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68、陈家女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晴雯进去,居然是一间古风的房间,地上铺着蔺草编的地席,中间放一矮几,上置黑陶的灯台和一只土定窑小罐,里面插着一束耐寒的白色野菊花。深秋的阳光从南边的高窗照射进来,在地上描画出树木斑驳的影子。,北窗开的很大,所以房间也很明亮,处处是纤尘不染的洁净。房间虽然不大,但是因为没有什么家具,显得空阔。这么一间静谧的古风房间,就像凝固这时间的长河里的一个古画,置身其中就像在身处一场宜人的旧梦。晴雯有种再次穿越了时空的感觉,似乎能在这小小的客舍里倾听的到古老的哲学。

  晴雯在女童的示意下,脱去鞋,在矮几边,用正坐的坐法下来——幸亏她前世经常参加汉文化活动,就是这个时代的土著也不一定有她这么正规的训练过正坐。

  女童黑漆托盘给她一杯清茶,墨色的漆盘,白瓷的茶杯,金绿的茶汁,茶杯傍边的漆盘上还装饰这一只金色的穗草,美丽的就像晴雯前世里的明信片。即使出入京城名门望族的豪宅都不曾怯场的晴雯,对这份清雅都有些紧张了。晴雯正想怎么开口。

  女童已经起身,站在门口说:“请问姑娘姓名。”

  晴雯想这个地方确实特别,现在才问客人姓名,就说:“小女子姓林,林晴雯。是前林课盐家的侍女,因为被……一个叫警幻的仙子怨恨,受白马寺一位大师指点来求助与乐清大师的。”晴雯想既然要求助与人不如一次说清楚,如果人家不想帮她或者嫌弃她身份,可以索性不用见她。

  女童听说晴雯身份,脸色眼神都一丝不变,对晴雯略点了点头,就出去了。

  房间里虽然只有晴雯一个人了,她也没有被偷窥的感觉,就是说没有人在看她,可是她好像就是不能放松下来,似乎只有正襟危坐的才适应这个房间的气氛。

  不过对于一个两世为人都是在席居文化结束之后的人,正坐可是个苦差事。正当晴雯跪坐的两腿生疼的时候,女童进来了,说:“林姑娘,师傅请问一下林姑娘,何家三夫人正在师傅处,也想见一下林姑娘,林姑娘可否同意,如果同意就请随我来。如果林姑娘不愿意见何三夫人,就请暂时在此稍后,等何三夫人走后,再去见师傅。”

  晴雯一愣:“何三夫人?请问何三夫人是哪一位?为何要见晴雯啊?”

  晴雯一边说一边正努力平稳的站起来,双腿有些麻,还是女童扶了她一下,她才站稳了,晴雯说:“谢谢!是晴雯失礼了。”

  女童见晴雯站稳了,退后一步说:“姑娘已经很懂古礼了,不过还是不习惯罢了。”

  晴雯不禁说:“这房间真的很美,很雅致出尘。”

  女童淡淡地说:“很多人都这么说,不过能如林姑娘这么规矩的正坐的人却没多少。”

  晴雯心想,不会是因为自己坐姿标准,所以乐清大师才肯接见自己吧?又想,人家对自己也算十分礼遇了,看这乐清大师的青英观的情况,这大师也不是一般女道士,能对自己这样身份的人如此礼遇,就连客人在也让自己选择见或不见,在这个时代实在太少有了。难道是因为她是出家人,真的已经修行到了“众生平等”的境界?

  晴雯这里想着,女童接着刚才的话题:“何三夫人是何录事的夫人,何太师三子的妻子,出身齐国公府陈家。”女童见开始说晴雯的眼睛里都是惊讶之色,知道晴雯应该对这些身份不熟悉,所以好心的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全部介绍给了晴雯,果然晴雯听到齐国公府陈家,眼中有了然之色。

  晴雯从女童这样听说了何三夫人的身份,终于想起来了,就是陈瑞文说过的他那嫁到何太师家的堂姐。不知道这位陈家姑奶奶要见自己做什么?难道这警幻仙子也控制了这位陈家姑奶奶的梦境?她还真的舍得下血本。可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晴雯就说:“如果何三夫人垂青,晴雯自当从命。”

  女童就点点头说:“那好。”见晴雯的腿还麻,行动不便,就说:“姑娘可以先活动一下,缓缓去也使得。”

  晴雯的腿又麻又疼,但是不好让乐清大师等,但是又真的着急不得,就说:“晴雯失礼了,让大师等,怎么好。”

  女童肃立一边说:“师傅倒不计较这些的。”

  晴雯笑着问女童:“请问您如何称呼?”

