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64、不一样的青春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妙玉从山石后头的树丛边看过去,这对主仆正站在不远处的路口上。姑娘背对着她,妙玉这个角度只能看见那大红缎面绣白羽孔雀图案的貂皮大氅,微侧的身影,微露出里面的桃红刻丝的窄裉袄,银鼠的朱红色蝶戏牡丹暗花绣裙,她流云髻后插的点镶嵌红宝石的凤头金步摇;对面的俏丽丫鬟用一对海棠纹的红珊瑚乌银钗简单的挽起一头乌云,身穿水红面的灰鼠皮外褂,露出里面大红的窄袄,粉红的重绸绵裙。

  主仆俩全身都是深深浅浅的红,站在雪地上,把大观园里的朱栏红梅全压过去了。萧索的冬日里,她们色彩是那么的浓艳,满园的衰草枯枝似乎都也压不住她们青春的靓丽明媚。…………妙玉终于还是转身离去了。

  黛玉和晴雯并不知道身后有人观望过她们。到了迎春的旧居,院里的雪都没扫过,门上的婆子也不见,这些下人们果然比迎春在的时候更加的肆无忌惮了。晴雯扶住黛玉走过这段积雪的路,迎春的旧屋子原样留着,刑岫烟还住原来住的厢房。

  刑岫烟的丫鬟听见声音出来看,“哎呀!是林姑娘啊。请进来,我们姑娘在房里。”

  黛玉和晴雯进了屋,刑岫烟迎了上来,请她们到炕上坐下说话,让丫鬟烧茶去。黛玉和晴雯一进来就发现这屋里连火也没升,这炕也不热。黛玉说:“她们怎么这么怠慢你,这么冷也不给你炭火。”

  刑岫烟说:“有这炕也就行了。”

  丫鬟说:“炕也是我们自己烧的。”

  刑岫烟说:“这才入冬,也不算冷,到再冷了,我们就家去了,也不必争什么了。”

  黛玉说:“妹妹要家去啊?不过也是,怎么说也是家里最好。”

  刑岫烟说:“这园子里的姑娘也少了。我听说要关了这园子呢,所以还是先搬走吧,省的到时候还麻烦人。就是搬出去在看妙玉师父就难了。”

  黛玉听提到妙玉,听刑岫烟说过她和妙玉有师徒之宜,又想起刚才婆子的话,大观园的女儿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难了。

  刑岫烟又发愁说:“妙玉就是这性子与人隔涩,在寺里就是说被人不容,这才投奔了这里,可是这大观园要是关了,她去哪里啊?那些庵堂又如何住的啊?”

  看来刑岫烟也听说了贾府水月庵的龌龊事。黛玉也替妙玉想了想,但是也没想出怎么个出路来。就是认识富贵人家也少听说把个姑子接到家里和小姐们一起养的,顶多有些有自己家的庵堂,可是这庵堂虽然不是能闹的像贾府的一样丢人现眼的龌龊地方,但是也都是简陋地方吧,别人行,这妙玉不一定行的。除非她自己建个寺庙,就是这样她能和香客好好相处么?

  刑岫烟说:“她要是改了这性子就好了。要不以她的才学,哪里不是欢迎的。”

  问题是怎么让她改啊?其实刑岫烟和妙玉是两类人:刑岫烟这样的女子是中国古代中下层女子的典型,安稳,平和,外头有些绵软,能够逆来顺受,安时从分,骨子里很坚强,就像百姓家种植的草茉莉、栀子花,有缺点,但是生存能力强,对环境要求低。可是她的见识有限,不能理解妙玉这样的人,对她来说这个异类,应该改了才好,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妙玉是个宁可玉碎不要瓦全的人,她没有什么生存的能力,但是她也不认为自己需要生存能力。所谓夏虫不能语冰,所以两人是无法真正沟通的,更不要说相互理解了。

  看见刑岫烟还有心思替别人着急,自己的生活虽然苦,但是也自力更生的坚持着,而且马上要回自己家了,黛玉看出这刑岫烟其实是个不需要担心的人,你照顾帮助她,她能生活的好些,没有人照顾帮助她,她也能努力的生存下去。就像百姓家种植的草茉莉、栀子花这类花,有肥沃的土壤的花坛当然好,没有的话贫瘠的的墙角也能生长开花。

  黛玉回去到蘅芜苑说:“这大观园要是真的要封了的话,晴雯雪雁你们也把咱们的东西收拾收拾,能装箱的就装箱吧。省了到时候给人添麻烦。”

  晴雯听了这话,很高兴,是不是说有机会把黛玉从林家带来的东西都搬回去了。别说晴雯财迷,真的都是值钱的东西啊,没必要白白便宜了以后抄家的人。

  然后黛玉说:“我看那刑妹妹的衣服还是去年的份例,难道今年二姐姐不在家了,连刑妹妹衣服的份例也忘了?”

