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 312、传语
作者:银灯照锦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何三夫人看着晴雯:“我五弟的话是:希望晴雯姑娘考虑,了解一下柳湘莲;人是很复杂的,不是从表象能看真正的意图的。

  他说不是说要撮合晴雯姑娘——当然要是这样怎么也不能找我来传话了,他说以晴雯姑娘的才能和理智,自己能做判断。作为柳湘莲的朋友,他希望晴雯姑娘考虑一下。不过他说,有些事不能强求,谁有谁的底线,所以尊重晴雯姑娘自己的选择。

  就是这话。因为这个,我才敢接下这个事的。”何三夫人是寡妇,让她传话,自然表示绝对不是做媒拉纤的意思,不过是个劝说意见罢了。何雁这个人从来顾及每个细节。

  晴雯想,柳湘莲完全相反,从来不在意细节。

  不管怎么样,晴雯还是对何三夫人点点头:“那真是麻烦夫人了,无论如何,晴雯谢谢夫人了。”

  晴雯看何三夫人说完了话,端坐不动了。就想估计人家这么个高门少奶奶,不能为给自己这句话来一趟吧,这可是郊区了,又是积雪未消的道路。所以晴雯想不管人家是有原因要来青英观,顺便给自己带话;还是真的给自己带话,顺便在青英观散心,总之,现在自己得撤了,给人家留空间了。

  所以晴雯说:“那晴雯不打扰夫人了,晴雯就先行告退了。”

  何三夫人还礼貌的起身送了送,算是给足了晴雯面子。

  晴雯出来,想从各种角度上看,都应该回去之前和青英观的人打声招呼吧。正想这个,却找不到人,那女童和穆盛年都不知踪影,更不要说乐清大师了。

  晴雯又不好再观中走动,这个青英观,给人以肃穆淡薄的感觉,让人不敢放松自在。所以晴雯就走到了正殿——无论什么样的道观,只有大殿都是应该能让外人参拜的,想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可能看见做功课的观中人。晴雯还是真的运气,真的有个小道姑在里面续香,晴雯就说了:感谢观主人相邀,现在要告辞了什么的话,让小道姑转达一下。

  小道姑说:“小道会禀告师傅的,既然您事情已毕,那么小道送你出去吧。”

  “怎么好麻烦道长?”晴雯客气说。

  小道姑在前头领路:“过门就是客,礼数应到。”

  她们出来的时候,正好看见穆盛年进来晴雯刚才见何三夫人的那间小厅,而这么短的时候,何三夫人不可能从那里出来,出去离开的。看来晴雯推测的不错,穆盛年真的和何雁的家族有来往。那么当时那李记绸缎庄的事,何雁到的那么是时候,果然不是因为和刺客有交情,而是因为穆盛年。那么夔公子的死,是意外还是必然呢?穆盛年对亏欠她的穆家反戈一击,也不算说不过去,毕竟有些人不讲血缘,而要求将心比心,你们负了我,我也能出卖你们。可是那个夔姓少年呢?他有什麽错,就是爱错了人?

  不过这些晴雯只能想想,何家和夔家的恩怨已经因为夔家的覆灭,结束了,赔上了不只是自己家族的骨血,还有更多的相关不相关的人。晴雯也不想探求他们的事,又不是活的不耐烦了。相反,她活的快乐着呢。

  很多东西不是都有答案的,比如晴雯现在也不知道秦可卿倒是是什么身份。

  回去之后,晴雯考虑何三夫人的话,准确是何雁的话,是什么意思啊。柳湘莲“很复杂的,不是从表象能看真正的意图的。”这话没错,甚至连“有些事不能强求,谁有谁的底线”晴雯也知道隐含的意思。可是自己真的要在柳湘莲身上花费心思探究他的真实么?柳湘莲这么骄傲的人,能容忍别人探求他的底线么?可是底线这东西,需要的相互交底吧。

  晴雯不知道怎么的,没有把这事告诉叔叔,林莘以为她去道观拜神了。

  偏偏过了两日,晴雯听说宝琴订婚了。夫家姓柳,也是个商人,和薛蝌一起做过生意的人。“听薛二奶奶说,那人挺不错,长的好,性子也好。家底也丰厚,为人又正派。虽然不比原来读书做官的人家,却是知根知底,和琴姑娘的哥哥也好,怎么也能对她好。”清歌转述刑岫烟的话,看来梅家退婚,对薛宝琴,甚至整个薛家都是个不小的打击,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坎。

