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62、人到用时方恨少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现在何皇后家的直系京城就剩下个何呈了,这位何家四少,晴雯见过,不像传闻中那么没用的样子,不过也明显没有他弟弟何雁的那种精明决断,不知道能有多少作用。一个成功的家族有多少人才也不嫌多啊,一样到用时方恨少。

  晴雯想应该去柳宅给柳湘莲送行才是。以为手到擒来的西海战场,柳湘莲还陪着去呢,这步步杀机的北方战场,柳湘莲应该也会去的。

  不过隔日,有一个消息,在晴雯这样林家的人来说,表面说是非常不好的消息,不过心里都难免不厚道的想是个好消息:那就是何太尉夫人中风死了。作为林家小姐的未婚夫的伯母病逝了,当然是不幸的消息,楚盈带着黛玉上门哀悼。不过想到黛玉以后过门,就少了这个麻烦的敌人,虽然楚盈和黛玉到底是夫人小姐,不好表现出来送了口气,不过晴雯她们自己大丫环可是私下里十分高兴,相互说,真是老天作美,佛祖庇护咱们家姑娘啊。

  不过晴雯感觉她死的也太巧了,何家的何雁刚要出征,这何太尉的夫人就死了,虽然之前也说是身体不好,不过因为林家和何家是准姻亲,所以晴雯听说这个老太太的病大半是装的,怎么突然说死就死了。

  就是晴雯也看的出,何太尉可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他之前虽然倒向了何皇后家族,但是他夫人可是夔贵妃的亲姑母,是两面逢源,双向投资啊。不过这何夔氏一死,情况就不一样了。这等于断了何太尉的在夔家的后路,就是夔家现在为了利益还是要当姑父拉拢他,但是毕竟和原来不一样了。

  虽然晴雯一向认为宅斗一下,就能决定天下局势的事是彻头彻底的玩笑,不过宫斗就不一样了,因为可是决定将来谁做皇帝啊,在封建社会,皇帝是谁还有很重要的。比如清末的慈禧要是没能勾引了皇帝生出了儿子,别说控制中国了,连自己的小院子都不一定人人都管的住。

  不知道何雁是被逼急了,才对何太尉釜底抽薪:还是何皇后的对何雁一事的反击和示威?晴雯不懂政治,也不知道现在朝堂和后宫的具体情况,所以不知道这事对何雁有什麽影响。不过说这和何雁或者他的家族没有关系,打死晴雯也不信。

  虽然实在不厚道,不过晴雯还是再次感谢何雁或者他家族的行为,对黛玉将来嫁过去真的是好事啊。不过换个角度,这何夔氏死了,恐怕何太尉不得不彻底倒向了何皇后,这么一来,黛玉的将来和深宫延伸到朝堂的这场何皇后家族和夔贵妃家族的斗争也联系起来了。简单说,就是要是夔贵妃赢了,对黛玉和林家可不是好事。晴雯想要是自己会巫术,估计都想在家做个什么法,让夔贵妃失败了。

  不管这何夔氏的死,让林府又凭添了不少事,但是晴雯还是很快找了空闲,请假去柳宅了。

  还好柳湘莲在家,听说晴雯是给他送行的。

  柳湘莲一笑说:“谢谢晴雯姑娘来送柳某,不过柳某这次留在京城。”

  留在京城?晴雯一想,也是现在何雁应该留下人手在京城坐镇的。晴雯就说:“那就托柳公子,算是晴雯给何将军送行吧。祝何将军此去心想事成,武运昌隆。”

  柳湘莲看晴雯开始听说他不去,脸上露出惊讶神色,不过一瞬间就了悟了的样子,说了祝福何雁的话,也很有意思“心想事成”,虽然用俗的词,不过在出征的人的祝词里可少见。果然是个聪明的人。真是少见的聪明女人啊,也许……

  也许自己应该重新考虑一下对晴雯的定位了。虽然是个寒门出身的丫鬟,但是有些女人她本身比她的家谱重要。

  从柳家出来,晴雯又去了薛家一趟,使得自己的出行更正当——起码对这个社会的规则上更正当。所谓规矩,就是要解读的,就是可以从各个角度解释的,换言之是说,有空子可以钻的。

  到了薛家先去拜见薛姨妈,薛姨妈正看着贾菊玩,宝钗在窗下做针线。

  宝钗把这个苦命的小侄子贾菊留下来了,毕竟这么小的孩子跟着去金陵不容易,也没人照看。

  邢夫人指望不上,就像贾老太太一直看不上邢夫人一样,邢夫人也没办法和凤姐和解,即使凤姐已经死了,还是不能释怀。所以对凤姐的小孩,好吧只是凤姐的名义上的小孩总是有心结,虽然当年她对宝玉黛玉还是过得去的,也是喜欢可爱的小孩的,可是要不知道贾家巨变,夫死子散,受刺激太大,还单纯不能接受贾琏和凤姐的小孩,反正把贾菊交给她照看不太可能。.王夫人本来就是个外热内冷的人,失去宝玉之后,更如同槁木一般,不会有心思照看别人的小孩的,何况就是她真的肯照看,她也不会照看小孩啊。

