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31、命运也许就在拐角处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惜春不语。

  湘云说:“林姐姐要去拜佛,也邀上我们一起吧。”

  探春说:“你什么时候也信佛了?”

  湘云说:“不过是拜拜佛。顺便抽个签,听说林姐姐你们上次抽的很准啊?”

  黛玉说:“就是王大姑娘的准,我们其他人的都是泛泛的话也没什么。”

  惜春问:“林姐姐上次抽中什么了?”

  黛玉说:“倒是个上签,上头是‘莫愁前路无知己’,要说是好话,不过也没什么了,谁一生不交个知己啊?”

  惜春冷笑说:“男人没准到是,可是女人要交个知己恐怕不容易。”惜春姑娘啊,你们贾府的封闭式教育,你也见不着个外人,所以说不容易。别人家小姐还是有几个手帕交的,就是不是真的知己,起码对外人说起来能冒充一下的。

  宝玉说:“那王大姑娘都说是上上签,其实也罢了。”

  探春说:“难道人家不嫁人,出家为尼,才是上上签么?”

  宝玉说:“也不是。哎,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吧。”

  黛玉叉开话题说:“二姐姐亲事定的急,搬的也急啊。”

  探春说:“是啊,娶的也急,年内就要过门,这到年底还有多久啊?”

  黛玉说:“这么急,那么嫁妆都备齐了吧,要不可是太赶了。”

  贾兰说:“我听琏二叔说,什么也没准备,正着急呢。”

  黛玉和探春都一惊:“什么也没准备,年内过门怎么来的及啊?”

  黛玉说:“别的倒罢了,花钱就能买到。可是家具能赶的出来么,这漆哪里那么好干啊?”

  探春说:“不光家具,针线上也是,难道要用外头的针线?”

  贾兰摇头说不知道了。他也是就听见一句半句的,哪里知道的详细。

  湘云问宝玉:“兰儿都知道的事,你应该知道详细吧?”

  宝玉说:“这个嫁妆上的事,是大老爷那边办的,我哪里知道。”

  湘云说:“你不素来在姐妹身上用心么?这嫁妆是大事,你倒不知道了?”

  宝玉说:“我听说要陪嫁四个丫鬟过去。”

  湘云说:“除了丫鬟,二哥哥还知道什么?”

  宝玉说:“难道我还去问大老爷给二姐姐准备了什么嫁妆么?”人家没听懂湘云你的双关语,湘云你这深刻的质问完全是抛媚眼给瞎子看啊。

  黛玉一看湘云要急,就又转移话题:“王家大姑娘进宫前给我推荐了个刺绣先生。我又学了几种针法,绣了个牡丹图,你们给评价一下。”这话要是宝钗在,一定能得到宝钗的热切响应——起码表面上是十分热切的。可是现在在的几个姑娘对刺绣的兴趣恐怕还没宝玉大呢,不过还是给了做主人的黛玉一个面子,看了那绣品。

  黛玉的构图一直是强项,但是刺绣的技法上有些不足,多半是在贾家的那几年正是重要学习期,结果贾家不重视女红教育,给耽误了。后来跟着楚盈学过,才补上了女红课,现在有了名师指点,就又有了进步,虽然还不能和王碧烟比,但也是出类拔萃的了。

  反正比贾家姑娘要好的多,所以探春,惜春和湘云还是赞赏了一番。

  看着天色已晚,客人们纷纷告辞回去了。黛玉说:“去看看兰哥儿想要说什么。”晴雯就跟出去,结果发现贾兰是想和黛玉再说什么,不过宝玉和探春正在蘅芜苑门外说些什么梯己话呢。所以贾兰见了就回去了。

  回去和黛玉说了。黛玉说:“我看她们除了宝哥哥和湘云妹子来这儿都是有原因的,结果就是四姑娘说了。其他的都没说。”

  紫鹃说:“姑娘就不用想了。反正她们没说就是相当于没有,要是真的有事,为什么不能说啊。”

  黛玉说:“人家没说的,自然相当于没有啊。”

  第二天一早,林家就来人了。楚盈因为怕贾母反对,自己亲自来接黛玉了。贾母可能也知道自己家最近的情况实在不适合留客,还是知道楚盈敢来就一定准备好理由了,反正贾母就痛快的放了人。黛玉她们就顺利的回去了。

  回去以后,黛玉来往的闺秀们开始隐晦的询问贾家发生的事,其实就是问龄官情杀贾蔷一事,这事过于有名了,又是容易吸引眼球的热门话题的综合代表——爱情,谋杀,豪门,外宅,怎么能没兴趣呢?