  雪雁说:“这个应该不能吧,毕竟刑大姑娘还住在贾府呢。倒是我们今年的份例可是一样没有了。”

  黛玉说:“我们要那做什么?你又不少衣服。”

  雪雁说:“不是姑娘说到份例了么,我只是说么。”

  看来贾家是经济危机了。不过晚宴办了却相当不错,一如既往的豪华丰盛。

  不过晴雯想了,近几天不要出门了,要不有的和贾蔷死了以后的情况一样说书。

  贾蔷那个说说也罢了,这个纨绔子弟们在外头养个小戏子是常事,不过贾蔷点背,居然被小戏子给杀掉了,才成了新闻,要是这些豪门仆人们八卦都懒得说这些了。可是贾府现在水月庵估计是京城头一份的稀罕事,准确说是京城头一号的伤风败俗辱没佛门的稀罕事。这么丢人的事,可是不能说的,还是躲躲吧,就说没去过贾府不知道情况好了。

  晚上回来,服侍黛玉睡下,晴雯不困,想着到外间看会儿书吧——书当然是黛玉的,不过对于虽然认识繁体字但是要竖着看字的情况下看书还挺累的,算了,还是暖暖和和的睡吧。正想着,听到外头有人说话,一个小丫鬟报:“大奶奶来了。”

  李纨?她来做什么?

  晴雯刚躺下,只好在从熏炉上爬起来披上外衣出来。

  因为紫鹃和清歌没来,所以晴雯和雪雁在黛玉房里上夜。其实是因为天冷了,蘅芜苑又刚生火,一时还烧不热墙壁,所以睡觉挺冷的,所以晴雯和雪雁都跟着黛玉睡暖阁。

  李纨进来,晴雯说:“大奶奶来了,快请坐。我去叫我们姑娘。”

  李纨看见晴雯只穿了水红的睡衣,外头裹着大衣裳,就知道黛玉一定是真的睡下了。不过过了今天林姑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了,恐怕要等到过年了。因为元春有喜,贾母才想起接黛玉去。所以李纨正踌躇了半天,还是来了。

  黛玉还没睡着,听见李纨来了就赶紧起来,雪雁帮她简单收拾了一下,好出来见客。

  李纨看黛玉出来,穿了红锦团丝棉袄,粉红刺绣妆花绒裙,青丝信手一绾,用一只银凤镂花长簪固定,这匆忙间的装扮却丝毫不显得凌乱,反而如出水芙蓉般清丽让人屏息。

  李纨暗想,老太太一直有让林妹妹和宝玉亲上加亲的意思,不过太太不愿意。可是现薛家到了,老太太本来要如意了。可是娘娘一有龙种,这太太有硬气起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虽然薛家过不去老太太、老爷的关了,不过太太把她侄女凤姐的堂妹接过来了,这意思还不明显么?要是宝二奶奶又是太太的娘家侄女,我们母子就更没立足的地方了。可是哪有我说话的地方啊?

  黛玉和雪雁穿好衣服出来了,晴雯就赶紧回去换衣服缓和一下。要不冻病了可不是玩的,原著上的晴雯的病根就是那年冬天冻出来的。

  黛玉问:“大嫂子怎么晚还来看黛玉啊?”

  李纨说:“嫂子也是没办法了,来求妹妹一件事。”

  黛玉说:“不知道什么事,能让大嫂子说求黛玉啊?黛玉可是担不起的。”

  李纨说:“妹妹也知道兰小子倒是读书,我想明年秋闱让他下场试试。可是连个看文章的人都没有,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懂得啊。要不是我父亲没了,也不至于连个给兰儿判文章的人都没有。”

  黛玉说:“我也就是小时候些须读过几天书。这兰儿下场的文章我也看不了,倒是二舅舅给看看比较好。”

  李纨低头说:“太太不让打扰老爷,说学里的太爷看就可以了。妹妹是不知道,这太爷从瑞大爷去了,精神就短了,哪里看的过来,不过应付差事罢了。”

  黛玉没接话,李纨又说:“听说楚家两位舅爷的文章都是极好的,能不能给看一两章啊?”

  黛玉说:“可是楚家两位舅舅都放了外任了,不在京里。”

  李纨黯然了。黛玉说:“有句话,妹妹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纨说:“林妹妹说吧,我们也没什么避讳的。”

  黛玉说:“兰哥儿的学业是大事。不光大嫂子指望兰儿的。这兰儿要是考出来了,整个贾家也就后继有人了。既然宗学里不合适,为什么不请个先生来单教啊?我记得二哥哥当年就请过的。”

  李纨一听眼泪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