  而且这样离贾菊的姐姐还近些,也不至于以后姐弟都见不到。所以宝钗就留下了贾菊,贾政也不是真傻,当然知道嫂子和老婆的情况,反正宝钗也是婶子,贾家人,所以就放心给了宝钗。

  不知道宝钗是因为照看了一段时间有了感情或者给宝玉积德,还是失去了丈夫,总要有个依靠,没有儿子就收养个侄子也是个依靠。以晴雯对宝钗的了解,虽然婚前会有无数的算计,但是一旦出嫁,改嫁的几率真的很低,观念和教育问题。不管宝钗为什么有着善举,反正对贾菊来说是件好事。

  晴雯说了些问候之词,说我们亲家大太太殁了,所以我们姑娘不方便来看望什么的。这个当然是实话,晴雯还没得意忘形的情况,当然不会没事要假冒姑娘的意思。黛玉本来想来看宝钗和宝琴的,结果就传来了何夔氏的死讯,就不能成行了,黛玉也说了让晴雯找空去一趟的话。这时代没有电话和网络,小姐夫人们不出门的联系方法就是让婆子或者丫鬟代替出门,相对于电报吧——因为能传达的消息有限,不能实时回馈。

  宝钗明显瘦了,在牢里也没这么憔悴的。毕竟在牢里,不是自己的原因,现在估计被王夫人走之前批评了。以王夫人的为人,认为她儿子贾宝玉没有丝毫问题,问题都是别人的,现在贾宝玉出走,一定宝钗留不住丈夫,看不住人之类的话估计少不了,而且话不会好听了。外甥女再亲也亲不过自己的宝贝儿子,不看为了这个儿子,连自己亲孙子都压制,为了宝玉的脸面,就连自己亲孙子的前程都不要了。能对宝钗有好话,不把丢了儿子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宝钗身上才怪。就是宝钗是个能忍的,也不是木头,能不生气么?你当年贪图我家财产,千哄万骗的撮合我和宝玉,现在了就这么踩我?本来现在看这场婚姻,是宝钗亏了,宝钗还有后悔和怨念呢,找谁发去?

  其实晴雯看宝钗要是改嫁也不失为个好选择,不过看宝钗的表现估计不大会。不过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的。红学家要考证出宝钗改嫁给伪君子贾雨村,如果改嫁是嫁给这个家伙的话,宝钗还是不要改嫁了。

  说起贾雨村,这可是林如海做的另外一件糊涂事,对自己女儿和对自己岳家都是很不好的一件安排。虽然他很狡猾的让贾政推荐贾雨村,这样贾雨村有事,自己可以撇开,你要信不过就不要推荐,怎么也不应该算计到大舅子身上吧?就是说给女儿个将来找个阻力,也找个靠谱的,按晴雯看原著的时候推测,估计贾家最后放弃黛玉,和这个贾雨村也不是没有关系吧。不知道这个林如海怎么想的。

  随便说一句,上次晴雯无聊,还真打听过贾家完戏之后贾雨村真的又升了一级,恐怕和荣国府败落不是没有关系的,好些坏事就是他帮着贾赦做的,但是最后贾赦被砍了脑袋,人家升了官。智商啊,贾赦这个本来智商不高,又在家宅个更傻的家伙,和要和这样的狼虎之人来往,不是找死么?

  晴雯之后去见了宝琴,宝琴倒是和过去一样,还帮黛玉想:“这伯母病逝了,是大功啊。要是林姐夫回来了,也的等大功期满才能和林姐姐成亲了。”

  从宝琴那里听说薛蝌和刑岫烟的婚礼要提前了,薛姨妈非要早办冲一冲家里的晦气。而刑家那边也想岫烟早些过来,一来减轻家里负担,二来估计想方便打薛家秋风——这个薛宝琴厚道没说,是晴雯自己想到的,其实也不用想,刑大舅在贾家的名声谁不知道。

  宝琴说:“这一改,好些都要忙,就是日子现在还没算下来,等算下来,给林夫人和林姐姐下帖子。”

  她们说了一段话,宝琴问:“不知道这京城了哪里的卦相准?大姐夫的事,我想了,不如找人算算。伯母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姐姐一说这个就哭,也不好说了,不如我私下去算算,要是好了,告诉她结果,不好就不说了。”

  ——————————————————————————————

  左手的食指受了伤,这段打了快五个小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