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49、行船争遇打头风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贾家着急了,赶紧报了官。贾府现在才对世道炎凉有了深刻体会。一个衙门的小吏接待,而且人家一听是个早到懂事年纪的少年,而且是自己跟人家走的,说你家孩子离家出走了,回去到亲戚朋友家找找吧,没准这时候都到家了,连立案都不立。

  贾母等人哭哭啼啼的,当然也没心思接巧姐姐弟了。何况贾母现在不让贾宝玉出门,贾政又因为怕遇见旧同僚,不愿意去王家。黛玉听说了,本来想帮忙的,偏又有了贾赦等人的消息,要判决了。就不好说了,因为贾家顾不得了,而总不能从巧姐的舅舅家接出来,直接住到表姐家去吧?这个不和规矩的,何况除了晴雯没人认为巧姐姐弟在王家多住几日有什么问题。晴雯十分担心,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关于贾赦等人,夏金桂的话“贾家除了关键几个人,别人的事也是可大可小”,就是关键的人问题还是很大的,这不处决下来了,贾赦,贾珍处死,贾琏流放,王熙凤监禁。贾家众人哭天抹地的。当然更顾不上巧姐姐弟了。

  那天,贾芸来说,王家被赶出现在的王府了,贾母才想起来,说:“既然王家也不方便了,赶紧把巧姐和菊哥儿接回来吧。何况她们父亲走的时候,总得让她们送送吧。”

  但是贾母不肯让贾宝玉去,别人不想去的,不合适去的,最后还是宝钗去的。但是宝钗到了王家落脚的新宅,没看见巧姐,王子胜本来是个没用的,这些日子经历这些事,所以已经病倒了,家里管事的是王仁。王仁说巧姐想去看母亲,就偷着从后门出去,就丢失了,他也奋力寻找,为了不让正有事的贾家担心才没有说。宝钗感觉不对,但是也说不出什么不对,毕竟贾琮一个半大小伙子都丢了,巧姐的事也没法说。何况宝钗认为,人家王家有这么大变故,就是外孙子也该早接回来啊,人家巨变,难免照顾不周么,不能问责人家的。所以宝钗就只是带了贾菊回来。贾母很是伤心,人老了,难免对四辈的人偏疼些,起码自己认为应该是偏疼的,如今贾琏流放,凤姐要坐监,可是巧姐居然丢了,如何不伤心啊。邢夫人对巧姐没感情,对贾琏凤姐不满,所以没什么想法。王夫人劝劝了贾老太太,回去和贾政相对无言,现在的地位与之前真是天壤之别啊,连自家孩子都丢,丢了官家也不重视。

  贾老太太荣华富贵了一辈子,到老了,家破人亡,家业消逝,繁华落尽,儿子被判死刑,大孙子流放,最喜爱的孙媳妇坐监,现在接连又无故丢了一个孙子,和曾孙女,就是贾老太太精神再强悍,也受不了了,终于病倒了,不过原来是有个头晕胸闷就请太医的,现在老太太不舒服也忍着,不想叫人知道。而贾家的人们居然真的不知道?唯一看出老太太异样的居然只有宝玉一个。不过贾老太太硬是要扛着,非说自己没病,宝玉也是个没主张的,对祖母的话最是言听计从,所以贾母说没事,宝玉就信了。

  晴雯听说巧姐失踪的事已经是好几天以后了,是黛玉给贾母贺寿的时候才听说的。现在的贾母的寿辰当然没什么好过的,不过林家的礼物态度不曾有一丝改变,但是好像也只有林家不变了。黛玉也看出贾母的异样来了,不过贾母还是和对宝玉一样的说法,就是说:“琮哥和巧姐儿都不见了。我老婆子就老是睡不好,想着晚上听见门响,孩子就自己回来了。这小门户听的也清楚不是。这么想这,就不敢睡熟了,所以就没精神的。什么时候,孩子们都回来的,我老婆子就好了。看什么大夫啊,大夫能把我的孙子和曾孙女看回来?”

  不过黛玉比宝玉有行动力多了,还是让紫鹃去请大夫。当然请的是萱和堂的萧大夫了。这才发现贾老太太的身体不容乐观了。黛玉等人服病。

  晴雯听说巧姐丢了以后,就知道是让王仁给卖了,都是贾府不重视,居然把孩子留在王家这么久。其实只能说贾府对这两个孩子不重视,但是也不能说贾家太过,因为想也是,王子腾虽死,但是王子胜是亲外公,王仁是亲舅舅,谁能想的到会出问题呢?林如海如此精明,原著上不是也把黛玉托付贾家了么?因为现在贾家毕竟没能如原著一般侵吞了林家家产,气死了黛玉,所以对王仁也没防备。

  晴雯想了想,回去林府,就去求楚盈,说凤姐说的,她哥哥不是东西,没准卖了她的孩子,请楚盈找周夫人帮着和衙门说说,找回巧姐。楚盈听了不信:“这王仁既然是巧姑娘的亲舅舅,也不是过不下去了,怎么能把巧姑娘卖了?就是他没人性,那他父亲要是发现了怎么办啊?

