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311、交浅言深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晴雯想想还是去了,因为她好奇,何家三少奶奶怎么会想起来见自己。

  青英观那边偏僻,积雪未消,不像21世纪那样雪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脏,所以还是标准的银装素裹,万树梨花的样子。不过同样路也没清出来,实在不好走。

  结果晴雯居然先到了,不过也是,她今天考虑到郊外积雪问题,借用了沈山的车,沈山常年奔走关外,他的车夫,车马对走雪地都比较有利。

  还是那女童请晴雯进来,拜青英观复古风,晴雯体验了一把火塘,虽然可以烤手,但是也呛了点吧。

  晴雯低头正咳嗽,进来一个人,递给她一个大手炉,说:“用不惯就算了。还是用这个吧。”

  “谢谢!”晴雯的手炉路上已经烧完了,而且这个手炉的个头都能当脚炉用了,烧的火候也正好。所以晴雯感激的接过来,但是抬头一看,对面站的女子,这不是穆盛年么?“穆小姐!”

  那女人神色不变,把手炉递给惊讶的都忘了接的晴雯,说:“已经没有什么穆小姐了,现在贫道忘墟。俗家姓名穆盛年。”一边说,一边熟练的把火塘用铜罩盖上,火就会因为没有氧气渐渐熄灭,余温还可以取暖。

  晴雯从善如流的叫了声:“忘墟道长。”

  穆盛年淡淡一笑:“你以前认识我?”

  “见过两次。”晴雯基本如实回答,其实真的是三次。

  穆盛年看了晴雯一眼,有些好奇,不过更多是无所谓:“你怎么会认得我。”

  晴雯考虑,要说几次见穆盛年都不是什么好情况,尤其是直接说在李之璧家的绸缎庄的火场见过不太好吧,穆盛年就是那时候失去了情郎。可是又想,这穆盛年看来就在这青英观出家,而自己的身份,青英观里的人是知道的,自己不说,穆盛年看着也是个精明人,没准就推测出来了反而不好,还以为自己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原因才隐瞒的。所以晴雯决定还是直说:“我原来做过林家姑娘的丫鬟,跟着我们姑娘在白马寺见过您,还有,就是在李记绸缎庄。”

  “李记绸缎庄?也难怪。倒是上次差点连累你们,真是抱歉了。”穆盛年听见李记绸缎庄,脸上一暗,不过马上就调整过来了,风轻云淡的说。

  晴雯没想到穆盛年会道歉,在她印象里,穆盛年都是任性,跋扈,固执的。也许这个才是真正的穆盛年,不是那个在东平王府的角落里被扭曲了的女子。分明是东平王的亲生骨肉,却没名没分,过的生活,比个小门户的小姐都不如;到了二十多岁了,还没法说亲。这样的苦逼生活,简直是20世纪末流行漫画的反面boss的终极模式:自然变态,变态自然。穆盛年因为性别,可能还要其他晴雯不知道的原因,没能成为终极的反面boss,已经不错了。不过对于东平王穆家来说,她也能算个穆家覆灭的小boss了。

  这么一想,晴雯就不对穆盛年有偏见了:“忘墟道长,没关系了。我们姑娘也没什么事。而且我们夫人和姑娘都不曾怪过……道长。”

  “你们姑娘,就是现在的何家奶奶了吧?”穆盛年从茶奁里取出茶壶和茶杯,给晴雯一杯茶。

  “谢谢!”晴雯想看来这穆盛年还是有充分的消息通道啊“我们姑娘是已经嫁给何将军了。几个月了。”

  “你们姑娘倒是个好的。你说原来做过林家丫鬟,现在放出来了?”穆盛年随便的问。

  晴雯却想她说林黛玉是好的,可是她虽然见过林黛玉三次,估计都没印象了吧,一次昏迷,一次和情郎正闹别扭,最后一次是情郎的生死劫,估计没有心思分给路人林黛玉。这个好的从何说起,难道是拦马送征衣?听见穆盛年最后的问题,晴雯回答:“是啊。我小时候家人去世,留下我被不良族人拐卖了。现在我叔叔回来了,就接了我自家生活了;林夫人已经给我脱了籍,我在家生活。”

  “恭喜啊!亲人团聚,有个自己的家,自由自在的生活了。”穆盛年说的不动声色,可是悲凉就在话语里了。

  晴雯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毕竟穆盛年不是一般没见识的小姑娘,人家经过的,比晴雯两辈子的经过的事都多,还是有晴雯前世的21时间生活做底的基数上。所以晴雯只能说:“谢谢!”

