着。不过现在贾家的哥儿记在她名下了,生下过男丁,应该不会一起打发了。不过除非凤姐自己病死了,在出现各种幸运,平儿有可能扶正了。但是要是凤姐是倒了台的,她就是不跟着被休回去,也没好日子。

  所以平儿一定会为凤姐谋划的,不是为了凤姐,也得为了自己啊。这就是为什么主母们愿意用自己的陪嫁丫鬟给丈夫当妾氏,可不是真的都是因为关系好到难舍难分的,大部分还是因为这贴身的陪嫁丫鬟是捆在主母的船上的,可比外头的好用的多,也安全的多。比如尤二姐这个儿子,凤姐就记在平儿名下,到时候说起来,可以说什么陪嫁丫鬟生的孩子不能算外人。

  晴雯想她作为一个丫鬟能为凤姐,巧姐,平儿做的就是一个主意了,其他的只能听天由命了。尽人事,听天命。晴雯能做的太少了,一个位卑言轻的丫鬟,要不是以前人缘好,为人信的过,连给人出个主意人家都不会信的。比如鸳鸯拒婚,晴雯要是赶着帮鸳鸯,鸳鸯一定的怀疑她另有所图,甚至不安好心。毕竟非亲非故的,人家凭什么信你?因为晴雯一直和平儿好,对巧姐也好,凤姐才信她,采纳她的主意。

  从凤姐房里出来,又去和小红聊天。小红说,琏二爷去找大老爷,大老爷说你们夫妻我是管不了了,不孙子孙女还是要的。当晚就让邢夫人来领孩子,邢夫人说的收拾收拾房子才行,所以要等第二天的。这不第二天一早领走了孩子们,大老爷还派了半数的姨娘去帮着照顾孙子,孙女。

  晴雯听说了最后一句,差点被空气噎死,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出错主意了。贾赦的半数的姨娘啊,那是多么浩荡的队伍啊。邢夫人的房间能装下这么多人吗?可怜的两个小姐弟就被一群花枝招展,徐娘半老的女人围观着,希望不要留下心理阴影。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你们的个脑袋里一半是女人,一半浆糊的爷爷同志还能这么“爱惜”你们,好吧,结果可能惨烈了点,但是总的思想还是因为疼爱你们的。现在只能祈祷你们没有脂粉过敏症了。相信以后巧姐儿你能成为一个朴素的姑娘,鄙视胭脂水粉的媚俗。而贾菊小朋友,如果你家能不抄家败落,你也不会长成花花公子了,因为你婴儿时期就知道浓妆艳抹的女人都是老虎。

  回去和黛玉、紫鹃她们说了这事,她们也都说:好可怜的孩子啊。所以晴雯没敢说让凤姐夫妻把孩子们送到大老爷处的主意是她出的。

  紫鹃说:“姑娘用不用去看看三姑娘啊?去了好不好啊?”

  黛玉说:“我也正想这个呢。”探春一定正因为贾环的事不自在,所以也不出门。按说应该去探望一下,可是现在的探春不是病倒在床的凤姐,你去看她,她记得你的好。现在去看探春她会不会想你来看她笑话的,毕竟她最是要强,可是母亲、弟弟都犯了不可饶恕的错,王夫人怎么看她。所以探春其实心里最是自卑敏感的,惜春是嫡出,而迎春虽然是庶出,可是没有拉后腿的,所以探春认为自己最苦。

  她们正考虑看探春好,还是不去好的,最后认为还是去吧。毕竟黛玉不是贾家人,也看不着贾家人的笑话。正好顺路探望一下李纨的病,或者应该说探望完李纨的病,顺路人情到探春那里坐坐。这个说法探春反而更能接受。对于一个高度自尊到了极致的人,如果他|她正在困境里,任何同情都不是他|她愿意看见的,因为能自尊到了极致的人其实骨子里是自卑的,你要是当作什么也没有,和平常一样对待他|她,他|她反而是高兴的。

  偏没走到李纨的稻香村就看见探春要回秋爽斋,黛玉就说:“我还说先去看大嫂子的病,回来再看你去,结果到遇到你了。要不一起去看看大嫂子吧。”

  探春虽然打扮的一丝不苟,但是眼睛边的黑眼圈和红肿还是脂粉掩盖不住的。所以她说:“我就不去了,有些累。”

  黛玉说:“你这丫头也托大起来,到你门口了,都不请我进去坐坐的。”

  探春说:“不是怕耽误你的事么。林姐姐要来我怎么能不欢迎呢。既然姐姐没事正好来坐坐。”

  黛玉她们进了秋爽宅,侍书倒上茶来,刚要说话,翠墨进来说:“了不得了。东府里的蔷二爷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