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60、两位何将军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本来想让李老板去给贾珍送个信的,不过看那姓陈的将军的意思是不让去,大家都是聪明人,当然一点就透。其实听了他们的对话,那忠顺王府的贵公子好像想要收拾这个尤三姐好久了,不过一直没太在乎就拖着,偏今天尤三姐自己撞刀口上了。

  这个忠顺王府的贵公子为什么对尤三姐有反感啊?这个很奇怪啊!但是晴雯不是猫,没九条命,不打算找死,所以也不会打听。

  晴雯回了林家,赶紧来找黛玉,说了柳湘莲没事,连自己弟弟也没事,然后说到柳湘莲给薛家指出的路。尤三姐的混话当然没说,只是说了尤三姐在柳家门外撒泼,被柳家的客人抓起来了,黛玉、紫鹃她们几个还为她叹了口气。还是雪雁说:“尤三姑娘不懂事也算了,怎么尤老娘也不管着些?难道不是她亲生的?”

  清歌说:“我是不认识什么尤三姑娘,不过听了你们说的她们姐妹,就知道她们的娘也是如此,要不能带着姑娘改嫁啊?”

  这个社会对女人的要求十分变态,一说就是“亲族无再婚之女”,这个尤老娘带这女儿改嫁了,这个在劳动阶层还好说,在她们看见的上层很少见。当然下人们也有改嫁的,不过一来这尤家既然是宁国府大奶奶的娘家,下人们看也是应该要体面的人家了;二来这些大户人家的下人们小孩子,七八岁就可以进主人家里工作了,特别是没了父亲这样家境艰难的,管事们一般也会照顾一二,提前让进来找个能做的活计就自立了,所以就是做娘的改嫁也不会把孩子带走的。所以对清歌看来一个寡妇带着女儿嫁出来,还给女儿们都改了姓,也不是什么正经女人。

  然后晴雯看没外人,就说:“我还听他们说到,上次来咱们家的那个何雁何将军想要到咱们家提亲呢,说看咱们家家风正派,夫人宽厚良善,所以教育的女儿也一定是好的。”

  黛玉的脸色变了一变说:“何雁何将军是谁啊?”

  清歌说:“就是上次闹刺客的时候领军来的那位将军吧。”

  晴雯说:“是的。人还不错,斯文有礼的。比另外那个陈将军态度好多了。”

  黛玉没说话,这种情况也不是小姐们应该表态的时候,不过晴雯她们都是跟了黛玉不短时间的,所以都还是感觉到黛玉不是愿意的。不过因为楚盈在黛玉的终身大事上素来和黛玉商议的,所以她们不担心,要是这位何雁将军真的来求亲,楚夫人一定会和黛玉商议的,黛玉不愿意自然就算了。

  不过晴雯担心的是,那何雁求亲不成,自然也就算了,但是还有前头那个夔公子,恐怕人们会认为林家不想把女儿嫁给武将家的。那夔公子,其实人们也知道真正原因还好说,可是这个何雁看起来还是不错的选择啊。人们能不往林家想找个读书人做女婿上想么?

  看来的想想办法,打听一下了。要是那个何澈初已婚或者已订婚,那么就干脆答应了何雁吧,当然何雁也应该打听一下才是。毕竟爱情不能过日子,还是的门当户对明媒正娶才是实打实的。

  这机会时时都有,看你怎么掌握了。这不马上就是铁老太太大寿了,楚盈带了黛玉去拜寿是必须的。现在铁家正是兴旺,铁老太太大寿,谁不给个面子,所以各官宦人家的夫人、奶奶、小姐们云集了,她们的丫鬟婆子当然也就云集了。绝对是打探情况的好机会,而且人多,八卦多,那气氛下,容易说话,而且说了也不记的谁问的,再说人又多,一人打探几句,不但消息全面,而且也没人生疑不是。别说丫鬟、婆子们就是太太、奶奶、小姐们也是个交换消息的好机会。

