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48、孤掌难鸣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夏金桂虽然剽悍自私,但是嫁给了薛蟠这样的混人,要是不剽悍自私的,估计就是第二个贾迎春了。所以晴雯虽然怜惜香菱,但是对夏金桂没什么恶感,毕竟这个时代,比较正室消灭小妾的手段,夏金桂也就一般。所以晴雯对这个能强烈争取自己利益的女人还是有几分欣赏的,总比心甘情愿被男人奴役的那些女人强吧。所以晴雯就劝了她几句。

  夏金桂本来无所谓的翻着衣料,听了这话就楞住了,看着晴雯,说:“我拼死拼活的才和薛家和离了,可是说我做的对的就你了,就是我娘也只是心痛我才依着我。可是人人都说我不守妇道。就是在薛家的时候,薛家那一家子,因为我不服她们,她们也这么看我,不过是因为想要我的钱,要不早休了我。就是那薛蟠死鬼死定了,他娘和他妹子两个为了昧下我的嫁妆,也不许我离合,最后还贪了我大笔嫁妆才放了我,结果人家到同情她们,倒是都骂我。”

  晴雯说:“夫权啊。这个社会是男人说了算,他们希望女人对视男人为天,男人要钱,就把嫁妆奉上,男人好色,就要替他们找小老婆,任打任骂,无怨无悔,最好没有思想,男人想什么,女人就做什么。所以就宣扬这样才是好女人,不这样的他们就骂,有些女人为了做这样的好女人,就也跟着骂。夏大姑娘没必要理他们,就当没听见好了。”

  夏金桂笑了:“还真是你说的这样,我也这么想的,就是不如你说的明白。我本来也就不怕的,我闹和离的时候,贾家还没倒呢,现在不光贾家倒了,王家舅太爷也快死了。”

  “王子腾?”

  “对,就是王子腾。晴雯?你是叫晴雯吧?你还真是有胆色。”晴雯才想起来想王子腾那大官,别说自己这样的丫鬟,就夏金桂也不能自呼其名的。不过夏金桂女士也不是肯中规中矩的人,对于庇护薛家使她蒙受损失的王子腾,她才不管什么规矩呢,现在看晴雯很是对胃口。

  晴雯对一样对官员没什么恭敬情节的夏金桂也感觉爽快。两人攀谈起来,原来王子腾同志作为金陵四大家族硕果仅存的一个,心理压力过大,开始装病,结果真的一病不起了。这个是他的敌人——桂花夏家打听的消息。

  晴雯认为王子腾也真的不容易,金陵四大家族,在京城不过是个中等人家,没有只手遮天的能力,偏认为自己有这个势力,多数子弟不上进,好容易有个上进的,还可能智商不够,比如贾政,所以只有王子腾一枝独秀。何太师家族何况风光,兵马大元帅何允何等天才,人家何家一样担心他孤掌难鸣呢。所以王子腾不光自己一家,亲戚家族算上,都是能帮助自己的少,拖累自己的多,所以王子腾能挺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然后就说到贾家了,夏金桂不屑的说:“薛家就知道奉承这贾家,大笔的银子送给人家,娶媳妇都赖在人家家不走,也不怕让人家笑话。上杆子终于把姑娘嫁给那个宝玉了,结果就跟着坐大牢去了,原来那么算计人家二房,结果现在还不是的靠着人家生活。那贾家和你们姑娘家是亲戚,但是我也得说不是什么好东西,也许早先的祖宗是英明神武的,可是现在就靠女人过日子了,还把自己当什么人物,才真是不要脸。就是现在能出来也是靠卖女人,亲姑娘认给别人家,要嫁到回不来的地方,亲外甥女给做了尼姑,现在卖肉。有什么清高的?!”

  晴雯开始听到夏金桂说“那贾家现在就靠女人过日子”倒是没反映,就是说“就是现在能出来也是靠卖女人,亲姑娘认给别人家,要嫁到回不来的地方”也是大实话么,可是那最后一句“亲外甥女给做了尼姑,现在卖肉”就不淡定了,难道说的是妙玉?

  晴雯问:“那尼姑说的是谁啊?”她已经猜到八成是妙玉,但是从说话技巧来说,对于夏金桂这样的讲述者,不能猜得太明白,才能得到更多的八卦消息。

  夏金桂本来骂的痛快,才想起来晴雯的姑娘林黛玉也是贾府的外甥女,就说:“我不是说你们姑娘,你们姑娘好好的。是她们家养在大观园里的那个尼姑妙玉。你们在贾府那些年,都不知道吧?那妙玉是贾府的外甥女,她爹贪污受贿的被杀了,贾家就让她装作尼姑藏在家里。现在出来事了,就送给个大人物,要不就靠她们三姑娘,他们还出不来呢。”

  晴雯说:“原来是她啊。我说那妙玉怎么那么傲,对了和和老太太很熟的样子,原来是这么回事。可是那妙玉的脾气,不是我说嘴,真的是不怎么好,如何肯啊?”

