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165、朱门后的影子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黛玉也就不好说话了。还是李纨擦泪说:“不是我不想啊,就是兰儿也想的,可是我和太太说了,太太不同意,说你珠大哥也是上宗学的,就是那边府里的敬大爷也是上的宗学。”

  黛玉说:“那时候的宗学和现在的宗学不一定一样吧。”

  李纨说:“可是太太已经说了不行了。”

  黛玉说:“大嫂子不如求求老太太,也让兰哥儿求求二舅舅。孩子的功课耽误不得啊。我虽然不通,也觉得这样东批一章,西改一章的,对兰哥儿的功课没什么进益的吧。”

  李纨抬头看了黛玉一眼,说:“实在不行我就去求老太太。”

  黛玉说:“兰哥是贾家的嫡系子孙,而且不是我说,兰哥儿的前途也是贾家的前途啊。这世袭也到底了,以后就靠科举了。如果没贾家的族人考取功名,再下来,贾家就是没有官职的普通富户了。”

  李纨说:“我就去求老太太。”

  黛玉说:“太太那里也不是不能说,如果说给二哥哥和兰哥儿一起请先生呢?”

  李纨说:“太太说要等宝玉定了亲才给宝玉请先生。”

  黛玉说:“那么大嫂子就求求老太太吧。尤其让兰哥儿给二舅舅说说,要是为了读书科举,二舅舅一定是支持的。”

  李纨说:“谢谢妹妹指点迷津了。”

  黛玉说:“大嫂子其实要的不是黛玉的主意,而是要黛玉的鼓励吧。”

  李纨看向黛玉,一双美目清丽无垢,干净的能洗清对方心里的阴影。李纨突然想起一句诗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这个眉眼盈盈的江南女子的就像江南的春水一样美丽澄净。李纨突然明白林家夫人为什么不想把女儿嫁给宝玉了,这个姑娘值更好的人。

  李纨告辞,黛玉送到门口。

  回来再次躺下,雪雁说:“贾府里这么多钱,怎么请个先生怎么难?”

  黛玉说;“以前也不是没给请过,不过宝玉这个性子,老太太又护着,就到没留住。兰哥倒是一开始就上了宗学。结果现在兰哥儿要个先生就不容易了。”

  晴雯说:“姑娘说的道理,老太太、太太他们不明白么?怎么就对兰哥读书上这么不上心。”

  黛玉说:“有宝玉在那,兰哥儿有些事也不能太快了。起码的是一榜吧,总不能侄子比叔叔还早一科吧。”原来是怕贾兰考上了,宝玉没考上,所以没脸面,可是宝玉的脸面能比贾府的脸面大?要是宝玉永远考不上,贾兰就永远不能考么?什么歪理啊?一看就是王夫人的。

  雪雁说:“这是什么道理啊,兰哥好可怜的。姑娘,咱们家的田先生也是好的,楚家舅爷不是夸了么,让兰哥到咱们家借馆读书怎么样?”

  黛玉说:“你这丫头怎么糊涂了?贾家什么人家,能让自己家子弟到别人家借馆读书么?贾家的宗学会怎么让人说?贾家的脸面何在?就是宫里的娘娘也不答应这样的事啊。别说是兰哥儿,就是外头族人的子弟也不敢明着到别人家借馆读书啊,就是去也得找个说的过去的理由的。何况兰哥儿,珠大嫂子的父亲虽然殁了,但李氏的宗学还是在的啊,李家诗礼传家,家学也是不错的,可是大嫂子也没敢把兰哥儿送到李家宗学里。所以到我们家借馆读书是不可能的。”

  雪雁说:“这就什么事,他们不给兰哥儿请先生,还不许兰哥儿跟着别人学。”

  黛玉说:“外祖家不太重视读书科举出身吧?毕竟有世袭在,还能捐个官职。不过这些多是没实权的位置。我也不知道老太太他们怎么打算的。”

  雪雁说:“不是我说贾府里难得有一个爱读书的,居然不鼓励念书。别人家怕不是都逼着学的。”

  黛玉说:“老太太应该有打算吧。兰哥儿中了的话,贾家就有后即之人了。”

  晴雯正想贾家怎么居然出来贾兰这么爱读书的孩子,难道是和他父亲一样的奇葩?听黛玉有些担心惋惜的口气,就说:“算了,我们想来也是无用的,不过看珠大奶奶找老太太的意思吧。现在还是睡吧。”说完突然想明白了贾兰为什么在贾家的男主子里这么特别,一枝独秀的原因应该是贾兰没受到贾家少爷们的常规待遇。

  前头算过,每个姑娘要有二十二个人直接伺候,宝玉丫鬟的数量是姑娘的三到四倍,可是贾兰跟着他母亲李纨,王熙凤算过说他们连他们娘俩算上不到十个人,就是说连奶娘算上也不过是个姑娘们的丫鬟的数字。