  “听起来很好啊。门当户对也好,那梅家有眼不识金镶玉,琴姑娘这么好的姑娘都不要,还不是势利眼,那样的人家,嫁过去琴姑娘也不会好过啊。”晴雯说。

  清歌笑说:“奶奶在家也这么说呢。”清歌口中的奶奶当然就是林黛玉了,可是晴雯真的有些不习惯这个称呼。

  “紫鹃的事怎么样了?”晴雯问。

  “奶奶有办法:说她给紫鹃算过命,非要特定的人来配,还要特定的年岁出嫁才行,这眼看这年岁就到了,紫鹃还是跟着她,等着出嫁吧,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不能害了紫鹃啊。爷也支持奶奶,说他宅子里的事,他夫人的丫鬟,轮不到别人做主。那帮子就没法了,不过……私下了说爷是个妻管严呢。爷听说了就是笑笑,说也没什么不好。”何澈初真的是个少见的好丈夫。原来就知道他是个为爱人打算的人,现在果然成了爱妻家。黛玉这次可是好眼力,得此佳婿。晴雯欣慰自己当年没白折腾。有丈夫撑腰的女人,是不担心其他人的刁难的,当然这是没有公婆的好处。

  而且黛玉的话虽然寄托神佛婉转了回答,但是拒绝之意掷地有声啊。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不能害了紫鹃啊,坚定的回护态度,和曲折的指责都一清二白了。

  清歌回去了,晴雯想起,当年还想过把黛玉当时留在贾府里最贵重的那个摆件给宝琴添妆的想法,自己就是小家女,算计的细啊。

  宝琴就这么订婚了?“不在梅边在柳边”,晴雯以为是柳湘莲,不过这京城里姓柳的人家又不是柳湘莲一个,何况人家宝琴不一定非在京城找婆家,天下之大,姓柳的未婚好男儿多的是了。

  不过晴雯还是曾经敏锐的发现,宝琴见过柳湘莲两次,都对柳湘莲表现出不出格的异样,晴雯以为是一见钟情什么的,曾经还想撮合她们一下。后来发现,柳湘莲这样的男人,不是薛宝琴这么单纯的姑娘能拢的住的,就没说。

  柳湘莲,是自己能收拢住的么?晴雯也不敢保证。要不楚盈说的那三个候选人,再好好梳理一下,没准能挑出个如意郎君,晴雯不负责的瞎想。

  不过清歌来找晴雯不是为了八卦薛宝琴订婚,而是告诉她,何澈初搞定了迎春嫁妆的事,宝钗应该已经收到了,黛玉想去看看宝钗,当然顺便恭喜一下宝琴,问晴雯要不要也去。晴雯没事,当然要去。薛宝钗的决定,就是红楼原著故事最后的落幕了,被莫名其妙穿越到这个世界,捆上红楼梦的行程的晴雯,都到最后了,怎么能不善始善终呢。

  第二天,晴雯收拾了,去了薛家。黛玉还没到,宝钗服侍薛姨妈吃药,晴雯就去宝琴房里坐,“琴姑娘大喜了。”

  宝琴有些娇羞的低头不说话。

  “听说是薛二爷的朋友,这样挺好的。”晴雯怕宝琴现在这个未婚夫和梅翰林的儿子身份落差大,想委婉的安慰一下宝琴。

  “姐夫那事之后,哥哥……就说还是稳稳当当的、门当户对的,踏实。”宝琴低头脸色微红说,说是薛蝌的意见,其实看了宝琴也这么想才是。经过贾宝玉一事,宝琴兄妹对宝琴的婚事就现实多了。要不以宝琴的条件,就是退过一次婚,但是原因不在自己身上,所以要是,不是相当挑剔,早就定出去了。毕竟有梅家的事,薛蝌心里憋着气,总想给妹妹找个更好的,压住梅家才好。可是宝琴的身份在这里,这个讲出身,不讲姑娘自身条件的时代,哪里能给宝琴找个比梅家地位高的女婿啊。这么就耽误到现在,不过贾宝玉的事,宝钗的结果,薛蝌就看开了,赌那口气没什么用,自己妹妹自己疼,还是找个可靠的,能让妹妹过的好才行。宝琴也许曾经有些小姑娘的粉红梦想,看她见到柳湘莲的眼睛里的异样就知道。但是这次也现实了,找个可靠的人,本分过日子才是幸福的。

  宝钗的不幸,倒是成就了宝琴的婚姻,当然宝琴上次被退婚也是薛蟠给人家的由头。

  等黛玉来了,也恭喜了宝琴。说了会儿话,宝钗就进来了。

  宝钗感谢了黛玉的帮助。黛玉说:“宝姐姐,你和我客气什么,再说本来就菊儿的,我也是菊儿他表姑啊,也是应该做的啊。倒是宝姐姐有什么打算啊?”

  宝钗说:“我还是接了母亲和菊哥儿,回金陵去吧。婆母年纪大了,身边没个人不行的。”

  黛玉也不好说什么:“这样啊。那宝姐姐还回京城么?”