  铁老太太寿宴那天,楚盈带了黛玉,领着丫鬟们打扮了去拜寿。因为紫鹃还没完全好,这次黛玉依然带的是清歌和晴雯。

  清歌是林家在京城安顿下来以后,楚盈给黛玉的丫鬟,算起来比晴雯跟黛玉的时候还长,也是个稳妥可靠的。所以晴雯就和她两人商量好了,清歌来跟着黛玉,晴雯去打听消息。

  这不晴雯先和交好的丫鬟、嬷嬷们打了招呼,就开始四处活动。好在晴雯本来就是人缘好,又喜欢八卦的人,所以打听消息十分顺利,也没人生疑。可见热爱八卦事业也是有好处的。

  成果如下:何雁:男,21岁,未婚。何太师庶出的幼子,也是何皇后的庶出弟弟。职务:左掖军统领。

  这么好条件的何雁会考虑黛玉的原因,晴雯分析:一、庶出;二、这何皇后无子,又多病,所以推测可能因为这皇后也就是名上辉煌,可能内里也不好过,所以就不是明显优势?三、也是推测,现在的皇帝同志据说十分精明,一般精明的皇帝也容易多疑,所以外戚要收敛,何雁找身份清贵但是没有家族势力的黛玉,也是可以让皇帝放心的亲事。如果这个推测当真,那么贾家很是危险,一个女官升起来的妃子家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刚升了妃子,就关起门了自称国舅爷了,还修个大观园以为是表忠心,没准皇帝想了,你们家贪了多少啊,修这么好的园子?后世的和珅怎么死的,其中原因之一不就是新皇帝的弟弟想要他的宅子么,新皇帝一听,这还不容易,杀了他,我得钱,把他的宅子送你玩了。人家真的国舅爷还看上我们姑娘了,你们家宝玉一个盗版都不算的国舅爷算什么啊?

  何澈初:男,23岁,未婚。已故的前宣威将军嫡出独子,何太尉的侄子。职务:右掖军统领。

  怨不得何澈初不来求亲呢,毕竟是定过婚,死过未婚妻的人,虽然男人死了未婚妻比女人死了未婚夫要好过的多。这个楚盈就是因为死了未婚夫,成了望门寡才做妾的,楚盈自己说还是她家怜惜她,没让她嫁给牌位受寡一辈子。楚言的夫人不也是这样耽误了青春么。这都是好的,前头说的向黛玉提过亲的某大人家的大女儿就嫁给死人守寡去了。但是男人死了未婚妻也不是完全没有影响的,很多人家还是避讳的,可能因为迷信担心这样的男子克妻吧,何况还有和原来岳家的问题等等。

  而且就是求亲,按规矩也要长辈出面,他父母双亡,只能伯父伯母出面了,这个时代的儿女亲事一般是女性长辈先出面,再由男性长辈决定。可是何澈初应该出面的女性长辈是为侄子夔公子提过亲的何太尉夫人,理由是林家姑娘不想嫁给武将,人家还能来提亲?

  何况晴雯怀疑这何澈初和何太尉夫人说起自己的婚姻意向,不比何雁容易,何雁虽然是庶出,但是到底管何太师夫人叫母亲,早晚请安,说话自然方便。

  晴雯一想虽然知道这位黛玉的意中人还未婚,但是困难也不少啊。

  晴雯正感慨,有人拍她的肩,吓她一跳,一看是翠缕,晴雯说:“我当谁呢!吓我一跳的。前些日子,贾府里接了二姑娘回来,你们姑娘也没去。怎么到金贵起来了,家去了就忘了我们?”

  翠缕说:“哪里金贵的了?我们姑娘定下来了,所以正备嫁呢,所以出不来。这要不是侯爷夫人有意思把三姑娘配上铁家五少爷,所以要我们姑娘陪着三姑娘来,我们还出不来呢。”铁家五少爷,是楚盈姑父的侄子。

  晴雯问:“你们姑娘定下来了?什么时候的事?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定下谁家的?”

  翠缕说:“定的也急,忙着赶嫁妆,那能出门啊。”

  晴雯问:“什么人家啊,怎么急,还怕人家跑了不成?”

  翠缕说:“你这个尖嘴皮子的丫头,得机会就刻薄人。定的是齐国公之孙,陈家的少爷。”

  晴雯说:“齐国公之孙,陈家的少爷?陈瑞文?”

  翠缕说:“你怎么连人家爷的名字都知道了?”

  晴雯说:“不是上次太平王出事的时候,陈将军领兵到过我们家么?不报名出来,我们敢让进么?”晴雯故意避开在去碧云寺的路上救黛玉的事。

  翠缕说:“不是陈将军,是他堂弟。陈家三房的独子。”三房啊,就是没有世袭了,不过晴雯认为还是男子自己成器比较好,不过史家和贾家一样重视这个世袭的,大概这些袭爵的世家都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