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32、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晴雯说:“这怎么好,李老板怎么回去啊?”

  李之璧说:“我进去办事得一会儿,这会儿也用不着。先送晴雯姑娘回去吧。”

  晴雯想了想,她只能接受李之璧的好意了,因为要不的话,她恐怕就得走着回去了,她倒是不是不能走路,问题是她不知道往哪边走才能回林府。虽然她是个丫鬟,总算不必一定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出门机会也不多,就是能出来,也不可能到王府这边来逛啊。

  所以晴雯谢了李之璧,坐他的车回去了。到了林府,门子很奇怪:“晴雯姑娘怎么自己回来了?”因为一般情况下,就是有事回来送信,也应该打发粗使婆子什么的出门跑腿的,可是晴雯自己回来了。晴雯说:“我回来拿行李啊。”然后压低声音说:“张大哥,借我些钱,出来的时候,遇上熟人,好心借马车给我,我才回来的。所以怎么也得给车夫些打赏啊。”门子就给了晴雯一把铜钱,晴雯赶紧过去拦住掉头要走的车夫,给了人家打赏。

  门子开了侧门。一个小厮问:“晴雯姐姐,怎么这么回来了?”

  晴雯说:“走的时候,王府不给时间收拾行李,到了他家又不给衣服,怎么过啊?我就回来拿了行李再去。”

  林家下人都说:“王府还这么干啊?不是说贾三姑娘给他家做郡主去了么?”

  晴雯说:“又不是自己闺女,就是真当了郡主,人家能想着你啊?还是自己准备东西,不受气。”林家下人都感觉王府不地道。

  一个婆子说:“刚才周县令夫人来了,正在姑娘屋里呢。”

  晴雯就和门上告别,先去拜见楚盈,楚盈见了晴雯一人只身回来,也奇怪:“贾三姑娘还好吧?”

  晴雯说:“贾三姑娘还好,就是没有办法了。走的时候,王府的人催得紧,没带行李,现在没有洗换的衣物了,所以晴雯就回来拿了。王府也没人问,就一直出来了,到了门口不知道怎么走,正赶上李老板去王府送货,就借了马车给我,才回来的。”

  楚盈听了,沉默了一下,叹口气;“墙倒众人推啊。”

  晴雯听了这话里好像有话。楚盈说:“贾家四姑奶奶来了,说贾家二姑奶奶去了。”

  去了?贾家二姑娘奶奶,不就是迎春么。迎春死了?“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可不是迎春嫁到孙家近一年了。看来贾家一抄家下狱,迎春就死了,这个当然不是巧合了。

  楚盈说:“你回去安慰一下黛姐和周家奶奶吧。还有收拾东西的时候,多带些,有备无患。兰舟,拿十个金裸子,二十个银裸子,再要一包碎银和铜钱,给晴雯。到了王府总要打点一下才是,身上没钱不行。”林家这种金裸子半两一个,银裸子一两一个,加上碎银和铜钱怎么也的八十来两了,足够打赏南安王府的下人,给她们三人谋求些好一点的生活了。不过晴雯有些不平,凭什么你们南安王府找别人家的姑娘送到荒蛮之地换你家王爷,还得我们亲戚家掏钱打赏你们家下人?

  楚盈又说:“本来我让针线上给贾三姑娘做几件衣服,可是没做好,贾三姑娘就去王府了,就差一点,正好现在拿去。小雅,把我新做的那两件衣服也拿上,就是小姑娘穿,素了点,不过她和我身量倒对。到了王府,也得多几件衣服换着穿啊。还有我那套金嵌珠的头面拿上。”

  晴雯说:“夫人,您也太破费了。”这些东西拿走就拿不回来了。那套金嵌珍珠的头面可是挺贵重的,没有她们南安王府嫁了别人家的女儿,还要人家家的亲戚送嫁妆的?

  楚盈说:“就当给贾三姑娘提前添妆了。怎么在那边也得有几件首饰啊,要不人家哪里把贾三姑娘看重的啊。能好一个也是好的,别弄的和贾家二姑奶奶一样。”

  晴雯想添妆这套东西也真的不轻了,不过一时想起来:“夫人,南安王府那边和贾三姑娘说不止三姑娘候选,这次一并坏了事的其他人家的姑娘,她们也要看看。虽然名册上就贾三姑娘是自己愿意的,可是还有没有名册的姑娘们呢。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

  楚盈说:“没有在候选名册上,她们也敢上奏?这时候也不……算了,你去了安慰一下,贾三姑娘吧,要我说贾三姑娘也是个出挑的,她们就有其他人家的姑娘也愿意,也不一定比的上三姑娘好。”