  夏金桂冷哼了一声,说:“要不说他们好亲好眷的都有一路货色,愿意着呢,没准早想了。我听说啊,哎,按说不该和你这样的大闺女说的。”

  晴雯说:“晴雯一个丫鬟,哪有那么多规矩要守。夏大姑娘请说吧,要不我心里吊的慌。”

  夏金桂说:“我听说这妙玉说了,要把贾家那个宝二爷放出来,她才做。老娘舅舅的她不说,非说这个表弟,你说这里头能没事么?”

  晴雯这个倒是没想到得。不过晴雯想的不是这个,毕竟这样的消息在这个社会是很惊人的,可是毕竟晴雯前世里看这样的红学家的论点看的不能再多了,所以没什么奇怪的。晴雯担心的是:这个妙玉这么豁得出来,那么她要得了什么大人物的宠,会不会在想法子整林家,就是整楚家也很麻烦啊。所以晴雯装作好奇说:“还有这样的事,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看着那妙玉平时傲的很,看着别人都俗,却是这样的人。只是不知道她跟了什么人啊,能把贾家放出来?”

  夏金桂说:“听说贾家除了关键几个人,别人的事也是可大可小的,他家又有个姑娘去和亲,要是朝里有人说句好话,不一定要怎么样的。”

  晴雯想了想,在朝堂上为贾家说情的多半就是了,回去让周家自己打听一下就好了。

  晴雯配好了料子,和夏金桂告辞之后,回来林府,把听到的消息告诉了楚盈,考虑到这些话对于未婚的黛玉等人是限量级的——古代大家闺秀的标准真低,就没说了。

  果然不多久,楚盈在铁老太太处,听说王子腾去世了,而且去世之后,户部要查其亏空。铁老太太感慨说:“其实这王大人是不错的,能臣。可惜生错了人家,又对自己家人不够狠,结果惯的他们没少生事。原来圣上爱惜王大人的才干,才不追究的。现在王大人一去,王家也要清算了。”

  晴雯和黛玉等人知道了这个消息,有些担心巧姐。黛玉就去贾家和贾老太太说起来,贾老太太家族观念很强,自然不肯把子孙流落在外,之前是因为一来还没安定下来,二来王家有王子腾在,贾老太太还想保证亲戚来往,把孙子孙女放在王家也是一种联系。现在王子腾死了,王家也没什么用处了,贾老太太就想把巧姐和贾菊接回来。

  贾老太太当然不能亲自出马,可是现在贾家也没有几个人啊,贾母就让贾琮去。

  因为黛玉送了一辆马车和马夫,本来还想送小厮的,可是没处住,就连车夫也是每天早上赶着车去贾家报道,晚上回来,还从林家领月例。贾琮就坐车去了,因为要接巧姐和还是幼儿的贾菊还带了个丫鬟。

  结果不但没把巧姐和贾菊接回来,连贾琮也没回来。贾母着急,贾宝玉自告奋勇去看,贾母不放心不让去。邢夫人见了就不高兴了,都是孙子,怎么贾琮就让去接巧姐和贾菊,而且不会来了,连让贾宝玉去找都不放心,真是左心房长到右心室上,右心室长到腋下了。当然不是说邢夫人对贾琮这个庶子感情有多深,不过是心理不平衡,当然她也知道现在她攒了一辈子的钱都没了,兄弟也不待见她,老公贾赦和长子贾琏两口子都坐牢,以后就得靠贾琮了。

  最后还是贾政亲自出去看,结果没找到贾琮不算,连王家门口因为官员来往——当然都是查账的,贾政正落魄当然不想见旧同僚,所以就悄悄回来了,当然连贾琮到没到过王家也不知道。

  还是晚上,找不到贾琮的车夫和丫鬟回来领罪,才知道事情的经过,原来贾琮路上一直往车窗外看,当然谁做了一段时间大牢估计都对外界的自由世界有着超过一般的兴趣。结果就遇上什么熟人了,然后就让车等着,他去茶楼上和那人小聚,然后就没影了。车夫等到发现时间有些太长了,到茶楼一问,伙计说他们没上楼,不过从人家茶楼里走了一圈,就从一边的门又走了。车夫急了,和丫鬟四处找,结果找到晚上也找不到,问茶楼伙计,说没回来过,只能回来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