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61、时局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晴雯把银子推给那伙计,就出来了。然后在门口停了一下就上车走了。晴雯确定这个卖这支珊瑚钗的就是史湘云了,虽然不知道她怎么保留下这支珊瑚钗的,但是本来保留它的应该是翠缕。

  按小翠说的,是翠缕和湘云换了衣服,估计因为那天是湘云的吉日,陪嫁的翠缕,和多姑娘的未婚夫一样认为那珊瑚钗红丹丹的很喜庆,所以就戴上了。然后两人互换衣服的时候,当然是连头面换了的,所以湘云就重新有了这支珊瑚钗。狱方对丫鬟的管理可能不是很严格,所以湘云就想办法留下了这支珊瑚钗。

  不过现在她已经放弃这支珊瑚钗了。晴雯也没打算去打扰她。晴雯认为她们见面并没有什么好处。起码对林家没好处,只有危险。晴雯不是圣母,没打算舍己为人,何况舍的还有许多的其他人。

  至于湘云的生活么,她有手有脚的自由人,难道比李家铺子的小丫鬟小翠还难,人家小翠也挺好的。

  所以晴雯决定回家以后只是说多姑娘的事,只字不提湘云的事。正想着,突然车停下来,晴雯听见前头好像又些喧哗,说:“张小哥,咱们不看热闹了,还是早些回去吧。”贾家回乡,林家给了大笔盘缠,租用的驿站车马,所以这平时出门的车夫又回来了。这人常跟着晴雯出去,晴雯也知道他的脾气,倒是可靠,不过就是好热闹。

  车夫张小忠说:“不是啊,晴雯姑娘,那个不是您弟弟么?我上次在咱家门口见过的。”

  晴雯一听,蒋玉菡,这孩子不在王府好好躲着,跑出来遇上什么事了?晴雯赶紧掀开车帘看,这个时候,围上来的人还不多,从缝隙里隐约看着就是蒋玉菡,晴雯就出来站起来看,因为车上毕竟高,所以一看就是蒋玉菡。蒋玉菡背后护着什么人,前头一个异国打扮的人带着一群人。不知道正说什么。

  晴雯急了,赶紧下车,挤进人群,有人有意见“挤什么挤?”晴雯说:“里面是弟弟,我能不去么?”

  人们一看是个穿着体面的大美女,说是里面的小哥的姐姐也像,就给她让出路,张小哥跟着进来。

  晴雯问:“玉菡,怎么回事?”

  蒋玉菡一看是晴雯:“姐姐,你怎么在这里?”

  晴雯说:“我正好赶上了。你这是怎么回事?”

  对方一人说:“既然小姐来了。那么正好,令弟诱拐藏匿我们家奴。”

  什么?这个可是大罪名,当年贾宝玉都担不起。晴雯赔笑说:“怕是有什麽误会吧?我弟弟哪有这个胆子。再说他往哪里藏匿啊?”

  另一个异族打扮的人指着蒋玉菡背后说:“什么误会?!这女奴还在这里,这个不就是证据么。”

  晴雯看过去,一个一样异族打扮的女子,这个连说误会都难,要是个普通姑娘,还有说法,比如反咬一口:你们是不是强抢民女?委婉法:我们家的旧识,流落到这里,能不说句话么什么的。可是这个……,晴雯问蒋玉菡说:“怎么回事啊?”

  蒋玉菡低声和晴雯说:“她是我的同乡。”

  晴雯说:“你怎麽和外族人做了同乡?”

  蒋玉菡说:“不是,她不是外族人,她是被抓去为奴的。”晴雯一听就明白了,毕竟就是盛唐时期,还有汉民被吐蕃人抓去为奴的呢,何况这个社会是融合了部分清代情况的社会,这个没什么奇怪的。晴雯问那女子:“你是哪里人?”

  那女子听了这问话一愣,说:“我是……”

  对方一人说:“什么意思?哪里人就能诱拐了?”

  晴雯说:“我是想问问你们是哪里人,身契和我们中土有什麽区别?可是你们几位爷看着都是有身份的,猛的要问身契的事,怕你们以为我们不信任你们呢。所以只好问她了。这个别是,她认为她的身契到期了,其实没有,有什麽身契这东西,她不认字,弄错了也是有的。这样不就是个误会么?”

