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22、黄泉路上好作伴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黛玉,探春都惊住了,探春问:“那个东府里的蔷二爷?”看了探春这几天脑子是不转弯啊。

  黛玉说:“你急糊涂了吧。你们东府有几个蔷二爷不成?”

  探春说:“可是蔷哥儿不是好好的,正说亲呢。十四那天咱们不是还见那冷家姑娘呢。不是要说给蔷哥儿的?”要是病了好些年,随时都准备进棺材的,丫鬟还用这么惊慌失措啊,跟讲天方夜谭一样。

  黛玉就问:“这蔷哥儿怎么殁的?暴病?”

  翠墨说:“不知道详细的,不过听说是被毒死的。”

  “毒死?”黛玉和探春几天经历了两次谋杀案啊,哪里受的了。

  探春也吓的正常了,问:“你都听说了什么?全部都说出来。”

  翠墨说:“我就听说了这些的。再有,就是珍大爷来了。”

  探春说:“蔷哥儿出了事,珍大哥哥不办后事,还来有空来这里啊?”合算还没完全回过神来,这贾蔷不是病死的,是被杀了,贾珍当然是来和荣国府的主子们商量的。

  黛玉想这贾家的事,是不是有些探春作为贾家正经小姐应该知道,自己是客人不应该知道的,所以就告辞了。探春当然也没留客。

  回到蘅芜苑,黛玉刚坐下喝口茶,晴雯还顾上没出去打听贾蔷遇害的重磅消息。王夫人的丫鬟来了,给黛玉见礼后说:“林姑娘。是这样的,太太说这些小戏子们都是祸害,不能留着了,所有园子里的咱们家班子的小戏子们都不让留了,太太让现在现在就跟着出去的。林姑娘您这里的藕官,也不能留了,太太说以后补个清白的正经丫鬟给您。”

  王夫人开始往外赶人了么?按原著是到时候了,不过现在贾府正值多事之秋,连出了两个主子的命,虽然不是要紧的,也是名正言顺的正经主子呢。所以晴雯以为王夫人顾不上了。没想到王夫人居然按原计划行动了,看了原著系统还是有强大的控制力啊。

  藕官听了,跑来跪在黛玉前面说:“姑娘,让我伺候您吧。别赶我走。”

  周瑞家的正好进来给黛玉行了礼,黛玉也说:“周姐姐请坐,紫鹃倒茶来。”

  周瑞家的说:“可是没法子领姑娘的茶了,太太交代要把这些小戏子们都带走,一个也不能留在主子身边的。”

  黛玉问:“为什么啊?她们有什么不好么?”除了不干活,扎班结伙,有时候还喜欢无事生非一把以外也没什么不好。不过她们这么干在大观园里已经两年了,倒是最近懂点事了。怎么开始不说什么,也不教育,现在又想起来了,所以黛玉就问了一句。

  周瑞家的说:“林姑娘不知道,这些小戏子们都会戏,口里没轻没重,只会混说,女孩儿们听了如何使得?所以才叫她们出去的。”都两年了,要说什么早说了。这时候才想起了黄花菜不是都凉了,而是黄花菜都枯死了。

  不过王夫人要处理人家自己家的前戏子、现丫鬟,给个理由就不错了,没有任何理由也一样想做什么做什么,比如原著上的晴雯一个伤风说成女儿痨,连贾母也没办法不是。

  黛玉就说:“春纤,你去帮着藕官收拾一下吧。”

  周瑞家的说:“不用收拾了就这么走就是了。外头的豆官,蕊官都是这样的。”

  所以藕官本来还想求黛玉,不过听说豆官,蕊官都在外头,不知道是想同生共死,还是要认命,想求也无用了,反正藕官就站起来给大家道声别,就被婆子拉走了。

  晴雯跟出去一看,果然豆官,蕊官的都在外头,而且什么包袱都没有。一时婆子们把几个某某官都拉走了。

  等晴雯回来,黛玉说:“这是怎么了?东府的蔷二爷殁了,还是被,被毒死的。怎么太太到有时间赶起藕官她们呢?难道两件事有关系?”