  晴雯想要是她能办份八卦报纸来细说此事,一定能挣的满坑满谷。不过在这里女人办报完全都是奢望,更不要说八卦报纸了。所以现在她只能一遍又一遍的给那些闺秀的丫鬟、嬷嬷们免费讲述。当然这个时候黛玉应该正给她们的主子讲这个。黛玉怎么讲不烦,晴雯不知道,不过晴雯为了多次叙述避免枯燥,就把贾蔷和龄官的爱情悲剧的前生今世编成章回体小说,以说书的方式反复演出。晴雯心说要是穿越到玄幻小说里她就可以以游吟诗人为职业了。

  别说晴雯没有同情心,可是有同情心有怎么样,这些好奇的人们只会更加好奇,就会从不知道什么途径打听此事,结果那经过数次转手的故事就不知道被删减发挥成什么样子了。还不如由晴雯自己来叙述一个相对客观的故事。当然只能相对客观,因为晴雯没见过贾蔷,就是在戏台上见过上戏的龄官,而且原著上对龄官和贾蔷的爱情有些描写,其他的就不详细了,晴雯的故事也是贾府主人的官话和下人们的私下八卦的结果。她甚至没有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只是从贾府的官方说法和对贾府下人的八卦故事去粗取细,去伪存真的筛选出来的,所以只能是相对客观。这个已经是晴雯能对逝者唯一能做的最大尊重。

  只有贾府五小姐被谋杀一事,知道的这事并不多,兴趣也不浓厚。豪门大宅里死个把庶女也是正常的。偶尔有个有兴趣的的结论是王夫人指使袭人杀的贾家五小姐,所以晴雯还是得庆幸她们没兴趣。要不,黛玉一定不爱说贾府的辛秘事,而贾府的官方结果黛玉根本不信的,而让黛玉一遍遍说一段谎言,对黛玉是挺痛苦的。所以还是不说此事的好。

  在家修养了几天,黛玉就想去上香了。楚盈也同意,毕竟贾府出了那么多事,黛玉偏那时候正在贾府,所以还是拜拜佛的好。

  不过现在白马寺人太多,不好去了。所以黛玉和楚盈商议了就决定去西山碧云寺。黛玉就想让带上惜春的经书,后来一想湘云也要去的,惜春其实也想去寺里拜佛的,而贾家出门去趟寺里不容易,他家的排场全摆开不容易,而被他们选中光临的寺院更不容易啊,好好的自己寺的和尚们被赶出去一至几天都无家可归的。总之,贾家姑娘出门不容易,哪怕去寺里。可能贾府的老太太太太也听小说里头说了:寺院是小姐和穷书生开始私情的胜地之一。反正贾家就连号称吃斋念佛的王夫人也很少到寺院里去,不过家里有家庙,还有自己家的专用尼姑,也没什么必要去碧云寺。黛玉想了就写信给贾家老太太就邀请她们一起去,当然也写了给各位姑娘的邀请信。

  贾家姑娘、表姑娘们都写信表示自己要去,个个都成了佛教的忠实信徒。就连薛宝钗也想去的,这不就在书信里定下了日子和其他的约定的事。

  楚盈见贾家这么多人都要去,就不去了。本来她去是因为她认为一个未婚的姑娘自己去寺院是不行的,既然约了人同去就好的多了。现在有贾家姑娘,表姑娘们在,带上她们的仆从,应该没问题了。所以楚盈就想不去了。这几天楚盈的堂哥也放了外任,所以楚盈就顾着堂嫂兼远房表姐,就放松了黛玉那边的。反正黛玉是个聪明的淑女,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所以并不担心的。

  谁知道,最后了贾家来了封信,说是他们的姑娘和表姑娘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去了。贾府那理由找的可以算作请假怪异理由锦集了。黛玉也就不好意思和楚盈说了,而再邀请别人同去,又些太急了,又不想改期让楚盈笑话,就决定自己去了。

  这西山碧云寺出了京城还得走颇远的路程,而且偏离了大路,要从山林里穿过,好在不用上什么山的,这座古刹就建在山麓,所以香客们到来也不难的。

  不过这个寺院虽然偏远,但是香火不差,因为相传十分灵验,所以黛玉才想起要去碧烟寺的,当然人少也是吸引黛玉的一方面原因啊。上次曲醉再到白马寺,那叫人山人海的,就没了兴趣。黛玉听说了,说:“香火兴旺对白马寺是好的。不过人太多了,反倒耽误了拜佛。还是找个灵验也不要太人多的寺院吧,像原来的白马寺那样就好。”

  不过怎么说,黛玉他们那天还是按时上路去碧云寺了。当然带着紫鹃、晴雯、雪雁、清歌——楚盈给黛玉丫鬟,还有其他小厮婆子,和车夫等。

  现在的她们,还不知道这趟出门将对她们意味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