  “定亲了没有啊?”穆盛年居然问这个,晴雯一愣,还是回答:“还没呢。”

  “还没定亲,就不要老这么实诚,随便就告诉人家你做过人家侍女,就是跟姑娘的侍女也不行,会影响你的婚事的。就是订婚了,甚至成亲,能不说就不说吧。就是人们心里知道,只有你自己不提起,别人就不好说了。你要自己都开口了,就不怪人家说了,这样就会越闹越大的。对你不好。”穆盛年说。

  “是。多谢指点!”晴雯知道这恐怕是穆盛年当年悲催生活的经验之谈,没想到人家能说到地步。交浅言深,也是好意了,所以晴雯诚心的道谢。

  这时候外头有人声,穆盛年说:“听着是何三夫人来了。我去看看。你先等等吧。”

  “好的。谢谢道长了。”晴雯说。

  穆盛年出去了

  “小姐,这位道长是谁啊。好像很……很有锋机的。”跟着晴雯的丫鬟花枝说。

  晴雯回她:“不会形容,就别形容,还打锋机呢,这是道观啊。”

  “花枝形容不上来么,反正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晴雯当然对丫鬟宽松,所以平时花枝她们也敢发表意见。

  晴雯笑笑说:“人家是道骨仙风。修仙之人,当然和一般俗世之人不一样了。这没什么奇怪的,要不都和我们一样的,人家怎么能得道啊。”

  花枝就信了,点头说:“怨不得呢。”这个时代的人对神佛多数是信仰的,对出家人多少是敬畏的。所以晴雯这么一说,也算有道理。

  其实也不怪花枝疑惑,整个对话,穆盛年和晴雯似乎都知道对方一些,但都不是很清楚的样子。而穆盛年问了晴雯话,晴雯却一句也没有问穆盛年。晴雯什么也不问,不光是不适合问,也是根本不能问。晴雯眼里,穆盛年就是个彻头彻脚的悲剧。也许这清修生活是她最平静的生活了。这样的人,你问什么都可能是人家的伤心事。

  外头果然是何三夫人来了。

  这次,乐清大师都没出现,直接是何三夫人和晴雯见面。

  晴雯看何三夫人,石青弹墨藤纹黑貂里子的大袖衣,月白色对襟上褂,牙白锦裙,头上只是银器,微露的皓腕上是白玉镯。晴雯才想起来,这何三夫人,陈家大姑奶奶守寡了,烈士遗孀。

  晴雯上前行了个万福礼,何三夫人笑着请她坐,晴雯就坐在她对面。不知道这位夫人找自己做什么?

  不会知道了陈瑞文的遗物的事了?晴雯搬家的时候把那匣子装在包袱里,偷运到了自己家里。不过留着也是个问题,以后嫁人——晴雯发现现在的情况,她是一定要嫁人的——这个匣子怎么处理啊?带走肯定不行,放家里也不合适。扔掉,晴雯绝对不肯。所以如果陈家要回去,也不是不行。

  谁知道,何三夫人说:“要说我现在的身份不好说这个,不过我家五弟托了我,只是当个说客,传个话,也算不忌讳了。”

  晴雯莫名的看着何三夫人,等下文。因为她听着奇怪,忌讳?这都从何说起的。

  “我家五弟让我来问问晴雯姑娘,和柳湘莲柳公子……”何三夫人终于说到正题了,可是还留上半句。

  晴雯不喜欢这样的说话方式:“我和柳公子怎么了?”晴雯装懵懂状。这个时代的姑娘在这方面装傻,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讲究的是,不懂的是好姑娘,懂的要装不懂,才是好姑娘。

  何三夫人当然不是装傻就能骗过去的,“柳公子对晴雯姑娘很有仰慕之情,不知道晴雯姑娘意下如何?”直截了当啊。

  晴雯还是笑容不变:“何三夫人,这个不是对女儿家说的话吧。有什麽应该和晴雯的叔叔去说吧。”规矩是用来利用的。

  “按规矩是要问林校尉的,可是晴雯姑娘不在乎自己的感觉么?”武侠上说用的着力,少林伏虎拳才是攻无不克的。就在这简单直接,避无可避的方法。

  晴雯也不是省油的灯,不知道对方意图之前,绝对不会留下把柄:“晴雯虽然身世飘零,但是也知道圣人规矩,从来不敢想非女儿所应想之事。”不越雷池一步,看你怎么办。

  何三夫人笑道:“晴雯姑娘果然谨慎。”

  “小心驶得万年船么。”晴雯爽利的回答。

  何三夫人淡淡一笑,晴雯觉得她的笑容在某个角度,有些像陈瑞文,“是我多话了。我只是受人之托,给晴雯姑娘传句话。”

  “夫人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