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60、物是人已非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不过就是这样,晴雯也不打算把那个青缎匣子转移,有时候,人不是靠智商做事的。就是冷静理智如晴雯也一样。反正她知道就是遇上什么事,她只要没人杀她,她就不会自己去死的,她不是不知道人言可畏,不过有时候自己的坚持才更可贵。何况就是她被发现了,楚盈和黛玉不会处置她,看黛玉对紫鹃和萧大夫的态度就知道了,自己家里关上门什么事都不没。只要那陈家大奶奶别又抽风闹出什么幺蛾子,坏了林家的名义,就什么也不怕。

  这天晴雯得了消息,说多姑娘要改嫁了。这个晴雯没有丝毫意见,而且很是为多姑娘搞笑,不过希望多姑娘再婚以后,能够本分度日,毕竟不是其他男人也像晴雯表哥一样落个多混虫名字一样糊涂度日。

  多姑娘这次嫁的,按这个时代的标准看,相当的不错,丈夫是个吃皇粮的小吏,死了发妻。年纪比多姑娘大十来岁,就是三十多岁,有两女一儿三个小孩。有自己在京畿地区县城的一所房子,没有婆婆,兄弟们都已经分家,都过得不错,也很和睦。就是晴雯看,也比自己表哥条件好的多了。

  因为多姑娘的姐姐嫁给了某地主做妾,这多姑娘的姐姐做月子,因为生了儿子也娇贵起来,老婆婆不知道出于保护孙子考虑,还是纯粹为了省钱,总之,请多姑娘来姐姐处,伺候月子。而那家的大奶看不得多姑娘在她家内宅里进进出出的晃,怕让自己男人看见了这个天生的狐狸精。就想出个法子,正好一个远亲要娶个填房,那家条件也不错,就做了这个媒。希望多姑娘因为有了好归宿,不要打自己男人的主意了。多姑娘还真的没打那家男人的主意,不是因为什么好媒,只是多姑娘虽然风流放荡,但是没无耻到要勾引自己姐夫的程度。

  晴雯请了假,备了厚礼,去给多姑娘道喜,因为她不好去参加婚礼,所以是提前看多姑娘的。好在这信上写的地址明白,那车夫轻易就找到了。

  原来多姑娘姐夫的大奶,为了早些把多姑娘这个隐患扫地出门,以就是改嫁也的走规矩为名,不惜出钱给多姑娘在外头租了间房子,作为起轿的地方。这地方里多姑娘的未婚夫家不远。

  晴雯到了,多姑娘自然很高兴。两人说话的时候,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领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进来,说:“二娘,这个是我爹让给你的。”多姑娘介绍说:“这是他大闺女,叫秤儿。小的是秤儿的弟弟,叫锤子。”晴雯赶紧拿出自己带给多姑娘的京城的糕点。秤儿接了谢了晴雯,锤子拿了一个,看看盒子里,说:“我能再给二姐拿一个么?”

  多姑娘说:“等会儿你们都拿回去吧。”晴雯也喜欢起这个小家伙了。

  多姑娘接过那个小盒子,打开,里面一只鎏金的珊瑚钗。多姑娘看了很是喜欢,不过说:“这么贵的东西,回去告诉你爹不要买了。”晴雯想,看来多姑娘是愿意一心一意的过日子了,一个女人开始为男人省钱的时候,就是想要和这个男人过日子,把这个男人的钱当做自己的钱了。当然一个女人完全不花男人的钱,说明没看上这个男人,不欠他的情。

  秤儿也实在:“没事,二娘。我爹从当铺买的,就是有一点伤,不过比新的便宜。爹说你可以成亲的时候戴,红丹丹的多喜庆啊。还是我给挑的呢。”

  多姑娘笑了:“我说你爹怎么眼光好了,原来你挑的。”

  看来多姑娘和这家的小孩处的不错,晴雯开始的担忧也不存在了。真的挺好。

  多姑娘开心的拿着那珊瑚钗看,晴雯把视线从锤子身上转回去,一看好眼熟,这个是红珊瑚的猫戏蝶钗,虽然晴雯在富贵人家见的多了,但是也得承认这支样子别致,做工精细,珊瑚的成色也好。看来是从那个大户人家流出去的,她之前见过这样的钗子,这只比贾府给小姐们的也不差了。这个花样倒是像黛玉送给史湘云的那只从东平王府得来的红珊瑚的猫戏蝶钗。

  因为晴雯夸了几句,秤儿就得意了,这个这么漂亮,穿戴这么好的姑姑也夸自己有眼光呢。就非要给晴雯细看,晴雯知道小孩子心态,就接过来看,一看那摔痕就愣住了。这个不是像黛玉送给史湘云的那只从东平王府得来的红珊瑚的猫戏蝶钗了,而是就是那只钗子。因为那只钗子,本来史湘云很喜欢的。但是史湘云那跳脱的性子,就给摔了,不过不厉害,但是毕竟有了伤残,就给了翠缕了。

  倒是翠缕因为这个是黛玉从王府得的,送给她家姑娘的,怕黛玉多心,就专门给晴雯看过这个钗子的伤,说明这钗子摔坏了,才给的自己。晴雯当时不大高兴,我们林姑娘对你们姑娘这么好,你们怎么老认为我们姑娘小心眼啊。所以这事有印象的。而且回去还和黛玉、紫鹃抱怨过,黛玉不以为然说:“我不是前一阵子给了你一支白玉孔雀簪,不也是别人送的,你用着比我适合的。”晴雯还是说:“不是说史大姑娘给了谁,问题是她们凭什么认为姑娘会生气?”黛玉说:“人家怎么想,你还管的了?”