  晴雯说:“晴雯知道了。”

  楚盈说:“你去看你们姑娘吧。”

  到了黛玉房里,黛玉正和惜春一起哭,紫鹃、入画等苦劝,尤其是劝惜春。惜春哭说:“二姐姐分明死的蹊跷,他们家居然不让我看尸首。”既然死的蹊跷,当然不能让你看尸首。惜春本来是个冷性子,但是不是冷血,好好个姐姐不明不白就没了,怎么也心里过不去。

  黛玉说:“这个也是没办法的,舅舅那里出了事,要不孙家怎么敢?可是现在孙家不让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外祖家也没个做主的人。我们都是女眷,也和那孙家理论不得。”就是黛玉想托亲友帮帮贾家和迎春也没处托去。她父亲倒是有几个同年故交,但是她一个姑娘怎么去拜托啊?亲戚中楚家有做官的亲戚,但是楚家兄弟不在,铁家父子也不在,周老爷倒是在,可是官职不够。铁贵妃正在皇后和夔贵妃的战场边上,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度日,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卷进去,所以正装病不见人呢。当然要是黛玉已经嫁到何家,自然不一样,何太尉的侄媳妇,孙家可是惹不起。可是现在还没过门,人家才不怕呢,没准何澈初死战场上呢。

  紫鹃说:“姑娘别哭了,这些日子日夜做活,这眼睛可经不住这么哭。还有四姑娘更哭不得啊,不管怎么样,别哭伤了小少爷。要说真的想知道二姑娘的情况,倒是也有办法。”

  “怎么办啊?”

  紫鹃说:“二姑娘平时有病什么的,总得外头请大夫吧,孙家还请不到太医的。这请大夫应该离孙家不远,那里应该和孙家相熟的,我们挨着去问医馆,怎么也有些消息。二姑娘病重,怎么也的看大夫吧?……就是这次不看,之前……不会不给看吧,要不贾家还在,怎么个交代啊。”紫鹃表达不太明确,是因为顾及黛玉和惜春的感受。不过大家都听的懂:迎春之前也挨打,估计也强壮不了,孙家就是对她不好,也不能就让她等死啊,要不贾母、贾政这边交代不了,所以一定会随便就近给请个大夫。这个大夫当然知道迎春在孙家的生活状况和健康情况。等贾家倒了,不管迎春是病死,还是被孙绍祖谋杀,孙家恐怕不给请大夫了,不过问问迎春之前的状况也能推断出来。要是前一段身体还好,怎么会突然死了?

  黛玉和惜春想想也是,不过黛玉说:“人家恐怕不会轻易说吧。要不扮成病人,装无意中探问可否能行?”这个怕是也不容易吧。

  这个时候黛玉才想起了问晴雯:“你回来了,三妹妹呢?也回来了?”

  晴雯想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就把探春在王府的待遇说了,又说了楚夫人给的东西,应该以后会好些。

  黛玉和惜春都无语。惜春也想送些东西给探春,还是黛玉劝她“你家老爷以后用钱的地方多,就是珍大哥哥,珍大嫂子,还有蓉儿媳妇以后也得靠你了。你的嫁妆留着应用吧。”

  黛玉又给了一份金银和首饰。晴雯想了要是用不完,一定的拿回来。

  黛玉怕晴雯在家耽搁久了,南安王府挑理,所以让晴雯回去收拾了去吧。晴雯回去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小雅也送了她替绯绡收拾的东西。晴雯把自己和绯绡的首饰都不带了,省的到时候离开的时候,去的时候空着手,回来有这么多衣服首饰的,说不清了。衣服还有个身量问题,还有都挑的是半新不旧的,好说明白,首饰就不一样了,还是不带的好,就去的时候的首饰就行了。黛玉给探春的头面,晴雯让清歌选了有林家标记的几件。楚盈的首饰盒子上有标记,而且是新打的,银楼也有记录,所以不怕。

  再去南安王府,晴雯就体面多了,坐了林家的车,带了大包小包的行李,还有婆子小厮跟着,楚盈这么做也是给探春加些面子,贾家虽然倒了,但是还有一两家还好的亲戚。当然到门口,晴雯也没忘了还了门子的钱,说实话,晴雯还真的担心回不来了。南安王府要是老这样的一毛不拔,不给探春丫鬟,探春不能光个去和亲啊,那么难道要晴雯和绯绡跟了去那西海番邦?晴雯想想就怕。

  不过是不是要跟到西海番邦去还遥远,但是现在就有麻烦等在晴雯去探春身边的路上,就在南安王府的角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