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296、佳音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因为叔叔出现的原因,晴雯才想起关心一下这次凯旋将领的任免问题,晴雯虽然本人感觉敏锐,其实对政治没什么兴趣,之前因为贾家和何澈初的事,不得不关心一二,现在没有切身相关了,所以完全没有兴趣。你说什么,还有何雁和柳湘莲?柳湘莲还不知道在哪呢,何况何家没事,他就应该没事,有事的话,自然有忠顺王世子呢,还轮不到晴雯着急。至于何雁,他没死在对他来说最危险的战场上,也没听说废了皇后,就是说何家未倒,他自然好的很,在朝堂内外这些斗争,他适应的很;不过北方的帅位是何家最需要的吧。

  晴雯一打听,这结果还真的,不是晴雯这样没见识不懂政治的小民想象到的。她猜的不错,何家最需要的确实是北方的帅位,那是何家军权的根基,而皇帝也愿意把这个位置留着何家,毕竟自己发妻的娘家总比别人可信吧,尤其这个皇后没有自己的成年儿子的情况下。但是这个新任的北方边线的新帅不是何雁,而是已经白发苍苍的何太师。晴雯算算何允的年纪,何允阵亡的年纪,官方说是四十三岁,那么这何太师怎么也得六十挂零了。这老太师这是老骥伏枥,还是无奈之举啊?虽然当年他也是一代名将,可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不过晴雯也明白,北方的蛮族起码多少年没有力量再入侵中土了,北方虽然算安全,但是北方的兵力部署仍然是全国最精锐兵力最多的,所以这样的兵权放在自己老岳父手里,当然比放在自己小舅子手里更放心的。

  当然何雁,当然的事,也没亏待着,兵部尚书的位置从空下来的时候正好,而且楚盈听周夫人说,周夫人当然听她丈夫周大人说,这兵部杨侍郎获罪罢免下狱之后,开始还有人提过这个位置的人选,后来群臣看皇帝不表态,也明白这个位置给谁留了。所以这次的任命,也是情理之中,何雁虽然年轻,毕竟有了这次战争的资历,也不是不合适这个位置,不过就是这样也和何氏家族的背景不无关系,何家的牺牲,何允的余威,何皇后的地位,都不是不考虑的因素。

  晴雯的脱籍办得很利落,这个也是必然的。不过晴雯依然住在林府就是了,虽然她努力和原来一样,也只有黛玉、紫鹃她们几个还和过去一样,别人看她总是不一样了,已经脱了籍,还要去做别人家小姐了么。这样的氛围下,晴雯自己都有些别扭了,所以在林莘再来看她的时候,也同意跟着搬出去了。现在晴雯正努力把针线上的事给紫鹃、清歌、雪雁交代明白呢。

  这天晴雯正和清歌、雪雁说事呢,一个小丫鬟说外头一个妇人来找她。晴雯想不是多姑娘吧,就问:“什么样的妇人啊?”

  那小丫鬟说:“我没见到,不过赵妈妈说是个中年妇人。”

  晴雯不知道什么中年妇人找自己,就去了,看见的是个陌生妇女,那中年妇人也不认得晴雯,就看见出来一个明艳的少女,就问:“姑娘就是晴雯姑娘?”

  晴雯想不起这人是谁,说:“是我。大婶您是?”

  那妇人说:“我是李家的婆子,我们少爷让来找您的,说您托他办的事,他打听到了。”

  晴雯正发愁蒋玉菡的事呢,听到这个消息当然高兴了。两人说起来,这个妇人可不是一般下人,她是李之璧的奶娘呢,李之璧因为晴雯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事的,而自己也不好来找晴雯,所以就让自己的奶娘来了。

  李之璧果然不辱使命,找到了安娘子说的那户人家。宁涛县东北的赵家村真有个姓于的人家,他家也真的丢过一个算起来和蒋玉菡年龄相似的孩子。而孩子的母亲,于家娘子,因为婆家不容,回了塘北县娘家,果然改嫁了,不过又做了寡妇,开了个小店,有个好手艺,日子还不错,不过没有小孩,孤身一人,现在听说有人打听她丢失的孩子,不由泪流满面。李之璧旁敲侧击的问了一下,那妇人却十分精灵,又是常年做生意,听的出李之璧的言外之意,坚决表示,不过她的孩子出了什么事,做过什么,都是她的儿子。

  晴雯听了放心一半,谢过了李家奶娘。等李家奶娘走了以后,晴雯又发愁了,这事是可以和蒋玉菡说了,但是说了她们母子能见面么?忠顺王能放了蒋玉菡么?蒋玉菡这傻孩子听了这话,不会偷着跑掉,去找他母亲吧?这个社会逃人可是大罪,上次忠顺王放过蒋玉菡了,不等于第二次再犯还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晴雯有些发愁,不过想到现在根本就见不到蒋玉菡,想说也没法说啊。