  一样的钗子能有许多,但是一样的伤,不应该有,何况这个伤残位置挺特别,是在钗子的背面摔掉了一小块珊瑚,后来找工匠补了个蝴蝶形状的银边,那工匠手艺不错,所以这个伤残的地方,和补过的样子,晴雯记得。

  晴雯又夸了这钗子好,让秤儿很自豪。晴雯问:“这是哪里买的,我也去买件?”

  秤儿以为她喜欢,就说:“就是我们县里的同福当铺,离着不远,出了这条街,有个张府,就是门很多很气派的,过了张府左拐那条街上就是。”

  多姑娘以为晴雯哄秤儿高兴才问的,也没在意。

  晴雯回去的时候,想了想还是让绕到了那个居然叫同福的当铺前,下车进去。

  当铺伙计,从柜台里看,一个绿衣女子婷婷袅袅的进来,只见她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肤胜雪眉眼如画。那当铺的伙计最善看人,见这美貌少女,垂云髻上一只镶嵌玛瑙的鹿鹤同春金簪,斜插一只海棠枝型银梳,耳上一对梅花金耳坠;身穿碧绿色藕丝琵琶衿上裳,微露一线里面的鹅黄色轻绢小衫,木兰青双绣重缎裙。知道是个有真东西的主儿,恐怕一时缺现钱来典当东西,不知道她当些什么。这样的女子一般养在深闺,不因世事,最是好骗。

  但是这女子素手轻抬,放在柜台上的居然是一锭碎银。

  伙计很是奇怪,女子说:“我只是打听一件事,你要知道,这就是你的。”

  伙计说:“不知道姑娘要打听什么?”

  晴雯说:“我在一个小孩那儿看见一个红珊瑚的猫戏蝶钗,一看是大户人家流出来的东西,背面的珊瑚有一点伤残,用一个蝴蝶型银片补的。这个钗子是谁典当的?”

  那伙计说:“姑娘是……”

  晴雯说:“这个钗子是我太太赏给我们一个同列的小姐妹的。前年她家里求了太太让她出府嫁人,结果就在没了音信。我们也要好一场,所以想问问。不是她家有什麽变故吧,要不这这支红珊瑚的猫戏蝶钗是她最心爱的,何况还是太太赏的,不到没办法应该不会典当了。我就是怕她有了什么难处,好歹姐妹一场,能帮她的没有看着不管的。”

  那伙计听了这话,就收下银子,说:“原来是这样。姑娘真是有情有义啊。还真是姑娘说的,您说的这红珊瑚的猫戏蝶钗就是我收的,一个小媳妇送来的,当的时候也很舍不得,不过还是死当的。”

  晴雯说:“那掌柜你认识她么?可知道她住哪里?”

  那伙计说:“这……”

  晴雯又拿出一块碎银子,在他眼前晃了晃,那伙计说:“她是跟着高举人搬到我们县的,看着两人挺好的,要是不说我们都不知道是小星,还以为是夫人呢。我们这里虽然也是天子脚下,但是怎么也不比京城,进士都不稀罕,所以这高举人我们也知道,这高举人当时听说是为了养病,就搬到我们这小地方来了。就租的张大户家一个小院。听说啊,本来好多了,谁承想,高举人上月突然又犯了,就一病而亡了。他家里来人收尸,却把这小妾留下了。这不可能没法了,才把这支钗当了。”

  晴雯说:“只把小妾一个人留下来?”

  伙计说:“高家已经不错了。要是换个人家肯定给卖了,还能放了她。就是读书人家不一样。”

  晴雯把银子放在柜台上:“那这个女子住哪里?”

  伙计说:“这个就不知道了。高家把原来的房子退了,不知道她去哪了。不过我好像前天还在街上看见她呢,应该还在县城住呢。”

  ——————————————————————————————————

  这里说明一下,上个月,我说了快要收尾了,不是说马上结尾,是开始收线了。

  我咨询一下,说结尾前一个月左右就得给读者说明要结尾了。所以我认为说的不早了,不过没有考虑到贾家的交代需要这么多章节,所以一时半会看来还是写不完的。

  前头铺线太多了。而且不想有丝毫烂尾的部分,每部分都要照顾到,还是蛮多内容的。希望大家不要说我拖文,我真的没有灌水啊。每句话我都认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