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61、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晴雯就说客套话了:“齐国公家,家世很好啊,门当户对的。”

  翠缕说:“好什么?这齐国公家三房老爷是庶出的,这个公子倒是嫡出了,根子上也是旁支啊。何况听说这少爷平常的。”

  晴雯说:“史大姑娘嫁过去自己过日子,能和到一起度日就好不是?”

  翠缕说:“也是,要是真的和陈将军一般风流,就是样样都好有什么用啊?”这话怎么听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啊!

  晴雯只好也笑笑。等翠缕走了,果然马上有人八卦说:“这个就是史大姑娘的丫鬟吧?听说史家想给她说卫家的少爷,结果人家卫家的夫人一口回绝了。也不想他们家姑娘放到贾府里,闹出什么双金夺玉的说法来,人家卫家怎么能答应的?还说人家陈家大爷,人家可是有名的谁也看不上的主儿,她家姑娘连那贾家的什么宝玉宝金的都没成了,人家能愿意?”

  另一个说:“可是呢,还嫌弃人家是旁支,我听说陈家老太太其实不愿意的,不过三房看中她是侯门嫡出的千金,非要愿意的。毕竟不是陈老太太亲生的,主要是陈家三老爷又没了,陈三太太是个执拗的,陈老太太也管不了。”

  这个原著上湘云是嫁给卫若兰的,不过她可没有和宝玉的绯闻,而且遵循了嫁人要趁早的原则,早早和卫家定下了亲。可是现在卫家因为“双金夺玉”之说,不接受这么亲事了。没办法,这个时代接受自由恋爱,还是符合社会标准的名声最重要啊。

  当然原著上湘云虽然嫁给了卫若兰,但是卫若兰是英年早逝的,湘云早早守寡了。现在没准能摆脱这个命运,不用丈夫早逝,自己守寡了。理由是原著判词上说的是“厮配得才貌仙郎”可是看翠缕刚才的样子,这陈家三房少爷应该是个平常人,所以没有才貌仙郎来“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了,应该也不用“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了。如果这样倒是好事啊。

  如果因为婚事不成,湘云不用守寡,最好那卫若兰先生,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人,但是晴雯也希望他因为婚姻改变,命运也改变,能活着比较好。这个当然只是晴雯心里的美好愿望。

  从铁家回来,在车上,清歌告诉晴雯有几个夫人好像有意相看黛玉了。晴雯问:“其中是不是有位何太师的夫人啊?”

  清歌说:“你怎么猜到的?”

  晴雯就说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清歌说:“我看那何夫人对咱们姑娘是满意了的。要是那何雁将军家真的来提亲了,恐怕也不好回绝吧。就是回绝了,那个何澈初将军家会来提亲么?如果不来,不是坑了咱们姑娘啊?”

  晴雯说:“可不是么?何雁将军没定过亲,现在正是时候,他们家一定正考虑人选呢,他回去和他母亲暗示一下。何太师夫人考虑可以的话,就想相看一下咱们姑娘了,如果也满意了,自然就要提亲了。可是那个何澈初将军就不那么方便了吧。和伯母说自己的亲事比和嫡母说也难吧?”

  清歌说:“要我看,这个何雁将军的条件也不错的。要是错过了,那另外的何将军家又不来提亲,可是过了这村没这店啊。“

  晴雯说:“回去和姑娘说说,看姑娘怎么想才是。还有夫人也是比咱们懂的多的。”

  清歌说:“不是姑娘怎么想就行啊?我只是担心要是何太师家来提亲了,夫人要是拒绝了,那何太尉家还会来提亲么?皇后娘娘的亲弟弟都看不上的话,人家怎么想我们姑娘?要是我们姑娘一心要许配个读书人家也罢了,偏也是个武将人家的。怎么办啊?”

  晴雯也发愁啊。清歌和紫鹃很像,也是个聪明内敛的,可是聪明了反而担心忧虑多啊。

  回到林家,晚饭后,晴雯把小丫鬟们都支开,让雪雁拿着针线做在外屋,守着门。然后晴雯和清歌和黛玉、紫鹃说了今天打听的情况,黛玉只是低头不语。

  晴雯说:“姑娘啊,这个你的终身大事啊,你怎么想的?要是有个明确的想法,我们也谋划谋划啊。”

  黛玉说:“这个怎么谋划呢?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母亲爱惜我,每每和我商议,任凭我挑选,但是对方的事,我们又能怎么办啊?”