  黛玉见晴雯发愁着回来,奇怪的问:“什么人找你啊,到愁眉苦脸的回来。”

  晴雯见房里只有黛玉和紫鹃,就告诉她们,并说了自己发愁的原因。紫鹃想了想说:“不能让这蒋老板的母亲来京城么?虽然远,虽然……如果她真的不在意的话,可以来京城和蒋老板见面啊。”

  黛玉则说:“海州到京城这么远,一个独身妇人恐怕不好来的。不过我认为,晴雯你还是告诉蒋老板这事吧,不过也要劝好他,让他千万不要冲动才是。怎么也不能像宝玉哥哥一样,弄成那样,竟是害人了。”黛玉看来对贾家那次公案的来龙去脉很清楚啊。

  晴雯点头说:“只能这样了,我……”

  黛玉突然想起来:“海州塘北县?你刚才是说这个地方么?”

  晴雯一愣,说:“是啊。怎么?”

  黛玉站起来,微笑说:“我一时没想起来,上次惜春妹妹来,说她的丈夫刚调任海州塘北县知县呢,还想接了她们母子过去呢。她正准备上路呢。你让蒋老板写封信,托入画带了去,交个他母亲,虽然不能见面,也是联系上了。也算是个结果。”

  紫鹃听了,也说:“可不是,入画上次说,她的哥哥也要跟着去的,还不方便。和四姑奶奶说好了,也不是是私下专递了。”

  晴雯一听,这个法子好,上次惜春来,她心里有事没注意,还有这么方便。怨不得21世纪研究说人和人关系没那么远,果然是啊。不过晴雯又想起一个问题:“四姑娘她们什么时候动身啊?我不知道是不能在四姑娘她们动身之前见到蒋玉菡啊。要不先和四姑娘和入画说好了,当时候再把信寄过去,海州那边也通民邮吧?”

  黛玉思考一会儿说:“要是海州,应该是有民信局的,可是到塘北县就不一定能到了。”

  晴雯叹气:“那还是要在四姑娘走之前,见到人,说明白啊。”

  这个就不是黛玉和紫鹃能出主意的了,她们还不如晴雯出门多呢。

  晴雯现在开始盼着柳湘莲回来了,他有这个门路能方便找到蒋玉菡的。至于柳湘莲求婚一事,晴雯现在不考虑了,要是他反悔了正好,就当没这回事,要是他还愿意,那么去找自己叔叔吧。有家中长辈在,没有姑娘自己做主的不是,晴雯因为自己不能决断,决定把选择权交给叔叔好了,反正他们也认识的,好像很熟。说实话,晴雯认为林莘比自己了解柳湘莲多了。

  当然这个完全交付林莘来决定终身大事的事,只是限于晴雯自己决断不下的柳湘莲,要是完全没见过的人,晴雯一定不会听由林莘安排的。

  找惜春和入画请托,还是很容易的,惜春和入画都一口答应。不过她们都好奇晴雯怎么认了这么个干弟弟,晴雯考虑不好说实话,正想怎么编合适,好在这时候,尤氏开口了,尤氏做宁国府主母多年,也知道一些下人的事,所以就问了:“在人牙子那里认的吧?”

  晴雯点头说:“尤大奶奶说的是。”

  惜春当然不知道,这个姑娘嫁了人,自己当了家还是不大了解这些事的,主要也是家里人口少,又是新人家,丈夫也自律,所以人口简单。入画是家生子,也不知道的,还是尤氏简单解释一两句。

  惜春因为新做母亲不久,所以十分同情那个丢了孩子的母亲,所以对晴雯说放下,她一定帮忙。

  晴雯办妥了惜春这边,就差怎么见到蒋玉菡了。惜春上路倒还有一段时间,毕竟那个年代出门不容易,还是带着婴孩出远门,怎么也得收拾准备一段时间。

  尤氏不走,留着京城看房子和管理惜春的嫁妆产业。

  尤氏说起:“珠大奶奶的兰哥儿今年参加秋闱秀才,这事你们家姑娘知道了么?”

  这个没有和林府说,不过黛玉是她表姑妈,不是很近的亲戚了,不通知也正常。不过好像也没通知他婶娘薛宝钗,好像就不大对了。不过怎么倒告诉尤氏了,估计是通知惜春的吧。

  但是尤氏见晴雯惊讶,就知道林黛玉应该是不知道,就说:“我上次偶然遇见珠大奶奶的嫂子才听说的。宝玉媳妇那边好像也没通知。”

  惜春冷笑说:“珠大嫂子是打定主意不和贾家来往了。可是就是不和贾家人来往,兰哥儿就不姓贾了?人家朝廷录用不看户籍么?”惜春还是残留了当年在贾府的犀利,说话还是这么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