  晴雯想这些人要是抓的奴隶,自然没有身契了,没有身契,先压住他们的气焰再说。何况往误会里说,给了台阶下,他们就坡下驴,就算了。

  对方为首那人说:“你们的风俗,我们不懂,我们没有什么身契,奴隶自然是一辈子的事,就是子孙也是,怎么就还有误会啊。你们要证据,她身上的烙印就可以证明是我们王的奴隶了。”

  烙印,当人是牲口么,其实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晴雯连牲口上打烙印的行为也无法认可。不过晴雯知道现在得先给蒋玉菡脱身才行,要不这些蛮族把蒋玉菡也敢抓了去的。

  晴雯说:“我们中土可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自然不知道。不过这在大街上不算诱拐藏匿吧?”

  一个看热闹的大叔说:“可不是,我就是在旁边一个摆摊的,这个闺女过来和这位小哥儿说了几句话,这些人就过来喊打喊杀的。”

  另外人也附和说是这样。晴雯说:“也许你们的规矩是凡是和你们的人说话的都叫诱拐,看着打弱女子,帮着劝劝的都是藏匿,不过这里是我们中土,没这规矩的。客随主便,你们还是按我们的规矩办吧。”

  那人说:“你们是什么人?”

  晴雯说:“不过路过的姐弟俩罢了。”

  最早说话的人说:“你知道我们是什么人么?”

  晴雯说:“和我们有何关?”

  那人语塞,上前拉了那女子走。那女子拉着蒋玉菡的袖子不放“情哥哥”,晴雯马上隔着袖子抓紧蒋玉菡的手腕,防止他一时冲动,据说这些少年在某女人前头,会变傻到不知天高地厚的无所畏惧了——当然晴雯穿越过来,一个这样的也没遇上过,就是陈瑞文回忆录里记载,他那年纪也没到这程度。不过防患未然是必要的。

  晴雯对那些人说:“大家都看见了,不是我弟弟诱拐你家人吧?不会是你们设计的仙人跳吧?或许是诱拐少年?京城不是正查诱拐少年的案子?莫非……”围观群众一听这个起哄了。

  那些人脸上挂不住了,说:“是这女奴疯了。”这样还是连个软话也不说,本来说了软话,晴雯就想吓唬他们一下,还好让他们不要过分虐待这个女子。结果这帮子就是蛮人啊。不过这个女人一口一个情哥哥的叫,晴雯也头疼,说:“姑娘,这个称呼,我们这里是不能乱叫的。”

  一个看客问旁边的人:“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旁人说:“是前一阵子西海作乱那帮子,说是来迎亲的,结果就不走了。”

  一个说:“何将军他们凯旋的时候,我应该生意不做也要去欢迎一下的。”

  好些人符合,说何将军如何。晴雯注意到那个为首的人听见何将军的时候,眼里闪过一丝阴郁的寒光。晴雯心里一冷,难道这就是杀机?

  当这个女子被抓走的时候,晴雯发现自己够冷血,也不够冷血。冷血到她能毫不犹豫的舍弃这个女子保全蒋玉菡;但是等事后,她才发现把蒋玉菡的手腕的握青了,不只是怕他冲动,也许怕得是自己冲动。

  晴雯拉了蒋玉菡离开。到没人处,问:“怎么回事啊?”

  蒋玉菡说:“我今天出来,结果有些酒醉,就想走走。正走到这里,谁知道那个姑娘就过来抓住我,问我还认得她么什么的。”

  晴雯说:“不会是玩仙人跳的诱饵吧?”

  蒋玉菡说:“其实我虽然不记得她,不过她的口音我还记得,好像我小时候人们都说这样的话。”

  晴雯说:“然后呢?还想起什么没有?父母?家?兄弟姐妹?”

  蒋玉菡摇摇头。

  晴雯又问:“忠顺王对这西海叛乱一事什么态度?”

  蒋玉菡说:“王爷?王爷认为应该灭了他们的国,说是杀一儆百。”

  晴雯说:“果然,没准人家盯上你了。你还是少出门的事,等他们走了再说。”

  蒋玉菡何尝不机灵,也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答应了。

  晴雯回到林家,只是说了多姑娘的事,其他的只字未提。

  隔日,楚盈从铁府做客回来,说:“朝廷又要派援军了,左掖军正在准备出征。”

  就是何雁终于还是要上北方战场了?看了时局对何皇后和她的家族不利啊,要不怎么也不会把控制京城中何家势力的何雁送上北方战场。就是晴雯也知道,何家比夔家的优势就是京城的力量,当然还有何夫人娘家的势力,但是那是文官系统,在和平年代十分有势力,但是现在战事为重,就此消彼长了。何太师毕竟位置太高了,很多事反而不方便做了,何雁已经逐渐接管了包括韦氏在内的京城势力。现在看了何家还是没有保住他们家族这张底牌。

  看来生了儿子果然厉害。你何皇后就是有千般的好,就算是结发相知,相濡以沫,都比不上人家肚子挣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