  清歌说:“听说那何雁将军也是不错的,家里好些人都亲眼见过的,都说好的,姑娘如果…………”清歌本来想劝黛玉考虑何澈初那边完全没消息的话就干脆考虑何雁算了。可是黛玉低头不语,但是她们都看见黛玉那珍珠般晶莹的泪水落下来。

  如此她们也不好说了,只能劝:“姑娘也别着急,这样的大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最后商议结果还是问问楚夫人吧。从黛玉到21世纪穿越来的晴雯都佩服楚盈的,这个柔弱的女人有着不一般的见识和行动力。其实晴雯认为楚盈是自己穿越过来见过的内宅里最出色的女人,当然她能了解的也就只有贾家、薛家和林家了。楚盈比贾老太太有远见,比王夫人精干,比王熙凤宽厚圆滑,比宝钗诚恳真实,这才是一个书香门第出来的闺秀的品格。清高如林黛玉,现在就总是有意无意的模仿她的继母,模仿就是一种深刻的崇拜。

  第二天一早,紫鹃想起说:“今天是谢大姑娘的生日啊。这几天咱家忙着铁老太太的寿宴的事,几乎给忘了。”

  黛玉说:“我倒没忘的,早绣下一个桌屏在这里。”

  早饭后不久,果然有人来请,黛玉她们就过去谢府。姑娘们席间作诗行令去了。丫鬟们就在一边磕牙闲聊。

  说着说着,白莲说到:“听说梅家回京了,梅大人进来枢密院呢。听说回来行礼没放下就去薛家退婚了。”

  梅家?薛家?晴雯心念一动:“那个梅家?那个薛家?”

  红罗说:“梅家就是原来做翰林的那个梅大人家,他们原来和薛家定了亲的,这个薛家姑娘不是还来过你们家么?我跟着我们姑娘去的时候还见过呢。可惜啊,生的那么漂亮的姑娘,就是出身差了点,偏偏家里出了事。这梅大人要进枢密院了,当然要和薛家划清了,就退了她。”

  晴雯说:“就是薛家的宝琴姑娘啊。她被退婚了?真是的,琴姑娘可真是个好姑娘啊。”

  鹿儿说:“好也没用啊!她们大爷也太不争气了,连累了她。”

  雪雁说:“可是她们家已经分家了。薛大爷不过是堂哥了,琴姑娘的哥哥薛家二爷挺好的。”

  白莲说:“分家也不顶事。何况怎么听说住在一起啊?说抓人的时候还差点抓到牢里去。”

  春条说:“可是没有抓到牢里,要不以后怎么嫁人啊?”

  鹿儿说:“这不没抓进去也被退婚了么?”

  春条说:“还能嫁给别人家啊。”

  晴雯想这梅家估计早有退婚的想法了吧,就是因为顾及名声才没马上退婚,现在可是给他们找到机会了,薛家人犯了事,当然有了好理由可以退婚了。晴雯想,这样也好,要不人家不愿意了,宝琴这么嫁过去能有好日子过么?不过古代女人被退了婚,家里又有事,怕是也能找个很好的了。

  回去的路上,她们丫鬟就讨论起宝琴的事了。雪雁很是同情宝琴,骂梅家没信誉。

  清歌说:“我觉得那琴姑娘兄妹还是赶紧和薛家大房分开住吧。要不以后受的连累更多。”

  雪雁说:“她们大爷都抓起来了,还怎么连累啊?”

  清歌说:“薛家太太要是舍下儿子,自然就没什么了,怕是舍不下,以后事多着呢。”晴雯听着有理。

  回去以后黛玉听她们说了,就想第二天看看宝琴去。第二天和楚盈说了,楚盈有些顾虑,毕竟那天在薛家出了那么大的事。所以楚盈想派个人去看看吧。

  可是黛玉说她和宝琴相好一场,宝琴最低落的时候,好歹应该看看吧。楚盈就想出个办法,先到贾家送个信,看看外祖母,然后从贾府院里进入薛家后院,直接看望宝琴后,还从贾府出来,就是说要从贾府走。

  黛玉想也该去探望贾母了,就同意了。中午,贾府就与婆子们来接了。黛玉打点了礼物就带着晴雯和雪雁过去了。

  到了贾府,先给贾母请安,贾母脸色十分喜气,王夫人也神采飞扬的,其他人也个个一脸兴奋。不过却看出应该有什么喜庆事的日子,黛玉看的一头雾水。还是李纨偷偷告诉黛玉说宫里传出消息说元春有喜了。难怪贾府里人人都和打了鸡血一样。不过这个现在就庆祝起来不是太早了。

  还是珍珠说是元妃在太后身边的时候不适晕倒,才被诊出喜脉来的。晴雯听了就明白了就是说宫里人人都知道了,贾府也没必要忍着装没这等天大的欢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