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67、世外风光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但是可能秦家还是有余力,要不黎家为什么要把黎露嫁过去?不过恐怕也不是太好,要不黎家族长家那五六个待嫁的闺女都这么快嫁出去了?要嫁黎露?

  晴雯对黎露很是同情,想谁要嫁到那种不管为什么就杀妻,出妻也是一样的人家,而且当妻子娘家讨这血债的时候,把爱妾婢女都弄死来缓解妻子娘家的压力,这样的人家和男人,完全是冷血变态,谁敢嫁啊?

  这样的人嫁过去,这辈子就怎么过啊,天天都得提心吊胆的,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自己男人干掉了。而且这个秦家三少爷因为何三小姐的事,被割去了功名,据说永远不得再考。就是说这个丈夫还没前途。没前途,没大脑——有大脑的人干不出这样的事,这样的男人要来何用?而且越是没有用处和前途的男人越是欺压老婆,因为除了老婆也没处撒威风去了。好吧,这个秦家少爷还有秦家的仆人也可以撒威风,不过估计没哪个仆人在脑残到对他忠心了。

  晴雯看着黎家主仆实在可怜,想了想说:“这白马寺的签非常灵,黎姑娘去求个签看看吧。”

  黎露点点头,不过看起来不报什么希望。也是已经订婚了,按这个时代的规则,也不能改了,签文写不是良缘有什么用?图增伤心罢了。可是如果签文说,是好良缘,估计也信不起来,压根不可能的事。

  晴雯想了想把她们主仆拉到了一个僻静处,看四下无人注意,低声说:“黎姑娘不愿意的话,不如想办法推迟出嫁。这何三小姐去世时间不长,秦家不会马上就娶亲吧?”要是这样,可是明面上撕何太师和何皇后的面子,也是撕了皇帝的面子,怎么说也是他小姨子呢。秦家上次吃了亏,估计不会再发傻了。

  果然黎露听了晴雯的话有些吃惊,不过还是说:“是不是很快,毕竟得给何家夫人守丧呢。等丧期满了才行。”

  晴雯低声说:“到时候,黎姑娘你就说被何三姑娘梦里面威胁,得给何三小姐到寺庙里守上三年灵什么的,要不就怎么怎么样的。这秦家恐怕也是心虚的,黎姑娘这么说了,估计他们家也是要依从的。”

  黎露眼睛一亮,不过又暗淡下来:“可是三年期满呢,不是还得去。总不能说要给守十年吧,那就没人信了。”

  晴雯心说十年,你不如说何三小姐逼你出家算了,看来黎露比起嫁给秦三少爷,更愿意出家啊。虽然晴雯没有见过这个秦三少爷,不过听说他也是少年得志,早早蟾宫折桂,要不能娶的何家三小姐?就是何家再怎么低就,再怎么不重视何三小姐,也不会弄个让人笑话的女婿啊,怎么也是个金龟婿吧。不过现在可好,一个小户人家的姑娘宁可出家青灯古佛也不愿意嫁给他,这不是他自找麻烦么,到底怎么想的?

  晴雯拉了黎露说:“先拖过这三年去。这么一算就是三年多了,谁知道到时候有什么变化没有。没准那秦家少爷等不得,就找别人了。”没准到时候何家就翻身了,把夔家和秦家都收拾了,你都给何小姐守灵了,自然连累不上你。要是秦家不在了,你就不用嫁给秦三少爷了,不过青春一定是耽误了,再嫁也难,不过总比嫁给时刻提心吊胆的秦家要好吧。

  黎露虽然不太相信三年多能有什么转机,但是抱着拖一时是一时的念头,认为这个是个好主意。黎家主仆都认为能多活三年也是好的,听的晴雯都心酸。何雁将军,还有你们的家人啊,你们要努力啊,一定要解决了秦家啊,要不黎姑娘和飞霞太可怜了。晴雯本人因为何雁对何家还是有信心的,不过没法说的,只能看着黎露主仆为能有办法多活三年高兴。

  黎露正说:“等到那时候,飞霞你就说已经皈依佛教,不能跟我去秦家了,就出家算了。”

  飞霞说:“怎么能让姑娘一个人去那虎狼窝啊?”