  女童说:“小道法号品墟。”

  晴雯没想这么小的女孩子都自称小道了,不过又想这女童举手投足都不俗,这样的气质风度确实是修行人才有的淡漠镇静。比起原来大观园里的妙玉,这才是出家人的气度,不是那个口口声声说“咱们闺门”的身在空门,心在世俗的人能有的。小小女童就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小觑不得的疏离气质,这也是自视甚高的妙玉靠和“俗人”划清界限的做法望尘莫及的。

  晴雯终于跟着女童品墟女道去见乐清道长了,当然还有陈家出身的何三夫人。

  在一间雅舍前,女童品墟女道停了下来,禀报说:“师傅,林晴雯姑娘来了。“

  里面一个清越的声音说:“请进吧。”晴雯听着声音已经不年轻了,不过中气十足。

  女童品墟开门,请晴雯进去。

  乐清道长的会客厅也是古风的,不过也能照顾客人的习惯,还是设了塌,可以垂足而坐。但是总体风格和陈设都和红楼世界的明清风格家具布置完全不同。

  一边榻上是一个穿道袍的女冠,虽然年华不再,但是只有见过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道骨仙风。对面是一个三十左右的女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养尊处优的贵妇人。

  晴雯就过去行礼“晴雯见过乐清大师,见过何三夫人。”

  何三夫人探究的打量晴雯,晴雯就迎着她的视线和她对视一下,然后又转向乐清大师。晴雯是来向乐清大师求助的,至于陈家姑奶奶,何家夫人对自己什么感觉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晴雯见了乐清大师之后,相信乐清大师就是不肯帮助自己,也不会是因为某个贵夫人说什么的原因。

  乐清大师指着傍边一张小塌说:“林姑娘请坐吧。”

  晴雯就谢过乐清大师,大大方方的坐下来。

  乐清大师说:“这位何三夫人说她家和林姑娘有些渊源,既然在这里遇见希望和林姑娘交谈一下。不知道林姑娘可否愿意?”

  这乐清大师的态度真的不像这个时代的人对别人家侍女的态度,晴雯就回答说:“回大师的话,晴雯真的和何夫人家族没有什么渊源,不过蒙何夫人不弃,晴雯愿意听何夫人指教。”这个和何家还是陈家都没丝毫关系的事情一定要声明清楚。

  乐清大师就对何夫人点点头,出去了。

  晴雯见乐清大师出去,就看着何三夫人,看她要说什么。

  何三夫人很有些写娴静的气质,和她堂弟,婶母风格不像。

  何三夫人微笑说:“晴雯姑娘不用这么戒备。我只是想上次回去探望祖母时,听说了晴雯姑娘的一些事情,想见见晴雯姑娘,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上了。所以听说晴雯姑娘在这里,我就冒昧请乐清大师引荐。”

  晴雯礼貌的微微低头说:“何三夫人真是太客气了,晴雯承受不起。”

  何三夫人看看晴雯身上的罗裙上绣的西府海棠花枝,笑说:“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听说我那傻弟弟因为晴雯姑娘像海棠,就给晴雯姑娘找了不少麻烦,然后我婶娘因为一个什么梦就找上了晴雯姑娘。真是太失礼了,我替她们道歉了。”

  晴雯继续维持礼貌的站起来说:“这晴雯可是当不起的。”当然只是客套的礼数,毕竟人家是高门贵妇,自己的身份在这里,不能显得自己没教养,不懂事,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但是晴雯语气里没有一丝什么受宠若惊的感觉,就是纯正的礼数。

  何三夫人当然也明白的很,说:“晴雯姑娘果然和传说的一样,有礼有节,不亢不卑。”

  晴雯低头说:“何夫人过奖了。”

  何三夫人笑笑说:“晴雯姑娘请坐吧。”

  晴雯向何三夫人福了一福表示感谢,才继续坐下。不过做的很正,不是卑微的侧坐。

  何三夫人看在眼里,面上不动声色说:“其实晴雯姑娘真的和海棠不像,虽然相貌上有几分相似,但是气质上完全不同。晴雯姑娘是个冷静理智,规矩守礼,不越雷池一步的姑娘。完全是我婶娘受了我那不上台面的弟媳妇的挑拨才误会了晴雯姑娘的。”

  晴雯心说:这陈瑞文的老婆地位真低,陈家人没有一个肯给她留面子的,难怪她给老公拉皮条的事都做的出来,当然自己不着调是一回事,陈家的轻视也是一方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