  晴雯一听,突然想起了前世里看过的红楼原著里提到贾蔷和一个叫龄官的小戏子相好。而且这个龄官后来就没再出场,更没进贾府做丫鬟。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死了,另一就是被贾蔷金屋藏娇了。

  原著上王夫人赶了小戏子们但是没有做这么绝,除了晴雯其他人,包括证据确凿的司棋都是带着自己东西走的。现在连东西不给,干娘不叫的,莫非是有小戏子出了大事,要不刚才说的,正经的、清白的丫鬟,就是说小戏子不正经,不清白呗。

  再联系贾蔷说亲一事,看来那龄官应该是被贾蔷金屋藏娇了,而现在贾蔷说亲了,然后在个时间被毒死了。

  难道是两人殉情?一起服毒自尽。按贾家人的感情状况,这个概率不大,当然事有例外么,也许贾家基因突变,贾蔷真是个情种呢。不过这种可能真的是小概率事件。其实不是贾家的基因问题,而是这个整个社会的风气问题,外头养个小戏子是正常的,但是和戏子殉情,可是被人瞧不起的,死了都没体面的,没人认为他是情种,而都的骂他荒唐至极。

  所以应该是另一种可能,就是龄官毒死了情郎。当爱到膏肓,却没有希望,眼看自己将被抛弃,所以就因爱生恨,毒死了情人。晴雯前世看的武侠小说、武侠剧里多的是这样因爱生恨,要至薄情郎于死地的女人,比如慕容秋荻,比如李莫愁,比如聂小凤,比如等等,就是晴雯能数出来的还真不少的。

  这样大事,消息永远来的快,东府蔷二爷谋杀案一下子比荣国府五姑娘凶杀案挤下了贾府新闻排行榜的首位。

  虽然荣国府五姑娘凶杀案因为嫌疑人是贾环三爷所以比较有嚼头,但是贾环的地位其实比不上贾蔷,五姑娘也不要紧的。贾蔷可是宁国府的嫡孙,贾环和还没来得及起名的贾五姑娘都是庶出啊。贾蔷虽然搬出宁国府了,可是还是贾珍的红人啊,可是贾环可只是荣国府的狗不理的少爷。

  重要的是贾环从生下来就被王夫人左一句“下流种子”,右一句“下流胚子”的叫到这么大,有些下流事人们不稀罕,要是没有倒稀罕了,如今终于下流到杀人了,也算众望所归。能巴结上的说:“还是太太看人准,早就看出三爷是不正派的。”就是看门的遇上倒夜香的,也能交流“就是我们也看着三爷不是正经人。”大家都是明察秋毫的聪明人了。皆大欢喜了,五姑娘的死就不重要了。

  虽然贾蔷也不是什么本分人,绯闻能办个八卦杂志,但是被情妇毒死,这在任何时代都是重磅八卦要点,艳死啊,没人不喜欢这种花边新闻的。

  牡丹花下死:爱情,艳闻,谋杀,豪门秘史,就是到21世纪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关键词啊。

  所以现在贾府里铺天盖地的都是蔷二爷的消息。

  晴雯不亏是当年遍览推理小说的人,推理的正确率百分之八十正确。正是龄官毒死了贾蔷。

  不过贾蔷虽然不是一个要殉情的情种,也没那么渣,他到没打算抛弃龄官,是想继续把龄官当外宅养着的。这个当然是贾蓉说的,他俩居然讨论过这个龄官的安置问题,其实也不奇怪,以两人的奇特关系,没讨论贾蔷和龄官的房事就不错了,不过也不一定没讨论过,而贾蓉忽略这一部分没说罢了。就现在这部分,贾府的下人们都推测贾蓉,贾蔷两人不是在床上聊的吧。

  所以贾蔷和龄官殉情的可能性约为0.0001%。对龄官的态度可参见元代“朱娘娘”答卢疏斋的姿态:“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就是说我还要分心给别人来个“盼音书天际头”,或者没事了的来个“检点旧风流”。你实在相思苦,就请自己“随大江东去”吧。

  本来想贾蔷也不可能给龄官许个明媒正娶,一生一世一双人吧。就是喝多了,情迷了说的胡话,龄官自己也该能分辨,起码贾蔷认为她应该能分辨不是真的。所以贾蔷认为对龄官仁至义尽,龄官应该理解他,也理解社会的规则,如果不能就自己“一身儿活受苦”去吧,我也没办法。

  谁知道这个龄官比他想的厉害的多,人家想到自己要“想当初万种恩情,到如今反做了一场孱僽。”可不肯自己“随大江东去”。人家要和情郎同归于尽,黄泉路上好作伴。

  事情的经过经流传如下:早上,贾珍要找贾蔷,没找着,就让贾蓉去。贾蓉就让自己的小厮到贾蔷的外宅去找。到了外宅,结果小丫鬟说还没起来。因为贾蓉的小厮在贾蔷的外宅也常来常往,比较熟,何况贾珍等着,就让小丫鬟里面去叫,结果就发现两人都死了。据说当时桌上还要酒菜,贾蔷平躺在床上,龄官伏在他身上,两人都死去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