  宝玉光奶娘就四个,而李纨母子一个最多才有七个仆人,李纨自己两个大丫鬟,所以贾兰有几个伺候的人啊,反正奶娘绝对没有四个,丫鬟也没几个,因为总数在那里呢,多么大差距啊。所以贾家应该是没把人家当正派嫡孙,起码没给人家正经少爷的待遇,人家当然也没必要继承贾家的风格啊。

  第二天,她们终于要回去了,去贾母处辞行,贾母说:“还是我的两个玉儿好,总记得我这个老婆子,我前儿就让人去接迎丫头了,结果现在也没回来。”

  邢夫人赶紧说:“怕是孙姑爷家里有事脱不开身吧。”

  王夫人也说:“二姑娘是当家做奶奶的人了,没准有什么要紧的事料理不开了。”

  正说著,外头报“二姑奶奶回来了。”

  果然,迎春就进来了。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头上插着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嵌宝石赤金凤簪。身上穿着石青弹墨藤纹云锦大袖外褂,吉祥如意簪勾勒宝相花纹锦裙,外罩香色斗纹锦上添花大氅,倒是富丽非常。不过黛玉他们总看着有些奇怪,也说不上了。

  于是黛玉也停下,大家厮见过。宝玉说:“二姐姐,老太太正念你呢,怎么前儿就接你去了,你都不来啊。”

  迎春脸上一僵,还是王夫人说:“你们哪里知道当家奶奶的事啊,难道能扔下家里的事不管么?”

  邢夫人也赶紧说:“可不是姑娘嫁到了夫家,就要以夫家为重。”

  贾老太太说:“这么说我到耽误了迎丫头的事了。”

  刑夫人,王夫人和迎春一起站起来说:“不敢。”

  迎春说:“都是迎春的错,大姐姐这么大喜事,迎春都耽误了才来的。”

  贾老太太说;“你现在当家做奶奶了,居家度日的难免有些脱不开身的事,都是打那儿过来的。”

  在贾家的主子们在里面说话的时候,外头晴雯她们正听绣橘诉苦呢。迎春的浓妆原来不过是掩盖脸上的掌印。话说前天,贾母派人来接迎春,迎春当然欢天喜地的想来,偏那孙绍祖正好在外头听说了贾府水月庵的事,却没听说元春怀孕的事,所以不但不让迎春回去,反而把迎春暴打一顿。等第二天倒是听说了元春的事,可是迎春却实在起不来床,脸上也没法见人。所以才等到今天才来的,就是迎春现在身上的衣服也是昨天才准备出来的。丫鬟们都愤慨不已,不过里面迎春的家人们倒是其乐融融的,迎春自己也强颜欢笑着。

  因为迎春回来,所以黛玉她们午饭后才回来。回到林家,换过衣服,晴雯和雪雁说了迎春的遭遇。清歌不明白:“那么贾家二姑娘怎么不和贾家老太太说啊?”

  雪雁说:“你是不知道贾家二姑娘啊,在家就被底下人叫‘二木头’,屋里的婆子无法无天的,谁知道现在连哭诉也不会了。”

  黛玉说:“要是贾家大姐姐能生下龙子,那么二姐姐的日子会好过些。”

  这个是一定的,可惜不可能啊。

  紫鹃说:“这贾二姑娘最是柔顺平和的,不惹事不生事,次次躲着事,要是一般人家,得不得丈夫和婆婆的宠吧,将就也就过了。可惜命苦,许了这么个人家。”

  雪雁说:“也不一定就好过了。琏二奶奶厉害吧,那秋桐不也没事就闹腾了一段么,二太太的女儿争气,可是赵姨娘还想害死宝二爷呢。”

  黛玉说:“是啊。二姐姐这性子要是不改,可是让人欺负去了。就是夫家没有妾氏,也得一大家子人呢,管不住还不乱了套。偏还是这么人家,二姐夫是个混人,二姐姐再拿不住妾氏们和下人,这日子真的不好过。”

  晴雯说:“贾家二姑娘的性子我看是难改了。当然也可能忍不下去爆发了,要我说,真的过不下去,拼个鱼死网破也罢了。”

  清歌说:“怎么个鱼死网破法啊?还能杀了那贾家二姑爷不成?”

  晴雯说:“不用真杀了,吓唬一下也行啊。真要过不下去了,索性一了百了了。”

  黛玉说:“晴雯净胡说了,二姐姐就是真要杀了二姐夫也杀得了啊?”

  晴雯说:“怎么杀不了?白天毒不死他,晚上也砍死他了。”

  ——————————————————————————————

  以下是免费部分了:推荐同为考据癖的同好作品:,作者:蓝云舒,书号2014155,一个你不知道的真实大唐,一段你不了解的宫廷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