  黎露说:“搭上你又有什么用,要是我死了,你还能帮我照看一下我爹娘。”说着主仆两就要抱头痛哭,晴雯赶紧劝阻:“黎姑娘,飞霞,控制一下,这是外面,四处都是人,别被人看见了去。”

  告别了对晴雯的主意十分感谢的黎家主仆。晴雯都有些冒冷汗,这一对小姑娘把那秦家当野狼窝,把秦家三少爷当吃人魔了。不过都是秦家自己活该,还有这秦三少爷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把自己从白马王子变成了蓝胡子。

  晴雯回到黛玉处,发现宝钗在哭,黛玉和宝琴在一边劝,劝着劝着也跟着哭,晴雯奇怪了,难道见到了贾宝玉,而贾宝玉不肯回来?晴雯偷偷问清歌怎么回事?清歌低声说:“贾二少奶奶刚才为贾家二爷的事,求签,结果签子上写的是‘落花人独立’。这么一看,哪有不哭的。”落花人独立?对于现在的宝钗,是够伤人的。

  宝钗再怎么成熟,也是个年轻女子,家道中落,兄长被处决,夫家抄没,新婚不久就坐牢,好容易夫妻出狱团聚,居然丈夫跑了,现在求个签吧,还是“落花人独立”,这谁受的了?

  宝钗这个签子弄的黛玉和宝琴也没心思求签了,黛玉是因为担心何澈初,害怕有个什么不详的兆头,自己受不了;宝琴是自己把堂姐劝出来求签,结果倒是让堂姐绝望哭泣,也有些伤心。于是丫鬟们也不好去求签了。等宝钗制住了哭泣,大家收拾回去,结果晴雯不小心碰翻了签筒,一只签飞出很远。晴雯赶紧低头收拾了被自己弄翻的签筒,把签子收进去,结果最后飞出去那只签,晴雯看了一眼上面是“却在灯火阑珊处”,晴雯把它也收进去。

  白马寺一行,好像就晴雯有个好收获,蒙老僧指点迷津,主要还是安慰效果。

  晴雯就想什么时候真的去一次那青英观吧。不知道那叫做乐清的女冠是不是能众生平等的帮助自己。

  不过现在薛蝌和邢岫烟的婚期定下来了,黛玉想应该给邢岫烟添妆,可是晴雯想想邢岫烟家的居住环境,说黛玉不能去的地方。所以黛玉准备了礼物,等着到时候让晴雯送过去。

  这天,晴雯请了假去青英观,还好提前让车夫打听了路径,这青英观真的是偏远啊。不知道是这乐清大师要清修不要人打扰才专门找了这个偏僻地方,还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名声在外,心诚的人多远都会去,不诚心的就不用来了?反正晴雯感觉幸亏京畿地区都是平原,要不还不得跋山涉水啊。

  好容易到了地方,晴雯下车一看,还有其他人家的马车仆从等着一边,看来这个乐清大师很有本事,能让着骏马钿车的豪门上门,就看那家的仆从也不是一般人家,估计京中那个高门大户的女眷来了。看来自己今天得等了,不知道能否见到这个高人。

  这地方是要把车停在林外,然后自己进去,因为石径只有不足三尺宽。那青英观据说就坐落在枫林里面。这倒是看红叶的最好时节,晴雯想就是见不到这位高人乐清大师,也值得这一趟了。红叶狩啊。

  晴雯沿着石径进去,那边的豪门仆人们看着晴雯,不过终于还是没有阻止晴雯,不知道是看晴雯没有杀伤力,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晴雯往前走,终于看见了那青英观,倒像是世外高人的居所。

  深秋的红叶想要燃烧起来一般的,比晚霞还有鲜艳美丽,其中一道蕉叶墙围起数橼修舍,门外竹篱石径,墙里木楼灰瓦。间或几只野鸟落在墙头。光着环境就让人感觉心境如洗一般。不像个道观,倒是像个世外之人的雅居。

  晴雯轻叩墨漆门上的铜环,一会儿,一个青衣的女童来应门。

  女童半开了一扇门,抬头的打量晴雯。晴雯看着女童不是十来岁的年纪,举手投足颇有风度,看自己的眼神也清淡如水,问:“不知姑娘因何而来。”

  晴雯说:“俗世之人晴雯,因为被主管薄命司的警幻仙姑陷害,请求乐清大师相助。”

  那女童听了,就打开门让晴雯进去,晴雯自己都惊奇,这么容易?还是这女童有灵力,能看见什么别人看不见的事,知道自己的问题,所以才放自己进去?

  观内更加清幽。大门正对不高大但是齐整的正殿,殿前一棵粗大的银杏树,看着棵银杏树,这青英观必然有些年头了,因为可以找一片枫林建一个新观,但是找一片其中有一棵老银杏的枫林建观就不容易了。看着布局,应该是修建此观的时候,栽下的这棵银杏,现在银杏早已冠盖成荫,道观也已经老去,但是却像一个得道的修行人,年华老去,风华不再,但却有着几分道骨仙风的味道,更让人肃然起敬。

  女童引晴雯去了倒座的一间小室,说:“师傅正在会客,请姑娘在此暂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