  不过楚盈认为巧姐应该是被拐子拐去了,答应托人帮忙,她朋友的弟弟就在巡城司做副职。

  晴雯没和黛玉说她的推测,因为和黛玉说了,黛玉也没办法,只是徒增悲伤。之后晴雯又去柳宅想求柳湘莲帮忙,不过柳湘莲不在家,而且门子说他们家主人好几天没回来过了。晴雯就没有办法了。

  晴雯只好往回走,因为晴雯平时用的那辆林家的车送给贾家使用了——贾家现在只能用那个规矩的车了,何况晴雯自己请假出来办“私事”的——晴雯给黛玉说办私事去,所以就自己走着来的。现在慢慢走这回去,好在初秋的天气还是很好的,去年的变故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从此就不太平了。这个初秋也是事情格外的密集,好像贾府人的命运都这个秋天定论的。

  晴雯边走边想,听见有人说:“晴雯姑娘!你怎么在这里?”

  晴雯一看是李之璧,晴雯说:“我出来办点事。”

  李之璧说:“我刚从薛家出来,没想到居然遇见晴雯姑娘了。”晴雯说:“是啊。真巧!”柳宅和薛宅离得不远,所以要是如果赶上一天,晴雯去柳宅,李之璧去薛家,就很容易遇上了。晴雯本来想去找贾芸的,现在反而不好去了,不能当着人家老板,托人办私事,否则让老板以为贾芸不务正业就麻烦了。

  晴雯说:“薛家的事准备差不多了吧?因为贾家老太太病了,贾府那么事又多,我就一直没再去过薛家了。”

  李之璧说:“差不多了。那边刑大姑娘听说转了信来,说简办就好。薛二爷的冬天才能回来了幸亏薛二姑娘能干。”

  晴雯说:“是啊,琴姑娘是个好姑娘。谁娶了去就是福气了。”晴雯看这样子是不能把宝琴推荐给柳湘莲了,那么这个李之璧也不错,宝琴姑娘真的值得个好丈夫啊。

  李之璧说:“……你也是个好姑娘。”

  晴雯一愣:什么意思?

  李之璧说:“晴雯姑娘打算跟着你们姑娘一辈子?”

  晴雯说:“不是。我要跟着我们姑娘过去的,不过以后我们姑娘同意放我出来。”陪嫁丫鬟跟姑娘一辈子的隐语就是和姑娘共事一夫,所以晴雯赶紧撇清。难道这个李之璧也认为自己要爬男主子的床?看了王夫人对自己现在这张脸的怀疑是有共鸣的。

  李之璧说:“那么晴雯姑娘有什麽打算呢?”

  晴雯说:“什么意思?”

  李之璧说:“……不,没什么,只是说晴雯姑娘的家人都不在了。所以……”

  晴雯说:“我不一定要靠家人生活啊。我要想靠着别人生活,就留着何府里,将来也能做个管事娘子,何必出来啊,那样生活要容易的多。何况我把我们一起的姐妹都当家人了,也是算和家人一起了不是。”

  李之璧说:“那晴雯姑娘为什么要出来啊?”

  晴雯说:“人不能老想靠着别人生活啊。”其实晴雯是因为对自由和人权的向往,不管楚盈和黛玉对晴雯不薄,还是林府和以后的何府的生活的轻松优越,但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穿越客,晴雯还是向往自由民的,这个一个人权自由时代的穿越客的本能吧。虽然她自己因为林家母女三人对自己的好,而把林府当作一个职场工作,可是丫鬟就是丫鬟,晴雯还没强大到完全不介意别人的看法生活。

  李之璧说:“你真的是个好姑娘。”

  晴雯虽然迟钝,但是绝对不白痴,所以感觉的到问题所在,赶紧告辞回家。

  晴雯前世虽然交过男朋友,不过闺密和男友对她的评价都是感情方面极端迟钝,也冷淡,有人戏言她其他脑细胞长的太多了,把幼年是用不到的感情细胞给挤占没了。可是她现在还是赶紧忐忑的。希望是自己自作多情吧。

  晴雯回家之后,门子说她嫂子捎了信来。晴雯还以为又是什么人冒多姑娘的名,因为多姑娘不认字,这信封上的笔迹不认识的,打开一看,原来是找人代写的。这时代,不认字的人多,有人专门从事代人写信的职业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